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它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节目。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 我已来过法国三次,这个风雅富贵之邦,无论我这样来多少次,我也只是一名来付钱的观赏者。我与这里的主人碰杯、唱歌、说笑、合影、拍肩膀,我的心却在一次次偷偷归去。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1.试结合第一段内容回答:为什么旅游景区的美是失血的美,它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旅游景区的美缺乏令人眷顾的“悲”情;它比故乡少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2.画线句子中,(1)“那种失望”指什么?(2)为什么说“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指对故乡的“失望”。 (2)因为人对故乡的“失望”其实是对故乡繁荣昌盛的期望,这种期望会成为对故乡奉献的动力。 3.第三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故乡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②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③只有奋斗、奉献,才会有感情上不可割舍的珍惜,在生命中留下烙印。 4.联系整个语段,概括说明作者笔下的故乡对人精神世界的影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故乡是人的精神寄托,拥有故乡的人才拥有心灵回归的无限幸福。 二、语言运用 5.请以“故乡的小径”为开头重组句子,可以增删词语。 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像,常常是故乡的小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故乡的小径常常是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热泪突然涌流时想像到的。 6.请按照本文中下面的句式进行仿写,要求修辞相同,句式一致。 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只有奔波游离过漂泊过的人,才真正了解异乡,才真正体会古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惆怅。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散佚 秩序 更迭 卷帙浩繁 铜墙铁壁 B.创伤 悲怆 沧海 跌跌撞撞 灯影幢幢 C.遴选 甘霖 嶙峋 鳞次栉比 波光粼粼 D.恪守 炮烙 格斗 络绎不绝 洛阳纸贵 解析:选C。全读lín。A项,佚yì,秩zhì,迭dié,帙zhì,铁tiě。B项,创chuānɡ,怆chuànɡ,沧cānɡ,撞zhuànɡ,幢chuánɡ。D项,恪kè,格ɡé,烙、络、洛luò。 2.下列各项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雅静 惦念 静谧 盖莫能外 B.贫瘠 眷顾 旅泊 肃然起敬 C.城垣 沦陷 粗犷 无与伦比 D.聆听 睿智 恬静 莫衷一是 解析:选A。“盖”应为“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许多人或许没有见过这两位在语言艺术上颇有造诣的电影配音演员,但一提起他们配音或朗诵的精彩片断,不少人至今耳熟能详。 B.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身居要职,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甚至阻挠改革潮流。 C.山水诗经过长期酝酿,最终能够在诗坛上独占鳌头,开宗立派,千秋之功,当属刘宋诗人谢灵运。 D.他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欢他们。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美满幸福。 解析:选A。 B项,胸无城府:形容坦率真诚,心口如一。C项,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D项,相濡以沫: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与后面的“美满幸福”矛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不想移民,好像是缺乏勇气,而是缺乏兴趣。 B.无论人们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 C.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对我感到亲切和激动? D.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二胡都只能演奏悲怆,即便是赛马曲与赶集调,那也是带泪的笑。 解析:选D。A项关联词不搭配,应该是“不是……而是……”或者“不但……而且……”。B项“无论”挪至“人们”之后,使前后分句主语一致。C项误用介词,“对”应改为“使”。 5.下列句中加点部分语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事态,因为在下一分钟,下一刻钟,下一个钟头,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 B.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 C.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 D.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 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 解析:选A。“下一分钟,下一刻钟,下一个钟头”应为“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可以形成语意的递进。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害怕回乡 回乡不是回家。 回家是亲切的。记得母亲在世时,回家是那样温馨,是那样顺理成章。一踏上故土,远远望见屋顶上的炊烟,望见炊烟下的竹篱,竹篱后,有慈母倚门而望。 未进家,乡邻用真诚而纯朴的目光迎候你:“娃,回家来看母亲了。” 匆匆推开柴门,扑进母亲怀里,一卸世路风尘的艰辛。 母亲去世后,家就变得缥缈了。但那是我的根,那里有陶冶过我的乡情乡音。在那里,我懂得蒲公英是怎么飞的,蚱蜢是怎么跳的,画眉鸟是怎么唱的,它们都在呼唤我回归。 回归是必然的。只是先人已渺,故居不存,算不了回家,就算回乡吧。但回乡的路是艰难的。 当我踏上那弯曲的乡路时,山还是那座山,村还是那个村。乡邻依旧友好,迎候你的目光也依旧真挚。但语意里有了陌生:“啊,回来看看?” 是的,回来看看。看什么呢?流水依旧白,青山依旧青。但自己的目光已不知往哪儿看,脚步不知往哪儿挪了。 “到乡翻似烂柯人”,一颗系念故乡的心,顿时被悬起来了。因为随着母亲的去世,没有了依恋的那扇柴门,也没有了那一缕炊烟。 于是无可挽回地要坠入从前,黯然地走进童年的记忆,很悲壮地站在昨日已远、来日无多的路口,踟蹰复踟蹰。在乡邻目光的探询下,不得不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回乡之路作一番审视和梳理了。 故乡,是生命的根,在抚摸生命之树的根须时,如果没有结出丰厚的果实来回报,那么你可曾以自己树冠的绿阴,给故乡送来一丝一缕的清凉? 你会想到自己没有做官,不是荣归故里,你不很富有,不是衣锦还乡。你也不是明星,不为故乡增色。也许,这并不重要,故乡无意苛求于你。只是你对脚下的这片生你养你的土地,可曾做过应有的付出? 想到此,你会明白前人为什么会有“近乡情更怯”的感喟了。 你会感叹自己是一只小鸟,在山外的天地里飞了一圈。感喟自己是一条小鱼,在人生的江河里漫游了一圈。如今日暮乡关,想到故乡厚实的土地,能歇你坎坷多愁的奔波,能抚慰你疲惫至极的心灵。于是你回乡,因为你是从这里赤条条地来到世上,也是从这里背起行囊,携着故乡的期待,开始世路风尘的跋涉。而今倦游知返,鸟归林,鱼归渊,回到了生命的源头,你不得不回望一下自己的漫漫长途,也不得不反躬自问:你留在山外世界的行踪、足踪是否歪斜?你是否行所当行,止所当止?你坐食的一饭一粥,是否取之有理有节?面对依旧贫瘠的土地,你是否无愧于心,无愧于乡呢? 所以回乡,不只是回到往昔,回到记忆,而是回到生活的始发站,去审读自己的生命行程。 回家,也许你会生出丝丝愧疚,但会因亲情的抚慰而释然。 回乡,面对养育你的土地,你想到故乡的厚恩,未有寸功的回报,你会怵然而惊。 所以,我害怕回乡。 6.文章的开头,作者为什么说“回乡不是回家”?(不超过1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先人已渺,故居不存。 7.作者在第四段中说:“匆匆推开柴门,扑进母亲怀里,一卸世路风尘的艰辛。”联系全文,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不超过2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突出回家的欣慰,对比写“害怕回乡”的心情。 8.作者在第六段中说“但回乡的路是艰难的”,联系全文看,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①没有先前回家的自然亲切之感;②容易引起对往事的回忆;③思考可曾对故乡做过应有的付出。 9.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章以“害怕回乡”为题,又以“害怕回乡”收束全篇,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在本文中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回忆叙述了对母亲的依恋,表达了对故土的思恋之情。作者以“害怕回乡”为题,醒人眼目,引人入胜;又以此作结,文题相应,结构谨严;更重要的是,作者借助人的心理活动,映衬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无法报答的愧疚,突出了自己对故乡的深爱之情。 三、语言表达 10.仿照课文原句写几个排比句,写出故乡的特点。 例句: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仿句:但是,我的故乡却有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做这道题最关键的是选取与原句中“都会”“湖泊”“城堡”“大森林”相对的事物来进行描写,以突出故乡的特点。 答案:(示例)宁静安详的村庄 潺湲清澈的小河 田园诗般绿树掩映的瓦房 青得能引发你全部豪情的田野 11.请你为下面这位教授设计几句话,要求既幽默,又能委婉地批评说谎的学生。 一位心理学教授在课堂上对他的学生说:“今天我们讨论谎言。关于谎言,我不想多讲,因为我已经在我的专著《谎言论》中详细作了阐述,只需要大家看一看就可以了。现在我想问的是,在座诸君有谁读过这本书?”学生们都举起了手,异口同声地说:“我读过!”教授笑了,因为《谎言论》的书稿昨天才送到出版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设计的话一是要幽默,二是要对学生进行批评,三是批评要委婉。 答案:(示例)看来大家对谎言的理解和运用比我高明得多,我真不该昨天才把书稿送到出版社。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