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  (对应学生用书第173页)  理想变压器  1.构造(如图10-2-1所示)  图10-2-1 变压器由原线圈、副线圈和闭合铁芯组成. 2.基本关系 (1)电压关系:=. (2)功率关系:P入=P出. (3)电流关系:①只有一个副线圈时:=. ②有多个副线圈时,U1I1=U2I2+U3I3+…+UnIn. 3.几种常用的变压器 (1)自耦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共用一个线圈,如图10-2-2A、B所示. (2)电压互感器:属降压变压器,并联在电路中,用于测高电压,如图10-2-2 C所示. (3)电流互感器:属于升压变压器,串联在电路中,用于测大电流,如图10-2-2 D所示.  图10-2-2     【针对训练】 1.(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如图10-2-3,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 V,额定功率为22 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若用U和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  )  图10-2-3 A.U=110 V,I=0.2 A B.U=110 V,I=0.05 A C.U=110 V,I=0.2 A D.U=110 V,I=0.2 A 【解析】 由变压原理=可得U1=110 V,即电压表示数为110 V.由P入=P出,灯泡正常发光可得P入=U1I1=P出=22 W,I1= A=0.2 A,故A正确. 【答案】 A  远距离输电  1.输电过程(如图10-2-4所示)  图10-2-4 2.电压损失 (1)ΔU=U-U′ (2)ΔU=IR 3.功率损失 (1)ΔP=P-P′ (2)ΔP=I2R=()2R 4.减少输电线上电能损失的方法 (1)减小输电线的电阻R线:由R线=ρ知,可采用加大导线的横截面积、采用电阻率小的材料做导线; (2)减小输电导线中的电流:在输电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根据P=UI,要减小电流,必须提高输电电压. 【针对训练】 2.(2012·广东广州一模)图10-2-5是远距离输电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0-2-5 A.a是升压变压器,b是降压变压器 B.a是降压变压器,b是升压变压器 C.a的输出电压等于b的输入电压 D.a的输出电压等于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 【解析】 远距离输电先升压,再降压,选项A正确而B错误;由电线有电压损失,故a的输出电压等于b的输入电压与损失的电压之和,选项C、D均错. 【答案】 A  (对应学生用书第174页)  理想变压器基本关系的应用  基本关系和制约关系 基本关系   功率关系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等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P入=P出  电压关系 原、副线圈的电压比等于匝数比,与负载情况、副线圈个数的多少无关  电流关系 (1)只有一个副线圈:电流和匝数成反比  (2)多个副线圈:由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确定电流关系   频率关系 原、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相等  制约关系   电压 副线圈电压U2由原线圈电压U1和匝数比决定  功率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P1由副线圈的输出功率P2决定  电流 原线圈电流I1由副线圈电流I2和匝数比决定    关于理想变压器的四点说明 (1)变压器不能改变直流电压. (2)变压器只能改变交变电流的电压和电流,不能改变交变电流的频率. (3)理想变压器本身不消耗能量. (4)理想变压器基本关系中的U1、U2、I1、I2均为有效值.  (2012·山东高考)图10-2-6甲是某燃气炉点火装置的原理图.转换器将直流电压转换为图10-2-6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并加在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V 为交流电压表.当变压器副线圈电压的瞬时值大于5 000 V时,就会在钢针和金属板间引发电火花进而点燃气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甲  乙 图10-2-6 A.电压表的示数等于5 V B.电压表的示数等于 V C.实现点火的条件是>1 000 D.实现点火的条件是<1 000 【审题视点】 (1)由变压器原线圈所加电压的u-t图象可以确定原线圈电压的最大值和有效值,进而确定电压表的示数. (2)由引发电火花的电压最大值可以确定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 【解析】 由题u-t图象知,交流电压的最大值Um=5 V,所以电压表的示数U== V,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根据=得=,变压器副线圈电压的最大值U2m=5 000 V时,有效值U2== V,所以点火的条件>=1 000,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答案】 BC 【即学即用】 1.  图10-2-7 (2012·西安调研)如图10-2-7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R1=20 Ω,R2=10 Ω,C为电容器,原线圈所加电压u=220sin (100πt)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电阻R3的电流始终为零 B.副线圈两端交变电压的频率为5 Hz C.电阻R2的电功率为48.4 W D.原副线圈铁芯中磁通量变化率之比为10∶1 【解析】 在交流电路中电容器能够通交流,所以A错误;变压器能够改变交流电压,但是不能变频,因此B错误;根据=得到U2=22 V,所以电阻R2的电功率为P2==48.4 W,C正确;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到原、副线圈铁芯中磁通量变化率之比为1∶1,D错误. 【答案】 C  远距离输电问题  1.输电线路的特点和组成 为了减少远距离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一般采用高压输电的模式,先用升压变压器将电压升高,将电输送到用电区后,再用降压变压器将高电压变成用电器所需的电压值,如图10-2-8为输电过程的示意图.  图10-2-8 2.输电过程的电压关系和功率关系 (1)输电过程的电压关系  (2)输电过程功率的关系   一台发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4 000 kW,电压为4 000 V,经变压器T1升压后向远方输电.输电线路总电阻为R=1 kΩ.到目的地经变压器T2降压,负载为多个正常发光的灯泡(220 V 60 W).若在输电线路上消耗的功率为发电机输出功率的10%,变压器T1和T2的耗损可忽略,发电机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则(  ) A.T1原、副线圈电流分别为103 A和20 A B.T2原、副线圈电压分别为1.8×105 V和220 V C.T1和T2的变压比分别为1∶50和40∶1 D.有6×104盏灯泡(220 V 60 W)正常发光 【审题视点】 (1)根据题意画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标明已知量和未知量. (2)由变压器上的电压关系、电流关系和功率关系,列式求解. 【解析】 远距离输电的模型如图所示.  T1原线圈的电流为I1== A=1×103 A,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P损=IR=10%P1,所以I2== A=20 A,选项A正确;T1的匝数比为===;T1上副线圈的电压为U2=50U1=2×105 V,T2原线圈的电压为U3=U2-I2R=2×105 V-20×103 V=1.8×105 V,选项B正确;T2上原、副线圈的变压比为===,选项C错误;能正常发光的灯泡的盏数为:N==6×104,选项D正确. 【答案】 ABD 【即学即用】 2.(2012·黄冈模拟)如图10-2-9为远距离高压输电的示意图.关于远距离输电,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图10-2-9 A.增加输电导线的横截面积有利于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 B.高压输电是通过减小输电电流来减小电路的发热损耗的 C.在输送电压一定时,输送的电功率越大,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越小 D.高压输电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一定是电压越高越好 【解析】 依据输电原理,电路中的功率损耗ΔP=I2R线,而R线=ρ,增大输电线的横截面积,可减小输电线的电阻,则能够减小输电线上的功率损耗,A项正确;由P=UI来看在输送功率一定的情况下,输送电压U越大,则输电电流越小,则功率损耗越小,B项正确;若输电电压一定,输送功率越大,则电流I越大,电路中损耗的电功率越大,C项错误;输电电压并不是电压越高越好,因为电压越高,对于安全和技术的要求越高,D项正确. 【答案】 C  (对应学生用书第175页)  变压器电路的动态分析  1.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问题一般有两种类型: (1)负载电阻不变,原、副线圈的电压U1、U2不变,电流I1、I2,功率P1、P2随匝数比的变化而变化. (2)匝数比不变,原、副线圈的电压U1、U2也不变,电流I1、I2,功率P1、P2随负载电阻的变化而变化. 2.处理此类问题的关键都是要分清变量和不变量,弄清理想变压器中各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U2由U1和匝数比决定;I2由U2和负载电阻决定;I1由I2和匝数比决定.  如图10-2-10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b是原线圈的中心轴头,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c、d两端加上交变电压,其瞬时值表达式为u1=220sin 100πt(V),则(  )  图10-2-10 A.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2 V B.当t= s时,c、d间的电压瞬时值为110 V C.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在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小 D.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扳向b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小 【潜点探究】 (1)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均为副线圈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 (2)当负载电阻阻值变化时,负线圈上电压不变,而电流发生变化. (3)当原线圈匝数变化时,副线圈上电压和电流都会发生变化. 【解析】 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时,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副线圈输出电压为22 V,电压表的示数为22 V,选项A正确;当t= s时,c、d间的电压瞬时值为u1=220sin(100π×) V=220sin() V=110 V,选项B错误;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在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小,选项C错误;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扳向b时,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1,电压表示数变为44 V,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大,选项D错误. 【答案】 A 【即学即用】 3.(2011·福建高考)图10-2-11甲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1∶n2=5∶1,电阻R=20 Ω,L1、L2为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泡,S1为单刀双掷开关.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源,输入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10-2-11乙所示.现将S1接1、S2闭合,此时L2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图10-2-11 A.输入电压u的表达式u=20sin(50πt)V B.只断开S2后,L1、L2均正常发光 C.只断开S2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增大 D.若S1换接到2后,R消耗的电功率为0.8 W 【解析】 由图乙知周期为0.02 s,因此输入电压的表达式u=20sin(100πt) V,A错;只断开S2,L1、L2两端的电压小于额定电压,都不能正常发光,B错;只断开S2,负载电阻变大,功率变小,C错,S1换接到2后,据P=和=得R消耗的功率为0.8 W,故选D. 【答案】 D  (对应学生用书第176页) ●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关系 1.  图10-2-12 (2012·重庆高考)如图10-2-12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入u=11 000sin 100πt(V)的交变电压,副线圈通过电阻r=6 Ω的导线对“220 V 880 W”的电器RL供电,该电器正常工作.由此可知(  ) A.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0∶1 B.交变电压的频率为100 Hz C.副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为4 A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880 W 【解析】 由电器RL正常工作,可得通过副线圈的电流为I== A=4 A,故C对;供电导线所分电压为Ur=4×6 V=24 V,副线圈两端电压U2=220 V+24 V=244 V,因此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故A错;又P1=P2=U2I2=244×4 W=976 W,故D错;交变电压的频率f==50 Hz,故B错. 【答案】 C ●变压器和交流电路动态分析 2.(2012·福建高考)如图10-2-13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u=Umsin ωt,副线圈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V1 和○V2 是理想交流电压表,示数分别用U1和U2表示;○A1 和○A2 是理想交流电流表,示数分别用I1和I2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0-2-13 A.I1和I2表示电流的瞬时值 B.U1和U2表示电压的最大值 C.滑片P向下滑动过程中,U2不变、I1变大 D.滑片P向下滑动过程中,U2变小、I1变小 【解析】 交流电表的示数为有效值,故A、B两项均错误;P向下滑动过程中,R变小,由于交流电源、原副线圈匝数不变,U1、U2均不变,所以I2=变大,由=,得I1=I2变大,故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 C ●远距离输电问题 3.(2010·江苏高考)在如图10-2-14所示的远距离输电电路图中,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线的电阻均不变,随着发电厂输出功率的增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图10-2-14 A.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B.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C.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增大 D.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占总功率的比例增大 【解析】 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由电源电压及匝数比决定,输出功率变大时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变,A项错误.由I=可知当输出功率增大时输出电流增大.由U损=IR及P损=I2R可知U损及P损均增大.故C项正确.当U损增大时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减小,B选项错误.由P损=R可知=R.当输出功率增大时输电线损耗比例增大,D项正确. 【答案】 CD ●变压器综合应用问题 4.一个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功率为P0=1 200 W,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2∶1,其副线圈两端接一内阻为r=4 Ω的电动机,此电动机正以速度v=0.8 m/s匀速向上提升质量为m=100 kg的重物,已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多大? 【解析】 由能量守恒知,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又等于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据题意知P0-mgv=I2r,式中I为变压器的输出电流, 即电动机的输入电流, 得I==10 A, 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为U2==120 V. 设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1, 据题意知==,则U1=U2=240 V. 【答案】 240 V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