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60分钟) 知识点 基础 中档 稍难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2、3 4、5   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6、7、8、9    综合提升  10 11、12   知识点一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对支持力的反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作用力是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地球上 B.反作用力是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 C.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在物体上 D.支持力没有反作用力 解析 找一个力的反作用力,只要把这个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交换位置即可.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受力物体是桌面上的物体,那么支持力的反作用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上的物体,受力物体是桌面,即物体对桌面的压力. 答案 B 2.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同时存在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一直线的两个力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相互抵消 D.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因而两者的作用效果不可能抵消 解析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具有等大、同性质且共线等特点,但两个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因而不能平衡,作用效果也不能抵消,故A、B、D正确. 答案 ABD 3.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合力为零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C.人走路时,地对脚的力大于脚蹬地的力,所以人才往前走 D.一个物体静止地放在水平支持面上,则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 解析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即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B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C、D错.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它们不能求合力,A错. 答案 B 4.下面关于“神州八号”飞船和火箭上天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 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对火箭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 B.火箭的推力是由于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作用于火箭而产生的 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向后喷气也不会产生推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 火箭尾部向外喷气,给喷出的气体一个作用力,而喷出的气体给火箭一个反作用力,火箭就是受到这个反作用力(推力),才克服空气阻力向前飞行的,故A正确. 答案 A 5.春天,河边上的湿地很松软,人在湿地上行走时容易下陷,在人下陷时(  ). A.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就是他受的重力 B.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大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 C.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等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 D.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小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 解析 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知,这两个力大小相等,选项C正确. 答案 C 知识点二 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6.关于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一对平衡力的合力为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也为零,作用效果也相互抵消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且性质相同,平衡力的性质却不一定相同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且一对平衡力也是如此 D.先有作用力,接着才有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却是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解析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种性质的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作用效果不能抵消;一对平衡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但一对平衡力的合力为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 B 7.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力拉木箱匀速前进,则(  ). A.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受一水平拉力作用匀速前进的木箱,木箱受拉力、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 C  图6-3-8 8.如图6-3-8所示,吊于电梯天花板上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物体的重力和物体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的重力与绳对物体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物体的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绳上 解析 绳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对绳的拉力是物体和绳直接相互作用而产生,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A对.物体的重力和物体对绳的拉力受力物体不一致,不是一对平衡力,B错.物体的重力与绳对物体的拉力均作用在物体上,二力为平衡力,C错.物体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地球上,D错. 答案 A 9.重物A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如图6-3-9所示.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图6-3-9 A.F3与F4是一对平衡力 B.F1的反作用力是F3 C.F1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F1与F2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解析 F3与F4是一对平衡力,A正确;F1的反作用力是F3,B正确;F1的施力物体是弹簧,C正确;F1与F2是作用在重物上的两个力即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错误. 答案 D  10.把两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甲和乙串接起来,甲挂在支架上,乙的秤钩上吊一重10 N的物体,不计秤本身重量,当物体静止时,则两只弹簧秤的示数为(  ). A.都是10 N B.都是5 N C.甲为10 N,乙为零 D.乙为10 N,甲为零 解析 对乙秤,下挂10 N的物体,则示数应为10 N,在甲秤下挂乙秤,由于乙秤受力10 N,故乙给甲秤的作用力仍为10 N,所以甲秤读数为10 N,故B、C、D均错误,A正确. 答案 A  图6-3-10 11.如图6-3-10所示,一块质量为M的木板沿倾角为θ的斜面无摩擦地下滑,现要使木板保持静止,则可使质量为m的人向下奔跑的加速度是多少? 解析 设木板受摩擦力f1,人受摩擦力f2,两者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因为木板静止,所以沿斜面方向有:Mgsin θ=f1 由牛顿第三定律f1=f2又由牛顿第二定律对人有: mgsinθ+f2=ma, 所以a=gsin θ. 答案 gsin θ  图6-3-11 12.如图6-3-11所示,质量M=60 kg的人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用绳拉着m=20 kg的物体.当物体以加速度a=5 m/s2上升时,人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g取10 m/s2) 解析 设人拉绳的力为F,因定滑轮不省力,绳对m向上的拉力大小也为F,对m受力分析如图甲,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F=mg+ma=30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绳对人的拉力大小为F′=300 N,方向竖直向上. 设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N,对人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因人静止,F′+N=Mg 所以N=Mg-F′=300 N. 再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等大反向,所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300 N. 答案 300 N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