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一、明通假 (1)一尊还酹江月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予不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拜送书于庭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召有司案图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与旃毛并咽之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空自苦亡人之地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信义安所见乎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毕今日之马雚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积实词 解释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 (1)负 (2)盖 (3)顾 (4)固 (5)疾 (6)见 (7)就 (8)徒 (9)行 (10)使 (11)引 (12)间 三、理虚词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为 (2)因 (3)以 (4)于 (5)其 四、懂活用 解释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语。 (1)都门帐饮无绪(     ) (2)左右欲刃相如(     ) (3)且庸人尚羞之(     ) (4)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5)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 (6)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 (7)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 (8)宁许以负秦曲(     ) (9)大王必欲急臣(     ) (10)舍相如广成传(     ) (11)臣语曰(     ) (12)间至赵矣(     ) (13)臣请完璧归赵(     ) (14)秦王恐其破璧(     ) (15)蔺相如固止之(     ) (16)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 (17)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18)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 (19)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 (20)单于壮其节(     ) (21)羝乳乃得归(     ) (22)杖汉节牧羊(     ) (23)单于愈益欲降之(     ) (24)剑斩虞常已(     ) (25)空以身膏草野(     ) (26)虽蒙斧钺汤镬(     ) (27)反欲斗两主(     ) (28)屈节辱命(     ) (29)妙尽璇机之正(     ) (30)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 五、通古今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回首向来萧瑟处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一贯,从来。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次序,依次,一个接一个地。 (3)璧有瑕,请指示王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 (4)相如前进缶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向前行进,思想进步。 (5)宣言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表示政府的公告。 (6)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限制。 (7)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以前,过去。 (8)以货物与常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泛指供买卖的物品。 (9)绝不饮食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吃喝,吃的喝的。 (10)虚心欲相待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不自满,谦虚。 (11)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造就,完成,事业上的大成就。 (12)兄弟亲近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密切,亲密地接近。 (1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岳父。 (14)举孝廉不行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不可以,不允许。 (15)精思傅会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把本来没有这个意思说成有这个意思,或把本无联系的事物说成有联系。 (16)寻其方面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相对的或并列的人或事物中的一方或一部分。 六、知句式 指出下列各句分别属于哪种句式。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2)而君幸于赵王(     ) (3)故燕王欲结于君(     ) (4)求人可使报秦者(     ) (5)不如因而厚遇之(     ) (6)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 (7)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8)徒见欺(     ) (9)何以知之(     ) (10)今君乃亡赵走燕(     ) (11)欲以击柱(     ) (1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13)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 (14)常惠请其守者与俱(     ) (15)子卿尚复谁为乎(     ) (16)见犯乃死,重负国(     ) (17)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 (18)信义安所见乎(     ) (19)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 (20)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 (21)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 七、记名句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吴钩看了,______________,无人会,登临意。 (5)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6)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凭谁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 (9)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今两虎共斗,______________。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 八、集成语 (1)雄姿英发:姿态英武,才华横溢。 (2)羽扇纶巾:形容古代儒将举止潇洒、儒雅从容的风度。 (3)灰飞烟灭:好像灰、烟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比喻消亡得很彻底。 (4)求田问舍:指那些只知谋求私利而不关心国家安危的人。 (5)金戈铁马:形容军队的威武雄姿;也借指战争或戎马生涯。 (6)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物主。 (7)负荆请罪:比喻诚恳地赔礼道歉。 (8)刎颈之交:指情谊深厚,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9)怒发冲冠:形容气愤到了极点。 (10)价值连城:形容物品特别值钱,十分珍贵。 (11)肝脑涂地:原指战争中惨死的景象,后指竭尽忠诚,不惜牺牲。 九、翻译下列句子,注意重点字词的意义、用法及特殊句式 (1)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2)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3)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4)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十、素材挖掘 1.文本素材开发 (1)面对秦王得璧意在嬉戏,蔺相如“倚柱,怒发上冲冠”,他以无所畏惧的大勇敢为赵国赢得了一个又一个外交上的胜利。渑池之会,逼秦王击缶;朝堂之上,怒斥群臣,其大勇敢和大智慧,令天下诸侯倾倒膜拜。 蔺相如由于完璧归赵和在渑池会立了大功,官职比廉颇高,廉颇心中不服,扬言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总是躲着廉颇,蔺相如认为强秦不敢加兵于赵的原因是他们的团结,如果两人产生矛盾,势必削弱赵国的力量。廉颇听到后,自感惭愧,负荆请罪,两人成为生死之交的朋友。 使用指南:这则材料可应用于与“团结”“宽容”“英雄无畏”“知错能改”“和”等有关的话题、命题或材料作文的写作中。例如以“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一、要注意审题。把握好“和”的内涵和外延,“和谐、和解、和衷共济、和为贵、天时地利人和”等均可作为立意的角度。二、理解“和”的意义。对个人生活质量、生存环境、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公民个人的文明有积极健康的作用。此外,要进一步思考“和”应该有原则、有尺度,增强文章辩证性。三、选材要典型、恰当、广泛、多角度(个人、单位、民族、国家、正反、古今中外、课内外);要关注时代信息(和谐社会);切忌没有材料,喊口号,空话连篇。四、在谋篇布局上要注意前后顺序、详略安排、照应。前后材料的顺序应考虑从个人到集体到国家,从小到大,由浅入深,由古到今,由中到外的顺序。 (2)“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苏武为了心中之义,十九年雪地牧羊,始终未易其志。这与卫律之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人批评苏武是愚忠不懂变通,这种人难保不会在特定条件下出卖亲人、朋友、国家。而幸运的是,中华民族历来就不乏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者,而苏武就是他们中的一位典型代表。苏武牧羊是苏武用自己的行为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使用指南:这则材料可应用于与“坚守信念”“气节”“荣与辱”等有关的话题、命题或材料作文的写作中。应用时不要单纯褒扬苏武的品质和气节,可以通过与“卫律之流”形成对比,侧面来表现。也可以设想苏武在面对威逼利诱时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等,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饱满,使得论证更为有力。还可以结合当今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情,使得材料古今融为一体,更为丰富。 2.社会素材链接 “绿色一分钟”:一座城市的行为艺术 2010年11月12日20时52分,600米高的中国第一高塔广州塔瞬间幻化成高耸入云的亚洲生命之树,俯瞰绿意浓浓的珠江两岸。千家万户,灯光闪闪,映照出绿萝、兰花婀娜多姿的倩影。这一幕是来自于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的一个特别节目——“绿色一分钟”。在素有“花城”美称的广州,许多市民自愿充当演员,把自家的绿色植物搬到了阳台、楼顶、天井等露天处,把整座城市变成了绿色的海洋。在2 000盏大功率LED探照灯的照射下,海心沙岛像一枚绿色的贝壳在珠江上闪闪发光,珠江两岸宛如绿波回廊,将祈祷人类和平的祝福洒向世界的各个角落。 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特别节目“绿色一分钟”是一座城市的行为艺术。虽然展示的时间只有一分钟,却能唤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用实际行动倡导低碳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用一分钟的行为艺术,换来整座城市的绿色承诺。 体验感悟:从细节出发,从小事做起,可以实现碧水蓝天的梦想。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演员,都是生活中的艺术家,是环保理念的践行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一言一行虽小,但汇集起来力量巨大。 答案与解析 文言文 一、(1)尊,通“樽”,酒杯。(2)不,通“否”,和肯定对用,表示否定的一面。(3)庭,通“廷”,朝廷。(4)案,通“按”,审察,查看。(5)缪,通“穆”,谥号用字,布德执义曰穆。(6)孰,通“熟”,仔细。(7)畔,通“叛”,背叛。(8)旃,通“毡”,毛织的毡毯。(9)去,通“弆(jǔ)”,收藏。(10)亡,通“无”,没有。(11)见,通“现”,显现。(12)马雚,通“欢”,欢聚。(13)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辞别。 二、(1)①使……承担 ②凭借,倚仗 ③违背 ④辜负 ⑤担子 ⑥享有 (2)①器物的盖子 ②车盖 ③遮盖 ④表判断,原来是 ⑤通“盍”,何,怎么 (3)①回头看 ②表轻微转折,不过,只是 ③看望,拜访 ④表反问,反而,难道 (4)①坚决,坚持 ②险要的地势 ③本来,原来 ④固然 ⑤顽固 ⑥巩固,安定 (5)①痛恨 ②强,猛烈 ③病,常指小病 ④锐利 ⑤毛病,缺点 ⑥通“嫉”,妒忌 (6)①召见,接见 ②表被动,相当于“被” ③会见 ④看见的(东西) ⑤看见,看到 (7)①就任,赴任 ②完成,成功 ③靠近,接近 ④趋,赴 (8)①白白地 ②只,不过 ③同伙,一类人 ④空,光 (9)①去 ②读“hánɡ”,辈 ③行为,品行 ④实行,施行 ⑤动作 (10)①出使 ②使者 ③命令,派遣 ④致使 (11)①拉,牵 ②拿起 ③延请 (12)①从小路 ②中间 ③参与,介入 ④隔离,隔绝 三、(1)①介词,为了,替 ②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呢” ③介词,向,对 ④介词,给,替 ⑤介词,因为,由于 (2)①副词,于是,就 ②介词,通过,经由 ③介词,凭借 (3)①介词,因为 ②介词,把 ③介词,在……的时候 ④连词,而 (4)①介词,在 ②介词,到 ③介词,被 ④介词,同……相比 (5)①代词,他的 ②代词,其中的 ③副词,表推测语气,大概 ④代词,那些 四、(1)名词作状语,在帐篷里 (2)名词作动词,杀 (3)意动用法,以……为羞 (4)意动用法,以……为先;意动用法,以……为后 (5)名词作状语,在朝堂上;使动用法,使……归 (6)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7)名词作动词,向人进酒或献礼 (8)使动用法,使……承担 (9)使动用法,使……急(逼迫) (10)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11)名词作动词,告诉 (12)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13)使动用法,使……完整 (14)使动用法,使……破 (15)使动用法,使……止 (16)动词作名词,欺诈手段 (17)形容词作动词,宽待 (18)形容词作动词,撞碎 (19)名词作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20)意动用法,以……为壮 (21)名词作动词,生子 (22)名词作动词,执,拄 (23)使动用法,使……投降 (24)名词作状语,用剑 (25)使动用法,使……膏,做肥料 (26)名词作动词,斧砍、汤锅煮 (27)使动用法,使……相斗 (28)使动用法,使……受屈 (29)形容词作动词,研究透彻 (30)意动用法,以……为奇 五、(1)刚才 (2)光景,状况 (3)指出,给人看 (4)走上前去进献 (5)扬言 (6)约定,契约 (7)到那里,表方位界限 (8)一般财物 (9)给水喝,给饭吃 (10)诚心 (11)栽培,提拔 (12)亲近之臣 (13)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14)没有去 (15)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 (16)方向 六、(1)判断句 (2)被动句 (3)介词结构后置 (4)定语后置 (5)省略句 (6)判断句 (7)、(8)被动句 (9)宾语前置 (10)、(11)、(12)省略句 (13)被动句 (14)省略句 (15)宾语前置 (16)被动句 (17)定语后置 (18)宾语前置 (19)被动句 (20)介词结构后置 (21)宾语前置 七、(1)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 晓风残月 (2)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3)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4)栏杆拍遍 (5)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6)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7)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8)莫道不销魂 人比黄花瘦 (9)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10)其势不俱生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九、(1)我认为普通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秦是个大国呢?而且为了一块璧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不值得。(2)秦王左右侍卫要杀相如,相如瞪着眼呵斥他们,侍从都被吓退了。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盆。(3)相如的门客们都劝相如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眷家人来侍奉您,只是仰慕您的高尚德行啊。现在您和廉颇职位相同,廉将军公然说一些无礼的话,您却害怕而躲避他,恐惧得太过分了。平常的人对此尚且会感到羞耻,何况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用,请让我们走吧!”(4)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