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十四) [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计日程功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湖泊(bó) 畏葸(xǐ)不前 B.神彩奕奕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铿(kēng)锵 囿(yǔ)于成见 C.绿草如荫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挟(xiā)制 越俎代庖(páo) D.仗义执言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噱(xué)头 相(xiàng)机行事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尽管当前平板电脑销售火爆,但专家预计,另外一个新兴的概念产品“超级本”,在今年下半年将翻云覆雨,成为市场的新宠。 B.一个人如果阅历丰富,知识广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懂一点,又有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么写起文章来就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C.即将毕业,博学敬业的老师、热情友好的同学和相敬如宾的室友,都让我依依难舍,高中三年生活会成为我人生最珍贵的回忆。 D.在CBA总决赛第五场比赛中,北京金隅队有望问鼎总冠军,球迷们疯狂抢购门票,几百元的门票被炒到数千元,一时洛阳纸贵。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期,媒体曝光了部分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严重超标,究竟有多少药品企业使用了这种“毒胶囊”,监管部门必须作出肯定的答复。 B.草莓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水果,被誉为“果中皇后”,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它的自然成熟期是每年的5月下旬采摘最为适宜。 C.4月18日,伦敦奥运会进入倒计时100天,伦敦奥组委在英国皇家植物园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活动,并发布了新的奥运口号:“激励一代人”。 D.据报道,日本某小岛近海突然有大量深海鱼漂浮至水面,对于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让当地岛民感到很吃惊,并担心近期会有大地震发生。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和标点,最恰当的一组是(  ) 杭州城不甚繁华,建筑景物均如小家碧玉,灵巧纤柔,__①__十足。众位“佳丽”中,最为夺目的就是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__②__西湖周遭,__③__,煞是引人眼球。 A.①韵味  ②。” ③翘角飞檐,掩映错综,亭台楼阁,红花绿树 B.①兴味  ②”。 ③翘角飞檐,掩映错综,亭台楼阁,红花绿树 C.①兴味  ②。” ③亭台楼阁,翘角飞檐,红花绿树,掩映错综 D.①韵味  ②”。 ③亭台楼阁,翘角飞檐,红花绿树,掩映错综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B.杜牧是“初唐四杰”之一,致力于改革六朝文风,他的诗文“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风格清新刚健,开创了初唐诗歌新气象。 C.闻一多是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代表作有《死水》《红烛》,他主张诗歌“不独包括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 D.普希金是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风格多样的文学作品,影响深远。 二、名句名篇默写(8分) 6.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__________,故克之。(《左传·曹刿论战》)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______,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__________________!(屈原《国殇》) (5)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6)竹杖芒鞋轻胜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三、文言文阅读(2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常梦锡,字孟图,扶风人,或曰京兆万年人也。岐王李茂贞不贵文士,故其俗以狗马驰射博弈为豪。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累为秦陇诸州从事。茂贞死,子从俨袭父位,承制补宝鸡令。后唐长兴初,从俨入朝,以梦锡从及镇汴。为左右所谮,遂来奔。烈祖①辅吴,召置门下,荐为大理司直。及受禅,擢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益见奖遇。遂直中书省,参掌诏命,进给事中。时以枢密院隶东省,故机事多委焉。 梦锡重厚方雅,多识故事,数言朝廷因杨氏霸国之旧:尚法律,任俗吏,人主亲决细事,烦碎失大体。宜修复旧典,以示后代。烈祖纳其言。元宗②在东宫有过失,梦锡尽言规正,无所挠,始虽不悦,终以谏直多之。及即位,首召见慰勉,欲用为翰林学士以自近。 宋齐丘党,恶其不附己,坐封驳制书,贬池州判官。及齐丘出镇,召为户部郎中,迁谏议大夫,卒以为翰林学士。复置宣政院于内庭,以梦锡专掌密命。而魏岑已为枢密副使,善迎合,外结冯延巳等相为表里。梦锡终日论诤,不能胜,罢宣政院,犹为学士如故。乃称疾纵酒,希复朝。会钟谟、李德明分掌兵吏诸曹,以梦锡人望言于元宗,求为长史,拜户部尚书知省事。梦锡耻为小人所推荐,固辞不得请,唯署牍尾,无所可否。延巳卒文致其罪,贬饶州团练副使。梦锡时以醉得疾,元宗怜之,留处东都留守。周宗力劝梦锡止酒治疾,从之,乃少瘳。召为卫尉卿,改吏部侍郎,复为学士。交泰元年,方与客坐谈,忽奄然卒,年六十一。年后才逾月,齐丘党与败。元宗叹曰:“梦锡平生欲去齐丘,恨不使见之!”赠右仆射,谥曰康。 梦锡文章典雅,歌诗亦清丽,然绝不喜传于人。刚褊少恕,每以直言忤物。尝与元宗苦论齐丘辈,元宗辩博,曲为解释,梦锡词穷,乃顿首曰:“大奸似忠,陛下若终不觉悟,家国将为墟矣!”及割地降号之后,公卿会集,有言及周以为大朝者,梦锡大笑曰:“汝辈尝言致君尧舜,何故今日自为小朝邪!”众皆默然散去。每公卿会集,辄喑呜大咤,惊其坐人,以故不为时所亲附。然既没,皆以正人许之,虽其仇雠,不敢訾也。 (节选自陆游《南唐书·卷七》,有删改) 【注】 ①烈祖:指南唐创立者李昪,为南吴建立者杨行密养子。②元宗:指李璟,是南唐第二个皇帝,后因受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为左右所谮      谮:诬陷 B.元宗怜之 怜:可怜 C.乃少瘳 瘳:病愈 D.每以直言忤物 忤:触犯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B. C. D.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常梦锡品行方正的一组是(3分)(  ) ①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 ②首召见慰勉 ③梦锡终日论诤 ④梦锡耻为小人所推荐,因辞不得请 ⑤歌诗亦清丽,然绝不喜传于人 ⑥汝辈尝言致君尧舜,何故今日自为小朝邪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烈祖把常梦锡招至门下后,对其非常赏识器重,把一些重要事务交给他处置,并让他在宣政院专管机密。 B.常梦锡持重敦厚,品行方正,谏言修复旧典,被烈祖采纳。元宗即位后,首先召见了常梦锡,并对他抚慰勉励。 C.常梦锡对自己被钟谟等推荐做户部尚书深感羞耻,上任后,他只在文书末尾签字却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应付公务。 D.常梦锡性格耿介,忠于朝廷,认为元宗不识宋齐丘朋党真面目,就直言进谏;元宗被迫自降尊号后,他认为自己有失辅佐之职。 11.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梦锡尽言规正,无所挠,始虽不悦,终以谏直多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锡平生欲去齐丘,恨不使见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既没,皆以正人许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九 里 松 者 仅 见 一 株 两 株 如 飞 龙 劈 空 雄 古 奇 伟 想 当 年 万 绿 参 天 松 风 声 壮 于 钱 塘 潮 今 已 化 为 乌 有 更 千 百 岁 桑 田 沧 海 恐 北 高 峰 头 有 螺 蚌 壳 矣 安 问 树 有 无 哉?(取材于张京元《九里松》) 专项训练(十四) 1.D [解析] A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湖泊(pō)。B项,神采奕奕;囿(yòu)于成见。C项,绿草如茵;挟(xié)制。 2.B [解析] A项,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B项,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C项,相敬如宾:夫妻相互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D项,洛阳纸贵:形容好的著作风行一时,广为流传。 3.C [解析] A项,对“有多少”的问题“作出肯定的答复”不合逻辑;B项,“成熟期是每年的5月下旬采摘最为适宜”句式杂糅;D项,成分残缺,“让当地岛民感到吃惊”缺少主语。 4.D [解析] 解答本题,可从辨析词义和标点符号的用法入手,先考虑①②两处的衔接。“韵味”一指声韵所体现的意味,二指情趣趣味,引申指神态;“兴味”,指兴趣。根据语境,①处应填“韵味”。 ②处属间接引用,引用的内容是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句号是对整个句子的收束,所以句号在引号外面。再以③处加以印证,整个语段在讲杭州建筑景物,首先要说的就是建筑特色“亭台楼阁,翘角飞檐”,而这一切都掩映在“红花绿树”中,所以D项答案合理恰当。 5.B [解析] “杜牧”应为“王勃”。 6.(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2)一鼓作气  彼竭我盈 (3)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4)诚既勇兮又以武 魂魄毅兮为鬼雄 (5)烟笼寒水月笼沙 隔江犹唱后庭花 (6)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7.B [解析] 怜:怜爱。 8.C [解析] C项,都是连词,于是,就。A项,兼词,“于之”的合音词;句末语气词。B项,目的连词,来;介词,用。D项,假设关系连词,即使;转折关系连词,虽然。 9.D [解析] ①表现常梦锡自幼好学,擅长写文章;②通过写常梦锡被元宗抚慰勉励,间接表现其品格方正;⑤表现常梦锡虽诗歌清丽却不事张扬的性格。 10.A [解析] 是元宗让常梦锡在宣政院专管机密。 11.(1)常梦锡就苦口婆心规劝他改正,从不屈服,元宗起初虽然不高兴,但最终还是因梦锡敢于直谏而称赞他。(“规”“挠”“多”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常梦锡一辈子都想铲除齐丘朋党,遗憾的是没能让他亲眼看见(这一天)!(“去”“恨”各1分,句意通顺1分) (3)但是常梦锡去世以后,人们都赞许他是正人君子。(“既”“没”“许”各1分) [参考译文] 常梦锡,字孟图,陕西扶风人,也有的人说他是西安万年县人。岐王李茂贞不推重读书人,所以当地的风俗是把擅长狩猎、骑射、博弈的人当做豪杰。唯独常梦锡自幼特别爱好读书,擅长写文章,官至秦陇诸州从事一职。李茂贞死后,他的儿子李从俨继承了爵位,沿袭旧制让常梦锡担任宝鸡县令。后唐长兴初年,李从俨进京谒见天子,让梦锡跟随去镇汴。因为被从俨周围的人诬陷,于是投奔南吴。烈祖李昪辅佐吴王杨行密,把常梦锡招至门下,推荐他做了大理司直。等到烈祖即位,提拔他做了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更加被赏识器重。于是在中书省任职,参与并负责命制诏书,晋升为给事中。当时因为枢密院隶属东省,所以很多国家大事都交给他处理。 常梦锡持重敦厚,品格方正,了解很多旧事,历数朝廷沿袭杨氏独霸朝政的旧习:凌驾法律之上,任用庸俗官吏,国主亲自处置琐细的事务,政务繁杂琐碎,贻误国家大事。应该修复原来的法典制度,留给后人看。烈祖采纳了他的主张。元宗在东宫出现过失时,梦锡就苦心规劝他改正,一点也不让步,元宗起初虽然不高兴,但最终还是因梦锡敢于直谏而称赞他。元宗即位后,首先召见他并抚慰勉励,想任用他做翰林学士,让他在自己身边。 宋齐丘结党营私,对梦锡不依附自己非常憎恨,后因封驳皇帝的诏书而获罪,被贬为池州判官。等到宋齐丘出任地方长官,元宗又召梦锡做户部郎中,升迁为谏议大夫,最终让他做了翰林学士。又在宫禁以内设置宣政院,让梦锡专门掌管机密的命令。这时魏岑已是枢密副使,善于逢迎,在外结交冯延巳等人里应外合。梦锡整天同他们争论劝告,不能取胜,被罢免了在宣政院的职务,仍然像以前一样做翰林学士。梦锡就宣称自己生病,放纵饮酒,希望再回到朝廷。恰好钟谟、李德明分别掌管兵部和吏部,对元宗进谏说梦锡很有声望,请求让梦锡做长史,于是授予他户部尚书一职,负责处理政务。梦锡对自己被小人推荐深感耻辱,坚决拒绝,但没获批准,就只是在文书末尾署名,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冯延巳最终玩弄文字罗织罪名,把梦锡贬为饶州团练副使。梦锡当时因为经常喝醉酒而生病,元宗怜爱他,就让他留守在东都。周宗努力劝说梦锡戒酒治病,梦锡听从了他的建议,才渐渐病愈。又被征召为卫尉卿,改任吏部侍郎,又成为翰林学士。交泰元年,正与客人坐着谈话,忽然气息微弱而死,享年六十一岁。去世一月后,齐丘朋党失败。元宗感叹说:“梦锡一辈子都想铲除宋齐丘朋党,遗憾的是没能让他亲眼看见(这一天)!”追赠他右仆射官职,谥号是“康”。 梦锡的文章很典雅,诗歌清雅秀丽,但他很不喜欢让人看。他性情刚强,气量狭小,很少宽容他人,常常因为直言不讳而触犯别人。曾经同元宗努力辩论齐丘这些人,元宗很有辩才,绕着弯子和他解释,梦锡无话可说,就一边磕头一边说:“大奸之人貌似忠诚,陛下如果始终不觉察醒悟的话,国家就会灭亡啊!”等到南唐向后周割地自降尊号后,公卿集会,谈论到后周时,有人认为后周是正统的朝廷,梦锡就大笑着说:“你们这些人曾经说要辅佐皇上,让他成为比肩尧舜的明主,为什么今天我们自己成了小朝廷呢?”众人都沉默不语,悄然散去。每当公卿集会,梦锡就厉声怒喝,让在座的人感到震惊,因为这个缘故他不被当时的人亲近。但是他去世以后,人们都赞许他是正人君子,即使是仇人,也不敢诋毁他。 12.九里松者/仅见一株两株/如飞龙劈空/雄古奇伟/想当年//万绿参天/松风声壮于钱塘潮/今已化为乌有/更千百岁/桑田沧海/恐北高峰头有螺蚌壳矣/安问树有无哉? (“/”处为必断句处,“//”处为可断可不断处;必断处每答对2处得1分,在可断可不断处断句,不得分;断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 [断句译文] (被称为)九里松(的名胜),现在只能见到一两棵松树,像飞龙劈开天空一样,显得苍劲而雄伟。遥想当年,万松苍绿,直插云天,松涛声比钱塘江的潮水还要雄壮,而今已经化为乌有了;再过千百年以后,沧海变桑田,恐怕连北高峰顶都会出现螺蚌壳呢,还用问松树有无吗?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