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一、(12分)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请以战谕  弃甲曳兵  月攘一鸡 B.痒序之教 疾首蹙安页 麀鹿攸伏 C.反求诸己 刑于寡妻 法家拂士 D.怵惕恻隐 返身而诚 明于庶物 【答案】C(A谕—喻,B痒—庠,D返—反) 2.下列成语,全都出自《孟子》的一组是(  ) A.揠苗助长 缘木求鱼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举一反三 C.自暴自弃 目无全牛 D.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见危授命 【答案】A(举一反三、见危授命均出于《论语》,目无全牛出于《庄子》) 3.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牺牲既成,粢盛既洁。 C.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D.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答案】A(B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C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D丈夫:古义指男子,今义指女子的配偶。) 4.下列句子均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B.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 C.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 “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D.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答案】C(与同“欤”,畜同“慉”,A增同“增”,B慊同“惬”,D无) 二、(9分) 5.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起予者商也。     B.贤哉,回也! C.义,人之正路也。 D.畜君者,好君也。 【答案】B(B是感叹句,其他的是判断句) 6.下列政治主张不属于孟子的一项是(  ) A.行仁义而王天下 B.民贵君轻 C.克己复礼 D.与民同乐 【答案】C(“克己复礼”是孔子的主张。) 7.下列寓言故事说明的道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以五十步笑百步:说明梁惠王的所谓“尽心治国”比邻国强不了多少,对“民不加多”不必奇怪。 B.攘鸡:说明宋国大夫戴盈之如果知道国君征收苛重的赋税不符合道义,就应当请他立刻停止,不能再等待来年了。 C.揠苗助长:不管是种地还是教育孩子,都要顺其自然,不要人为地拔高。 D.齐人有一妻一妾:讽刺批判社会上那些不择手段谋求富贵显达的人,他们无耻之极,连他们自己的妻妾都感到无地自容。 【答案】C 三、(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李浩,字德远。绍兴十二年,擢进士第。时秦熺①挟宰相子以魁多士,同年皆见之,或拉浩行,毅然不往。 轮对,首陈《无逸》之戒,且言:“宿卫大将杨存中恩宠特异,待之过,非其福。”上悟,旋令就第。自秦桧用事,塞言路,及上总揽权纲,激厉忠谠,此习尚存,朝士多务慎默。至是命百官转对,浩与王十朋、冯方始相继言事,闻者兴起。 逾年,浙河水灾,诏郎官、馆职以上条时政阙失,浩谓上忧劳如此,今何可不言?即奏疏指论近臣,并及宰执惟奉行,台谏多迎合,百执事顾忌畏缩。反覆数千言,倾倒罄竭,见者悚栗。上不以为忤,执事者深忌之。 乞外,得台州。州有拣中禁军五百人,训练官贪残失众心,不逞者因谋作乱,忽露刃于庭,浩谓之曰:“汝等欲为乱乎?请先杀我。”众骇曰:“不敢。”乃徐推其为首者四人黥徙之,迄无事。除直秘阁。并海有宿寇,久不获,浩募其徒,自缚赎罪,即得其魁。 明年,除司农少卿。时朝廷和籴②米八万,董其事者贱籴湿恶,隐尅官钱,户部不敢诘。浩白发其奸,下有司穷竟。会大理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棘寺官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已而卿缺,又曰:“无以易浩。”遂除大理卿。 浩知静江府兼广西安抚,至郡,旧有灵渠通漕运及灌溉,岁久不治,命疏而通之,民赖其利。邕管所隶安平州,其酋恃险,谋聚兵为边患,浩遣单使谕以祸福,且许其引赦自新,即日叩头谢过,焚彻水栅,听太府约束。 浩天资质直,涵养浑厚,不以利害动其心。立朝慨然以时事为己任,忠愤激烈,言切时弊,以此见忌于众。平居未尝假人以辞色,不知者以为傲,或谮于上前,上谓:“斯人无他,在朕前亦如此,非为傲者。”小人惮之,诱以禄利,正色不回,谋害之者无所不至,独赖上察其衷,始终全之。为郡尤洁己,自海右归,不载南海一物。平生奉养如布衣时,风裁素高,人不敢干以私云。 (《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注] ①秦熺:宋朝奸相秦桧的儿子。②和籴:古时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老百姓摊派粮食的方法。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悟,旋令就第        旋:立刻,随即。 B.诏郎官、馆职以上条时政阙失 条:列举。 C.董其事者贱籴湿恶 董:监管,督办。 D.人不敢干以私云 干:为,做。 【答案】D(干:求,请求。)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李浩“刚直不阿”和“处事果敢”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B(A后句、C后句、D后句均不能表现题干中的内容)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绍兴十二年,李浩和秦熺同时考中进士,秦熺凭借特殊身份在众多士子中排名第一,士子们出于种种考虑都去拜见这位宰相的公子。 B.奸臣秦桧当政,言路被阻塞。等到皇上总揽朝纲大权以后,激励那些忠诚正直之士,于是直言敢谏的习惯风尚随即形成。 C.李浩任司农少卿时,朝廷向老百姓收购议价粮,有人借机营私舞弊,李浩上报揭发。皇上非常信任他,后来让他担任大理寺卿。 D.李浩为人正直,廉洁奉公,心存国事,忠心耿耿,直言不讳。曾有人在皇上面前诋毁他,但皇上却不以为然。 【答案】B(最后一句不对)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徐推其为首者四人黥徙之,迄无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浩遣单使谕以祸福,且许其引赦自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就逐步查出那领头的四个人,在他们脸上刺字发配了他们,后来一直平安无事。 (2)李浩派一名使者用祸福利益的道理明示他们,并且答应他们可以得到赦免和给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 【参考译文】 李浩,字德远。绍兴十二年,进士及第。当时秦熺仗恃是宰相的儿子就排在众多士人的第一名,同年考中的都拜见他,有人拉着李浩一起去,李浩坚决不去。 奉诏轮流向皇上陈述政见,首先陈述《无逸》篇的告诫之意,而且进言:“宫中值宿警卫的大将杨存中恩宠太特殊了,对他太过分了,不是他的福气。”皇上省悟,随即命他回自己的府第。自从秦桧掌权,阻塞言路,等到皇上总揽大权,激发扬励忠诚正直之士,(但)这个习惯还保持着,朝廷上臣子大多保持缄默。到这时命令百官轮班进言,李浩和王十朋、冯方才接连上言国事,听到的人都振作起来。 过了一年,浙江水灾,下诏郎官、馆职以上的臣子陈述当前政治的失误,李浩说皇上忧虑劳累像这个样子,现在怎能不说话?就上奏疏指斥议论皇上身边的大臣,连带论及宰相执政只知道遵命行事,台谏官经常奉迎附和,众多执事人员顾虑畏缩。李浩翻来覆去写了好几千字,竭尽所知,看见的人都吓得打哆嗦。皇上不认为是触犯,掌权的人十分忌恨他。 请求补外,得到台州。州里有被选中充任禁军的五百人,训练官贪婪残暴不得人心,不法分子因而谋划叛乱,突然间在庭院中抽出刀子,李浩对他们说:“你们打算造反吗?请先杀了我吧。”众人害怕说:“不敢。”就逐步查出那领头的四个人,在他们脸上刺字发配了他们,后来一直(或最终)平安无事。授任直秘阁。沿海一带很久以来就有强盗,长时间抓不到,李浩招募他们的党羽,捆绑自己请求赎罪,就抓到了为首的人。 第二年,授任司农少卿。当时朝廷议价向百姓收购粮食八万,主管这事的人贱价买潮湿的坏米,隐瞒尅扣公家的钱,户部不敢质问。李浩上报揭发里面的勾当,交给有关部门追究。适逢大理寺上奏其他结束的案子,皇上回过头来对辅佐大臣说:“大理寺的官员应当让刚强正直像李浩这样的人去做。”不久大理寺卿的位置空缺,又说:“没有人能代替李浩。”于是授任他为大理寺卿。 李浩任静江知府兼广西安抚使,到了任职的地方,以前原有灵渠可通航和灌溉,年深月久无人修治,命令疏通开浚它,百姓依赖它,非常便利。邕管隶属的安平州,那里的首领依仗天险,阴谋聚集部队成为边疆祸患,李浩派一名使者用祸福利害的道理明示(或晓谕)他们,并且答应他们(可以得到)赦免和给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当天就磕头谢罪,焚烧撤掉水栅,听从太府长官的约束。 李浩生性质朴直率,涵育修养身后,不因利害动摇他的意志。在朝廷上慷慨地把时政大局作为自己的责任,忠诚忧愤激昂扬烈,言辞切中时弊,因此被众人忌恨。平时不曾给人好话好脸色,不了解的人认为他很傲慢,有人暗中在皇上面前说他的坏话,皇上说:“这人没有别的,在我面前也是这样,不是故作傲慢的人。”小人害怕他,用禄位财利引诱他,脸色端重不肯回头一顾。谋害他的人没有空子不钻的,只依赖皇上明察他的内心,始终保护他。任地方官尤其廉洁,从海右回来不携带南海的一件东西。一生食用都和当普通人的时候一样,风格一贯高迈,别人不敢因私利请求他。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夏日西斋书事 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注]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亦有“地自偏”,但表达的情感迥异。试简要分析两者情感的不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夏日大雨将至,榴花未全开,槐影沉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志不得伸、压抑苦闷的心情。 (2)司马诗“地偏”两字,明写住地偏远,实则含蓄地表现了不为朝廷所用的孤寂(或:辞官后朋友同僚尽散的冷落);陶诗“地自偏”说明他居地虽处闹市,可心情却因摆脱了官场束缚而愉快和超脱。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观《鹊桥仙》) (2)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 【答案】(1)恐美人之迟暮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2)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五、(22分) 阅读《三国志·武帝纪》中的文字,完成14~17题。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天子之东也,(杨)奉自梁欲要之,不及。(建安元年)冬十月,公征奉,奉南奔袁术,遂攻其梁屯,拔之。于是以袁绍为太尉,绍耻班在公下,不肯受。公乃固辞,以大将军让绍。天子拜公司空,行车骑将军。是岁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 吕布袭刘备,取下邳。备来奔。程昱说公曰:“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公曰:“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湛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及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 公举(魏)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既下射犬,生禽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 初,绍与公共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评曰: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踞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搅申(不害)、商(鞅)之法术,该韩(信)、白(起)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1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A.故世人未之奇也     奇:奇怪 B.公乃固辞 固:坚决 C.庶可以济乎 济:成功 D.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非常:不同寻常 【答案】A(奇:以……为奇,意动用法) 1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5分)(  ) A.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释其缚而用之 B.南向以争天下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C.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D.及布破,谌生得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答案】C(C中的两个“之”都是“的”之意)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6分)(  ) A.曹操从小就机警,善机变,好打抱不平,人们没有一个不器重他,梁国桥玄、南阳何颙更是对他推重不已。 B.汉献帝东迁时,杨奉曾想对天子不利。后来,曹操征讨杨奉有功,朝廷任命他做大将军,但他却把大将军的职位让给了袁绍,自己做了袁绍的部下。 C.曹操心胸开阔,唯才是举。刘备是未来的竞争对手,他信任重用;毕谌投奔了敌人,魏种在兖州反叛时逃跑了,曹操最终又都任用了他们。 D.作者认为,曹操是盖世的英雄,他最终能够全面掌握大权,完成建国大业,是因为他有英明的谋略。 【答案】D(A当时的人并不器重他;B他并不是袁绍的部下;C他并没有信任重用刘备,只是没有听从谋士的建议杀刘备。) 17.请把上面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一个人对父母孝顺,难道能对君主不忠心吗?这正是我所需要的人啊。 ②如果事情不成功,那么,什么地区可以据守呢? ③我任用天下有才能的人,用恰当的方法使用他们,没有什么地方不可以据守。 六、(15分) 18.请抽取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信息,用四个短语概括出博客精神的内涵。(4分) 博客中没有永远的阳春白雪,也没有永远的下里巴人,这里没有权威,我们尊重每种声音,尊重每个个体,我们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既然容忍每种声音,就得保持一种开放宽容的心态,你可以争鸣你不赞同的观点,但你应该尊重别人发言的权利。 好的博主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有自己的操守,鄙视低级趣味的内容。他们都是坚持原创思考,做自己的生活的主人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我们认为的博客精神。 【答案】自由表达 开放宽容 坚持操守 坚持原创(原创思考)(每点1分,共4分)(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从第1段中,可以找到关键词语“自由表达”及“开放宽容”;从第2段中可以提炼出“坚持操守”及“坚持原创”或“原创思考”的信息点。) 19.阅读下面的材料,将材料所蕴含的道理补充在题后。(5分) 美国著名短跑运动员乔伊娜每次参加比赛时,都是披散着飘逸的长发,穿着自己设计的色彩斑斓的运动服。她仿佛是站在T型台上的模特,耀眼得连她的对手都忍不住多看她几眼。退役之后她才透露:“其实我这样做只是想吸引对手的注意而已,因为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每秒钟都弥足珍贵,只要对手分我一个0.1秒的眼神,我就有可能领先0.1秒,获得最后的胜利。” 在第28届奥运会上,刘翔在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12秒91的成绩夺得了金牌,但可惜的是,他这一成绩刚好平了世界纪录。也就是说,刘翔只要快0.01秒,就可以打破世界纪录,但是他与这一荣耀擦肩而过。后来专家的分析却让人惊讶——其实刘翔完全可以打破世界纪录,只不过他在冲刺的最后阶段,侧头瞄了对手一眼。这一眼也许只是一个下意识的行为,却令他错失了0.01秒的先机。 乔伊娜的胜利和刘翔的遗憾,这一切,其实都只发生在一个眼神之间。人生也是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只有专注(心无旁骛)的人,才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此题综合考查压缩语段和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简明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认真阅读材料,抓住材料的关键句进行分析;二要找出两则材料的共同点,理解这两则材料中所包含的共同的思想内容;三要注意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不能就事论事,而要从典型事例中发现普遍原理;四要用简明的语言述出你的观点。) 20.在下文空缺处补充相应的句子,要求意思连贯,句式一致,加点部分的措辞不得重复。(6分) 啊,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看一看枝头上那一片片金色的树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一定会完全融化在金色的十月,这收获的季节里。 【答案】闻一闻果园里那一阵阵醉人的果香 掂一掂田野里那一串串饱满的谷穗 七、(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突围”的意思是“突破包围”,本来是用于军事方面,比如:盟军顺利完成了突围任务。如果将“突围”这个词移用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它也能很形象地表现我们人生的一个场面、一个阶段或者社会发展中的种种现象。面对社会生活中的“突围”,我们也会产生种种思索和感悟。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向】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这样的作文题未必比话题作文难度大。只是在审读作文材料时,要在充分理解材料的主旨之后,能够从中提炼出一个话题来。提炼话题这一步,是作文是否会离题偏题的关键。如何才能避免离题、偏题呢?在审读材料时,注意抓材料中的核心内容,而核心内容时常表现在一些关键的词句上。因此,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也就是准确审题的关键。 一般材料作文的材料有两类,一类是文字材料,多半讲述故事或者事件,也有引用言论等为材料的,另一类是图画材料。而这则材料不属前面说的任何一种,这段文字其实就是给考生一个立意的导向与提示,因此,几乎没有审题难度,不难看出,文段中的关键词语就是“突围”。 “突围”是一个具体的概念,但是,在构思作文时,需要从具体到抽象的升华,如从军事上的突围上升到社会心理的突围、人性弱点的突围、个人困境的突围等等。 【佳作赏读】 人生突围 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项羽乌江横剑,一棵伟岸的生命之树瞬间倒下,大写出萧瑟秋风中的悲壮。我看到,那伟岸英姿掠过滴血残阳,乌江悲鸣,苍穹黯然,楚民哭之如丧父。 然而—— 霸王别姬的千古悲剧,缘于一个血性男儿对自我认识的太过偏激,在于一个自负的霸王不能在自己心灵的重围中解脱。当连营挂出了汉家的旗,当垓下响起刘邦的马蹄声。我们的英雄以凋零生命之花来捍卫人活于世的至重尊严。我好恨,恨我没有早生千年,不能飞临乌江岸,用我孱弱的手,誓死拽下霸王手中的剑,然后恳切地告诉他:“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后,扶他共上渔父之舟,迎着江东父老们企盼的眼光驶去。可是,我却被时空的困境包围,我是真的不能从中突围,无法为霸王驱除四面楚歌的凄凉,浇灭霸王心中那缕自毁的火焰。 一场莫须有的“乌台诗案”,使我们的大文豪苏东坡几近面临灭顶之灾,吐纳珠玑的玉口在严刑拷打中凄惨哀号;泼墨风流的秀士在长枷铁镣中迎风颤抖,发配蛮荒,风尘满怀,浪迹四野,身如浮萍。 然而—— 苍茫茫的天涯路,是你居无定所的漂泊;波涛隐隐的故垒边却依然响起你震撼苍穹的凯歌。 东坡仰天一啸,生命之佩瑶瞬时飘溢出盈天漫地的馨香。我看到那飘飘白衣猎猎于萧萧风中,风度翩翩风华绝代。这位被林语堂先生誉为“不能为一”却“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没有被一生颠沛流离的坎坷命运所困死,他从黄州团练的卑微中突围,他从“人间如梦”的悲怨中突围,取“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演绎人生旷远豁达之篇章。 所以,失望的东坡没有绝望,在烟瘴四布的密州仍“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以,困境中的东坡并不悲观,在凄风苦雨的黄州仍“何妨吟啸且徐行”,不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苦难历程中,对人生的热忱不减,从人性的弱点中突围,尽显男儿本色,造就了东坡浪漫、潇洒的一生。 项羽冲不破被突袭的浮云,以至慧心不明,鸿图霸业转瞬间灰飞烟灭于自我的孱弱,为后人留下了千年遗恨;而傲岸的苏子凭借洒脱、旷达的秉性,最终从诬陷排挤他的人为他设下的重重险隘中突围,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增添了闪亮的一页。 【名师点评】 从作文的标题就能看出,作者并非从表象上写“突围”,而是站在人生的高度来立意的,从中可见作者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的深度。 文章构思简单而巧妙。全文虽然只用了两个著名历史人物的故事为材料,但是,对材料的引用与分析,不但都能紧扣主题,而且相互构成正反对比,能让读者从项羽因自身狭隘而不能冲破垓下之围的教训中,从苏东坡受害被贬却表现出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中,获取富有哲理性的人生观念与人生启示。 从文章的行文看,作者是一位好读善读的学生。文章中对诗文的引用,顺手拈来恰到好处,使文章内容充实,也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厚度。 全文语言简练隽永,富有表现力。字里行间,流露着深远的哲理意蕴。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