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高考资源网 物理能力训练(82) 高考资源网 1.下列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共同具有的,而不是物体单独具有的 B.重力势能的大小是相对的 C.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 D.在地面上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 解析:重力势能是由物体和地球的相对位置所决定的,是地球和物体所共有的,A、B正确;由于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所以重力势能等于零,不等于没有对外做功的本领,C错误;只有选地面为零势能面时,地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势能才为零,否则不为零,D错误. 答案:AB 2.沿着高度相同,坡度不同,粗糙程度也不同的斜面将同一物体分别从底端拉到顶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坡度小的斜面运动时物体克服重力做功多 B.沿坡度大、粗糙程度大的斜面运动时物体克服重力做功多 C.沿坡度小、粗糙程度大的斜面运动时物体克服重力做功多 D.不管沿怎样的斜面运动,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相同,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也相同 解析:重力做功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只与初末状态物体的高度差有关,不论是光滑路径还是粗糙路径,也不论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物体克服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做多少负功)它的重力势能必增加多少. 答案:D 3.关于重力势能,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重力对物体做功越多,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越多 B.物体克服重力做功越多,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越多 C.重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为零 D.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解析:重力对物体做正功,则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做的功越多,重力势能减少越多,选项A对.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物体重力势能增加,选项B错,选项D对.重力对物体不做功,重力势能不变,但不一定为零,选项C错. 答案:AD 4.质量为50 kg、高为1.8 m的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跳过2 m高的横杆而平落在高50 cm的垫子上,整个过程中重力对人做的功大约为(  ) A.1 000 J          B.750 J C.650 J D.200 J 解析:要考虑运动员重心的变化高度,起跳时站立,离地面0.9 m,平落在50 cm的垫子上,重心下落了约0.4 m,重力做功WG=mgh=200 J. 答案:D 5.运动员跳伞将经历加速下降和减速下降两个过程.将人和伞看成一个系统,在这两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阻力对系统始终做负功 B.系统受到的合力始终向下 C.重力做功使系统的重力势能增加 D.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重力做的功相等 解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阻力一定做负功,A对.加速下降时合力向下,减速下降时合力向上,B错.系统下降,重力做正功,所以它的重力势能减少,C错.由于系统做变速运动,系统在相等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不同,所以重力做功不同,D错. 答案:A 6.地面上竖直放置一根劲度系数为k,原长为L0的轻弹簧,在其正上方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h高处自由落到轻弹簧上,弹簧被压缩,则小球速度最大时重力势能为(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 A.mg B. C.mgL0 D.mg(h+L0) 解析:当mg=kx0时,x0=,小球速度最大.此时小球的重力势能为Ep=mg(L0-x0)=mg. 答案:A 7.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如图所示为其相对于地面的重力势能与下落速度的关系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若下落高度为h,则h=, 减少的重力势能为mgh=mg=mv2, 相对于地面的重力势能为 Ep=mgh0-mgh=mgh0-mv2, 式中h0为起始高度,即Ep与v的关系图象为抛物线的一部分,故C正确. 答案:C 8.一根粗细均匀的长直铁棒重600 N,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将一端从地面抬高0.50 m,而另一端仍在地面上,则(  ) A.铁棒的重力势能增加了300 J B.铁棒的重力势能增加了150 J C.铁棒的重力势能增加量为0 D.铁棒重力势能增加多少与参考平面选取有关,所以无法确定 解析:铁棒的重心升高的高度h=0.25 m,铁棒增加的重力势能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与参考平面选取无关,即ΔEp=mgh=600×0.25 J=150 J,故B正确.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2个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9.质量为m的均匀链条长为L,开始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时,有的长度悬在桌边缘,如图所示,松手后,链条滑离桌面,问:从开始到链条刚好滑离桌面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 解析:设桌面为参考平面,开始时重力势能 Ep1=-mg×=-. 末态时重力势能Ep2=-mg×=-. 故重力势能变化ΔEp=Ep2-Ep1=-mgL. 答案:减小mgL 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 答案高考资源网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