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7同步跟踪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折桂令·过多景楼 元·周文质 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 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 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 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哀情在结尾处才涌出,看似突然,其实合情合理,请结合全诗从景与情的角度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题目。 葛溪驿 宋·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漏:漏壶,古时计时器。 从全诗看,诗人是运用哪些表达技巧来抒发自己情感的?请略加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御街行·秋日怀旧 宋·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①。 注:①原指晋人殷浩 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读第二、三两联,任选一联,分析作者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本曲开篇便极力展现春天的美景,但当低下头来细想时才发现这一切都和自己形成了对比,乐景写哀情,更触发了他的思念之情、离愁之苦。(2)前面的“渡口”“江头”已透出别情,渡口、江头古来就是送别的场所。(这首诗先写春天美景:春水、云天、禽、消雪、缺月、桃红梨白,这些都是游子从舟中的远观之景。当低下头来细想时才发现这一切都和自己形成了对比,更触发了他的思念之情) 2.(1)直接抒情,二、三两联直接抒发夜宿所感。(2)借景抒情,首联描写葛溪驿的环境,营造氛围;尾联以黄叶鸣蝉衬托自己的心境。(所谓“病中最觉风露早”,写出了病中行役又值晚秋夜寒切肤透骨的感觉。全诗以客行为线索,从乡思到忧时,既贯穿一气,又推转变化。前半写景,感觉真切,后半抒情,笔力充沛,是王安石七律中的上乘之作) 3.这首词上片从夜静叶落写起,极写远空皓月澄澈之境,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出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愁情。 4.第二联通过对天气、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时局的混乱和危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第三联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樽无绿”“绿”指酒)和以虚写实的方法,以幻作真(“炉存火似红”),写出生活的艰辛和作者内心的苦闷。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