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物理)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含解析):第7讲传感器及其应用专题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用摇控器调换电视机频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下列属于这类传感器的是( )
A.红外报警装置
B.走廊照明灯的声控开关
C.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装置
D.电饭煲中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
2.左图是一火警报警器电路的示意图.其中R3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这种半导体热敏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值班室的显示器为电路中电流表,电源两极之间接一报警器.当传感器R3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
3.有一电学元件,温度升高时电阻却大幅度减小,则这种元件可能是( )
A.金属导体 B.绝缘体 C.半导体 D.超导体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恒定,L为小灯泡,R为光敏电阻,D为发光二极管(电流越大,发出的光越强),且R与D相距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增大
B.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减小
C.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可能不变
D.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L消耗的功率都不变
5.如图所示为小型电磁继电器的构造示意图,其中L为含铁芯的线圈.P为可经O点转动的铁片,K为弹簧,S为一对触头,A、B、C、D为四个接线柱.电磁继电器与传感器配合,可完成自动控制的要求.其工作方式是( )
A.A与B接信号电压,C与D可跟被控电路串联
B.A与B接信号电压,C与D可跟被控电路并联
C.C与 D接信号电压,A与B可跟被控电路串联
D.C与 D接信号电压,A与B可跟被控电路并联
6.唱卡拉OK话筒内有传感器,其中有一种是动圈式的,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膜片后面黏结一个较小的金属线圈,线圈处于永磁体的磁场中,当声波使膜片前后振动时,就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传感器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
B.该传感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C.膜片振动时,穿过金属线圈的磁通量不变
D.膜片振动时,金属线圈中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7.如图所示为一测定液面高低的传感器示意图,A为固定的导体芯,B为导体芯外面的一层绝缘物质,C为导电液体,把传感器接到图示电路中,已知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如果发现指针正向右偏转,则导电液体的深度h变化为( )
A.h正在增大 B.h正在减小
C.h不变 D.无法确定
8.如图是电容式话筒的示意图,它是利用电容制作的传感器,话筒的振动膜前面镀有薄薄的金属层,膜后距膜几十微米处有一金属板,振动膜上的金属层和这个金属板构成电容器的两极,在两极间加一电压U,人对着话筒说话时,振动膜前后振动,使电容发生变化,导致话筒所在电路中的其它量发生变化,使声音信号被话筒转化为电信号,其中导致电容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容器两板间的( )
A 距离变化 B 正对面积变化
C 介质变化 D 电压变化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有的计算机键盘的每一个键下面都连一小块金属片,与该金属片隔有一定空气隙的是另一块小的固定金属片,这两块金属片组成一个小电容器.该电容器的电容C可用公式计算,式中常量e=9×10-12 F·m-1 ,S表示金属片的正对面积,d表示两金属片间的距离.当键被按下时,此小电容器的电容发生变化,与之相连的电子线路就能检测出哪个键被按下了,从而给出相应的信号.设每个金属片的正对面积为50 mm2,键未按下时两金属片的距离为0.6 mm.如果电容变化了0.25 pF,电子线路恰能检测出必要的信号,则键至少要被按下 mm。
10.
如图,一热敏电阻RT 放在控温容器M内: 为毫安表,量程6mA,内阻为数十欧姆;E为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3V,内阻很小;R为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S为开关。已知RT 在95℃时阻值为150Ω,在20℃时的阻值约为550Ω。现要求在降温过程中测量在95℃~20℃之间的多个温度下RT 的阻值。
(1)在图中画出连线,完成实验原理电路图。
(2)完成下列步骤中的填空:
①依照实验原理电路图连线。
②调节控温容器M内的温度,使得RT温度为95℃。
③将电阻箱调到适当的初值,以保证仪器安全。
④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0,并记录。
⑤将RT 的温度降为T1 (2010年全国II℃<T1<95℃);调节电阻箱,使得电流表的读数,记录。
⑥温度为T1 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
⑦逐步降低T1 的数值,直至20℃为止;在每一温度下重复步骤⑤⑥。
11.(1)如图(a)所示,将万用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再将电表的两支表笔分别与光敏电阻Rg的两端相连,这时表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中央,若用不透光的黑纸将Rg包裹起来,表针将向_______________(“左”“右”)转动;若用手电筒照射Rg,表针将向_______________(“左”“右”)转动.
(2)如图(b)所示,将万用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再将电表的两支表笔分别与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t的两端相连,这时表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中央,若往Rt上擦些酒精,表针将向_______________(“左”“右”)转动;若用吹风机吹向Rt,表针将向_______________(“左”“右”)转动.
12.如图所示为实验小车中利用光电脉冲测量车速和行程的示意图,A为光源,B为光电接收器,A、B均固定在小车上,C为小车的车轮.车轮转动时,A发出的光束通过旋转齿轮上齿的间隙后变成脉冲光信号,被B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由电路记录和显示.若实验显示单位时间的脉冲数n,累积脉冲数为N,则要测出小车的速度和行程还必须测量的物理数据是_______;小车速度的表达式为V=_______;行程的表达式为s=_________.
13.当光照射到光敏电阻上时,光敏电阻的阻值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半导体热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 变化而改变的特性制成的.
三、实验题
14.光敏电阻在各种自动化装置中有很多应用,其中就可用于街道路灯的自动控制开关。如图所示为模拟电路,其中A为光敏电阻,B为电磁继电器,C为照明电路,D为路灯,请连成正确的电路,达到日出灯熄,日落灯亮的效果。简要说明工作原理。
四、计算题
15.如图所示,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3个电阻采用如图(a)方式接在电源上,已知R1=3Ω、R2=12Ω。现利用电压传感器(相当于电压表)和电流传感器(相当于电流表)研究R3上的电压与电流变化关系,任意滑动R3上的滑片,通过数据采集器将电压与电流信号输入计算机后,在屏幕上得到的U-I图像为如图(b)所示的一条直线(实线部分)。试求:
(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2)R3的最大阻值
(3)R3消耗的最大功率
第7讲传感器及其应用专题检测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略
2.D??????
解析:当R3处出现火情时,其电阻增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所以报警器两端的电压增大,其中电流表支路的电流也增大。
3.C??????
解析: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超导体的电阻几乎为零,半导体(如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4.A??????
解析:滑片P向左移动,使其电阻减小,流过二极管的电流增大,从而发光增强,使光敏电阻R减小,最终达到增大流过灯泡的电流的效果.故选A项.
5.A??????
解析::由图可知A、B是电磁继电器线圈,所以A、B应接信号电压,线圈随信号电压变化使电磁继电器相吸或排斥,从而使C、D接通或断开,进而起到控制作用.所以选项A正确。
6.B??????
解析:当声波使膜片前后振动时,就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利用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B项正确。
7.B??????
解析::由电源极性及电流方向可知,A、B构成的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减小,据 ,电容C在减小,可推知正对面积S减小,即h在减小。
8.A??????
解析::对着话筒说话时,振动膜前后振动,则金属层和金属板间距离改变,即电容器两极板间距改变,故导致电容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容器两极间的距变变化。
二、填空题
9. 0.15
10.(1)电路图如图?????? (2)④电阻箱的读数R0 ??? ⑤仍为I0 ???? 电阻箱的读数为R1 ????????????? ⑥
11.(1)左? 右(2)左? 右
12.车轮的半径R和齿轮的齿数P??? 2πRn/P 2πRN/P
13.变小??? 温度
三、实验题
14.见解析
四、计算题
15.(1)E=6V r=1Ω (2)6W(3)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