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三十三) [语文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伺机/伺候 躯壳/甲壳虫 下载/载歌载舞
B.熨斗/熨帖 角色/角斗士 偏差/差强人意
C.模板/模型 卷轴/压轴戏 慰藉/声名狼藉
D.重创/创伤 露脸/露马脚 作坊/作茧自缚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气概 满堂彩 班师回朝 无立椎之地
B.抱怨 一炷香 关怀备至 恨铁不成钢
C.擅长 露马脚 趾高气扬 工到自然成
D.瞭望 碰钉子 名门旺族 一言以蔽之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阿拉伯世界发生的多米诺骨牌似的政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仅极大改变了这个地区的地缘政治版图,也使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②去年12月,分散在全国31个大城市的52块LED屏被整合在一起,实现了网上________,此举的意图是力争打造全球最大的户外同步信息平台。
③4月18日晚,安徽中升药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有毒气体________事故,已导致2人中毒死亡,10人遭受重伤。
A.剧变 联播 泄漏 B.剧变 连播 泄露
C.巨变 连播 泄漏 D.巨变 联播 泄露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2012年3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海洋局、民政部受权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
B.对于市场上的“注胶虾”,消费者早就向相关部门举报过,但众多监管部门纷纷规避的姿态更让民众汗颜、无奈。
C.进入2月以来,新奥能源和中国石化联合收购中国燃气一事传得纷纷扬扬,百姓担心天然气会“涨声想起”。
D.美国高等学府资质良莠不齐,部分高校管理松散的现象并不鲜见,发生在狄克森州立大学的入学丑闻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2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继续面临价格低、成本高的严峻形势,经济效益进一步下滑,出现了第一次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全行业亏损。
B.面对错综复杂的海洋主权纷争,除了卓越的外交智慧和高超的维权谋略外,高技术装备已经成为有效捍卫海洋权益的重要途径。
C.日前,菲律宾军舰闯入南海黄岩岛海域,打着所谓“维护主权”的旗号下,对停靠在黄岩岛避风的中国渔船进行袭扰,被中国海监船制止。
D.我国辽西地区发现了大量保存着精美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足以说明,许多小型恐龙也长有与鸟类相似的羽毛。
二、名句名篇默写(8分)
6.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任选其中4道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__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____________,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______,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5)清风徐来,______________。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6)而世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在于险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两个感恩节①的绅士
欧·亨利
①斯塔弗·皮特坐在联合广场喷泉对面人行道旁边的第三条长凳上。九年来,每逢感恩节,他总是不早不迟,在一点钟的时候坐在老地方。但是,斯塔弗·皮特今天出现在一年一度的约会地点,似乎是出于习惯,而不是出于饥饿。
②皮特一点儿也不饿。来这儿之前他刚刚大吃了一顿,如今只剩下呼吸和挪动的力气了。他的衣服当然褴褛,衬衫前襟一直豁到心口,可是夹着雪花的十一月的微风只给他带来一种可喜的凉爽。因为那顿特别丰富的饭菜所产生的热量,使得斯塔弗·皮特不胜负担。
③那顿饭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他路过五马路起点附近的一幢红砖住宅,那里住有两位尊重传统的老太太。她们派一个佣人等在侧门口,吩咐他在正午过后把第一个饥饿的过路人请进来,让他大吃大喝,饱餐一顿。斯塔弗·皮特去公园时,碰巧路过那里,给管家们请了进去,成全了城堡里的传统。
④斯塔弗·皮特朝前面直瞪瞪地望了十分钟之后,觉得很想换换眼界。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慢慢把头扭向左面。这时,他的眼球惊恐地鼓了出来,他的呼吸停止了,他那穿着破皮鞋的短脚在砂砾地上簌簌地扭动着。
⑤因为那位老先生正穿过马路,朝他坐着的方向走来。
⑥九年来,每逢感恩节,这位老先生总是来这儿寻找坐在长凳上的斯塔弗·皮特,总是带他到一家饭馆里去,看他美餐一顿。
⑦老先生又高又瘦,年过花甲。他穿着一身黑衣服,鼻子上架着一副不稳当的老花眼镜。他的头发比去年白一点儿,稀一点儿,而且好像比去年更借重那支粗而多节的曲柄拐杖。
⑧斯塔弗·皮特眼看他的老恩人走近,不禁呼吸短促,直打哆嗦。
⑨“你好。”老先生说,“我很高兴见到一年的变迁对你并没有什么影响,你仍旧很健旺地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逍遥自在。仅仅为了这一点幸福,今天这个感恩节对我们两人都有很大的意义。假如你愿意跟我一起来,朋友,我预备请你吃顿饭,让你的身心取得协调。”
⑩老先生每次都说同样的话,九年来的每一个感恩节都是这样。这些话本身几乎成了一个制度。除了《独立宣言》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同它相比了。以前在斯塔弗听来,它们像音乐一般美妙。现今他却愁眉苦脸,眼泪汪汪地抬头看着老先生的脸。细雪落到斯塔弗的汗水淋漓的额头上,几乎咝咝发响。但是老先生却在微微打战,他掉转身子,背朝着风。
?
斯塔弗抬着头,瞅了他一会儿,自怨自艾,好不烦恼,可是又束手无策。老先生的眼睛里闪出光亮,他脸上的皱纹一年比一年深,但他那小小的黑领结依然非常神气,他的衬衫又白又漂亮,他那两撇灰胡髭典雅地翘着。
?“谢谢你,先生。非常感谢,我跟你一起去。我饿极啦,先生。”
?饱胀引起的昏昏沉沉的感觉,并没有动摇斯塔弗脑子里的那个信念。老先生带着他的一年一度的受惠者,朝南去到那家饭馆和那张年年举行盛宴的桌子。
?“老家伙来啦,”一个侍者说,“他每年感恩节都请那个穷汉吃上一顿。”侍者在桌子上摆满了节日的食物——斯塔弗叹了口气,举起了刀叉。
?在敌军中杀开一条血路的英雄都没有他这样勇敢。火鸡、肉排、汤、蔬菜、馅饼,一端到他面前就不见了。他跨进饭馆的时候,肚子里已经塞得实实足足,食物的气味几乎使他丧失绅士的荣誉,但他却像一个真正的骑士,打起精神,坚持到底。
?一小时之后,斯塔弗往后一靠,这一仗已经打赢了。
?“多谢你,先生,”他像一根漏气的蒸气管子那样呼哧呼哧地说,“多谢你赏了一顿称心的中饭。”
?接着,他两眼发直,费劲地站起身来。一个侍者把他像陀螺似的打了一个转,推他走向门口。老先生仔仔细细地数出一块三毛钱的小银币,另外给了侍者三枚镍币做小账。
?他们像往年那样,在门口分了手,老先生往南,斯塔弗往北。
?在第一个拐角上,斯塔弗转过身,站了一会儿。接着,他的破旧衣服像猫头鹰的羽毛似的鼓了起来,他自己则像一匹中暑的马那样,倒在人行道上。
救护车开到,年轻的医师和司机低声咒骂他的笨重。既然没有威士忌的气息,也就没有理由把他移交给警察局的巡逻车,于是斯塔弗和他肚子里的双份饭就给带到医院里去了。
过了一小时,另一辆救护车把老先生送来了。他们把他放在另一张床上。
不多久,一个年轻的医师碰到一个眼睛讨他喜欢的年轻的护士,便停住脚步,跟她谈谈病人的情况。
“那个体面的老先生,”他说,“你怎么都猜不到,他几乎要饿死了。从前大概是名门世家,如今落魄了。他告诉我说,他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节选自作者同名小说)
【注】 ①1620年,英国清教徒因不堪宗教压迫,乘坐“五月花号”船来到美洲普利茅斯,首批船员上有英格兰、苏格兰和荷兰的移民一百零二人。移民定居后的次年,为庆祝第一次收获,感谢上帝的恩惠,制订了感恩节,后成为美国法定节日,一般在每年十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 小说讲述流浪汉皮特与老先生坚持“感恩节传统”,最后一个被撑病,一个被饿昏的故事。看似简单的故事背后,却透射出人性的光辉。
B.“微风只给他带来一种可喜的凉爽”“细雪落到斯塔弗的汗水淋漓的额头上”,文中这两处环境描写,从侧面表现了皮特饱餐后的真实状况。
C. 老先生“好像比去年更借重那支粗而多节的曲柄拐杖”,并在细雪中“微微打战”“背朝着风”,这些描写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D.选文用词准确,第④段“他的眼球惊恐地鼓了出来”中的“鼓”字,“簌簌地扭动着”中的“扭动”都形象地表明皮特此时又懊恼又激动的心理。
E.作者没有直接表露自己的感情倾向,而是通过故事本身来客观表达。这种写法更易使读者深入故事,引发共鸣,从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8.通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7分)
(1)老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段的语言很有特色,请进行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欧·亨利小说的结尾总使人感到“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感恩”是人类的永恒话题,请结合原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