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课标 20分钟训练9 语言基础+语言运用+诗歌鉴赏+默写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暂停与名古屋市官方交往的决定。 B.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C.随着2012年选情不断升温,美国政府以邻为壑,利用人们对中国崛起的忧患心理提高自身的支持率,使两极化的美国政客团结在一起。 D.著名音乐人高晓松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任何人企图煽动少数僧人采取激烈的行动,以破坏西藏的稳定,是不利于藏族地区发展和藏族人民是否幸福安康的,也是不得人心的。 B.林书豪,这个曾对中国球迷而言还相当陌生的名字,现在已几乎成为和姚明一样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篮球明星。 C.你看画家笔下的这幅《大婶》,我们不仅能从其线条里读出韵律,读出抑扬顿挫,而且用笔实在是生动流畅。 D.中方希望各方都能抓住机遇,相向而行,尽快重启对话进程,积极探索全面、长期、妥善解决伊核问题的有效途径。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近来,我国各地名人故里争夺战可谓“烽烟四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其实名人故里之争在世界各个国家都存在 ②比如老子故里之争、曹雪芹故里之争等 ③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由权威学术机构去认证来引导民众的方式 ④比如在英国,也有各种各样打着莎士比亚旗号的旅游景点 ⑤连小说中的“浪荡子”西门庆的“故里”都有人在争 ⑥但当地的政府会告诫游客只有经过英国莎士比亚中心认证的名胜古迹方是货真价实的 A.②⑤④①⑥③     B.②⑤①④⑥③ C.⑥④①②⑤③ D.⑥④③①②⑤ 4.阅读下面一段新闻,写一则新闻点评,表达你的看法,不超过50个字。 楚天金报讯(记者韩晓玲、刘娜、李保林) 2012年元月12日、13日,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走进两会驻地宾馆,向代表委员赠书、赠手机阅读。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出席并讲话。尹汉宁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民阅读活动,进行了专题研究和部署。今年我省全民阅读活动的主题是“激情跨越,构建支点”,这次全民阅读活动的名称是“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希望通过读书活动,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实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构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校高三进行选修课总结,有多位同学在课堂上交流了各自深切的体会。请仿照甲同学的表述,将乙同学的发言补充完整。内容从选修课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中进行选择。 甲同学 学习《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我能深刻地感受到散文内抒发的思想感情:林语堂对北平故都文化的敬仰与赞美,余秋雨对都江堰工程及李冰父子的歌颂与赞叹,张承志对戈壁滩汉家寨几间泥屋的尊崇与依恋。 乙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欣赏一组漫画《现代人的“另类生存”》。请仿照画面①和画面③的文字解说,对画面②和画面④进行解说。(要求解说的句式、字数与例句相同)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秋登万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孟浩然诗歌为“语淡而味终不薄”,请结合本诗的七至十句,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2)请简要分析诗歌结尾两句在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方面的作用。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3)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参考答案 1.C 解析:A项,“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B项,“水乳交融”,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意气相投,感情融洽。C项,“以邻为壑”,把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D项,“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 2.D 解析:A项,一面对两面。“不利于……是否幸福安康”不搭配。B项,主宾不搭配。“名字……几乎成为……明星”不搭配。C项,逻辑混乱,递进关系不当。 3.B 解析:②句承接横线前一句,⑤句承接②句,①④⑥句紧密相连,③句结论。 4.示例一:为“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叫声好!读书吧,让书香飘洒在荆楚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让人文精神润泽湖北千万儿女。 示例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相信“满城飘佳句,相逢说读书”的动人情景,一定能够在荆楚大地展现! 5.示例一: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我能真切地体会到诗歌中蕴涵的爱国情怀:屈原塑造的湘水女神的哀怨与执著,杜甫感受的五更鼓角的悲壮与苍凉,陆游描写的沙场驰骋的激愤与豪迈。 示例二:学习《外国小说欣赏》,我能深刻地感悟到小说里体现的人格魅力:丹柯带领大家走出黑暗的果敢与智慧,牧羊少年寻梦之旅的勇气和执著,朗德纳克侯爵在濒临绝境时的赏罚分明与指挥若定。 6.示例:②把思考交给了电脑 ④把健康交给了药丸 7.(1)孟诗语言平淡,但内涵丰富。这几句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诗人在清秋薄暮时分登高所见的寻常景象,描绘出傍晚归来的村人的安闲从容,以及自然界景物的静谧优美,蕴涵着一种淡淡的孤寂惆怅,渗透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结构上:点题,以“重阳”点明题目中的“秋”字;首尾照应,以相约“共醉重阳”与诗歌开头四句对隐者生活的向往以至登高相望等内容相呼应。思想内容上: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从而显示出友情的真挚。 8.(1)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3)佳木秀而繁阴 水落而石出者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