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组合卷(四) 基础常练+文言文阅读 限时 40分钟 满分 58分 一、基础常练(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寥廓(kuò) 聒噪(ɡuō) 挑衅(xùn) 残羹冷炙(zhì) B.霎时(chà) 榫头(sǔn) 角斗(jué) 休戚相关(qī) C.拗口(ào) 畜牧(xù) 倨傲(jù) 锲而不舍(qì) D.漫溯(sù) 酒馔(zhuàn) 阜盛(fù) 夙兴夜寐(xīnɡ) 解析:选D A项,“衅”应读xìn;B项,“霎”应读shà;C项,“锲”应读qi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放浪行骸 正经危坐 繁文缛节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B.和颜悦色 闲情逸致 励精图治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C.高屋建瓴 趋之若鹜 委屈求全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D.璀璨夺目 穿流不息 图穷匕见 项庄舞箭,意在沛公 答案:选B A项,行—形,经—襟;C项,屈—曲,杆—竿;D项,穿—川,箭—剑。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夜的郊外风儿轻抚,虫声唧唧,但陶醉于美景,尤其是行走于瓜田李下之时,特别要注意草中的毒蛇。 B.千百年来优秀人物数不胜数,也许,他们离我们很远,也与我们无关,但他们的善行一直让我们感同身受。[来源:学科网ZXXK] C.你想象不出,从小学到大学的十多年间,他们竟然一直是同学;你更想象不出,他们竟然一直两小无猜,关系融洽。 D.现在“90后”“00后”的男女学生相处比较自然,但是30年前,男女同学如果坐同一张课桌,必定会在桌子中间画一条判若鸿沟的线。 解析:选B 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A项,瓜田李下:来源于古语“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C项,两小无猜:指男女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烂漫,没有猜疑。D项,判若鸿沟:形容界线很清楚,区别很明显。 4.下面是某位同学在竞选学生会干部时的竞选发言,读后完成下面的题目。(5分) ①尊敬的评委,对各位聆听我的竞选答辩表示欢迎。②此次参与竞选学生会主席,我有足够的信心。③我当过班长,工作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④也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班级活动,深受老师和同学们欢迎。⑤因工作成绩突出,经班主任推荐,在高一时我被选入学生会。⑥如果能当选,我一定会努力工作,做出更大的成绩。⑦如果不能当选,我会为没有遇到伯乐而深感遗憾。[来源:Z,xx,k.Com] (1)重复多余需删除的一句是:________(序号)[来源:学|科|网] (2)不得体需修改的是: A____(序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序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④ (2)A① 能向您陈述我的竞选意愿,我感到非常荣幸。 B⑦ 我会为失去更好地为同学服务的机会而深感遗憾。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六小题)(6分) (1)水陆草木之花,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2)惶恐滩头说惶恐,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3)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__________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5)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6)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矣。”(《孔子语录》) (8)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答案:(1)可爱者甚蕃 (2)零丁洋里叹零丁 (3)落红不是无情物 (4)榆柳荫后檐 (5)白帝城高急暮砧 (6)揾英雄泪 (7)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8)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二、文言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19分) 杨爵,字伯珍,富平人。年二十始读书。家贫,燃薪代烛。耕陇上,辄挟册以诵。兄为吏,忤知县系狱。爵投牒直之,并系。会代者至,爵上书讼冤。代者称奇士,立释之,资以膏火。益奋于学,立意为奇节。从同郡韩邦奇游,遂以学行名。 登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帝方崇饰礼文,爵因使王府还,上言:“臣奉使湖广,睹民多菜色,挈筐操刃,割道殍食之。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羸饥寒之众!”奏入,被俞旨。久之,擢御史,以母老乞归养。服阕,起故官。 帝经年不视朝。岁频旱,日夕建斋醮,修雷坛,屡兴工作。方士陶仲文加宫保,而太仆卿杨最谏死,翊国公郭勋尚承宠用事。二十年元日,微雪。大学士夏言、尚书严嵩等作颂称贺。爵抚膺太息,中宵不能寐。逾月乃上书极谏。 先是,七年三月,灵宝县黄河清,帝遣使祭河神。大学士杨一清、张璁等屡疏请贺,御史鄞人周相抗疏言:“河未清,不足亏陛下德。今好谀喜事之臣张大文饰之,佞风一开,献媚者将接踵。愿罢祭告,止称贺,诏天下臣民毋奏祥瑞,水旱蝗蝻即时以闻。”帝大怒,下相诏狱拷掠之,复杖于廷,谪韶州经历。 及帝中年,益恶言者,中外相戒无敢触忌讳。爵疏诋符瑞,且词过切直。帝震怒,立下诏狱搒掠,血肉狼藉,关以五木,死一夕复苏。所司请送法司拟罪,帝不许,命严锢之。狱卒以帝意不测,屏其家人,不许纳饮食。屡滨于死,处之泰然。既而主事周天佑、御史浦鋐以救爵,先后棰死狱中,自是无敢救者。 逾年,工部员外郎刘魁,再逾年,给事中周怡,皆以言事同系,历五年不释。至二十四年八月,有神降于乩。帝感其言,立出三人狱。未逾月,尚书熊浃疏言乩仙之妄。帝怒曰:“我固知释爵,诸妄言归过者纷至矣。”复令东厂追执之。爵抵家甫十日,校尉至。与共麦饭毕,即就道。尉曰:“盍处置家事?”爵立屏前呼妇曰:“朝廷逮我,我去矣。”竟去不顾,左右观者为泣下。比三人至,复同系镇抚狱,桎梏加严,饮食屡绝,适有天幸得不死。二十六年十一月,大高玄殿灾,帝祷于露台。火光中若有呼三人忠臣者,遂传诏急释之。 居家二年,一日晨起,大鸟集于舍。爵曰:“伯起之祥至矣。”果三日而卒。隆庆初,复官,赠光禄卿,任一子。万历中,赐谥忠介。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爵投牒直之,并系    系:拘囚 B.从同郡韩邦奇游 游:交往 C.爵抵家甫十日 甫:刚刚 D.比三人至 比:等到 解析:选B B项,游:游学。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爵因使王府还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以母老乞归养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逾月乃上书极谏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果三日而卒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解析:选B B.都是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因为。A.副词,趁着;介词,经由,通过。C.副词,就;副词,竟然。D.连词,表示修饰,可不译;连词,表示递进,并且。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杨爵少年时就因为为兄长鸣冤而被称为“奇士”。后来中进士后被授官行人,出使王府回来后向皇帝上奏章,得到同意。 B.因为杨爵上疏诋毁符瑞,嘉靖帝大怒,下令锦衣卫将他下狱进行刑讯。狱卒摸不清皇帝的意图,不准家人给杨爵送饭,因而杨爵几乎死去。 C.在扶乩时,嘉靖皇帝被神言感动,下令释放杨爵等三人,但后来又命令东厂追捕他们。杨爵被捕时非常镇定,围观的人对此感动流泪。[来源:学&科&网Z&X&X&K] D.嘉靖帝因火灾在露台祈祷时,听见火光中有呼杨爵等三人是忠臣的,虽然很不情愿释放他们,但因怕神降罪,所以就把他们放了。 解析:选D D项,“虽然很不情愿释放他们,但因怕神降罪”,文中没有提及。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来源:学科网] (1)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羸饥寒之众!(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帝中年,益恶言者,中外相戒无敢触忌讳。(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即使周公制作的礼仪今天全都恢复了,对这些衰老、瘦弱、饥饿、寒冷的百姓又有什么补益呢!(“假令”1分,“制作”1分,“复”1分,“何”1分,整句通顺1分。) (2)等嘉靖帝到了中年,更加讨厌进谏的人,朝廷内外的人都互相告诫,不敢去触犯他的忌讳。(“及”1分“益”1分,“恶”1分,“相”1分,整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 杨爵,字伯珍,富平人。20岁时才开始读书。家里贫穷,烧柴代替蜡烛。到田间耕作时,总是带上书来诵读。他的兄长做县吏,得罪了知县被囚在狱中。杨爵投状申诉,被一并关押。适逢知县的代任到了,杨爵上书申诉冤情。知县的代任认为他是一位奇人,立即释放了他,并且资助他学习的费用。杨爵更加发奋学习,立志做一个有才能有节操的人。他跟随同郡的韩邦奇游学,以学识与品行而闻名。 嘉靖八年他考中进士,被授予行人的职务。皇帝当时正崇尚礼仪,杨爵趁着出使王府回来,向皇上进言:“臣奉命出使湖广,看到百姓满脸饥色,提着筐子拿着刀,割取路边饿死人的尸体吃。即使周公制作的礼仪今天全都恢复了,对这些衰老、瘦弱、饥饿、寒冷的百姓又有什么补益呢!”奏书呈上后,得到皇上同意。时间长了,被提拔为御史,因为母亲去世请求辞官归家。服丧三年后,以原来的官职起用。[来源:学,科,网][来源:学_科_网] 嘉靖帝累年不临朝听政。连年发生旱情,皇上却早晚忙着建设斋醮,修立雷坛,屡次兴建工程。方士陶仲文因此加官宫保,太仆卿杨最因进谏而死,翊国公郭勋还蒙受皇帝宠幸执掌政权。二十年的第一天,下了点小雪。大学士夏言、尚书严嵩等人都作了颂文称贺。杨爵抚胸长叹,半夜睡不着觉。过了一个月,就上书极力劝谏。 在这以前,嘉靖七年三月,灵宝县黄河变清,皇帝派人祭祀黄河神。大学士杨一清、张璁等多次上疏请求祝贺,御史鄞人周相上奏疏反驳说:“黄河没有变清,不值得亏陛下之德。如今喜好阿谀喜事的大臣夸大文辞美化这件事,谗佞的风气一旦开始,献媚的人将接踵而至。希望取消祭告,停止称贺,下令天下的臣子和百姓不要奏报祥瑞,水灾旱灾蝗灾随时奏报。”嘉靖帝非常生气,就把他下狱拷打,又在朝廷上施杖刑,贬为韶州经历。 等嘉靖帝到了中年,更加讨厌进谏的人,朝廷内外的人都互相告诫,不敢去触犯他的忌讳。杨爵上书诋毁符瑞,并且言辞过于激切。皇帝震怒,立即下令把他入狱拷打,把他打得血肉模糊,运用了各种酷刑,他昏死一夜才苏醒过来。锦衣卫奏请把他送往法司定罪,嘉靖帝不允许,命令把他严加看管。狱卒因为摸不清皇帝的意图,不准杨爵的家人给他送饭。杨爵多次濒于死亡,但他仍处之泰然。不久主事周天佑、御史浦鋐因为救助杨爵,先后被杖死在监狱中,从此没有人再敢去救他了。 过了一年,工部员外郎刘魁,又过了一年,给事中周怡,都因为进言被收捕,过了五年还没被释放。到了嘉靖二十四年八月,在扶乩的时候有神降临了。嘉靖帝被神言感动,下令立即把杨爵、刘魁、周怡三人从狱中放了出来。之后还不到一月,尚书熊浃上疏说乩仙的话是虚妄不实的。嘉靖帝生气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释放杨爵后,那些乱说话乱诿过的人就会纷纷而至了。”于是就命令东厂特务追捕杨爵等三人。杨爵被释放回家后刚刚十天,追捕他的校尉就到了。杨爵与校尉们吃完麦饭,就要上路。校尉说:“为什么不把家中的有关事情安排一下呢?”杨爵站到屏风前对他的妻子说:“朝廷逮捕我,我要走了。”终究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周围观看的人都为他流下了眼泪。等到杨爵等三人都被抓来了,又一同被关押在镇抚的狱中,给他们所施的刑罚更加严酷了,饮食也多次断绝,幸亏老天保佑他们才得以不死。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宫中大高玄殿发生了火灾,嘉靖帝于是在露台祈祷消灾。听见火光中好像有呼杨爵等三人是忠臣的,于是传诏立即把三人释放了。 杨爵在家里住了两年,一天早上起床,看见有大鸟聚集在屋舍上。杨爵说:“当年伯起死时的祥瑞又到了。”果然三天后他就去世了。穆宗隆庆初年,朝廷追复了他的官职,并赠予光禄卿之职,荫任一个儿子。神宗万历年间,朝廷赐予他“忠介”的谥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 常梦锡,字孟图,扶风人,或曰京兆万年人也。岐王李茂贞不贵文士,故其俗以狗马驰射博弈为豪。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累为秦陇诸州从事。茂贞死,子从俨袭父位,承制补宝鸡令。后唐长兴初,从俨入朝,以梦锡从及镇汴。为左右所谮,遂来奔烈祖①辅吴,召置门下,荐为大理司直。及受禅,擢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益见奖遇。遂直中书省,参掌诏命,进给事中。时以枢密院隶东省,故机事多委焉。 梦锡重厚方雅,多识故事,数言朝廷因杨氏霸国之旧:尚法律,任俗吏,人主亲决细事,烦碎失大体。宜修复旧典,以示后代。烈祖纳其言。元宗②在东宫有过失,梦锡尽言规正,无所挠,始虽不悦,终以谏直多之。及即位,首召见慰勉,欲用为翰林学士以自近。 宋齐丘党,恶其不附己,坐封驳制书,贬池州判官。及齐丘出镇,召为户部郎中,迁谏议大夫,卒以为翰林学士。复置宣政院于内庭,以梦锡专掌密命。而魏岑已为枢密副使,善迎合,外结冯延巳等相为表里。梦锡终日论诤,不能胜,罢宣政院,犹为学士如故。乃称疾纵酒,希复朝。会钟谟、李德明分掌兵吏诸曹,以梦锡人望言于元宗,求为长史,拜户部尚书知省事。梦锡耻为小人所推荐,固辞不得请,惟署牍尾,无所可否。延巳卒文致其罪,贬饶州团练副使。梦锡时以醉得疾,元宗怜之,留处东都留守。周宗力劝梦锡止酒治疾,从之,乃少瘳。召为卫尉卿,改吏部侍郎,复为学士。交泰元年,方与客坐谈,忽奄然卒,年六十一。卒后才逾月,齐丘党与败。元宗叹曰:“梦锡平生欲去齐丘,恨不使见之!”赠右仆射,谥曰康。 梦锡文章典雅,歌诗亦清丽,然绝不喜传于人。刚褊少恕,每以直言忤物。尝与元宗苦论齐丘辈,元宗辩博,曲为解释,梦锡词穷,乃顿首曰:“大奸似忠,陛下若终不觉悟,家国将为墟矣!”及割地降号之后,公卿会集,有言及周以为大朝者,梦锡大笑曰:“汝辈尝言致君尧舜,何故今日自为小朝邪!”众皆默然散去。每公卿会集,辄喑呜大咤,惊其坐人,以故不为时所亲附。然既没,皆以正人许之,虽其仇雠,不敢訾也。 (节选自陆游《南唐书·卷七》,有删改)[来源:学科网] [注] ①烈祖:指南唐创立者李昪,为南吴建立者杨行密养子。②元宗:指李璟,是南唐第二个皇帝,后因受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为左右所谮      谮:诬陷 B.元宗怜之 怜:可怜 C.乃少瘳 瘳:病愈 D.每以直言忤物 忤:触犯 解析:选B 怜:怜爱。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常梦锡品行方正的一组是(3分)(  ) ①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 ②首召见慰勉 ③梦锡终日论诤 ④梦锡耻为小人所推荐,固辞不得请 ⑤歌诗亦清丽,然绝不喜传于人 ⑥汝辈尝言致君尧舜,何故今日自为小朝邪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解析:选D ①表现常梦锡自幼好学,擅长写文章;②通过写常梦锡被元宗抚慰勉励,间接表现其品行方正;⑤表现常梦锡虽诗歌清丽却不事张扬的性格。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来源:学&科&网Z&X&X&K] A.烈祖把常梦锡招至门下后,对其非常赏识器重,把一些重要事务交给他处置,并让他在宣政院专管机密。 B.常梦锡持重敦厚,品行方正,谏言修复旧典,被烈祖采纳。元宗即位后,首先召见了常梦锡,并对他抚慰勉励。 C.常梦锡对自己被钟谟等推荐做户部尚书深感羞耻,上任后,他只在文书末尾签字却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应付公务。 D.常梦锡性格耿介,忠于朝廷,认为元宗不识宋齐丘朋党真面目,就直言进谏;元宗被迫自降尊号后,他认为自己有失辅佐之职。 解析:选A 是元宗让常梦锡在宣政院专管机密。 13.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梦锡尽言规正,无所挠,始虽不悦,终以谏直多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锡平生欲去齐丘,恨不使见之!(3分)[来源:学*科*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既没,皆以正人许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梦锡就苦心规劝他改正,一点也不让步,(元宗)起初虽然不高兴,但最终还是因(梦锡)敢于直谏而称赞他。(得分点:规、挠、多,句意) (2)常梦锡一辈子都想铲除齐丘朋党,遗憾的是没能让他亲眼看见齐丘朋党被铲除(这一天)!(得分点:去、恨,句意) (3)但是他(常梦锡)去世以后,人们都用正人君子赞许他。(得分点:既、 许,句意) 参考译文: 常梦锡,字孟图,陕西扶风人,(也)有的人说(他是)西安万年县人。岐王李茂贞不重视读书人,所以当地的风俗是把擅长狩猎、骑射、博弈的人当做豪杰。常梦锡自幼特别爱好读书,擅长写文章,官至秦陇诸州从事一职。李茂贞死后,他的儿子李从俨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沿袭旧制(让常梦溪)补任宝鸡县令。后唐长兴初年,李从俨进京谒见天子,让梦锡跟随去镇汴。(因为)被从俨周围的人诬陷,于是投奔南吴,(烈祖把常梦锡)招至门下,推荐(他)做了大理司直。等到(烈祖)即位,提拔(他)做了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更加被赏识器重。于是在中书省当值,参与并负责命制诏书,晋升为给事中。当时因为枢密院隶属东省,所以很多国家大事都交给他处理。 常梦锡持重敦厚,品格方正,了解很多旧事,历数朝廷沿袭杨氏独霸朝政的旧习:凌驾法律之上,任用庸俗官吏,国主亲自处置琐细的事务,政务繁杂琐碎,贻误国家大事。应该修复原来的法典制度,留给后人看。烈祖采纳了他的主张。元宗在东宫出现过失时,梦锡就苦心规劝他改正,一点也不让步,(元宗)起初虽然不高兴,但最终还是因(梦锡)敢于直谏而称赞他。(元宗)即位后,首先召见他并抚慰勉励,想任用他做翰林学士,好让他留在自己身边。 宋齐丘结党营私,对梦锡不依附自己而憎恨他,后(梦锡)因封驳皇帝的诏书而获罪,被贬为池州判官。等到宋齐丘出任地方长官,(元宗)又召梦锡做户部郎中,升任为谏议大夫,最终让(他)做了翰林学士。又在宫禁以内设置宣政院,让梦锡专门掌管机密的命令。这时魏岑已是枢密副使,善于逢迎,在外结交冯延巳等人里应外合。梦锡整天(同他们)争论劝告,不能取胜,被罢免了在宣政院的职务,仍然像以前一样做翰林学士。(梦锡于是)就宣称自己生病,放纵饮酒,希望再回到朝廷。恰好钟谟、李德明分别掌管兵部和吏部,对元宗进谏说梦锡很有声望,请求(让梦锡)做长史,(于是元宗)授予他户部尚书一职,负责处理政务。梦锡对自己被小人推荐深感耻辱,坚决拒绝,但没获批准,就只是在文书末尾署名,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冯延巳最终玩弄文字罗织罪名,(把梦锡)贬为饶州团练副使。梦锡当时因为经常喝醉酒而生病,元宗怜爱他,就让他留守在东都。周宗努力劝说梦锡戒酒治病,(梦锡)听从了他的建议,才渐渐病愈。又被征召为卫尉卿,改任吏部侍郎,又成为翰林学士。交泰元年,正与客人坐着谈话,忽然气息微弱而死,享年六十一岁。(梦锡)去世才一个多月,齐丘朋党就失败了。元宗感叹说:“梦锡一辈子都想铲除宋齐丘朋党,遗憾的是没能让他亲眼看见(这一天)!”追赠他右仆射官职,谥号是康。 梦锡的文章很典雅,诗歌也清新华丽,但(他)很不喜欢让人看。(他性情)刚强,气量狭小,很少宽容他人,常常因为直言不讳而触犯别人。曾经同元宗努力辩论齐丘这些人,元宗很有辩才,绕着弯子和他解释,梦锡无话可说,就一边磕头一边说:“大奸之人貌似忠诚,陛下如果始终不觉察醒悟的话,国家就会灭亡啊!”等到南唐向后周割地自降尊号后,公卿集会,谈论到后周时,有人认为后周是正统的朝廷,梦锡就大笑说:“你们这些人曾经说要辅佐皇上,让他成为比肩尧舜的明主,为什 么今天我们自己成了小朝廷呢?”众人都沉默不语,悄然离去。每当公卿集会,梦锡就厉声怒喝,让在座的人感到震惊,因为这个缘故他不被当时的人亲近。但是他去世以后,人们都赞许他是正人君子,即使是仇人,也不敢诋毁他。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