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度
余姚中学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
第 一 学 期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3分)
A. 躯壳(ké)????? 螫针(shì)?????? 盘桓(huán)?????? 茕茕独立(qióng)
B. 脖颈(gěng)?????? 模样(mó)?????? 晕眩(yùn)??????? 过蒙拔擢(zhuó)
C. 星宿(xiù)?????? 龟裂(jūn )?????? 荫庇(yìn)???????? 除臣洗马(xiǎn)
D. 省亲(xǐng)????? 创痕(chuàng)??? 挣揣(chuài)????? 呱呱而泣(g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 因才施教?? 功亏一匮? 知书达理?? 委屈求全
B. 计日程功?? 眼花缭乱? 惹是生非?? 山清水秀
C. 食不果腹?? 掉以轻心? 闻名遐迩?? 坐壁上观
D. 耳根清静?? 欢度春节? 绿草如荫?? 振聋发聩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无毒昆虫狐假虎威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信号--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B.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学中任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越俎代庖的教学行为都是与教育规律背道而驰的。
C.突然,她的心怦怦跳了两下,就在一刹那间,像戳破一层窗纸似的,她百感交集,什么都明白了。
D.改革是干出来的,哪怕失误了,也比纸上谈兵、空讲理论的要好,最起码取得了少走弯路的经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利比亚“过渡委”的一名发言人今天说,卡扎菲已经在其家乡苏尔特被打死。当天利比亚新政权的部队对这个卡扎菲的最后堡垒发动了猛攻。
B.对淘宝商城新规引发的大卖家被恶意攻击的事件,马云引起了重视,他特意从美国赶了回来。从前期的决不妥协,到昨天的道歉并让步,淘宝“伤城”事件有了解决的希望。
C.因延续数年的宽松货币政策,温州企业为追逐高利润激进扩张,进入陌生领域及房地产市场,造成传统制造业举步维艰。
D.随着湄公河地区贸易的增长,各种江匪、贩毒武装也盯上了这块“肥肉”。据报道,湄公河“金三角”地区一带抢劫货船案件近年猛增。有云南当地船主统计,70%的货船曾被劫持过。这条“黄金水道”变成了“魔鬼水域”。
5.调整下面一段话的语序,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横线上。(4分)
①靠粉墙处有一个花台,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
②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
③苏轼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与小院互为比兴,相得益彰。
④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
⑤每当海棠花盛开,小院都会增添许多美感。
正确语序:(序号)
6.依例句,从下面给出的事物中任选一个,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两个有寓意的句子。(6分)
[例句] 月亮 正面:在清凉的夜里,总是你和最孤独的旅人作伴。
?? 反面:因为靠别人发光,所以白天不敢露面。
???? 选择事物:白雪、天平、火柴、彩虹。
?? 答:正面:
?? 反面:
7.针对下面两种情形之一,写出自己的看法。不超过40字。(6分)
(1)早晨,上班高峰,总会有几个精神矍铄但步履略显蹒跚的老人晨练归来,也吃力地挤上公共汽车。于是,第一个发现身边站着老人的年轻人毫不犹豫地起身让座,紧接着邻近的几个年轻人也都自觉地让出座位,老人们满意地道谢落座,车厢里一片暖意融融……
(2)有时,并不是上班高峰,车上也不是很拥挤,只有一两位白发老人上车,而最靠近老人的座位上的年轻人却不知何时已闭上眼睛“熟睡”了,于是,你会发现那附近座位上的人或把头靠在车窗上,或低垂着头,几乎都在“熟睡”之中,老人尴尬而无奈地倚靠在座位旁,车内的站立者们只有无言地苦笑摇头……
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拨开云雾探金星
4月11日,经过历时153天、行程4亿公里的飞行,欧洲航天局“金星快车”探测器成功进入环金星椭圆形轨道,开始撩起金星神秘面纱之旅。
古希腊人称金星为阿佛洛狄忒,是代表爱与美的女神。而古罗马人把这位女神称为维纳斯,于是金星也被称为维纳斯。这位维纳斯被浓雾遮盖,人们难以认清其真正面目。在金星大气中,95%以上为二氧化碳,同时还有一层厚达20到30公里的由浓硫酸组成的浓云。
有人称金星是地球的姐妹星,确实,从结构上看,金星和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金星的半径约为6073公里,只比地球半径小300公里,体积是地球的0.88倍,质量为地球的4/5,平均密度略小于地球。不同的是,金星表面温度平均高达465摄氏度,而且浓密的云雾和二氧化碳使金星不容生命存在。为什么地球汇聚了繁衍生命的所有必要条件,而金星却赤热炎炎又令人窒息呢?科学家认为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金星的大气。欧洲航天局选择了大气作为研究金星的切入点,这也正是与以往金星探测的不同之处。
“金星快车”对金星为期486天的探测,主要任务是:解开金星大气上层围绕金星快速旋转以及金星两极地区强旋涡形成之谜;金星全球气温平衡状况和金星温室效应的形成机制以及金星温室效应的作用;金星云层的结构及动态发展,研究较早前在其云层上部发现的神秘紫外线斑;金星大气随高度增加而发生的成分变化;金星大气如何与金星表面相互影响,太阳和风是如何影响金星大气;在不同的高度上,云和雾怎样形成和变化;大气层的化学状态,并观测金星气候变化。
要完成上述使命,首先要确保飞船准确进入环绕金星的轨道。入轨前,“金星快车”的速度相对于金星来说达到了每小时2.9万公里。为了使探测器更容易被金星引力场“俘获”,以进入环金星轨道,“金星快车”启动了主发动机进行减速,将速度减至每小时2.5万公里,主发动机运行50分钟后关闭,“金星快车”成功入轨。这一过程充满风险,减速太强或太弱都可能导致失败。
“金星快车”将在目前离金星较远的轨道运行9天后,逐渐接近金星,以便于5月7日转入为其科学探测任务而选定的椭圆形轨道,它最远距金星表面6.6万公里,最近只有250公里,金星在此飞行一圈需要24小时。随后装在“金星快车”上的7套尖端探测设备全面启动,将对金星的结构、化学成分及大气进行详细探测。这一任务周期至少持续2个金星日,相当于486个地球日。
欧洲航天局将这7套探测设备视为法宝,其中的3套为“火星快车”探测设备的改进版,2套为“罗塞塔”彗星探测器探测设备的改进版。“金星快车”是欧洲首个金星探测器,于去年11月9日自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搭乘“联盟”运载火箭升空。“金星快车”的研发工作耗时4年,由于其部分结构取材于“火星快车”,加上循环利用原有探测设备,造价大为减少,仅为2.2亿欧元,而“罗塞塔”彗星探测器的造价则高达10亿欧元。
8.下列关于金星云雾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星云雾是浓浓遮盖金星的真实面目的大气,其中95%以上为二氧化碳,同时还有一层厚达20至30公里的由浓硫酸组成的浓云。
B.金星浓密的云雾和高含量的二氧化碳使其表面温度平均高达465~C,致使金星赤热炎炎又令人窒息,不容生命繁衍。
C.金星云雾围绕着金星快速旋转,并在金星的两极地区有强大的气流旋涡形成。
D.金星云层的上部发现有神秘的紫外线斑,且大气随高度的增加成分也发生着变化。
9.下列对金星快车入轨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金星快车启动主发动机,从而使其速度有所减缓,为入轨作好准备。
B.金星快车要顺利进入金星轨道,需要充分利用金星引力场的作用。
C.金星快车被金星引力场“俘获”后,就应关闭动力系统,否则会导致入轨失败。
D.金星快车并不是一次性直接进入为其科学探测任务而选定的椭圆形轨道。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金星大气的观察与探索,将更有利于研究和改善地球日益恶化的大气环境。
B.由于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可循环利用的太空设备越来越多,太空探索的费用将越来越低。
C.由于金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金星快车的使命是为人类找到另一个适于居住的场所。
D.椭圆形的运行轨道,能使金星快车既安全又有效地完成各项探测和研究任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秋日的灯盏
朱以撒
①秋天来了,山里闪动着风吹过的暗影。叶片开始有秩序地脱离枝条,原先紧挨在一起的两片树叶,一片先下来了,另一片落下来的时候,再也见不到它旧日的邻居。交接的日子来临,一些矮小的灌木丛里,浆果外表抹上了一层紫黑,一只翠绿的螳螂举着带锯的刀,轻轻划了一下,浆水霎时奔涌而出,紫透了枝下的土皮。
②稻子已经进仓,秋风下瑟瑟摇曳的是从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农夫已经走远,不会回头,注定这一穗金黄要坚持到秋日的最后,被人遗漏、忘却,不能和亿万弟兄一道进入温暖的谷仓,此时它的美超过一切。在我看来,缘于遗忘而独立存在,虚构出岑寂田野的动人一幕。浆果、稻穗这样兀立风寒中的灯盏,秋日的过去就是它们生命的过去,许多美艳走到这里,自然变得素洁起来,像戏台上的名角戏装卸下,铅华洗去,走在街市上,纯乎一个普通的中年妇女。
③暗夜里,车驶过同样岑寂的山村,简陋的土墙开设的小窗口透出昏黄的光,一家人聚在严实的屋内,守着炉火,内心踏实起来,谷仓是照耀一家人美好心情的不灭灯盏,隔着芳香的木板,里边躺着一家人的生存希望——从春日开始萌发,夏阳曝晒,现在终于落实下来。当时是那么漫长,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中间这么多的交替、衔接、奔跑——的确,我看过那些最终不能点亮灯盏的农耕人家,秋日远去,寒冬到来,是那么黯然神伤地蹲着,敲打着春日吃进泥层中的犁耙,要问个究竟。丰稔的人家如实地享受着秋日的馈赠,闲聊时记起春夏那些有趣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中带着舒适的滋润。看来,只有希望不落虚空,眉宇间才笑得起来。
④一本书在经过春风、夏雨的重叠,终于在深秋的最后几日结束了文字的蔓延。这个文人松了一口气,好几次他像一个持灯者,火舌飘忽不定,他的心时浮时沉,晴明阴晦在瘦削的脸庞上隐现。夜半推开窗门,所有家庭的灯盏都熄灭了,自己却还在夜色里跋涉——这大半年的灯火费得太多了。在乡村写作,笔下的蔬笋气明显与上一个章节慢了一个节奏。似乎都有这样的感觉,在乡村里完成的这一部分,像是夕阳余晖下归栏的牲口,脚步细碎,神色安然,被深浓起来的薄纱笼罩。也应该有一个相近的阅读环境——村头老樟树下,寂静萧然的风雨亭里,简约朴素的廊桥上。选择环境阅读是一种智慧,删去书写者身上的种种附加,也放弃了自己种种目的性,此时,书页打开,字句联袂而起,人融了进去。有几次我读到一些残本,残本毁弃了创作者的背景材料,如在异地骤遇了陌生人,没有既往的历史记录,没有阴影和光圈,使阅读时每一字句都像秋风里吹过的干果,水分滤去,肉质干脆。秋风残照下的人、文要比湿润阳春时可靠,它的冷峻是此前未有的情节,浓缩着艳丽的汁水,到了这个节气的文人笔下,我们说韵味,其中一部分就是由朴实无华来承担的。
⑤渐渐形成一个晚秋爱好者。尚在砚边的余墨被风吹干,兑点水,作一幅草草小品,透视着笔底漫不经心的挥洒状态,万木萧疏,百草枯黄,一个在秋风中穿行的漫游者,心事清癯。一些被春日枝繁叶茂遮蔽的疤痕,一些少年时代持抱不放的爱恋,不是展现了,就是放弃了。季节使人、物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幻想的春日和无比实在的秋日――有理由说,春日秋日的笔下文辞一定是不同色泽的,尽管出自一人之手。我仍然记得秋日里修订春日写下的一叠文稿,落笔如刀斧,删尽繁枝缛叶——这就是文字的命运,像许多果实那样,春夏的花枝招展,只有到了秋日,是否存在才能确认。
⑥有一些灯盏没能亮到秋日,与生俱来的命数,使它们止步于初秋。刘安说,不与夏虫语寒,不与曲人语道。因为生命中缺乏言说的条件,回放曾经在春日里生机无限的花朵,不禁追问起空间的历程,究竟隐伏着多少玄机:在时光携带着无数浮沉不定的生物匆匆行进时,伤逝之美也在同时上演——使一个走到秋日下的人,那些郁积着浓艳和空洞的春愁,此时一笔勾销。
11.作者为什么说“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此时的美超过一切”?(4分)
12.文中第3段有哪些表达特色?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13.“秋日的灯盏”在文中指什么?为何称之为“灯盏”?(4分)
14.本文隐含作者对生命追求过程的思考,结合全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条加以概述。(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本出孤微。居近学官,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因好之,遂就经学。又晓习文法,仕郡为决曹。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辟从事。后拜宛令,政尚严猛,好发奸伏。人有盗其车盖者,昌初无所言,后乃密遣亲客至门下贼曹家掩取得之,悉收其家,一时杀戮。大姓战惧,皆称神明。
朝廷举能,迁蜀郡太守。先太守李根年老悖政,百姓侵冤。及昌到,吏人讼者七百余人,悉为断理,莫不得所。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宿恶大奸,皆奔走它境。
初,昌为州书佐,其妇归宁于家,遇贼被获,遂流转入蜀为人妻。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昌疑母不类蜀人,因问所由。对曰:“妾本会稽余姚戴次公女,州书佐黄昌妻也。妾尝归家,为贼所略,遂至于此。”昌惊,呼前谓曰:“何以识黄昌邪?”对曰:“昌左足心有黑子,常自言当为二千石。”昌乃出足示之。因相持悲泣,还为夫妇。
视事四年,征,再迁陈相。县人彭氏旧豪纵,造起大舍,高楼临道。昌每出行县,彭氏妇人辄升楼而观。昌不喜,遂敕收付狱,案杀之。
又迁为河内太守,又再迁颖川太守。永和五年,征拜将作大匠。汉安元年,进补大司农,左转太中大夫。卒于官。 (节选自《后汉书·酷吏列传》)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 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 ②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① 其妇归宁于家 ②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C.① 因相持悲泣,还为夫妇 ②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D.① 为贼所略,遂至于此 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黄昌“政尚严猛”的一组是(3分)
① 又晓习文法,仕郡为决曹
② 后乃密遣亲客至门下贼曹家掩取得之,悉收其家,一时杀戮
③ 大姓战惧,皆称神明
④ 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
⑤ 昌惊,呼前谓曰:“何以识黄昌邪?”
⑥ 昌不喜,遂敕收付狱,案杀之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盗窃车盖的小偷和登楼观看他的彭氏妇人,黄昌不论其罪轻重,一并处死的做法,表现了他用刑残酷的一面。
B.黄昌的妻子被贼人掠去,后来嫁给蜀人,失散多年,他还能不忘旧情,重又相认,表现了黄昌讲仁义、重感情的一面。
C.黄昌虽被称为“酷吏”,但他的治政“严猛”,主要是打击豪强,在东汉豪强横行的情况下,他的行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D.黄昌治政有方,断案讲策略,屡次被提拔重用。他后来做河内太守,前后两次任颖川太守,并一路直升至太中大夫,最后死在任上。
1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近学官,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因好之,遂就经学。(5分)
(2)及昌到,吏人讼者七百余人,悉为断理 (5分)
(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一20题。
度大庾岭①
(清)朱彝尊
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②。
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
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
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
[注] ①大庾岭:地名,位于广东和江西交界处。岭上广植梅树,故又名梅岭。②徂:
消逝。
19.写出颈联中“鸿雁”和“鹧鸪”的寓意。(4分)
(1)鸿雁: (2) 鹧鸪:
20.结合全诗,简析尾联的表现手法和作者表达的情感。(4分)
(三)古诗文默写。
2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陈情表》)
(2)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长亭送别》)
(3)《诗》三百篇, 。(《报任安书》)
(4)安能以皓皓之白, ?(《渔父》)
(5)风之积也不厚, 。 (《逍遥游》)
(6)天行健,君子以 。……地势坤,君子以 。(《周易》)
四.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个人一直想成功,为此,他做过种种尝试,但到头来,都以失败告终.他非常苦恼,就跑去问他的父亲。父亲是一个老船员,他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要想有船来,就必须修建自己的码头。”儿子听了这话沉思良久。这之后,他不再四处尝试,而是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后来,他不但考上了大学,而且成了令人羡慕的博士后。不少公司经常打电话来,希望他能加盟,而且待遇好得惊人。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感想?请以“修建自己的码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你自己或别人的经历,也可以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 800字。
高二语文期中考答案
1.C(A.壳qiào B.模mú D.创chuāng)
2.D(A.“才”改“材”,“匮”改“篑”,“屈”改“曲” B.全对 C.“坐”改“作” D.“静”改“净”,“荫”改“茵”)
3.C(“百感交集”与“像戳破一层窗纸似的”不能匹配,应改为“豁然开朗”)
4.D(A.语序不当。多项定语应先领属后指代,改为“对卡扎菲的这个最后堡垒”。B.搭配不当。应改为“由淘宝商城新规引发的大卖家被恶意攻击的事件,引起了马云(的)重视”。C.不合逻辑。引发近期温州老板“跑路”潮的逻辑大致如下:因原材料涨价和不能掌握终端产品定价权,传统制造业举步维艰;在延续数年的宽松货币政策下,企业为追逐高利润激进扩张,进入陌生领域及房地产市场;随着银根缩紧,银行开始抽资或不续贷,为了填补“扩张冲动”形成的资金窟窿,企业被迫转向民间高利贷,成为民间借贷链条的一环;然而,由于新产业尚未见收益,实业利润难抵民间借贷的高息,愈发加剧困境。)
5.②④①⑤③
6.例:白雪 正面:不论别人用何种目光对待它,它总是露出清纯的笑脸。
?? 反面:总是爱用洁白的面具去掩饰人间的丑恶。(每写对一面得3分)
7. 针对第一种情形:(1)爱是可以传递的;(2)人们的行为可以传递:近朱者赤;(3)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唤醒一群人的善良和热情。
针对第二种情形:(1)人们的行为都是可以传递的,近墨者黑;(2)一个人的行为可以促使一群人滑向冷酷和自私的深潭;(3)冷漠和自私有时像瘟疫一样蔓延。
评分细则:(1)有关键词“传递”,文理通顺的,给5-6分;(2)只写到“爱”或“自私”,文理通顺的,给3-4分;(3)就“让座”而谈,给0-2分。
8.C(C项“金星云雾围绕着金星快速旋转”错误,应是“金星云雾的大气上层围绕着金星快速旋转”)
9.C(理解有误,从文中找不到依据。)
10.D(A项推断没有依据,本文并没有提供金星与地球大气对比研究的信息;B项有以偏概全之嫌,并非所有的太空探索的费用都是越来越低;C项夸大了金星快车的使命)
11.因为它的独立存在体现了山村的岑寂(2分)(如答“虚构出岑寂田野的动人一幕”得1分),揭示了到了秋日一切美艳都归于素洁,归于自然的道理。(2分)
12.运用比喻、对比(虚实结合)等表达技巧,(2分)选取山村秋收后一家人围聚炉火和谷仓的典型场景进行描写,(1分) 渲染了温馨、喜悦、满足、实在的氛围,(2分)揭示出希望不落空才会快乐的道理。(1分)(如扣比喻等任一表达特色进行阐述,每点2分。)
13.秋天的果实或劳动的结晶(意思对即可)。(1分)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因为灯盏发出光和热,给人温暖,让人心里踏实,(1分)使人充满喜悦、看到希望,(1分)这些与秋天的果实、劳动的结晶给人们的感受相同,二者有相似点。(1分)
14.①生命的追求过程是一个由繁华、虚浮而归于本真的过程。②生命的追求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艰辛的过程。③生命在追求过程中,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固然令人欣喜;即使达不成目标,只要经历过,奋斗过,也可以无愧无悔。(每点2分)
15.A.(①乃:于是 ② 乃:竟然)
16.B
17.D(“前后两次任颖川太守,并一路直升至太中大夫”错。黄昌经过两次官职调动后做了颖川太守;做太中大夫是“左转”,贬官。)
18.(1)居住的地方靠近学校,多次见到儒生们学习学校的礼仪,于是喜爱学问,从事经学研究。(5 分。注意“居”“数”“修”“庠序”“就”等词语的翻译。)
(2)等到黄昌上任,来上诉冤屈的小吏和百姓有七百多人。(黄昌)全都为他们审断处理。 (5分。注意“到”“吏人”“讼者”“悉”“为”等词语的落实。)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出身寒微。居住的地方靠近学校,多次见到儒生们学习学校的礼仪,于是喜爱学问,从事经学研究。他又懂得法律文案,因此在郡中任决曹。当时州刺史巡行所属部域,见到黄昌,很赏识他,就征召他为从事。
后来黄昌担任宛令,处理政事严厉凶猛,喜欢揭发奸邪。有人偷了黄昌的车盖,黄昌开始并不声张,后来才秘密派出亲信到他部下贼曹的家里,并突然找到赃物,于是把贼曹一家悉数收捕,同时杀死。大姓们见此吓得发抖,都称黄昌神明。
朝廷提拔有才能的官员,黄昌升为蜀郡太守。前任太守李根年老,为政糊涂,百姓多被侵害蒙冤。等到黄昌到任,吏胥百姓前来诉讼的达七百多人,黄昌都给予判断处理,无不合理。他暗中拘捕了一个盗匪的首领,逼使那盗首交代各县中强暴的人的姓名和住处,于是派人分头捕捉,无一漏网。以前的奸恶之人,都逃亡到其他郡境。
当初,黄昌担任州书佐的时候,他妻子回娘家,遇到盗贼被劫走,因此流转到蜀地成了别人的妻子。她儿子犯案,她就到黄昌那里投案责备自己。黄昌怀疑犯人的母亲不像蜀人,就问她原因。她回答说:“我本是会稽姚戴次公的女儿,州书佐黄昌的妻子。我曾因为回家,被强盗掳掠,于是流落到这里。”黄昌大惊,叫她上前并说到:“怎样识别黄昌呢?”她回答说:“黄昌左脚心有黑痣,常自称当官至二千石。”黄昌于是伸出脚来给她看。两人因此相抱痛哭,仍旧结为夫妇。
黄昌在职四年,被征召,再迁为陈相。县里人彭氏原来骄横放纵,在大路边建造高楼。黄昌每次出行巡视县境,彭家的妇女就登楼去看他。黄昌很不高兴,就下令收捕入狱,治罪杀了她们。
又升为河内太守,再转为颍川太守。永和五年,被征召担任将作大匠。汉安元年,升为大司农,又贬为太中大夫,死于任上。
19.(1)书信,比喻乡音(2分)
(2)喻指思乡(2分)
20.运用直抒胸臆、寓情于景的手法。(2分)感慨事业功名都随岁月流逝,表达了思乡伤怀之情。(2分)
21.(每处1分)
(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 。(《陈情表》)
(2)柳丝长玉骢难系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长亭送别》)
(3)《诗》三百篇,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报任安书》)
(4)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
(5)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 (《逍遥游》)
(6)天行健,君子以 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 厚德载物 。(《周易》)
22.作文(按高考要求评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