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高考资源网 物理能力训练(1) 高考资源网 1.下面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A、B两个物体,A的高度是B高度的2倍,那么物体A的重力势能的数值一定是物体B的2倍 B.从同一高度将某一物体以相同的速度竖直上抛或平抛,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相同的 C.有一物体从楼顶落到地面,如果受到空气阻力,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小于自由下落时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D.重力做功时,不仅与物体运动的高度差有关,还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有关 2.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滑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比较它们滑行的最大距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若两物体的初速度相等,则它们的最大滑行距离相等 B.若两物体的初动能相等,则它们的最大滑行距离相等 C.若两物体的初动能相等,则质量小的最大滑行距离大 D.若两物体停止前的滑行时间相等,则两物体的最大滑行距离相等 3.两相同的物体A和B, 分别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由于分别受到水平恒力作用, 同时开始运动。 若B所受的力是A的2倍, 经过一段时间后, 分别用、和、表示在这段时间内A和B各自所受恒力做的功和冲量的大小,则有 A.WB=2WA、IB=2IA B.WB=4WA、IB=2IA C.WB=2WA、IB=4IA D.WB=4WA、IB=4IA 4.在距地面10m高处,以10m/s的速度抛出一质量为1kg的物体,已知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16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取10m/s2) A.抛出时人对物体做功为50J B.自抛出到落地,重力对物体做功为100J C.飞行过程中物体克服阻力做功22J D.物体自抛出到落地时间为s 5.从地面某高度处以初速度v0平抛一物体, 已知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若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 取地面处为重力势能零点,则抛出时物体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比为 A. B. C. D. 6.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为h的高处,以g/3的恒定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mgh/3 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2mgh/3 C.物体的动能增加mgh/3 D.重力做功mgh 7.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轻绳把一个小铁球悬挂在高2L的O点处,小铁球以O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恰能到达最高点B处,若运动中轻绳断开,则小铁球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空气阻力为计) A.  B. C. D.绳断位置不同,落地速度大小不同 8.如图所示,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长木板m2的左端,右端与小木块m1连接,且m1、m2及m2与地面之间接触面光滑,开始时m1和m2均静止,现同时对m1、m2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和F2,从两物体开始运动以后的整个过程中,对m1、m2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整个过程中弹簧形变不超过其弹性限度),正确的说法是 A.由于F1、F2等大反向,故系统机械能守恒 B.由于F1、F2分别对m1、m2做正功,故系统动能不断增加 C.由于F1、F2分别对m1、m2做正功,故系统机械能不断增加 D.当弹簧弹力大小与F1、F2大小相等时,m1、m2的动能最大 9.如图,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上AB部分是半径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BC部分是粗糙的水平面。今把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m与BC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终小物体与小车相对静止于B、C之间的D点,则B、D间距离x随各量变化的情况是 A.其他量不变,R越大x越大 B.其他量不变,μ越大x越大 C.其他量不变,m越大x越大 D.其他量不变,M越大x越大 10.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初速v0自固定于地面的斜面底端A开始冲上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返回,斜面与滑块之间有摩擦,则表示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v,动能Ek、势能EP和动量P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 答案高考资源网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