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 古诗文 一、重点实词 解释下列实词。 1.歌 2.下 3.如 4.文 5.道 6.极 7.观 8.得 9. 10.然 11.相 12.胜 13.施 14.雅 15.言 16.望 17.征 18.发 19.举 二、重点虚词 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1.之 2.乎 3. 4.以 5. 6.夫 7.乃 8.为 9.因 10.且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 ②以故其后名之曰(     ) ③由山以上五六里(     )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⑤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 ⑥歌窈窕之章(     ) ⑦遂命酒(     ) ⑧沛公军霸上(     ) ⑨沛公欲王关中(     ) ⑩籍吏民,封府库(     ) ?道芷阳间行(     ) ?刑人如恐不胜(     ) ?范增数目项王(     ) (2)名词作状语 ①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 ②时天下承平日久(     )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④有泉侧出(     ) ⑤常以身翼蔽沛公(     ) 2.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往往有得(     ) ②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 ③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 ④于是余有叹焉(     ) (2)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舞幽壑之潜蛟(     ) ②泣孤舟之嫠妇(     )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     ) ④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 ⑤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入之甚寒,问其深(     )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 ③常在于险远(     ) (2)形容词作动词 ①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 ②火尚足以明也(     ) ③素善留侯张良(     )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拔剑撞而破之(     ) 四、古今异义 1.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貌美的女子 2.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失意的样子 3.白露横江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4.于是余有叹焉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合用为连词 5.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副词,十分、极 6.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①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所以: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结果 (2)学者: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8.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①基数词。②中国国庆日 9.常从容淡静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10.举孝廉不行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不可以 11.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12.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13.覆盖周密无际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周到细致 14.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 15.衡下车,治威严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从车上下来 16.明年秋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今年的后一年 17.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物体表面鼓出来或超出一般显露出来 18.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 19.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排行第一的人 20.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2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2.我为鱼肉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鱼的肉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式 ①固一世之雄也 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③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④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⑤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省略句式 ①(苏子)举酒属客 ②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 ③有碑仆(于)道 ④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 ⑤使(之)快弹数曲 ⑥感(于)斯人言 ⑦沛公军(于)霸上 ⑧竖子不足与(之)谋 ⑨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3.被动句式 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②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③吾属今为之虏矣 ④若属皆且为所虏 4.倒装句式 (1)宾语前置 ①而今安在哉 ②何为其然也 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④不然,籍何以至此 ⑤大王来何操 ⑥沛公安在 (2)定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 (3)介词结构后置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②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③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④转徙于江湖间 ⑤贪于财货 六、名句撷英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____________,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__。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_____________,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4.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5.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____________________,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8.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可胜道也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 10.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____。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 七、课内热点素材 1.【高频素材】 《赤壁赋》 《赤壁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 【素材评析】 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身处绝境,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这些性格特点适合话题“丰碑”“谈意气”“沉稳与灵动”“高洁与志气”等。 【运用实例】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的风雨无阻,“烟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 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阔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我们的人生。 ——《风雨任平生》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谈意气》 苏轼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风,可以穿越荆棘》 2.【高频素材】 《鸿门宴》 学习《鸿门宴》一文,我们可以看到沛公的忍辱屈从,这正是大丈夫的襟怀,也是他后来能成就帝业的性格因素。然而,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项羽,对沛公来赴鸿门宴赔罪,不但心里毫无疑惑戒备,反而出卖了为他通情报的曹无伤。不但如此,自己还坐在宴席的尊位,一副天下非他莫属的傲气,而对范增决意要杀刘邦的示意视而不见,以为刘邦早晚得臣服于他。 【素材评析】 项羽性格上的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耍阴谋诡计、光明磊落等应当给以肯定,此方面适合话题“心灵的选择”“诚信”“张扬个性”“倾听”“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等;而性格上的缺点如刚愎自用、缺乏远见、软弱、优柔寡断等则应该摒弃,此方面适合话题“包容”“人与路”“谈意气”等。 【运用实例】 “竖子不足与谋!”范增如是说。当楚强汉弱之时,诛刘邦之机会何止千万。然而你没有。“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说你沽名钓誉,我没有看到,我只看到你的诚信。“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你直言不讳,面对的还是刘邦。于是曹无伤被诛,试问天下谁人再敢助楚?你以为楚河汉界便是界限,殊不知刘邦有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韩信谓刘邦不善用兵而善用将,他的心计,他的丢诚弃信便是他的武器。而这居然比你的宝马大刀还要锋利。然而刘邦不足以与你相比;刘邦是君主,而项羽,是英雄!于是你英雄地起事,英雄地南征北战,英雄地失败。当楚歌的韵律从四面八方像魔音一般折磨你的耳鼓,面对嘶鸣的乌骓和似水的虞姬,你的眼泪磨蚀你的伟岸。“虞姬虞姬奈若何”,于是在乌江,你完成了一个没有丢弃诚信的男人的涅槃。 ——《题乌江亭》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项羽血染乌江,何其悲壮,只因耻于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殊不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何况项羽乃一国之砥柱,因个人荣辱而忘却国家的荣辱,留在他身后的只能是一段历史的千古悲叹。“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越王勾践正是不计个人荣辱,铭记国耻,最终得以洗刷家国的耻辱!一个人只有把国家荣辱置于人个荣辱之上,才能成就一个永不言败的国家。 ——《铭记民族荣辱》 答案与解析 古诗文 一、1.①唱 ②歌词 ③歌声 2.①攻克,打下 ②位置低的,与“上”相对 3.①往,到 ②比得上 ③按照……办 4.①指碑文 ②文字 ③华美、有彩饰的 5.①道路 ②说、讲 ③道理 ④正确的方法 6.①尽,文中是“尽兴”的意思 ②至多,最多 7.①观察、看 ②景象 ③建筑物的一种 8.①能够 ②心得,收获 ③融洽 9.①感叹、叹惜 ②悲哀 ③哀怜 10.①……的样子 ②对,正确 11.①辅助 ②宰相 ③互相 12.①禁得起 ②优美的 ③胜过,占上风 ④胜利,战胜 13.①设置 ②施行,实行 ③施加,强加 ④给予、赠送的东西 ⑤使用 ⑥恩惠 ⑦报答 14.①好的 ②属旧时敬辞,可译为“美好的” ③《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 15.①话 ②字 ③说 16.①农历每月十五 ②眺望,远看 17.①征召 ②应验 ③征伐 ④寻求、搜集 18.①拨动 ②发动 ③发射,射出 ④征发,调发 19.①举起 ②举出 二、1.①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②结构助词,的 ③代词,它 ④助词,可不译 2.①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②语气助词,用于句末,相当于“吗” ③介词,相当于“于”,在 3.①介词,在 ②介词,表被动 ③介词,从 ④介词,“对”“对于” ⑤介词,不译 4.①介词,因、由于 ②介词,用来、拿 ③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 5.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 ②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他们” 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的” ④人称代词,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⑤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岂,难道” 6.①作代词,相当于“那” ②语气词,用在句子的开头,表示议论或叙述的开端,不必译出 ③语气词,表感叹,相当于“啊”或“了” 7.①副词,才 ②副词,于是,就 8.①介词,读wèi,替,给 ②语气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 9.①副词,趁机 ②连词,就 10.①连词,尚且 ②副词,将要 ③连词,况且 三、1.(1)①筑舍定居 ②命名 ③向上走 ④砍柴 ⑤向东 ⑥朗诵 ⑦设酒席 ⑧驻军 ⑨称王 ⑩登记 ?取道 ?以刀割刺 ?使眼色 (2)①在夜里 ②当时 ③向西;向东 ④从旁边 ⑤像鸟儿张开翅膀 2.(1)①收获,心得 ②见到的景象 ③到达的人 ④感慨 (2)①使……舞动 ②使……哭泣 ③使……活下来,救活 ④使……止,阻止;使……进入,接纳 ⑤使……跟从,带领 3.(1)①深度 ②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③艰险遥远的地方 (2)①走到尽头 ②照明 ③友善、交好 (3)使……破,撞破 四、1.指内心所思慕的人,有隐喻君王的意思 2.指望不到边的宽阔江面 3.白茫茫的水汽 4.对此,对这件事 5.不平常,非同寻常 6.到了……(的地方) 7.(1)……的原因 (2)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8.十分之一 9.悠闲舒缓,不慌不忙 10.不去(应荐) 11.特,特地;征,征召。是两个词。 12.篆,篆文;文,花纹。 13.四周严密 14.方向 15.官吏初到任 16.第二年 17.突然冲出 18.整理 19.年龄大了 20.脸色容貌 21.儿女亲家 22.鱼和肉,指被欺凌的对象 六、1.举酒属客 歌窈窕之章 2.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3.余音袅袅 舞幽壑之潜蛟 4.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5.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8.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千呼万唤始出来 10.大珠小珠落玉盘 幽咽泉流冰下难 别有幽愁暗恨生 11.同是天涯沦落人 12.大行不顾细谨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