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章节训练之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8×8′=64′)
1.火星有两颗卫星,分别为火卫一和火卫二,它们的轨道近似为圆.已知火卫一的周期为7小时39分,火卫二的周期为30小时18分,则两颗卫星相比( )
A.火卫一距火星表面较近
B.火卫二的角速度较大
C.火卫一的运动速度较大
D.火卫二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卫星不同轨道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轨道越高的卫星,周期越大,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越小,由于火卫一的周期小,所以火卫一轨道较低,选项A、C正确,选项B、D错误.
答案:AC
2.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下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答案:BD
3.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则下列比值正确的为( )
A.= B.=()2
C.= D.=
解析:设地球质量为M,同步卫星质量为m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质量为m2,在地球表面运行的物体质量为m3,由于地球同步卫星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则a1=rω,a2=Rω,ω1=ω2.所以=,故A选项正确.依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表达式可得:对m1:G=m1,所以v1=①
对m3:G=m3,所以v2=②
①式除以②式得:=,故D选项正确.
答案:AD
4.纵观月球探测的历程,人类对月球探索认识可分为三大步——“探、登、驻”.我国为探月活动确定的三小步是:“绕、落、回”,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其中的第一步——绕月探测工程.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我们可以假想人类不断向月球“移民”,经过较长时间后,月球和地球仍可视为均匀球体,地球的总质量仍大于月球的总质量,月球仍按原轨道运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月地之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小
B.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大
C.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将变小
D.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将变大
解析:设移民质量为Δm,未移民时的万有引力F引=G与移民后的万有引力F引′=G比较可知,由于M比m大,所以F引′>F引;由于地球的质量变小,由F引′=G=(m+Δm)r()2=(m+Δm)a可知,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大,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将变小;由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等于其重力可知,由于月球质量变大,因而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将变大.
答案:BCD
5.(2011·广东理综)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有关同步卫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
B.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G
D.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解析: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大小为G,选项C错误;由G=m(R+h)可得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R,选项A错误;由G=m可得卫星的运行速度v=,而第一宇宙速度v1=,选项B正确;由G=ma可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a=,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选项D正确.
答案:BD
6.(2012·重庆理综)冥王星与其附近的另一星体卡戎可视为双星系统,质量比约为7:1,同时绕它们连线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此可知,冥王星绕O点运动的( )
A.轨道半径约为卡戎的
B.角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
C.线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7倍
D.向心力大小约为卡戎的7倍
解析:设两星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则=Mω2r1=mω2r2
r1:r2=mM=1:7,选项A正确;由于双星周期相同,由ω=知角速度相同,选项B错误;线速度v=ωr,知v1:v2=1:7,选项C错误;根据a=ω2r知a1:a2=1:7,选项D错误.
答案:A
7.(2013·河南焦作一模)美国宇航局2011年12月5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开普勒-22b”,它每290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一周,距离地球约600光年,半径是地球的2.4倍.已知万有引力常量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若能观测到该行星的轨道半径,可求出所绕恒星的质量
B.若已知该行星的密度和半径,可求出该行星的轨道半径
C.根据地球的公转周期与轨道半径,可求出该行星的轨道半径
D.若该行星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相等,可求出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解析:由G=mr()2得,所绕恒星的质量M=,选项A对;若已知该行星的密度和半径,不可求出该行星的轨道半径,选项B错;根据地球的公转周期与轨道半径,可求出太阳的质量,不能求出该行星的轨道半径,选项C错;由g=及ρ=得g=,若该行星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相等,可求出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选项D对.
答案:AD
8.(2013·广东深圳一模)如下图所示,从地面上A点发射一枚远程弹道导弹,假设导弹仅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沿ACB椭圆轨道飞行击中地面目标B,C为轨道的远地点,距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导弹在C点的速度大于
B.导弹在C点的速度等于
C.导弹在C点的加速度等于
D.导弹在C点的加速度大于
解析:导弹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a=,则C选项正确;若导弹在C点的速度v=,导弹将做半径为R+h的圆周运动,若在C点的速度v>,将做离心运动,则A、B选项错误.
答案:C
二、计算题(3×12′=36′)
9.某物体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为160 N,将它放在卫星中,在卫星以加速度a=g随火箭向上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当物体与卫星中的支持物的相互挤压力为90 N时,求此时卫星距地球表面的高度.(地球半径R=6.4×103 km,g=10 m/s2)
解析:设卫星随火箭上升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h,火箭上物体受支持物的支持力为FN,重力为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N-mg′=ma
在高h处物体的重力为G=mg′
物体在地球表面时物体的重力为G=mg
由以上各式得FN-=ma
解得卫星距地球表面的高度为h=( -1)R
=( -1)×6.4×103 km
=1.92×104 km.
答案:1.92×104 km
10.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1)推导第一宇宙速度v1的表达式;
(2)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求卫星的运行周期T.
解析:(1)设卫星的质量为m,地球的质量为M
在地球表面附近满足G=mg
得GM=R2g①
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它受到的万有引力
m=G②
①式代入②式,得到v1=
(2)考虑①式,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为
F=G=③
由牛顿第二定律F=m(R+h)④
③④式联立解得T=.
答案:(1)v1= (2)T=
11.如下图,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星球A和B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A和B两者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A、B的中心和O三点始终共线,A和B分别在O的两侧.引力常数为G.
(1)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2)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他星球的影响,可以将月球和地球看成上述星球A和B,月球绕其轨道中心运行的周期记为T1,但在近似处理问题时,常常认为月球是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的,这样算得的运行周期记为T2.已知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5.98×1024 kg和7.35×1022 kg.求T2与T1两者平方之比.(结果保留3位小数)
解析:(1)设两个星球A和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和R,相互作用的引力大小为f,运行周期为T.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f=G①
由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得
f=m()2r②
f=M()2R③
由题意有L=R+r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得
T=2π⑤
(2)在地月系统中,由于地月系统旋转所围绕的中心O不在地心,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可由⑤式得出
T1=2π⑥
式中,M′和m′分别是地球与月球的质量,L′是地心与月心之间的距离.若认为月球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G=m′()2L′⑦
式中,T2为月球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由⑦式得
T2=2π,⑧
由⑥⑧式得,()2=1+,
代入题给数据得()2=1.012.
答案:(1)2π· (2)1.012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