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检测(五) 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7分,共63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7分,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错选得0分) 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力后可以改变运动状态,所以作用力可以改变惯性 B.快速行驶的汽车,刹车时困难,因而速度大时惯性大 C.满载货物的汽车比不载货时刹车困难,故满载时比空载时惯性大 D.推动原来静止的物体比推动原来滑动的物体要费力些,表明静止的物体的惯性大些 答案 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起重机用钢索加速吊起货物时,钢索对货物的力大于货物对钢索的力 B.子弹能射入木块是因为子弹对木块的力大于木块对子弹的力 C.大人与小孩相撞时,大人对小孩的撞击力大于小孩对大人的撞击力 D.将图钉嵌入木板,图钉对木板的力和木板对图钉的力大小是相等的 解析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正确. 答案 D  图1 3.如图1所示,手提一根下端挂有重物m的轻弹簧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当手突然停止时,重物m将会 (  ). A.立即停止运动 B.开始向上减速运动 C.开始向上匀速运动 D.继续向上加速运动 解 由于重物m原来在加速向上运动,当手突然停止运动时,因为惯性,此重物必然继续向上运动.又因原来弹簧弹力F大于重力mg,即F>mg,当手突然停止运动时弹簧的形变不会立即消失,仍然存在F>mg,则重物m仍然会继续向上加速运动.但随着物体的向上运动,弹簧的形变会逐渐减小,当弹簧弹力F=mg之后,重物便会向上减速运动直至静止,故D选项正确,而A、B、C选项错误. 答案 D 4.用手托着一块砖,开始静止不动,当手突然向上加速运动时,砖对手的压力 (  ). A.一定小于手对砖的支持力   B.一定等于手对砖的支持力 C.一定大于手对砖的支持力   D.一定大于砖的重力 答案 BD 5.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五个共点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现在撤掉其中两个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5 N和20 N,其余三个力保持不变,则物体此时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                    A.1 m/s2 B.10 m/s2 C.20 m/s2 D.30 m/s2 解析 物体在五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合力为零,即其余三个力的合力与撤掉的两个力的合力等值反向,故其余三个力的合力5 N≤F≤45 N.由牛顿第二定律a=得2.5 m/s2≤a≤22.5 m/s2.故B、C可能,A、D不可能. 答案 BC  图2 6.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F1和F2的作用,在第1 s内保持静止,若两力F1和F2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第2 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 B.在第3 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 C.在第4 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 D.在第5 s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零,运动方向与F1相同 解析 由物体在第1 s内保持静止可知F1和F2的合力为零,即F1与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第2 s内和第3 s内F2减小,F1与F2的合力增大,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增大,A、B错误.第4 s内F2逐渐增大,F1与F2的合力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第5 s末F1与F2的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方向与F1相同,C、D正确. 答案 CD  图3 7.如图3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下挂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与地面间有细线相连,处于静止状态,细线竖直向下的拉力大小为2 mg.若剪断细线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 (  ). A.a=g,方向向上 B.a=g,方向向下 C.a=2g,方向向上 D.a=3g,方向向下 解析 在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的形变量来不及恢复,也就是说弹簧的弹力不改变.剪断细线,细线的拉力消失,其他力没改变,这几个力的合力与未剪断细线前细线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加速度大小为2 g,方向向上,正确选项是C. 答案 C 8.某同学为了测定电梯的运动情况,用一弹簧测力计将质量为m的物体悬挂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当物体相对于电梯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说明 (  ). A.电梯可能以加速度减速上升 B.电梯可能以加速度减速下降 C.电梯可能以加速度加速上升 D.电梯可能以加速度加速下降 解析 物体m受重力mg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m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故a=,方向竖直向上,即电梯可能以加速度减速下降或加速上升,故B、C正确. 答案 BC  图4 9.如图4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下图中v、a、f和s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下图中正确的是 (  ).  解析 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受力方向、滑动摩擦力、直线运动和速度图象、加速度图象、摩擦力图象及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物体在斜面上下滑,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其合外力为恒力,加速度为恒量,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图象应为一平行时间横轴的直线段,速度v=at,其速度图象应为一向上倾斜的直线段,路程s=at2,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应为—开口向上的拋物线,选项A、B、D错误;物体滑到水平面上后,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摩擦力大于在斜面上运动时的摩擦力,所以选项C正确. 答案 C 二、实验题(10分) 10.有一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过程如图5所示,其中F、2F分别是小车所受的合外力,M、2M分别是小车的总质量,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如图6所示的v-t图线.  图5 (1)要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应选用的两个过程是________;要分析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应选用的两个过程是________.  图6 (2)从图6中相应的v-t图线可知:甲车的加速度a甲和丙车的加速度a丙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结合两车的质量和受力情况,可以得到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故要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应选用甲和丙或乙和丁;要分析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应选用甲和乙或丙和丁. (2)在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故a甲=2a丙,又m甲=m丙,且受合外力相等,故物体的加速度跟质量成反比. 答案 (1)甲和丙(或乙和丁) 甲和乙(或丙和丁) (2)a甲=2a丙 当物体受合外力相等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7分.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1.(13分)太空是一个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的环境,人类可以利用这样的天然实验室制造出没有内部缺陷的晶体,生产出能承受强大拉力的细如蚕丝的金属丝.假如未来的某天你乘坐“神舟”n号飞船进行“微重力的体验”行动,飞船由6 000 m的高空静止下落,可以获得持续的25 s之久的失重状态,你在这段时间里可以进行关于微重力影响的实验.已知下落的过程中飞船受到的空气阻力为重力的0.04倍,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试求: (1)飞船在失重状态下的加速度为多少? (2)飞船在微重力状态中下落的距离是多少? 解析 (1)设飞船在失重的状态下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ma,又f=0.04 mg,即mg-0.04mg=ma,解得:a=9.6 m/s2. (2)由s=at2得s=×9.6×252 m=3 000 m. 答案 (1)9.6 m/s2 (2)3 000 m  图7 12.(14分)如图7所示,小木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定外力F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前进了0.45 m 抵达B点时,立即撤去外力.此后小木块又前进0.15 m到达C点,速度为零.已知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6,木块质量m=1 kg.求: (1)木块向上经过B点时速度为多大? (2)木块在AB段所受的外力F多大?(g=10 m/s2)  解析 (1)撤去外力后,小木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从B运动到C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sin θ=ma N-mgcos θ=0 又f=μN 解得:a=gsin θ+μgcos θ=7.5 m/s2 由运动学公式得v-v=-2as 代入数据解得 vB== m/s =1.5 m/s (2)设外加恒力为F,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sin θ-μN=ma1 N=mgcos θ 则刚开始从A运动到B的加速度为a1=-(gsin θ+μgcos θ)刚开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有v=2a1s1 代入数据可求得F=10 N. 答案 (1)1.5 m/s (2)10 N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