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一、通假字 找一找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 1.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 2.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 3.零丁孤苦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 4.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 5.而母立于兹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 6.亦由今之视昔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 二、重点实词 解释下列实词。 1.歌 2.望 3.下 4.行 5.薄 6.拜 7.矜 8.顾 9.置 10.归 11.次 12.修 13.临 14.一 三、重点虚词 掌握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之 2.于 3.而 4.以 5.所 四、词类活用 解释下列加点的活用的词语。 1.____________ ①顺流而东也(     )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③历职郎署(     ) ④垣墙周庭(     ) ⑤乳二世(     ) 2.____________ 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③但以刘日薄西山(     ) ④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⑤前辟四窗(     ) 3.____________ ①击空明兮溯流光(     ) ②凡在故老(     ) 4.____________ 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②多可喜,亦多可悲(     ) 5.____________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②谨拜表以闻(     ) 6.____________ 侣鱼虾而友麋鹿(     ) 五、古今异义 辨别下列加点词语古今义的不同。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 3.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 4.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不行: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 成立: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 5.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 6.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 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 8.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 六、特殊句式 指出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特点。 1.____________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今臣亡国贱俘(     )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 2.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 何为其然也(     ) (2)____________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 3.____________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七、名句诵读 1.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____。 2.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_______。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4.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茕茕孑立,______________。 6.日薄西山,____________,人命危浅,____________。 7.臣生当陨首,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9.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10.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______________,信可乐也。 11.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浪形骸之外。 八、重点成语 理解下列成语的含义。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形容很丰富,用不完。 零丁孤苦:孤单生活,无所依靠。 茕茕孑立:形容孤孤单单,无所依靠。 形影相吊:形容孤独。吊,慰问。 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薄,迫近。 朝不虑夕:保得住早上,不一定保得住晚上,形容情况危急。 游目骋怀:尽览景物,舒展情怀。游目,纵目观望;骋怀,任性放开胸怀。 九、课内素材挖掘 1.【高频素材】(《赤壁赋》) (1)《赤壁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素材评析】 (1)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这些性格特点适合话题“丰碑”“谈意气”“沉稳与灵动”“高洁与志气”等。 (2)自然是一本无字书,书中有着丰富的内容。清风明月,白露水光……徜徉其中,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清风明月,托之以送祝福,以怀故人,以寄愁思,是无字书中最耐读的内容,阅读之,可给我们许多深刻的启示。这一内容可运用于“明月清风自在怀”“自然与人生”等话题。 (3)人生如蜉蝣般短暂,如米粒般渺小,生命的渺小短促让我们哀叹,长江的浩瀚无穷令我们枉自羡慕。苏轼在沉重的打击面前,不免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与彷徨之中,于是乎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的慨叹。但苦闷中我们只有哀叹的份吗?反其意而用之,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运用实例】 (1)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的风雨无阻,“风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 他的“一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阔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我们的人生。 ——《风雨任平生》 (2)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谈意气》 (3)苏轼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风,可以穿越荆棘》 (4)被贬黄州的苏轼,夜游赤壁,眼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他一扫贬谪之失意与惆怅,兴之所至,情不自禁“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沐浴着明月,享受着清风,东坡先生峰回路转地完成了自己灵魂上脱胎换骨般的自省,完成了自己艺术精神上的蒸馏和升华,完成了自己人格魅力上的超脱,完成了自己心灵上的淡泊豁达。清风明月,是洗涤人心的清泉,是忘怀世事的美酒。走进自然,与清风明月为伴,与星光水天为伍,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成败得失,还有什么割舍不下的兴衰荣辱? (5)吾生须臾,须臾吾生,岁月飞扬,年华流转,几百年、几万年甚至几百万年的历史宛如一瞬,难怪苏轼发出了深沉的悲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可是,如果我们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如果我们有“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的欲望,如果我们有“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的豪情,在打击面前不消沉,在挫折面前不气馁,努力拓宽生命的宽度、厚度,又何必在乎生命的长度?元朝散曲家刘因说得好:“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因为人生虽短犹长。 2.【高频素材】(《陈情表》) (1)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李密原是蜀国大臣,因蜀灭而成为亡国遗臣。晋武帝多次征召李密出仁,李密均以祖母年老多病为由推辞。这篇文章,就是他向晋武帝申述自己不能应召出仁理由的一封奏章。全文情真意挚,情理交融,令人动容。晋武帝读完后,非但没有追究他的怠慢之责,反而赞美他的孝心,赐他奴婢二人,并让郡县供他祖母膳食。李密在祖母去世后,即出任太子洗马,后又出任温县令、汉中太守等职。 【素材评析】 (1)忠义与亲情,面对命运的抉择。他毅然选择了后者。李密是幸运的,崎岖艰难的人生路上有祖母的慰藉;祖母是幸福的,常伴左右的李密用不离不弃、始终如一诠释着什么是孝和爱的真谛。用孝义、恩情和守护交织出一个个爱的闪光点! (2)《陈情表》一文可以利用的写作素材较多。如从李密角度思考,适用“语言的艺术”“善意的谎言”“情与理”“行走在取舍中”“真诚的力量”等题目;从晋武帝角度思考,适用“宽容的力量”“气度”“尊重”等题目;从李密与祖母的关系角度思考,适用“带着感恩上路”“源泉”等题目;从整体角度思考,适用“补钙”“镜子”(反思当今孝文化的缺失)等题目。 【运用实例】 (1)李密守得本分,一篇《陈情表》道尽处境的矛盾,终得帝王的赏识;昏暗的灯光,熬制的汤药,望着祖母斑白的发丝,伴随着沉重的喘息,一阵咳嗽声似铁锤般重重敲击在他的心上,看着祖母浑浊的双眼,他明白,侍奉祖母,是他必尽的职责。奔驰的快马,庄严的圣旨,听着天子一声声的诏令,还有郡丞接二连三的催促,他也明白,报效国家,是他应尽的职责。然而当国与家的重担双双压上他的肩膀时,却让他左右为难。“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李密,一个无论对国还是对家,都坚守本分的忠臣孝子,一篇《陈情表》,道尽心中无限的矛盾和无奈。“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他在国和家的本分中苦苦挣扎,也正因如此,终得天子青睐。 ——《守得本分》 (2)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李密作为蜀国遗臣,一再拒绝担任晋朝官职,是会引起晋武帝猜疑的,幸而他的《陈情表》写得入理入情,“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这段至情至理的文字,使皇帝也不得不赞叹他的孝心,而不再追究他的“逋慢”。情理融合的文字,有着让人无法拒绝的力量。 (3)大度往往能使人收获良多。对“少仕伪朝”的亡国臣子李密,晋武帝不计前嫌,大度为怀,将其任命为太子洗马,而李密竟“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让晋武帝硬硬地碰了一个钉子。但作为一国之君的晋武帝再次展示了大度的胸怀,不但同意了他的请求,还赐予奴婢二人,并遣人供李密祖母膳食。晋武帝的大度感动了李密,在祖母去世后,李密即出仕。大度,让晋武帝为国家觅得了一位好官。 (4)读《陈情表》,为浓浓的祖孙情感动不已。“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依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为报答养育之恩,李密拒绝出仕,甘冒杀身之险。不禁想起卖身葬父的董永、恣蚊饱血的吴猛、卧冰求鲤的王祥……他们将感恩和孝道演绎得动人心肠、催人泪下。人情观念日益淡薄的今人,是否该再次温习那些温暖的故事,给自身“补钙”? 答案与解析 文言文 一、1.缪 缭 盘绕 2.籍 藉 狼藉,凌乱 3.零丁 伶仃 孤独的样子 4.有 又 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5.而尔 你 6.由 犹 像 二、1.动词,唱起歌 名词,歌词 名词,歌曲的声调 2.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日 动词,眺望 3.动词,攻占,打下方位名词,位置在低处,与“上”相对 4.动词,经 动词,行走动词,遵行 5.形容词,浅薄 动词,迫近 6.动词,授官 动词,呈上 7.动词,怜惜 动词,自夸 8.动词,向周围看 动词,拜访 9.动词,安放 动词,设置 动词,放弃,丢下 10.动词,女子出嫁 动词,归附 11.近旁,旁边 按顺序 驻扎 12.修长,直而高 长 整修,修建 13.面对 面对 接近 14.数词 整个 把……看做一样 一样,相同 统一数词 专一 三、1.助词,无实义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音节助词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音节助词,不译 2.介词,在 介词,从 介词,被 介词,给 介词,比3.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顺承 连词,表修饰4.连词,因为 介词,用,凭借 介词,用,在 连词,表目的 5.处所,地方 “所”与“手植”组成名词性词组,是“……的” 四、1.名词活用作动词 ①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 ②名词作动词,打鱼 ③名词作动词,任职 ④名词作动词,修筑垣墙 ⑤名词作动词,用乳汁喂养 2.名词作状语 ①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②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南 ③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④名词作状语,在外,在内 ⑤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3.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①形容词用作名词,月光下清澈的江水 ②形容词作名词,旧朝老臣 4.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①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②形容词作动词,有许多 5.使动用法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 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6.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五、1.天上的斗宿和牛宿,星宿名 西班牙的一种人跟牛相斗的娱乐活动 2.白茫茫的水气 二十四节气之一 3.指内心思慕、向往的人 常指容颜漂亮的女人 4.不能行走 不可以 成人自立 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5.流星的光 微小的光 6.申诉 说给人,使人知道 7.指私情数量少 8.辛酸苦楚 身心劳苦  六、1.判断句 (1)“……也”表判断 (2)省略标志判断(3)“……,……也”表判断 2.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为”的宾语 (2)介词结构后置句 ①介词短语“于东山之上”“于斗牛之间”后置 ②介词短语“于陛下”后置 3.被动句 (1)“于”表被动 (2)不带标志的被动句 七、1.徘徊于斗牛之间 2.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泣孤舟之嫠妇 3.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 4.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5.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 6.气息奄奄 朝不虑夕 7.死当结草 8.三五之夜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9.儿寒乎 欲食乎 10.俯察品类之盛 足以极视听之娱 11.晤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