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7分,共63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7分,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错选得0分) 1.关于重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落向地面时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受到的重力 C.物体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小于它静止时受到的重力 D.同一物体在不同一地点,其所受重力大小可以不同 答案 D 2 . 图1 如图1所示,如果传送带将物体从低处匀速送往高处,物体在传送带上不打滑,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析  要排除运动对静摩擦力的干扰特别困难.最佳方式是假设接触面非常光滑,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来的状态,以此作为判断有无静摩擦力的依据.若要判断静摩擦力方向,则需进一步根据可能产生的相对运动来确定.本题中,若传送带非常光滑,则物体就会相对传送带下滑.故传送带对物体有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答案应选B. 答案 B 3.一根绳子受150 N的拉力时就会被拉断,若两人沿相反方向用大小相同的力拉绳,要把绳子拉断,每人用的力至少为 (  ). A.75 N B.300 N C.150 N D.小于150 N 答案 C 4.下列有关力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后,因为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升力作用才上升 B.放在斜面上的物体会沿斜面下滑,是因为受了一个下滑力的作用 C.放在水中的木块浮于水面,是因为受了一个浮力的作用 D.运动员跳远腾空后,是因为受了一个强大的冲力作用所以能前进几米 解析  竖直向上抛出去的物体的上升过程,升力是谁施予的?沿斜面下滑的物体,下滑力是谁施予的?运动员腾空后冲力是谁施予的?因为都找不到施力物体,所以A、B、D均错,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所以C正确. 答案 C 5.用手握紧瓶子,使瓶子静止,现加大手握紧瓶子的力,则瓶子所受到的静摩擦力将 (  ). A.大小增大,方向向上 B.大小不变,方向向上 C.大小增大,方向向下 D.大小不变,方向向下 答案 B 6.在下图中各接触面均光滑,A、B两球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  ).  答案:B 7.如图2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左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粗糙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1、l2、l3、l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  图2 A.l2>l1 B.l4>l3 C.l1>l3 D.l2=l4 解析  四种形式拉弹簧的过程中,由于弹力大小都为F,由胡克定律x=,得l1=l2=l3=l4. 答案 D 8 . 图3 气球下挂一重物,沿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方向斜向上匀速上升,如图3所示,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关于气球和重物整体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重力、浮力、水平方向的风力 B.只受重力、浮力作用 C.受重力、浮力、斜向上的冲力 D.受重力、浮力、风力、斜向上的冲力 答案 B 9.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如图4甲所示,连接有挂钩的拉杆与弹簧相连,并固定在外壳一端上,外壳上固定一个圆环,可以认为弹簧测力计的总质量主要集中在外壳(重力为G)上,弹簧和拉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现将该弹簧测力计以两种方式固定于地面上,如图4乙、丙所示,分别用恒力F0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  ).  图4 A.乙图读数F0-G,丙图读数F0+G B.乙图读数F0+G,丙图读数F0-G C.乙图读数F0,丙图读数F0-G D.乙图读数F0-G,丙图读数F0 解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通过弹簧长度的变化反映作用在弹簧上弹力的大小.乙图中弹簧上的弹力设为F乙,对弹簧测力计外壳这一对象来说,受自身向下的重力G,弹簧向下的弹力F乙及向上的恒力F0的作用,所以F乙=F0-G,则读数为F0-G;丙图中恒力F0直接作用在弹簧上,故弹簧上的弹力大小为F0,则读数为F0. 答案 D 二、填空题(本小题10分) 10.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时,弹簧的弹力用F表示,弹簧未挂钩码时的长度用l0表示,弹簧挂上钩码后的长度用l表示,弹簧的伸长量用x表示,则x=l-l0.该同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 2 3 4 5 6  F/N 0 0.98 1.96 2.94 3.92 4.90  l/cm 25.0 26.0 27.1 28.0 28.9 30.0  x/cm 0 1.0 2.1 3.0 3.9 5.0  请根据所记录的数据探索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根据测量数据作出F-x图象,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可以认为这些点在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上.得出结论:弹力的大小跟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F=kx.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7分,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 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1.(12分)质量为2 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板上,用一轻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物体刚开始运动时,弹簧伸长了3 cm;当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伸长了2 cm.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0 N/m(g取10 N/kg),求: (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 (2)物体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析  (1)物体刚要开始运动时,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弹簧的弹力,则fm=F1=kx1=200 N/m×3×10-2m=6 N. (2)物体匀速前进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此时弹簧的弹力,则f滑=F2=kx2=200 N/m×2×10-2m=4 N,f滑=μN=μmg,故μ===0.2 答案 (1)6 N (2)0.2 12.(15分)  图5 我国著名发明家邹德俊发明的“吸盘式”挂衣钩如图5所示,将它紧压在平整、清洁的竖直瓷砖墙面上时,可挂上衣帽等物品.如果挂衣钩的吸盘压紧时,它的圆面直径为 m,吸盘圆面压在墙上有的面积跟墙面完全接触,中间未接触部分内无空气.已知吸盘面与墙壁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则这种挂钩最多能挂多重的物体?(大气压强p0=1.0×105 Pa,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解析  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依题意,大气压强对整个挂钩作用面均有压力,设为N,则N=p0S.设这种挂钩最多能挂重为G的物体,根据平衡条件有G=μN=μp0S,其中S=πd2/4,代入数据,解 得G=125 N. 答案 125 N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