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湖南版
20分钟训练18 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默写+选考内容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折耗(zhé) 绰约(chuò)
水泵(bèng) 流水淙淙(cóng)
B.募集(mù) 缜密(zhěn)
慰藉(jiè) 风驰电掣(chè)
C.露面(lòu) 纤细(xiān)
抚恤(xù) 弦外之音(xuán)
D.栅栏(zhà) 蜷缩(juǎn)
款识(zhì) 敷衍塞责(s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讳疾忌医 微言大义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B.磬竹难书 两全其美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C.掷地有声 曲意逢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至高无上 原型必露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依次填入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________他们从你身边走过________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________你还不引人注目。而________你长成一株大树,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
A.虽然 甚至 因为 如果
B.虽然 或者 除非 只有
C.即使 或者 除非 只有
D.即使 甚至 因为 如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300多人只能睡在阴湿的地上,没有铺的就找来谷草,盖的除个别人有大衣可充当被子外,绝大多数人挤在一起和衣而睡。
B.一个省的文化系统如果能肩负起继承当地文化传统的使命,那么这个省的文化底蕴就会得到保持,而不至于中断和流失。
C.图书馆、影剧院、篮球场、老年活动室,这些城里有的文化娱乐设施,在很多村子里都有,对村民免费开放。
D.责任感是沉甸甸的,为我们社会所需要,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是毋庸置疑的。
5.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山行》一诗的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我对山三两声。
A.飞来白鸟旧相识 B.跃起老鱼似相识
C.飞来白鸟似相识 D.跃起老鱼舞翩跹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字的写法。
①民间的书写者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
②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③“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
④在中唐之前“茶”字写作“荼”,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
⑤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
⑥“荼”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
A.④⑥⑤②①③ B.⑥②①⑤④③
C.⑤④⑥②①③ D.⑥④⑤②③①
7.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非能水也,__________。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2)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白露横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朱熹不但是著名的理学家,而且还是著名的教育家,在《朱子语类》当中记载有“读书法”两卷。下面选择了几段相关文字:
①“读书者当将此身葬在书中,行住坐卧,念念在此,誓以必晓彻为期,看外面有甚事,我也不管,只凭一心在书上,方谓是善读书。”(《朱子语类》卷一一六)
②“立志不定,如何读书?”(《朱子语类辑略》)卷二)
③“《论语》一章,不过数句,易以成诵,成诵之后,反复玩味于燕间静一之中,以须其浃洽可也。”(《读书之要》)
④“读书须要切己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朱子语类》卷十一)
(1)请根据以上文字分条归纳“朱子读书法”。
(2)请结合自身学习经历选择一种读书方法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
1.B 解析:A项,“折”应读“shé”;C项,“弦”应读“xián”;D项,“蜷”应读“quán”。
2.C 解析:A项,“万事具备”应为“万事俱备”;B项,“磬竹难书”应为“罄竹难书”;D项,“原型必露”应为“原形毕露”。
3.D 解析:选词填空,首先要整体感知,其次要根据句意和关联词辨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三句话构成三个层次,一、二句与第三句构成假设关系,最后一空也是假设关系。
4.C 解析:A项,句式杂糅,“盖的除个别人有大衣可充当被子外”把“盖的除个别人有大衣外”和“除个别人有大衣可充被子外”两种说法糅在了一个句子中。B项,语序不当,把“如果”调至“一个省的文化系统”之前。D项,句式杂糅,删去“是毋庸置疑的”。
5.C 解析:A项,诗歌的前两句,只有“青山”和“我”,没有第三者,可见诗人是独行于山间,两个“不识”又说明诗人是新来的,而非重游,因此“旧相识”不合诗歌情境。B项,题为“山行”,鱼是水中物,相比之下不如“白鸟”切题。D项,“舞翩跹”侧重于动作、形态,而第四句“三两声”是写声音,衔接不紧密。《山行》一诗为宋代叶茵所作。
6.C 解析:首先明确整段话叙述的中心是“茶”字的发展历史及词义的演变。先总说茶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⑤,再介绍“茶”字发展演变的历史④,①③为“茶”字形体演变;⑥②“茶”义项与生活的关系密切。
7.(1)假舟楫者 而绝江河 (2)徘徊于斗牛之间 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
8.要点:(1)①居敬(思想精神和注意力高度集中,即专注);②持志(树立远大的目标,明确读书的目的);③熟读精思;④切己体察(读书必须与自己的思想实际、生活经验等结合起来;还要以所读之书的道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或使之在实践中受到检验)。
(2)评价:居敬持志,即读书要明确目的,专心一意,不应受客观物欲的干扰,要充分发挥人的认识主体思维活动的主导作用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居敬持志应列为读书法之首,起纲领性的作用。
熟读精思的具体过程,也是人的认识心理的基本过程,而且符合人的认识心理的规律,也符合知识自身结构的规律,更符合教学中的巩固性原则。读书要有所得,必当如是。
切己体察,历史的经验和客观的现实正是如此,读书不结合自己的实际而光从纸上望文生义,只能落得嘴上的夸夸其谈,大话空话连篇,到头来什么问题也不能解决。反之,还会贻害无穷。
(无论赞同还是反对,言之成理即可)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