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A组] 《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考查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喜爱 B.予出官二年,怡然自安 舒适,安适 C.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遭受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通“背”,违背 【解析】 吝惜 【答案】 A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推究本原,考查 B.越国以鄙远 使动用法,使……成为边境 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兵器 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患病 【解析】 担心,忧虑 【答案】 D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看清楚 B.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上朝,朝见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曾经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因为 【解析】 趁着,凭借 【答案】 D 4.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诚心、诚意 B.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任命官职、授予官职 C.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道歉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跟从 【解析】 使动用法,使……跟从 【答案】 D 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危险 B.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占据,把守 C.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述说 D. 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 收获 【解析】 取道 【答案】 C 6.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估计、推测 B.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错误 C.昭王南征而不复 回复 D.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凭借,倚仗 【解析】 回来 【答案】 C 7.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已亭亭如盖矣 伞,车盖 B.轩东故尝为厨 曾经 C.赢得仓皇北顾 回头看 D.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顽固 【解析】 原来,过去 【答案】 B 8.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 回娘家 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国都,京城 C.愿枉车骑过之 动词,探望,访问 D.何竟日默默在此 疑问代词,为什么 【解析】 女子出嫁 【答案】 A 9.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三者,吾遗恨也 遗憾 B.田园将芜胡不归? 疑问代词,为什么 C.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担忧,担心 D.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或者 【解析】 有人 【答案】 D 10.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憎恨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达到 C.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靠近,接近 D.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副词,已经 【解析】 通“嫉”,妒忌 【答案】 A 1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凭借,借助 B.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找机会 C.真知灼见 见解,见识 D.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 动词,解围而去 【解析】 这里作状语,从小路,抄小路 【答案】 B 1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径就荒 于是 B.戍卒叫,函谷举 被攻占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横渡 D.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忍受 【解析】 副词,接近 【答案】 A 1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克服 B.举类迩而见义远 事例 C.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可怜:可爱 D.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越,更加 【解析】 动词,战胜 【答案】 A 14.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莫如以吾所长攻敌短 表否定,不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于是,就 C.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通“纳”,接纳 D.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约定 【解析】 却,竟然 【答案】 B 1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意动用法,以……为奇 B.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贬谪 C.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请允许我,请让我 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贫穷 【解析】 困厄,处境困难 【答案】 D 16.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去,以手阖门 前往 B.惩恶而劝善 勉励,提倡 C.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退回(原处) D.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到,往 【解析】 离开 【答案】 A 17.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词尾,相当于“……的样子” B.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好 C.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稍微 D.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走,散步 【解析】 羡慕 【答案】 B 18.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优美的,好的 B.独其为文犹可识 辨识 C.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  出使 D.觉今是而昨非 正确的,对的 【解析】 使者 【答案】 C 19.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女子出嫁 B.或凭几学书 动词,写字 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通“熟”,仔细 D.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嘱咐 【解析】 劝人饮酒 【答案】 D 20.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 法则、规律 B.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带领,率领 C.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讲述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暗中,私下 【解析】 言论,谗言 【答案】 C 2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素善留侯张良 一向、向来、平素 B.臣请就汤镬 肉汤 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眼泪 D.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白白地 【解析】 热水,开水 【答案】 B 2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追亡逐北 死亡 B.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王道 C.先达德隆望尊 名望,声望 D.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哪里,怎么 【解析】 逃跑的敌人 【答案】 A 2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假如没有 B.赵王悉召群臣议 全部,尽 C.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相貌,福相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道谢 【解析】 道歉,谢罪 【答案】 D 24.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随便 B.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兴致 C.大行不顾细谨 行为 D.大王亦幸赦臣 宠幸 【解析】 幸亏,幸而,表敬副词 【答案】 D 2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高的 B.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慢慢地、缓缓地 C.宁许以负秦曲 答应 D.儋阳为傅其奴 阳光下 【解析】  通“佯”,表面上,假装 【答案】 D 26.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良出,要项伯 通“邀”,邀请 B.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 表推测,大概 C.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遗失,损失 D.尝贻予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出售 【解析】 赠送 【答案】 D 27.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轻视 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阴暗 C.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右为尊,上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二次 【解析】 交换 【答案】 A 28.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子有造 培养,造就 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智”,智慧 C.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思想情趣 D.援疑质理,俯首倾耳以请 拿 【解析】 询问 【答案】 D 29.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效,则治臣之罪 惩处,治罪 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兼词,“之乎” C.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强盗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家族 【解析】 灭族 【答案】 D 30.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初,鲁肃闻刘表卒 死 B.窃计欲亡赵走燕 奔向,趋向 C.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贬谪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下休息 【解析】 因为,由于 【答案】 D [B组] (2012·大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葺平砦,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胁,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累迁中州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会和战异议,不能用。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绍兴元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攻和尚原。浩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迁郡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饥民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几有奏请,得以直达。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 (节选自《宋史·郭浩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     冒:贸然。 B.奋力大呼,得贼乃已 已:停止。 C.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 乞:请求。 D.时其半度,可击也 时:等候。 【解析】 冒:迎着,顶着。 【答案】 A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郭浩奋勇抗击金人的一组是(  ) ①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②流矢中左胁,怒不拔 ③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 ④浩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 ⑤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 ⑥浩与吴玢大破之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解析】 ①郭浩斩杀的是夏人,②是与夏人打仗时的事,⑤为乱的是老百姓。 【答案】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徽宗时,他抗击夏人曾以少敌多;跟随种师道征战,他率领数百精骑夺回被敌军占据的水源;几次升官后担任中州刺史。 B.郭浩卓有识见,可惜建议未被采纳。钦宗即位后曾召他询问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战事,他坚决主战,提出应对之策,而朝廷举措失当,国土蒙受损失。 C.郭浩、吴玠共同破敌,后感情产生隔阂。绍兴年间,金兵屡屡犯宋,二人联手大败金兵;吴举劾宋万年暗中通敌,郭不同意这一做法,被调往金州。 D.郭浩治政有方,金州状况好转。他初到任时,金州极度破败,百姓流亡,经治理后积有余钱资助户部,受到朝廷嘉勉,并给予奏请可以直达的优遇。 【解析】 文中说吴玠、郭浩审问得到不同的口供,产生了意见分歧,并没有说“吴举劾宋万年暗中通敌,郭不同意这一做法”。 【答案】 C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虑”是担忧的意恩;“盗”意为抢劫,引申为进犯;“设备”,设是动词,设立、建造,备是名词,防备措施。 (2)“招辑”,招抚集聚;“规置”,规划安排。 【答案】 (1)我在任时就听说警事,担忧夏人一定会乘机侵犯边境,希望挑选将领设防。 (2)郭浩召集逃亡流落在外的人,开辟耕地,将自己的规划安排发布各地。 参考译文:郭浩字充道,是德顺军陇干人。宋徽宗时,曾经率领百余名骑兵到达灵州城下,夏人用千余名骑兵追击他,郭浩亲手斩杀夏二名骑兵,带首级而还。后来跟随种师道进军并修筑葺平砦,敌军占据并堵塞葺平砦水源,使我军无水饮用,郭浩率领数百名骑兵夺回被侵占的水源。敌人攻打石尖山,郭浩顶着箭阵前冲,被乱箭射中左胁,郭浩大怒没有拔出,用力呐喊,擒获敌人后方停止;各路军跟从他追击,敌人逃跑而去,他因此战而闻名。郭浩几次升官后担任中州刺史。钦宗即位后,经过种师道的举荐,被钦宗召见并议论有关政事的问题,郭浩上奏说道:“金人连年征战在外,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思乡的念头。我请求带领轻兵从小路赶往滑台,等到敌军渡过一半时,可以趁机攻击他们。”适逢朝廷在是和是战的问题上产生了异议,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皇帝又问西边的战事,郭浩说:“我在任时就听说警事,担忧夏人一定会乘机侵犯边境,希望挑选将领设防。”不久夏人果然进攻泾原路,并攻取西安州、怀德军等地。绍圣年间开拓的土地,又全部丢失。建炎元年,郭浩任原州知州。建炎二年,金人攻取长安,守卫泾州的大臣夏大节弃城而逃,郡中的人也投降了。郭浩到达泾州郡的时候是半夜时分,带领的士兵只有二百人,抓住一名金军俘虏,放他回军中时对他说:“替我对你的将领说,我是郭浩,想打的话就来决一死战。”金兵于是退兵而去。绍兴元年,金军攻破饶风岭,侵犯梁州、洋州,侵入凤州,进攻和尚原。郭浩与吴璘前往增援,杀伤、俘获敌人达万人。郭浩升迁为邠州观察使,又调任兴元知府。难民在米仓山聚集作乱,郭浩讨伐平定了他们,又调任为利州知州。金人用步兵、骑兵十余万人攻破和尚原,进军并窥伺川口,杀到金平,郭浩与吴玠大破敌军。吴玠追查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暗中与敌国勾通的事,与利州审讯的情况不一致,因此与郭浩的意见相左,朝廷于是调郭浩任金州知州并兼任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十分残破凋敞,人口所剩无几,郭浩召集逃亡流落的人,开辟耕地,将自己的规划安排发布各地。其他地方因为穷困依靠朝廷供给,只有郭浩积攒余钱十万缗来资助户部,朝廷嘉勉了他,凡是有所奏请,都可以直接上报。绍兴九年,又改任金州、洋州、房州的节制。绍兴十四年,受到皇帝的召见,任命为检校少保。十五年,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