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一中2011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语文试题卷 一、 选择题(30分,每小题2分) 1. 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窥见(kuī) 喟然(kuì) 鲜为人知(xiān) 斐然成章(fěi) B.狂狷(juān) 恸(tòng)哭 博闻强记(qiáng) 侃侃如也(kǎn) C.讪笑(shān) 莞尔(wǎn) 苦心孤诣(yì) 自牖执其手(yǒu) D.攻讦(jié) 赊(shē)账 恬(tián)不知耻 行行如也(hàng) 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斐然成章 循循善诱 和而不同 各安其分 B.察言观色 过犹不及 仰之弥高 博我以文 C.卓尔不群 升堂入室 鞭辟入里 折中主义 D.暴虎冯河 一层不变 别出新裁 集思广益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当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这种情形叫做_____。 ②我愿大胆地表示,我相信这种研究具有高度价值,此项研究虽然通常为自然学者们所______,我却要冒昧地表示我对于它的高度价值的肯定。 ③我们经过了 的研究和冷静的判断,可以毫不怀疑地断言创造论的错误。 A.退化???忽略???精心???????? B.蜕化???忽视???精细 C.蜕化???忽略???精心?????  ? D.退化???忽视???精细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虽然太极端,但决不只是耸人听闻,人类迄今安全的原因之一,是它的奥秘非人所知!? B.明天要搬迁,小明今天请假在家,正七手八脚地整理着东西。 C.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D.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5. 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使用,请选出对其表达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 ) A.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可以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因为是“在1837年想到”,还未得到各种事实的证实,对于问题的了解显得相当谨慎,所以用“也许”、“一些”加以限制,很有分寸。) B.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当时”从时间上加以限制,说明作者的认识是在发展的,加点的词语准确地反映了一个科学家严肃的科学态度。) C.我们将由此看到,大量的遗传变异至少是可能的……(“至少是可能”说明了作者心中尚未把握遗传变异的情况,遗传变异只存在于人类的选种、家养状况下才会出现。) D.我虽然时常注意,只信赖良好的证据,但是无疑错误还是会混入的。(“混入”说明出现错误是不自觉的,一时未能发现,表明了作者对于科学的审慎态度。) 6、选择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项( ) A.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B.明代徐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C.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此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 D.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 7、下列句子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庆祝第25个教师节的表彰大会上,我看到受表彰的张老师激动得流了眼泪。 B.流行性感冒的病源主要是病者和隐性感染者,靠的是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 C.考试前,班主任总要进行考风考纪教育,以防止作弊现象的不再出现。 D.市旅游局最新统计数字表明,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市出境旅游人数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多。 8. 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 A.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莫春者,春服既成。 B. 女与回也孰愈 唯求则非邦也与 C. 无所取材 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D. 闻斯行诸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9.下列各项中,“之”的意义、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B.敬鬼神而远之 C.道之将行也与,命也。 D.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10.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子行三军,则谁与? A.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 风乎舞雩。 B.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服景伯以告 C.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异乎三子者之撰。 D.非夫人之为 恸而谁为 不吾知也 11.下面四副对联中不适用于孔子的一副是 ( ) A.至圣无域泽天下 盛德有范垂人间。 B.万世文章祖 历代帝王师 C.先师功德垂青史 儒学精华照五洲。 D.尊王言必称尧舜 忧世心同切孔颜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5题 “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几乎一夜之间传遍世界,没有人再怀疑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高速多向的全球信息传播,将使人类再无隔绝孤立之虞。在这样史无前例的成就中,新的危机却悄悄萌发了。 美国思想家梭罗曾说过:“我们热切地挖掘了大西洋隧道,期望新旧大陆更为密切地接近,实际上传来的最新消息不过是阿德莱亲王打了个哈欠。”危险正是在这里。对于传媒来说,葛底兹堡大战和王室打哈欠没有本质的区别,这就有可能湮没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信息的创造是不平等的:有的有用,有的无用;有的可信,有的可疑;有的之所以被传播,只是因为偶然的错误。借助现代化科学手段,信息一秒钟可以到达月球,可以绕地球七圈半,等发现了错误再纠正,收到信息者可能已经关闭了收音机。未来社会的信息过剩,一如生产过剩带来经济危机一样,很可能是人类进步所付出的必然代价;信息过剩和信息的快速传播将导致信息的贬值。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又进一步指出:“大量但无用的信息,不是资源,而是灾难。”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系统的建立,信息污染也会越来越严重,人们每天要接受许多与自己无关或互相矛盾的信息。英国科学家戴恩·谢恩克斯认为,过去十年里计算机的发展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因特网的全球化趋势使得任何只要拥有必要设备的人都可以将自己的信息发往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同时也可以接受大量各式各样的信息。这样做的后果是,人们在解决一个问题或者在做出一个决定之前会不由自主地求助于它,而这也使许多人疲于应付,筋疲力尽。当然,这种“不由自主”是源于担心自己跟不上信息发展的心理压力。目前,世界各地的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并在努力防止这种日趋严重的危害。 12. 第二段中,作者借用梭罗的话,是为了说明( ) A.信息太多,传播太快,会造成人们预想不到的危机。 B.信息过剩会降低信息的质量,影响双方密切的接近。 C.过剩信息的快速传播,将可能湮没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D.信息的快速传播,使人们无法判断某些信息之间的本质区别。 13 .第二段中,画横线的语句作者要强调的意思是( ) A.高速多向的信息传播将会造成信息的创造和质量的不平等。 B.在高速多向的信息时代,对信息及时准确地传播和判断的重要性。 C.充分肯定了“信息高速公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但要注意纠错。 D.信息的快速传播将给人类带来许多无法及时纠正的错误信息。 14 .根据第三段内容,对“信息污染”产生的客观原因,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过去十年计算机的飞速发展。 B.因特网全球化趋势的逐渐形成。 C.人们心理上对大量信息的依赖。 D.发送与接受信息的简便快捷。 15、 综观全文,对第一段中提到的“新的危机”的正确理解是( ) A.信息过剩与经济危机 B.信息贬值与心理压力 C.信息传播与信息污染 D.信息贬值与信息污染 二、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16——18题。(14分)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①鼓瑟希 ( ) ②为国以礼 ( ) ③其言不让( ) ④唯求则非邦也与 ( ) 17.翻译下列语句(6分) ① 、异乎三子者之撰 。 ②、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③、 唯赤则非邦也与? 。 18.孔子为何要“与点”? (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章,完成19——22题    背着灵魂上路  郭翠华   ①人在一个环境呆久了,就想出去走走,走出家门的刹那,仿佛丢了什么,就会有一丝的犹豫,但脚还是把人带出了家门   ②外面的世界很大,人很容易迷失方向。曾经一个人去一个城市出差,走在黄昏里,看见如流的人群头也不回地往前赶,只有我像一只掉队的孤雁,找不到可以栖息的枝头,那种迷茫的感觉很像一滴水落在了沙漠里,顿失了自己的踪影,自己的踪影是什么,我一直想不清楚。如果落在水里,应该像月亮泊在水面,是可以看得见的;如果落在地上,就是自己的影子,会踩着自己的脚后跟;如果和家人在一起,就是一种可以触摸到的温度;如果和朋友在一起,应该是一种可以呼应的声音;如果落在自己的心里,那是一种踏实的感觉。外面的世界不论多好,但我们首先失去的就是踏实的感觉。   ③曾经看过一个外国影片,一个挑夫挑了一个担子,走着走着,他突然停了下来,别人问他不走的原因,他说我的灵魂跟不上了,我要等等我的灵魂。那时我突然明白了,出门在外,匆匆忙忙的,如果我们把什么落在家里了,那一定是我们的灵魂。   ④出了家门,我们就会发现,人走了,心却没有走。人的身躯在偌大的世界里晃悠着,多少美景尽收眼底了,但心却像一只空匣子,什么也没装进去。孤寂悄然而至,潮水般地席卷而来,心却在远处,不知道自己的心还在眷恋着什么。不出门的时候,人就会盼着出门的机会,出了门,人又会多了许多牵挂,人性的两难由此可见。   ⑤我最怕一个人出门,多半是承受不了那分孤寂,因为灵魂总是跟不上趟   ⑥不愿意一个人出门,决不是我一个,我认识的几个男人,也怕出门,但只要有朋友一道,去再远的地方也在所不辞。满世界的景物在他们眼里和自家院子里的花草没什么两样,但有朋友在身边却是另番感觉,借助出门,些许心智的火花就有了一个可以碰撞的机遇,他们要的是精神的享受。前些日子,带了一些作者出去采风,当别人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那几个70年代出生的人半夜出去找酒喝时,他们的目光已经在酒的作用下风起云涌、花开叶绿,不知出现了多少景致。把自己关在酒里,把人生关在酒里,把陌生的世界也融化在酒里,恍惚之间,他们说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都变得十分温暖。   ⑦做一个出门人,我喜欢静静地看左来右往的人群,喜欢看人像蚁一样地把自己搬来搬去的,我知道那也是我,只不过当我如蚁般忙忙碌碌的时候,我看不见自己。忽然间,我看见自己的灵魂就站在自己走过的日子里,而我却站在生活的门外。   ⑧做一个出门人,我喜欢背上几本自己喜欢的书,打开书本,熟悉的气息迎面而来,阅读的时候,我看见自己的灵魂游动在书的字里行间,心一下就踏实了,时空就定格在书页之间。 ⑨做一个出门人,最好是能在另一个城市找到自己的朋友。那天晚上,几个久未谋面的朋友坐在一家茶馆里,茶的清香弥漫在异乡的空气里,我们闲闲地聊着,我们仿佛从没有分离过,也不曾生活在彼此不同的城市,那种突然涌动的温馨十分的奢侈,就像一片片舒展着的茶尖,碧绿了我们的心情。朋友突然提到灵魂,他说现在的人天天都在忙,忙来忙去,已经顾不着灵魂了。心角有盏灯跟着忽闪了一下,灵魂原来和物质是无关的,灵魂在哪里,心就在哪里。那天晚上,背着自己的灵魂走在异乡的路上,我的内心感到了从没有的踏实。  (《雨花》2006年2月)  19.选文开头说“走出家门的刹那,仿佛丢了什么,就会有一丝的犹豫”,请结合全文说说句中的“什么”指的是什么?(4分)  20.简析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   忽然间,我看见自己的灵魂就站在自己走过的日子里,而我却站在生活的门外。  21.下列两个细节任选其一,分析其作用。(6分)  (1)一个挑夫挑了一个担子,走着走着,他突然停了下来,别人问他不走的原因,他说我的灵魂跟不上了,我要等等我的灵魂。  (2)前些日子,带了一些作者出去采风,当别人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那几个70年代出生的人半夜出去找酒喝时,他们的目光已经在酒的作用下风起云涌、花开叶绿,不知出现了多少景致。把自己关在酒里,把人生关在酒里,把陌生的世界也融化在酒里,恍惚之间,他们说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都变得十分温暖。 三、 《论语》填空(8分) (1)、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 。 (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 。 (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 (4)、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礼之用, 。 (6)、子曰:“其身正, ;其身不正, 。” 四、语言运用(4分) 根据下面的例句,任选一题运用比喻仿写一个句子,与前面一句构成排比句。(4分) 山水田园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幽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 李白的诗是倚天长啸的一柄长剑,逸兴遄飞,蜀道、飞瀑、美酒、芙蓉,纵情山水。 (1)、 边塞诗是 。 (2)、 杜甫的诗是 。 四、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30分) 一位老大爷把喂牛的草料放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有人好奇的问他:“您为何不把草料放到槽里让牛吃呢?”老大爷说:“这种草料不好,要是放到槽里,牛就会不屑一顾;但如果把它放到牛勉强能够到的屋檐上,牛就会努力去够着吃,直到吃完。” 人生之中的事情多是如此,你有什么感悟,请以“努力追求与值得珍贵”为话题,写成一篇700——800字的作文。 题目自拟, 不要写成诗歌[ ?  18、(4分)因为曾皙之志虽不在为政,但其描述的暮春同乐图,正是孔子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最高境界,对此孔子非常感慨,当即表示赞同。(要点有,意思对即可,) 19、(4分)文中第三段说“如果我们把什么落在家里了,那一定是我们的灵魂”,由此可知,“什么”应指“我们的灵魂”。 20、(4分) 只顾为物质生活奔波忙碌,来不及享受温馨,细品生活,感悟人生,却将真我远远的抛在身后,成了自己生活的局外人。(意思对即可。答到为物质生活奔波忙碌1分,答到享受精神生活1分,答到成为生活局外人得1分,表达1分) 21(6分) (1)内容: 这一细节意在表明生活忙忙碌碌间,很容易忘却生活的本身意义。结构: 用以引出感悟:匆匆忙忙的,如果我们把什么落在家里了,那一定是我们的灵魂。(意思对即可。答到因忙碌而忘却生活真意的得2分,答到过渡等结构作用的得2分) (2)这一细节表面上看是说朋友们在酒精作用下迷迷糊糊间已不觉身在异乡,实则不然,只不过是借喝酒让自己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停歇,得以细品生活,欣赏人生。(意思对即可。答到表面意思得2分,答到深层意思得2分) 三、填空(8分)(略) 四、 语言运用(4分)(示例) 1、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清远而瑰奇,黄沙、雪峰、烽火、弓刀,豪情填膺。 2、 幽咽泉流中的一弦琵琶,忧愤而慷慨,风急、猿哀、浊酒、涕流,肠热黎民。 五、作文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