课时提能演练(五十五)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表示旅客搭乘火车的流程正确的是(  ) (A)买票→候车→上车→检票 (B)候车→买票→上车→检票 (C)买票→候车→检票→上车 (D)候车→买票→检票→上车 2.关于工序流程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序流程图又称统筹图 (B)开始时工序流程图可以画得粗疏,然后再对每一框细化 (C)工序流程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框表示一道工序 (D)工序流程图中两相邻工序之间用流程线相连 3.(2012·西安模拟)下面框图属于(  )  (A)流程图      (B)结构图 (C)算法框图 (D)工序流程图 4.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CPU、存储器的知识结构图为(  )  5.给出如图所示的流程图,输出d的含义是(  )  (A)点(x0,y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 (B)点(x0,y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的平方 (C)点(x0,y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的倒数 (D)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6.(2012·宝鸡模拟)椭圆+=1(a>b>0)的面积为S=πab,当a=4,b=2时计算椭圆面积的流程图如图,则空白处应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7.(2012·杭州模拟)如图是人教A版教材选修1-2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的知识结构图(部分),如果要加入知识点“三段论”,则应该放在图中    处.  8.(易错题)求满足1+++…+>106的最小正整数n,算法框图如图所示,其中框①应填写    .  9.(2012·合肥模拟)如图所示,输出的n为    .  三、解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0.用结构图描述本章“框图”的知识结构. 11.某公司招工需要遵循以下程序:在招工前要明确招工事宜,如果是大学毕业的,需出示大学毕业证及身份证,填写应聘书,直接录取;若不是大学毕业的,需要参加考试培训,首先要填写考生注册表,领取考生编号,明确考试科目和时间,然后缴纳考试费用,按规定时间参加考试,领取成绩单,如果成绩合格,被录用,并填写应聘书,成绩不合格不予录用即落聘.请设计一个流程图,表示这个公司招工的程序. 【探究创新】 (16分)某一时刻A,B,C,D四位同学分别拿着5,3,4,2个暖瓶去打开水,热水龙头只有一个,怎么安排他们打水的顺序,才使他们打完水所花的总时间(含排队、打水的时间)最少?假如打满一瓶水需1分钟,那么打水的总时间最少是多少分钟?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根据生活经验易知选C. 2.【解析】选C.工序流程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框表示一道工序是错误的,用矩形框表示一道工序. 3.【解析】选A.由图知,上图表示的是分析法证明题目的一个流程,因此该图是流程图. 4.【解析】选D.由计算机的组成可得答案. 5.【解题指南】把流程图执行的结果表示出来,再判断. 【解析】选A.输出的结果为d=,即点(x0,y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 6.【解析】选B.括号处应是输入框,输入a,b的值. 7.【解析】由教材内容可知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因此知识点“三段论”应放在图中②处. 答案:② 8.【解题指南】由题意可知,当1+++…+一旦满足大于106时,应退出循环. 【解析】当1+++…+≤106时,应继续循环, 当1+++…+>106时,立即退出循环,所以条件为S≤106. 答案:S≤106 9.【解析】算法框图依次运行过程为:n=0,S=0→n=1,S==-→n=2,S=-+ =--,… ∴S=------1+1++++++>0,此时输出n的值为13. 答案:13 10.【解析】  【方法技巧】知识结构图的详略原则 这是一个用“树形”结构描述本章知识的结构图,事实上简洁的结构图可以按要求进一步地细化,以更加清楚地揭示各个知识点或概念间的关系,也可以按要求把复杂的结构图加以简化,以更好地把握这些知识的脉络.总之,结构图的详略应以画图的目的来确定,不可太僵化. 11.【解析】流程图如图所示:  【变式备选】 某保险公司业务流程如下: (1)保户投保:填单交费,公司承保,出具保单; (2)保户提赔:公司勘察,同意,则赔偿;不同意,则拒赔. 画出该公司的业务流程图. 【解析】该公司的业务流程图如图所示:  【探究创新】 【解析】由题意可知,A,B,C,D四人把自己手中的暖瓶打满水分别需要5分钟、3分钟、4分钟、2分钟.A用时最长、 D用时最短. 对于A和D来说,如果先安排A打水用去5分钟,这样A用了5分钟,而D除了等A灌满水用去5分钟外再加上自己打水用2分钟,共需要7分钟,那么两个人总共用了5+5+2=12分钟. 反过来将D安排在A前面,那么D打水用去2分钟,A等候2分钟,再加上自己打水用去5分钟,两人的总时间是2+2+5=9分钟. 相比较,第二种方案用时少于第一种,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把占时间少的人安排在前面可以使他们打完水所花的总时间最短. 按占用时间由少到多的顺序安排四个人为:D,B,C,A. 耗用时间: D打水时,需耗用A,B,C,D四人时间,即2×4=8分钟; B打水时,需耗用A,B,C三人时间,即3×3=9分钟; C打水时,需耗用A,C两人时间,即4×2=8分钟; A打水时,需耗用5分钟. 故总共用去8+9+8+5=30分钟.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