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题 满分:150 时间:150分钟 试题共分两卷,第Ⅰ卷36分,第Ⅱ卷114分。第Ⅰ卷选择题涂到答题卡上,第Ⅱ卷笔答题写到答题纸上。 第Ⅰ卷(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卓然/船棹??? 庇佑/毗邻??? 荟萃/淬火??? 掇将/点缀 ??? B.窈窕/迢远??? 踹水/遄飞??? 央浼/怏然??? 埋怨/埋没 ??? C.遐观/不暇??? 纡回/吁气??? 逋慢/浦口??? 奉诏/昭然 D.筹划/田畴??? 累积/连累??? 漂泊/水泊?? 拮据/诘问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拔木转石  清泌肺腑  贪脏枉法  辨别 B、哀声叹气  宠命优渥  噩梦连连  朔源 C、老当益壮  门衰祚簿  得鱼忘荃  怅然 D、察颜观色  学富五车  焕然冰释  针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李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 B.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高三同学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C.《边城》描写了秀色可餐的湘西自然风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这里的一切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D.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引导,为企业内部薪酬分配和调整分配关系搭建信息平台,国资委决定自2008年开始在中央企业开展职位薪酬调查工作。 B.在汶川大地震中,有那么一群普通人,他们在那最危急的一刻,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他们的良知,用鲜血甚至生命呵护着每一个幼小的生命,他们铸就了伟大的师魂! C.今年台风频繁“光顾”我国,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全球气温上升,容易形成气旋,导致极端天气现象增加;二是因为今年西太平洋海温升高,气压偏强,导致台风西行,频频在我国沿海登陆。 D.在新形势下,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促进这一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是( ) A、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 B、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 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 C、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如何?不仅关系到年青一代自身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D、小室里有两、三只白蚁,就会衔起一块块土粒木屑搬来搬去,但并没有什么结果,什么也没有建造起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走出自闭症怪圈 每一万名儿童中至少有5人患有自闭症,研究者尚不了解自闭症的病因。“从前的说法是,被母亲冷落的孩子会患自闭症。这是无稽之谈。”法兰克福大学儿童及青年精神病研究所所长弗里茨·保斯特卡说。现在人们确信这种病与遗传有关。科学家在7号染色体上发现了自闭症的基因标记。 自闭症患者自我封闭。他们既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又无法对他人的肢体语言予以适当的回应。例如患儿埃迪,他常莫名其妙地跺脚、叫喊,而且往往一闹就是1个小时。父亲克里姆说:“我们无法让他静下来。”也许父母曾要求他做不愿做的事,也许是屋里的摆设换了地方,总之变化会让他异常暴躁。 起初医生建议埃迪的父母送他去儿童疗养院,但埃迪要等2年才能得到入院治疗床位。心急如焚的父母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应用行为分析康复疗法,于是请克诺斯佩应用行为分析研究所的专家施拉姆来为孩子治疗。应用行为分析的发明者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伊瓦尔·洛瓦斯。他早在1987年就宣称这种疗法取得了成功。保斯特卡说:“我们不应给父母打包票。”他认为应用行为分析疗法的疗效几乎是无法预知的。 与其他自闭症疗法不同,应用行为分析疗法侧重向患儿传授实际的生活能力。父母与医生就像作拼图游戏那样将许多个阶段的学习目标组合在一起。小埃迪首先要学习说话,自己穿衣服,上厕所,并改善身体的运动机能。父母每周要带他作30小时的训练。 母亲玛丽昂拿着一箱玩具和图片走到埃迪身边。“你的鼻子在哪儿?肚子呢?你叫什么名字?我是谁?拍一下小手。”她一口气说道。埃迪答对了所有问题。“太棒了!”母亲叫了起来,然后抱起孩子,托着他转圈。表扬非常重要,它能激发自闭症患儿学习的积极性。 与正常儿童不同,自闭症患儿无法模仿他人的表情。意大利学者在1991年发现,特定的脑细胞使人具有模仿他人、体察他人情绪的能力。自闭症患儿的这种“镜像神经元”也许发育不良。埃迪必须靠图片学习正确地表达感情。喜怒哀乐各种面孔的照片能帮助他学习别人的表情。 6.从全文看,下面有关自闭症及自闭症治疗问题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自闭症表现为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又无法对他人的肢体语言予以适当回应,不能将其归结于母亲的冷落,但与遗传有关。 B.自闭症是由于“镜像神经元”发育不良,导致模仿他人、体察他人情绪的能力丧失的精神疾病。 C.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可以用来治疗自闭症的药物,一般人采用的办法是送患儿进儿童疗养院,但床位紧张。 D.应用行为分析疗法的独特之处是教患儿做拼图游戏并培养他们实际的生活能力,父母每周要带他作30小时的训练。 7.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法兰克福大学弗里茨·保斯特卡认为被母亲冷落的孩子会患自闭症。人们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并确信这种疾病与遗传有关。 B.患儿埃迪的父母也许曾经把屋里的摆设换了地方,要求他做不愿做的事,这些变化会让他异常暴躁,无法让他静下来。 C.埃迪的父母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克诺斯佩应用行为分析研究所的专家施拉姆医生能治疗自闭症,于是就找到了他。 D.表扬是行为分析疗法的重要内容,它能激发患儿学习的积极性,埃迪母亲的表扬方式主要是肢体语言。 8.根据全文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然人们确信自闭症与遗传有关,那么就有希望在将来通过婚前体检预测哪些父母可能生出自闭症患儿。 B.科学家在7号染色体上发现了自闭症的基因标记,为治疗自闭症找到了突破口,新疗法的诞生指日可待。 C.与其他自闭症疗法不同,应用行为分析疗法侧重向患儿传授实际的生活能力,而要培养自闭症患儿自立能力首先要培养语言能力。 D.随着科学的发展,改善自闭症患儿“镜像神经元”发育状况也许会成为未来治疗自闭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以下题目。 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9.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晚有儿息:子      形影相吊:安慰   B、逮奉圣朝:等到     未曾废离:停止   C、寻蒙国恩:不久     除臣洗马:授与官职   D、刘病日笃:病重     不矜名节:同情、怜悯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以”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以供养无主 ②猥以微贱 ③臣具以表闻 ④但以刘日薄西山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能够表现李密孝敬祖母的一项是( ) ①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②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③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 ④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⑤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⑥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⑤ 12.理解文段,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 A.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B.本文开篇就提出不愿应诏,接着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文章前两段重在叙事中动以深情,后两段重在陈情中晓以大义。 D.在第四段中作者用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强调了“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表明了自己先尽“孝”后尽“忠”的想法。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4分) (2)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3分)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3分) 14、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1)这首诗二、三联很讲究炼字,请选取其中的“满”和“生”,简析其表达效果。(4分) 答: (2)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答: 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任选其中3题,6分) (1)_________________,奚惆怅而独悲? 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2)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_________________。 (3)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断衡阳之浦。 (4)老当益壮,_________________?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12分) 16、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4分)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 , 。 ,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①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 ②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③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 ④情感还没有凝炼 ⑤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 17、阅读下面语段,再选择两个妙用量词的句子加以揣摩分析,将语段补充完整。(4分) 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量词,一个字用下去,就把事物的形态神韵揣摩表达出来了,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智慧。 比如一“刀”纸。刚刚制成的纸,张张铺设整齐,未曾经过剪裁,未染些墨汁,手起刀落,厚实的一摞纸坯子旋即被劈开,毛边都不飞,利落的声音犹在耳畔。 还有一“眼”井。是呀,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明眸吗? 再比如, 。 。 18、阅读下列语段,用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4分) 苏格拉底有一个传说,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 钱钟书访问美国国会图书馆,主管者引导参观藏书库,显得很得意。问及钱钟书的感想,他说:“我亦充满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 (1)苏格拉底要表达的观点是: (2)钱钟书要表达的观点是: 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2题。 (18分) 拜 访 郭凯冰 男人还没想要进去的时候,不小心弄出了一点响声。 男孩在里面问:“谁?进来吧。”说话的同时,男孩已经把门打开了。 男人还没想好说什么,只好进到屋子里。 屋子里挺简陋,一张小床,一辆很旧的自行车,除了这些,就是满屋子的画。有的画在布上,有的画 在纸上,有的是用铅笔画的,有的是用彩色颜料画的。 男孩请他坐到小床上,自己坐到一个放在画架边的小凳子上。 “叔叔,您是不是旁边盖新楼的?” 男人一惊,口袋里的手使劲攥了攥:“你认识我?” “我猜的。您身上有种味道,跟我爸爸一个样。” “你爸爸是干建筑的?” “我爸爸在另外一个城市做建筑工。您看,这是我给他画的速写。” 男人接过男孩递过来的一幅画:画上是一个中年男人,穿戴跟建筑工地上许多男人一样。可那双眼睛亮亮的,让这个父亲又不同于工地上的其他男人。男人想,这是一个对日子有盼头的父亲。 “叔叔,您看,这是我妹妹。”男孩又递过一幅画:一个小女孩,头上扎两个朝天撅着的小抓鬏,脸蛋红红的,鼻梁上还有一道细细的灰,站在画布里朝着男人调皮地笑。男人看着这个甜甜的小姑娘,嘴角忍不住翘起来。 “这是我上一次回家的时候,给妹妹画的。她刚烧完午饭,鼻子上还有一道灰呢。”男孩也跟着笑。 男人松弛下来,把手从口袋里抽出,甚至将背靠在男孩卷起的被褥上。 “小子,你平时怎么吃饭——也不见你的锅碗瓢盆。” “我在旁边的中学吃饭。那里馒头不贵,还可以喝一碗汤,免费的。” “菜贵不贵?” “好像也不贵,我没买过菜。” “哦,舍不得吃菜呀。听说你们学美术的学生能挣钱呢。我们村里有一个画画的大学生,给画廊打工,一个晚上就挣五百块钱。你怎么不也挣点,改善一下生活?” “我也挣的,叔叔。这些天,我给旁边那几个商店画广告牌,您没看到我天天站在梯子上吗?” 男人当然看到了,而且每天都能看到。他们站在脚手架上议论,如今还是有一技之长挣的钱多,不远处那个画广告牌的男孩,一天下来,比他们十天的工钱都多。 “今天人家先给了我五百。这下好了,我可以不用跟家里要钱,就能够跟着班里出去写生了。”男孩拍拍自己大大的裤兜,很自豪的样子。 男人笑了,右手撑着脑袋,很舒适的样子。这孩子,一点也不知道作假。 “小伙子,你今年上高中几年级?” “我上高三。” “你怎么不在学校上学,来这里自己租房子住?” “今年我跟着老师学专业呢。高三都这样,找个老师学专业。其他同学都在老师家楼下租了房子,我钱不够,就来这里找了这间要拆的房子,一个月才三十元钱。” “那老师水平行?” “行!老师还说我画的是最好的,他让我考中央美院,那可是中国最好的美术院校。” “有志气的好小子。” “叔叔,您的孩子上几年级了?” “我的孩子……嗯,好像是上初三了。” “哈哈,叔叔,您可不合格,我爸爸不但知道我上几年级,还知道我每次考试的名次!” “是的,我要向你爸爸学习。”男人又笑了。 “哎呀,对不起叔叔,您是不是来借水喝的?我忘了给您倒水。” 男人不是来借水喝的,不过并没有阻拦。接过水,大口喝了。男孩在一边看着就笑。“叔叔,您喝水的样子,跟我爸爸一个样。” “你爸爸是什么样?” “是……不是没礼貌呀,叔叔,这可是我妈说的,她说跟我们家的老黑牛喝水一样。” “好小子,你说我是牛饮!”男人突然很兴奋,起身拍了站在床边的男孩的肩膀一下,那肩膀很结实。是个结实的小伙子,男人在心里这么想。 “我要走了,小子,谢谢你的水。我就是来借水喝的,可惜你小子想起来太晚,让我渴得不行,来了个牛饮。”男人再一次拍拍男孩的肩膀,走出去。 “叔叔,您丢了东西。” 床上,静静地躺着一把刀子。 “防身用的,小子。送给你了。你一个人,拿着防身吧。” 男人转过身,身后传来“砰”“吧嗒”的关门锁门声。 男人没有回头,自言自语道:“真是个机灵的小子。” 月亮出来了,男人觉得眼前一片明亮。 走在路上的男人想,要是自己的儿子这么有出息,该多好。再过几天就到了探视的日子,管教来信说,儿子最近在里面不太安心,让自己去看看。明天先让工头预支一个月的工资,大概可以的。 19.文中说“床上,静静地躺着一把刀子”,这一情节在文中早有暗示,请找出两处并简析。(4分) 20.文中划线的句子“月亮出来了,男人觉得眼前一片明亮”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语境加以分析。(4分) 21.请简要分析“男人”这一人物形象。(4分) 22.有人说,小说的最后一自然段纯属多余,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王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小型货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的十八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拾垃圾的58岁的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身负重伤的小悦悦送进了广州军区总医院重症监护室,接近脑死亡,随时都有生命危险。10月21日2岁的小悦悦进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10月21日零时32分离开人世。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B(A项依次读作zhuó/zhào,bì/pí,cuì/ cuì,duō/zhuì B项依次读作tiǎo/tiáo,chuài/chuán,yāng/ yàng,mán/mái C项依次读作xiá/xiá,yū/xū,bū/pǔ,zhào/zhāo D项读chóu、 lěi 、bó/pó、 jié) 2.D(A、泌-沁,脏-赃 B、哀-唉,朔-溯 C、荃-筌 D、颜-言,焕-涣,贬-砭) 3.C( A.“战战兢兢”是极端害怕而小心谨慎,此处应换“兢兢业业”。B.“安然无恙”意为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与语境不合。C.秀色可餐: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D.气息奄奄:指人生命垂危,即将断气。) 4.B(A. 成分残缺,应在“引导”后加“作用”;C. 句式杂糅,删去“主要原因有两个”或删去两个“因为”;D. 搭配不当,“加快”改为“提升”。) 5.B(A、顿号改为逗号,C、问好改为逗号,D、顿号去掉) 6.A (B、“镜像神经元”发育不良仅是一种推测。C、原文并无“没有任何可以用来治疗自闭症的药物”的表述,属无中生有。D、原文“做拼图游戏”是对治疗中目标组合的形象化说法,并非教患儿做拼图游戏。) 7.B (A、是法兰克福大学弗里茨·保斯特卡认为“被母亲冷落的孩子会患自闭症是无稽之谈”。C、埃迪的父母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应用行为分析康复疗法,然后找到克诺斯佩应用行为分析研究所的专家施拉姆。D、埃迪母亲的表扬方式是语言和肢体语言相结合) 8.B(“新疗法的诞生指日可待”无根据。) 9.D(矜,自夸) 10.D(①介词,因为,②介词,凭,③介词,用,④介词,因为) 11.B 12.B(开篇并未提出不愿应诏) 13.(1)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申诉又得不到允许:我的处境进退两难,实在是十分狼狈。 (2)把贾谊贬到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让梁鸿到海边隐居,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 (3)至于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边无际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 14. (1)“满”字写石阶上青苔之盛,侧面表现来人之稀,烘托了气氛之冷清;“暮霭生深树”字描绘了一幅空寂迷离的画面,沉沉暮霭笼罩,远处的树影隐隐绰绰,“生”字以动写静,情态俱备,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分析要点:采用的表现手法和所达到的表达效果。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2)衬托(或“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对比”)。以乐衬哀,用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 15. (1)既自以心为形役 悟已往之不谏 (2)云无心以出岫 抚孤松而盘桓 (3)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 (4)宁移白首之心 不坠青云之志 16.③②①⑤④ 17.示例:(1)一“缕”清风。那本来无形无影的轻风,如丝般纤柔,如纱般轻灵了。 (2)一“抹”晚霞。那渐渐褪去的晚霞,仿佛哪位仙人拿着画笔,只那轻轻一“抹”就给天边涂上了美丽的色彩。(一“挂”瀑布、一“叶”扁舟、一“轮”明月等) 18. (1)一个追求精神境界的人要安于俭朴的生活,淡于物质的奢华。 (2)书籍永远读不完,只有善于选择,精心研究,方能有所成就。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该题实际上就是材料中人物的观点概括,关键是准确和简明。 19.①“男人还没想要进去的时候,不小心弄出了一点响声”,暗示“男人”是想偷偷地进去,不想让人发觉;②“男人还没想好说什么,只好进到屋子里”,说明“男人”对被发现缺乏心理准备,并不是真正来“拜访”的;③“男人一惊,口袋里的手使劲攥了撵”,看出男人被认出的紧张感,“使劲攥了攥”的当然是那把刀子;④“男人当然看到了,而且每天都能看到”,可以看出“男人”的这次“拜坊”是有预谋的;⑤“男人不是来借水喝的,不过并没有阻拦”,直接点明了“男人”不是为水而来,而是另有所图。(找出一点得2分,分析2分;任找两点并分析即可得满分;找到文中其他照应处,有道理亦可。) 20.一方面写月亮出来照亮了黑暗,(2分)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男人”心理的变化:摒弃了黑暗,变得一片轻松。(2分) 21.“男人”是一个差点失足犯罪、良知未泯的打工者(建筑工人)的形象。(2分)他为了去探望劳教的儿子而想通过抢劫的方式弄到钱,但当他面对单纯机灵的“男孩”时,不禁心生关切、爱怜,良知再现,最终救赎了自己的灵魂。(2分) 22.认同。(2分)文章到倒数第二自然段故事情节就已经非常完整,(2分)以此结尾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增强小说的文学色彩。(2分) 不认同。(2分)小说最后一自然段是前面有关情节的注脚,(2分)照应到了前面“男人”谈自己儿子时的不自然,(1分)也交代了“男人”“拜访”“男孩”的缘由,使全文情节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1分) (只答“认同”或“不认同”,缺乏分析不得分) 23. 【审题点拨】 先审话题,话题是“石头与山头”,有寓意,代表困难、障碍等;关系是如何不把“石头”看成“山头”。再审材料,对于这些对农场无利的石头,父亲认为是山头,不可移动;母亲认为是石头,可以搬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父亲道听途说,主观上放大了困难,没有亲自试一试;母亲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主动去做,去尝试,去付诸实践。 【立意】 不要放大困难,要做,要尝试,才能成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后,去做。) 【参考论点】 1.不要被表面蒙蔽 2.凡事要敢于尝试 3.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常常有意想不到成功。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