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三十九) [语言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语言基础知识(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胸脯/黄埔      遂心/燧人氏 挑衅/殒身不恤 童山濯濯/擢发难数 B.蚍蜉/纰漏 满堂彩/隐瞒 烜赫/颓垣断壁 吹毛求疵/龇牙咧嘴 C.谙熟/黯淡 靛蓝/白洋淀 罢黜/相形见绌 俾众周知/稗官野史 D.贬低/针砭 大腕/绾袖子 墙隅/喁喁私语 锒铛作响/书声琅琅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组是(3分)(  ) A.漱口  国藉  雄赳赳  源远流长 B.斑斓  沉湎  金钢钻  插科打诨 C.诠释  掂量  荧光屏  鸠占鹊巢 D.宣泄  竣工  家具店  委屈求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在此之前,朝鲜始终坚持朝美双边会谈,拒绝日、韩参加,而美国始终拒绝同朝鲜进行单独会谈,双方僵持不下,一时箭在弦上。 B.虽然四川盆地没有受到日本核泄漏的影响已是路人皆知,但各地仍然出现了“抢盐潮”,这种现象启发我们思考如何更加理性地面对灾难。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 D.对于违法违纪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我们是否应该对他们保持足够的宽容,并期待他们自己幡然悔悟,重新做人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由于建设规模大,建设经验缺乏,目前不少在建公租房项目存在设计不合理、成本控制难、后期维护不便等问题。 B.“量化比选”要求选拔任用干部在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用人原则和任职条件前提下,将影响和决定干部选拔任用的评价要素统筹考虑。 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D.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挖掘和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湖南特色的文化产品。 二、古诗文默写(6分) 5.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2)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雀黄龙之轴。(王勃《滕王阁序》)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渔父》) (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5)子曰:“《关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八佾》)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20分) 旧 书 李 琬 ①大概半年了吧,我不再去过那家古旧书店。它是否依旧安好?不得而知。 ②酒香不怕巷子深。那爿小小的书店,盘踞于一个地势低洼、路径偏僻的小区。一开始是去它附近的新华书店,顺便到这个书店望望。后来,便是只去这家旧书店了。它给我最大的记忆,不过是两朵橘黄色的灯光,斜斜地投在这个城市疲惫的罅隙里面,把那些满面尘土的读物和画作,映照得令人无比渴望。我从它那里真正买下的,不过是一本《秋海棠》,两本《西藏擦擦艺术》的小画册。 ③其实在发现这家书店之前,我就目睹了一家古旧书店的短寿。那家书店原本开在我生活的大院里,主要卖一些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出版的外国著作。一本《藏族民间故事》引逗出我许多古拙的知觉。几个月之后那书店就永远地消失了。正因为此,我才暗暗祈求那家古旧书店免于无声的坍圮。 ④我惊异于旧书和旧书拥有者之间的缘分。 ⑤幼年读书的时光里,身边的旧书并不少。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香妃》。那大概是十来岁的时候,我到父亲的老同学家中做客。父亲和老同学酒酣耳热,我一人钻进书房乱翻一气。结果我被淡淡的霉味蛊惑了。我找到了抽屉里的一本《香妃》。书皮破败,纸页油腻。我坐在床单褪色的小床上,窗外是萧森的树影,捧着书我忘记了时间。我并不记得具体的内容,只记得仿佛香妃剪下来的辫子那么干枯,这个辫子干枯的女人真的很神秘。那个下午,那个逼仄破旧的房间,让我魂牵梦萦了很多年。 ⑥或许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发现了旧书和新书的不同。 ⑦后来的那本《秋海棠》有着碧绿色的封皮,柔软光洁,当属旧书堆里的罕物。封面绘着一朵秀雅的海棠花。让我感叹不已的是,扉页上红色小篆的“骆志培藏书”印记,还有空白页中的签字章“骆志培”。我突入了这个藏书者的阅读史。我不得不承认,得以窥看另一个读书者的心灵给了我别样的快意。 ⑧《丰子恺散文选》带给我的则是一张快乐糖的糖纸。那糖纸被岁月和书页压得平平整整。它原来该是被主人用作书签的吧;为了感激这意外的礼物,我把它小心地粘贴在扉页上,让它永远地失去了书签的价值,从此获得了陈列于博物馆一般的境遇。这或许是自私的,但我再也不愿失去这张辗转人世三十多年的糖纸,连同它所记录的、我无法释读的往事。 ⑨和那些老房子、老街区以及一切有形无形的遗产一样,旧书的旧,只是一种表象;老,才是一种资历。即便是表面上看去毫无痕迹的旧书,也能带给我一种甜蜜的错觉:它已经陪伴我很久了。一页一页翻着,那黄褐色的霉,恰似皮肤上的斑点,属于老去的情人。你和它一起变老,它喂养你的灵魂以岁月。那些流淌在心中的词句,是任何一本新书都无法赐予的温情。 ⑩因为老,它们不比新书站得更高,却更深。当你拥有了那些被同样热爱书籍的生命碾磨过的旧书,它们便开始碾磨你的生命。你会看到,旧书把很多人连在一起。祖父和孙子,父亲和女儿,漂泊异乡的同乡人,共存一个社区却属于不同历史节点的生命。剥除外在的身份,作为阅读者,你发现他们就是你在茫茫宇宙里素未谋面的邻居,只因为他们陪你,或者说你也陪着他们,读了同一本书。你们向同一本书裸露自身,也从同一本书中汲取营养。 ?对待旧书的态度,也是我们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诗人于坚说过:遥远和旧这两个词一旦消失,那么世界的末日也就来临了。我们大概无法最终拯救二手书店的命运。但如果它们能够存活下来,我愿意在每一个炎炎夏日的傍晚走进那爿昏黑的旧书店。 6.文章第②段描写那家旧书店,有何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说“或许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发现了旧书和新书的不同”,请结合第⑦~⑩段的内容,概括旧书和新书的不同之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解释“你们向同一本书裸露自身,也从同一本书中汲取营养”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叙述了一家短寿的古旧书店,请指出它短寿的原因。(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以“旧书”为题,请结合全文说说,你觉得作者表达出对“旧书”的哪些情感。(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解析下载见:http://www.ks5u.com/down/2013-2/14/1034917.shtml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