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假期语文能力提升训练(四)
(共45分,50分钟)
训练时间
自查得分
主要问题
补偿措施
2012年 月 日
时 分- 时 分
一、(15分)
1.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①燕争泥。沈郎②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③啼,此情唯有落花知。
注:①池馆:周围有水池的屋子。②沈郎:即多病的诗人沈约,这里指词人自己。③鹧鸪:一种鸟,其啼声俗谓似“行不得也哥哥”。
(1)请简要分析上阕是如何写景的。(4分)
(2)“此情唯有落花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分)
2.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或师焉,或不焉, ,吾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
(2)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田园居》)
(3)千岩万转路不定,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但以刘日薄西山, ,人命危浅。(李密《陈情表》)
(4)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二、(12分)
3.将下面5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4分)
人在文字里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上心情去文字里旅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就陶醉了,微笑与泪水变化着表情,那铅字就幻化成感受,我们的路途有多样的心情相随。
①退去虽然退去,而心中早已涌起了某种情怀
②一个个字像火车窗外的风景
③沿途有灿烂如阳光的喜
④也有淅沥如雨的哀
⑤有随风而逝的怒
4.请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0字。(4分)
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与《湖光山色》基本上是在公众的视野之外,但这恰恰说明了,本届评奖并没有把作品的知名度太当回事,它所看重的还是作品的文学品质和文学价值。这使得这个中国文学最高奖的颁布,第一次显得这样平静,而少了很多口舌和是非。而它的另一特色,则突出表现为《暗算》的获奖。这个作品的获奖显示了这个奖项巨大的包容性;同时,它也开启了一扇门窗,意味着今后会有更多的风格迥异的作品被这个奖项所接纳。
答:
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
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九月二十五日二十一时十分,“神七”带着我国人民的期望——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冉冉升上太空,翱翔宇宙。变速变轨成圆圈绕地球行驶三圈上,我们的航天员翟志刚,穿上我国自行研制的航天服,打开舱门,在二位航天员的帮助下缓缓出舱,遨游太空,并手摇五星红旗向全国人民及世界人民招手问好,顺利完成党和人民交给他行走太空的任务。
假设你作为全国高中生的代表在泉卫星发射中心见证了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请在中心的留言簿上写下你此时此刻的感受。要求留言使用1—2种修辞格,不得超过50字。
留言内容:
三、(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
丰子恺
在四十几年前,我做中小学生的时候,图画、音乐两科在学校里最被忽视。那时学校里最看重的是所谓英、国、算,即英文、国文、算术,而最看轻的是图画、音乐。因为在不久以前的科举时代的私塾里,画图儿和唱曲子被先生知道了要打手心的。因此,图画、音乐两科,在课程表里被认为一种点缀,好比中药方里的甘草、红枣;而图画、音乐教师在教职员中也地位最低。好比从前京戏里的跑龙套的。因此学生上英、国、算时很用心,而上图画、音乐课时很随便,把它当作游戏。
然而说也奇怪,在我所进的杭州师范里,有一时情形几乎相反:图画、音乐两科最被看重,校内有特殊设备(开天窗,有画架)的图画教室和独立专用的音乐教室,置备大小五六十架风琴和两架钢琴。课程表里的图画、音乐钟点虽然照当时规定,并不增多,然而课外图画、音乐学习的时间比任何功课都勤:下午四时以后,满校都是琴声,图画教室里不断的有人在那里练习石膏模型木炭画,光景宛如一艺术专科学校。
这是什么原故呢?就因为我们学校里的图画音乐教师是学生所最崇敬的李叔同先生。李叔同先生何以有这样的法力呢?是不是因为他多才多艺,能演话剧,能作油画,能弹贝多芬,能作六朝文,能吟诗,能填词,能写篆书魏碑,能刻金石呢?非也。他之所以能受学生的崇敬,而能使当时被看轻的图画音乐科被重视,完全是为了他的教育精神的关系: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是认真的,严肃的,献身的。
夏丐尊先生曾经指出李叔同先生做人的一个特点,他说:“做—样,像一样。”李先生的确做一样像一样: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风流名士;做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李先生何以能够做一样像一样呢?就是因为他做一切事都“认真地,严肃地,献身地”做的原故。
李先生一做教师,就把洋装脱下,换了一身布衣:灰色布长衫,黑布马褂,金边眼镜换了钢丝边眼镜。对学生态度常是和蔼可亲,从来不骂人。学生犯了过失,他当时不说,过后特地叫这学生到房间里,和颜悦色,低声下气的开导他。态度的谦虚与郑重,使学生非感动不可。
李先生上一小时课,预备的时间恐怕要半天,他因为要最经济地使用这五十分钟,所以凡本课中所必须在黑板上写出的东西,都预先写好。黑板是特制的双重黑板,用完一块,把它推开,再用第二块,上课铃没有响,李先生早已端坐在讲坛上“恭候”学生,因此学生上图画、音乐课决不敢迟到。往往上课铃未响,先生学生都已到齐,铃声一响,李先生站起来一鞠躬,就开始上课。他上课时常常看表,精密的依照他所预定的教案进行,一分一秒钟也不浪费,足见他备课是很费心力和时间的。
吃早饭以前的半小时,吃午饭至上课之间的三刻钟,以及下午四时以后直至黄昏就睡——这些都是图画音乐的课外练习时间。这两课在性质上都需要个别教学,所以学生在课外按照排定的时间轮流地去受教,但是李先生是“观音斋罗汉”,有时竟一天忙到夜。我们学生吃中饭和夜饭,至多只费十五分钟,因为正午十二点一刻至一点,下午六点一刻至七点,都是课外练习时间。李先生的中饭和夜饭必须提早,因为他还须对病发药地预备个别教授。李先生拿全部的精力和时间来当教师,李先生的教育精神真正是献身的!这样,学生安得不崇敬他,图画、音乐安得不被重视?!
(选自2008年10月27日《现代教育导报》,有删改)
6.本文是写李叔同先生的,开篇却先从自己做中小学生时图画、音乐不被重视写起,为什么?(4分)
7.请具体分析一下作者是怎样表现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的?(4分)
8.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从两个方面作答。(4分)
9.这篇文章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哪些特点?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6分)
能力提升训练(四)
一、(15分)
1.(1)在上阕中,作者运用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或白描手法)抓住春天景象的特征,(1分)通过微风、轻云、碧水、晴空和争泥春燕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图。(3分)
(2)“此情唯有落花知!”拟人手法。(2分)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和思念故旧亲人的感情。(2分)
2.(1)小学而大遗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唯见江心秋月白 羁鸟恋旧林
(3)迷花倚石忽已暝 气息奄奄
(4)出师未捷身先死 齐彭殇为妄作
二、(12分)
3.(4分)②①③⑤④(答对5个得4分,答对3个得2分,答对2个得1分。)
4.看重文学品质和文学价值,包容风格多样性,是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两大特色。
5.示例一: 看“神七”上天,如饮醇酒,激情满怀;
睹太空漫步,如赏美景,兴奋异常;
闻天地通话,如听仙乐,意兴遄飞。
示例二:神七真神奇,太空显身躯;宇宙有中国,漫步展英姿。
示例三:太空一小步,中国一大步。
示例四:神七创神话,华夏谱华章。
三(18分)、
6.作者运用对比手法,(2分)反衬出李叔同先生与众不同的教育精神。(2分)
7.作者通过李叔同先生和颜悦色的开导学生感动学生(或“和蔼的开导教育学生”)(1分)、充分准备提前到班认真上课(或“认真上课”)(1分)和课余挤时间对学生进行课业辅导(或“认真对学生进行辅导三件事”)(1分)等三件事表现了李先生“认真、严肃、献身”的教育精神(1分)。
8.这句话在文中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一是照应了上文,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二是表现了作者对李叔同先生的敬佩之情。(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9.语言表达特点:善用比喻、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多用短句;语言风趣诙谐;语言准确生动。等等。(能答出三点即可,每点1分)
启示:在写作时可适当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使用短句能够行文简洁明快;风趣诙谐的文风能给读者轻松的感觉,也容易引起阅读的兴趣。(答出三点可得3分,答案合理即可)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