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章节训练之两类动力学问题的实际应用
1.2013·唐山摸底从16世纪末,人类对力的认识逐渐清晰和丰富,建立了经典力学理论,以下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物体的速度越大,说明它受到的外力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在改变,说明它受到的外力一定改变
C.马拉车做匀速运动,说明物体做匀速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一个人从地面跳起来,说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
图K7-1
2.2013·碣石中学月考让钢球从某一高度竖直落下进入液体中,图K7-1中表示的是闪光照相机拍摄的钢球在液体中的不同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球进入液体中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钢球进入液体中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
C.钢球在液体中所受的阻力先大于重力,后等于重力
D.钢球在液体中所受的阻力先小于重力,后等于重力
3.如图K7-2所示,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这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
图K7-2
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4.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其v-t图线如图K7-3所示,则( )
图K7-3
A.在0~t1时间内,外力F大小不断增大
B.在t1时刻,外力F为零
C.在t1~t2时间内,外力F大小可能不断减小
D.在t1~t2时间内,外力F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5.如图K7-4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
图K7-4
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光滑连接.图乙中v、a、f和s分别表示物体的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图K7-5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图K7-5
6.2011·浙江卷如图K7-6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K7-6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7.如图K7-7所示,车内绳AB与绳BC拴住一小球,BC水平,车由原来的静止状态变为向右加速直线运动,小球仍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则( )
图K7-7
A.AB绳、BC绳拉力都变大
B.AB绳拉力变大,BC绳拉力变小
C.AB绳拉力变大,BC绳拉力不变
D.AB绳拉力不变,BC绳拉力变大
8.一个静止的质点,在0~5 s时间内受到合力F的作用,合力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合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如图K7-8所示.则质点在( )
图K7-8
A.第1 s末速度方向改变
B.第2 s末加速度为零
C.第4 s末运动速度为零
D.第4 s末回到原出发点
图K7-9
9.在建筑工地上有时需要将一些建筑材料由高处送到低处,为此工人们设计了一种如图K7-9所示的简易滑轨:两根圆柱形木杆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把一摞弧形瓦放在两木杆构成的滑轨上,瓦将沿滑轨滑到低处.在实验操作中发现瓦滑到底端时速度较大,有可能摔碎,为了防止瓦被损坏,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增多每次运送瓦的块数
B.减少每次运送瓦的块数
C.增大两杆之间的距离
D.减小两杆之间的距离
10.2013·赤峰红旗中学测试如图K7-10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粗糙斜面上以加速度a1匀加速下滑(斜面固定).当把物体的质量增加m时,加速度为a2;当有一竖直向下且过重心的恒力F作用在物体上时,加速度变为a3,如果F=mg,则( )
图K7-10
A.a1=a2=a3 B.a1=a2>a3
C.a1=a2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