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安徽版 40分钟训练9 语言基础+语言运用+散文阅读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瑰丽(guī) 颔联(hán) 缠绵悱恻(fěi) 醍醐灌顶(tí) B.翘楚(qiào) 觊觎(jì) 乘人之危(chéng) 姹紫嫣红(zhà) C.档案(dàng) 怆然(chuàng) 奉为圭臬(niè) 提纲挈领(qiè) D.谥号(shì) 摒弃(bìn) 恪尽职守(kè) 心宽体胖(pán)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逛香山,则为消焦灼,蓄元气,更为避世。躲开人声鼎沸的聒噪、高楼大厦的逼视,远离骨骼与骨骼的撞击、欲望与欲望的火并、粗口与粗口的对骂。 B.一路上我搜肠挂肚,详尽预报道听途说的各种缙云山美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避暑胜地、川东“小峨眉”。 C.数千年来,散文流派异彩纷呈,名篇佳作层见叠出。闲暇时,手中端一盏清茶,面前摆一本散文,细啜清茶,细品奇文,实在是妙不可言。 D.放眼望去,四处是黄色的阳光,空间既广袤又岑寂。太阳即将走完自己的路,但她明日依旧还会沿着那条亘古不变的途径周而复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日各处人员有不告假而行者,有久假不归、托故续假者,有散于各地自由行动者,若不严加惩处,必致纪律扫地。 B.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切,让人难以释怀。 C.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刘翔惊艳复出,并在决赛中以13秒34的成绩成功卫冕,整个全运村人言啧啧,“翔飞人”再次受到观众和媒体的热捧。 D.3月11日,日本宫城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最高达23.6米高的海啸和火山喷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至今依然处于不可预断的状态。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B.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 C.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D.某院医护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输入到患者体内,致使这些患者旧病未除,又染新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来自合肥屯溪路小学五年级的马滢同学代表合肥市民,为卡丹先生送上了三份大礼,卡丹先生和本报幸运读者交流的照片,文房四宝和马滢自己画的漫画。 B.去年中国在三亚成功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的第三次会晤。会晤通过的《三亚宣言》及行动计划,为“金砖国家”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C.河村隆之在“南京大屠杀”问题上出言不逊,是日本政府暗中纵容?还是日本右翼势力故意挑衅中国的底线?许多爱好和平的日本友人都产生这样的质疑。 D.国家发改委今天上午召开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28日),部署今年改革重点工作。按照部署,今年要继续深化改革,上半年要出台居民阶梯电价方案。 6.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4句存在语病,请找出来并予以修改。 ①生时颠沛流离、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在去世一千多年之后突然变得很忙。一会儿是送水工、肌肉男,一会儿是火影忍者……②那一脸忧思严肃的固定表情和各种夸张、反常的身份扮相之间,让人顿生奇特的滑稽感。 这是近期网络上流行的“杜甫很忙”。③高中语文教科书里的“诗圣”画像,被在读的或是曾经的学生们涂鸦成了各种身份(据说总数有200多种)。原本以诗歌闻名后世的杜甫成了无所不能的超人。 ④由于这场年青人的恶搞,让成年人有些不知所措了。他们想不通这迅猛而来的“潮流”因何而起,更开始担心,学生们拿历史文化名人消遣娱乐,会失了分寸。然而,不论我们是否理解,如何忧虑,“恶搞”都已发生。放轻松一些,向宽处想,⑤大可将这种“恶搞”看做是杜甫的另类纪念——虽然这么想有些穿凿附会,但毕竟让很多人知道了“今年是杜甫诞辰1 300周年”。 序号 修 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 街 沈从文 ①有个小小的城镇,有一条寂寞的长街。 ②那里住下许多人家,却没有一个成年的男子。因为那里出了一个土匪,所有男子便都被人带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永远不再回来了。他们是五个十个用绳子编成一连,背后一个人用白木梃子敲打他们的腿,赶到别处去作军队上搬运军火的案子的。他们为了“国家”应当忘了“妻子”。 ③大清早,各个人家从梦里醒转来了。各个人家开了门,各个人家的门里,皆飞出一群鸡,跑出一些小猪,随后男女小孩子出来站在门限上撒尿,或蹲到门前撒尿,随后便是一个妇人,提了小小的木桶,到街市尽头去提水。有狗的人家,狗皆跟着主人身前身后摇着尾巴,也时时刻刻照规矩在人家墙基上抬起一只腿撒尿,又赶忙追到主人前面去。这长街早上并不寂寞。 ④当白日照到这长街时,这一条街静静的像在午睡,什么地方柳树、桐树上有新蝉单纯而又倦人的声音,许多小小的屋里,湿而发霉的土地上,头发干枯、脸儿瘦弱的孩子们,皆蹲在土地上或伏在母亲身边睡着了。作母亲的全按照一个地方的风气,当街坐下,织男子们束腰用的板带过日子。带子成了,便用剪子修理那些边沿,等候每五天来一次的行贩,照行贩所定的价钱,把已成的带子收去。 ⑤许多人家门对着门,白日里,日头的影子正正地照到街心不动时,街上半天还无一个人过身。每一个低低的屋檐下人家里的妇人,各低下头来赶着自己的工作,做倦了,抬起头来,用疲倦忧愁的眼睛,张望到对街的一个铺子,或见到一条悬挂到屋檐下的带样,换了新的一条,便仿佛奇异的神气,轻轻地叹着气,因为她一定想起一些事情,想到由另一个大城里来的收货人的买卖了。 ⑥她一定还想到另外一些事情。 ⑦街上也常常有穿了红绸子大裤过身的女人,脸上抹胭脂擦粉,小小的髻子,光光的头发,都说明这是一个新娘子。到这时,小孩子便大声喊着看新娘子,大家完全把工作放下,站到门前望着,望到看不见这新娘子的背影时才重重地换了一次呼吸,回到自己的工作凳子上去。 ⑧街上有时有一只狗追一只鸡,便可以看见一个妇人持了一根长长的竹子打狗的事情,使所有的孩子都觉得好笑。长街在日里也仍然不寂寞。 ⑨街上有时什么人来信了,许多妇人皆争着跑出去,听那些识字的人,念信内说到的一切。小孩子们同狗,也常常凑热闹,追随到那个人的家里去,那个人家便不同了。但信中有时说到一个人死了的这类事,于是主人便伏在堂屋里哭泣,另外一些妇人便代为照料孩子,买豆腐,买酒,买纸钱,于是不久大家都知道那家男人已死掉了。 ⑩街上到黄昏时节,常常有妇人手中拿了小小的笸箩,放了一些米、一个蛋,低低地喊出了一个人的名字,慢慢地从街这端走到另一端去。这是为不让小孩子夜哭发热,使他在家中安静的一种方法。这方法,同时也就娱乐到一切坐到门边的小孩子。长街上这时节也不寂寞的。 ?黄昏里,街上各处飞着小小的蝙蝠。望到天上的云,同归巢还家的老鸹,背了小孩子们到门前站定了的女人们,一面摇动背上的孩子,一面总轻轻地唱着忧郁凄凉的歌,娱悦到心上的寂寞。 ?“爸爸晚上回来了,回来了,因为老鸹一到晚上也回来了!” ?爸爸没有回来。有些爸爸早已不在这世界上了,但并没有信来。有些临死时还忘不了家中的一切,便托着人带了信回来。得到信息哭了一整夜的妇人,到晚上便把纸钱放在门前焚烧。红红的火光照到街上人家的屋檐,照到各个人家的大门。见到这火光的孩子们,也照例十分欢喜。长街这时节也并不寂寞。 ?阴雨天的夜里,天上漆黑,街头无一个街灯,狼在土城外山嘴上嗥着,用鼻子贴近地面,如一个人的哭泣,地面仿佛浮动在这奇怪的声音里。什么人家的孩子在梦里醒来,吓哭了,母亲便说:“莫哭,狼来了,谁哭谁就被狼吃掉。” ?卧在土城上高处木棚里老而残废的人,打着梆子。这里的人不须明白一个夜里有多少更次,且不必明白半夜里醒来是什么时候。那梆子声音,只是告给长街上人家,狼已爬进土城到长街,要他们小心一点门户。 ?一到阴雨的夜里,这长街更不寂寞,因为狼的争斗,使全街热闹了许多。冬天若夜里落了雪,则早早地起身的人,开了门,便可看到狼的脚迹,同糍粑一样印在雪里。 一九三一年五月十日作 7.请有条理地概述长街一天的生活内容,并简要概括其特征。 8.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的第①段有何特点和作用。 9.赏析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 (1)轻轻地唱着忧郁凄凉的歌,娱悦到心上的寂寞。 (2)红红的火光照到街上人家的屋檐,照到各个人家的大门。见到这火光的孩子们,也照例十分欢喜。 10.沈从文是一位“文体作家”,不仅表现在小说上,也表现在散文上。请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结合文章内容,探究这篇散文独特的叙事和抒情艺术。 参考答案 1.C 解析:A项,“颔”应读“hàn”;B项,“翘”应读“qiáo”,“姹”应读“chà”;D项,“摒”应读“bìng” 2.B 解析:“搜肠挂肚”应该为“搜肠刮肚”。 3.D 解析:D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浪头尚未平复,另一个浪头又掀起了。比喻事情波折很多,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发生了。A项,久假不归: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B项,“释怀”改为“忘怀”。C项,人言啧啧:人们不满地议论纷纷。感情色彩不当。 4.D 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而且”后加入“做到了”;B项,前后照应不周,“商家、企业”改为“企业、商家”;C项,主客颠倒,“对我们”后加入“来说”。 5.B 解析:A项,将“大礼”后的逗号改为冒号,“照片”后的逗号改为顿号。C项,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D项,将“(28日)”调到“上午”前。 6.参考答案:②删除“之间”或在“之间”后加“的反差”。③“身份”改成“形象”。④删除“由于”或“让”。⑤在“杜甫的另类纪念”前加上“对”。 7.参考答案:清晨,开门放出鸡猪,小孩撒尿,女人提水;白日,女人们忙着织板带,有时看新娘子、打狗、看人家来信;黄昏,女人们背着孩子唱歌;夜里,有的人家在街上烧着纸钱,人们听着狼的叫声和梆子声,哄孩子睡觉。长街的生活贫穷辛劳、痛苦寂寞、单调沉重。 解析:文章基本上就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叙述的,所以抓住几个重要的时间段来概括即可。如“大清早”“白日”“黄昏”“夜里”。 8.参考答案:用语简短,故意使信息模糊,制造悬念;交代了背景,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解析: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首段的作用在内容上与背景介绍、感情奠定等相关,结构上是为了引出下文。 9.参考答案:(1)①采用反语,将“娱悦”与“忧郁凄凉”“寂寞”联系在一起,实则表现的是女子内心的寂寞带来的忧伤。②用唱歌的细节描写写出了女子细腻的心理活动。女子原本要唱歌哄孩子,但满心的忧伤抑制不住,所以唱的也是“忧郁凄凉的歌”,想到的是自己的寂寞的心事。 (2)采用的是反衬的手法,用无知的孩子的欢喜,反衬烧纸钱人的悲伤。采用了烘托的手法,火光照到各个人家的大门,烘托出整个长街都处在寂寞、悲伤中。 解析:从语言的角度赏析,一般都是按照一定的思路来进行,但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0.参考答案:叙事艺术:(1)本文远离了散文的抽象的抒情,有清晰的叙事线索,全文选择一天按时间顺序记叙了长街的生活。(2)本文的记叙没有完整的故事,只是片段,有别于小说。(3)本文的叙述常与描写相结合,形成了一个个生活的画面,自然朴实真切,具有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 抒情艺术:(1)本文有一条情感线索,文章开头就点出了长街寂寞。文章一再说长街的“不寂寞”,实则还是在强调长街的寂寞。(2)文章中使用了细节描写和反衬的手法来达到抒情效果。比如织板带、看新娘子、看人家来信等场面的细节就写出了女子的忧伤和痛苦。文中多次用狗、小孩等的热闹反衬女子的寂寞。(3)全文弥漫着一层淡淡却又挥之不去的忧伤,得力于作者文字的素淡朴实和从容含蓄。文章没有华丽的描写,作者只作冷静的描述。(4)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丰富深沉,不只是写长街女子的寂寞,还以此为象征,写出了特定的地域的历史寂寞。 解析:本来此题难度很大,但题目给出本题只需在叙事艺术和抒情艺术两方面各就某一点分析探究,这样就降低了难度。叙事艺术的分析难度大些,注意叙事的顺序、方法等;抒情艺术主要分析怎样抒发情感的。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