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二十五) [语言基础知识+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语言基础知识(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木讷(nà)     粗犷(guǎng) 祛(qū)除 嘉言懿(yì)行 B.绯(fēi)闻 裹挟(xié) 毗(pí)邻 戛(gá)然而止 C.伺(cì)候 信笺(qiān) 锃(zèng)亮 舐(shì)犊情深 D.丰腴(yú) 沟壑(hè) 剽(piāo)悍 曲(qū)突徙薪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A.卷帙   原生态   时乖运蹇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B.跻身 亲合力 唉声叹气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揖让 意向书 克尽职守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D.装帧 发刊词 望风披靡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走完了短暂而传奇的一生,他的逝世,未免让许多“苹果迷”唏嘘不已。 B.国家发改委8日宣布,从9日零时起下调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广大车主无不拍手称快。 C.在全市的干部作风整顿活动中,暗访组查访了各级党政机关部门,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D.我们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都要做到不以辞害志,才能读懂书中真意,才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人民网评选的十大草根微博及草根网事,展示了微博名人之外草根网民的网络生活形态,进一步勾勒了“网民”朴素的生活情态。 B.如果我们不肯在塑造一个孩子健全、正直、充实的精神世界,或者是培养一个合格公民方面,纵然有诸多善拿高分、得享厚禄的“精英”,我们的未来仍然堪忧。 C.住房保障是中央高度重视的一项民生工程,是由政府提供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其对象主要是面向中低收入及住房困难家庭。 D.由于“醉驾入刑”增加了违法者的违法成本,也提高了违法者逃避处罚的侥幸心理,一些醉酒司机为逃避检查,驾车冲闯执勤卡点,伤害正在执行任务的民警。 二、语言运用(10分) 5.在下面一段话中找出四处语病或标点误用,并加以修改。(5分) 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发挥党员干部在学雷锋活动中充分的示范带动作用。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精神的核心,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③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本来就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④党员干部有责任有义务走在学雷锋活动的前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⑤要不仅在本职岗位上贯彻党的宗旨当好人民公仆,还应在社会生活中严格自律严格要求,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带动全社会践行雷锋精神。 序号 修     改           6.阅读下面的微型小说《丈夫的账单》,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作一个。(5分) 丈夫的账单 马克·吐温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提前七天预付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 同女打字员共进一次晚餐(支出金额) 给妻子买衣服(一大笔开支) 给岳母买大衣(一大笔开支) 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1)请简要概括本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主题思想。不超过100字。(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为什么我们容易区分上下,但却不容易分辨左右?一位哲人说过,“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我们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这是区分上下的最为直观方便的参照系。但左右就不同了,左和右并无明显的参照系。小时候,大人教我们:拿筷子的是右手,端碗的是左手。两只手的功能的不对称,帮我们分辨了左右。可见,要区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赖于某种不对称的基准。 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因而动物不能区分左右。这一设想最初由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如今已有实验证明,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我们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一个简单的测试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给出这样的问题:所有的猴子都会爬树,豪猪是一种猴子,豪猪会爬树吗?这是一个三段论,大前提正确,但小前提却是错的。对于左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右脑仍然起作用,于是他回答:豪猪怎么能爬树呢?它不是猴子,它的刺多得像一只刺猬。但对于右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左脑依然起作用,他的回答则全然不同:豪猪是一种猴子,它当然会爬树。这个测试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右脑与具体情景有关,因而右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记得豪猪的模样,它当然不是猴子;而左脑则与逻辑有关,因而左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运用演绎逻辑来推理,但他却不知道豪猪长什么样儿。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偶尔也会有这样的体验,一时想不起某物或某景的抽象名词,但却能在大脑中生动地再现其具体模样。这就是左右大脑分工的不同。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这个世界在我们眼中就会变得荒唐不堪。 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人体就呈明显的两侧对称。但这种对称又不时会被打破,众所周知,体内的器官分布就呈现某种不对称,如心脏偏于左侧。或许因为我们处处遭遇对称,因而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然而,更加重要的却是,在所有创造性的活动中,首先必须打破的恰恰是这种原始的对称性。以哲学史上有名的“布里丹的驴子”为例,当它置身于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之间时,将难以在向左走与向右走之间做出抉择。它置身于对称性之中,若不打破这种对称性,它就会被活活饿死。当然,现实中的驴子决不会饿死,由于某种细微差别的影响,它会以不可预测的行动去打破这种逻辑上的对称。 就此而言,随着不对称性而来的,就是创造和活力。以性别为例,基于雌雄相异的两性生殖,为生命界带来无穷的变异或活力。而人类的两情相悦,更是生活而不是活着的见证。以时间为例,未来和过去的不对称,才让我们的生活始终都充满希望。 (选自《科技导报》2011年第2期,有删改) 7.下列各项中,“豪猪爬树”测试所直接证明的一项是(  ) A.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 B.我们人类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 C.左侧休克的病人和右侧休克的病人的左右大脑分工是不同的。 D.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就荒唐不堪。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明确指出:无论是区分上下还是区分左右,都依赖于打破对称性,找到在功能上更直观方便并且不对称的参照系。 B.动物不能区分左右,因为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个结论,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 C.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原因或许就在于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我们处处遭遇对称。 D.现实中的驴子即使身处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之间也绝不会饿死,因为它会凭借其大脑的不对称性,打破逻辑上的对称。 9.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右大脑的不对称是我们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 B.人类区别左右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C.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力,都来源于所处世界的对称性。 D.我们之所以充满希望,就是因为未来必定比过去美好。 语文解析下载见:http://www.ks5u.com/down/2013-2/13/1034728.shtml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