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三十五) [语文基础知识+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胸脯/黄埔 遂心/燧人氏
挑衅/殒身不恤 童山濯濯/擢发难数
B.蚍蜉/纰漏 满堂彩/隐瞒
烜赫/颓垣断壁 吹毛求疵/龇牙咧嘴
C.谙熟/黯淡 靛蓝/白洋淀
罢黜/相形见绌 俾众周知/稗官野史
D.贬低/针砭 大腕/绾袖子
墙隅/喁喁私语 锒铛作响/书声琅琅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组是(3分)( )
A.漱口 国藉 雄赳赳 源远流长
B.斑斓 沉湎 金钢钻 插科打诨
C.诠释 掂量 荧光屏 鸠占鹊巢
D.宣泄 竣工 家具店 委屈求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2012年中国经济将有三大________:一是稳住物价以后稳定增长成关键,二是房价降温以后政策博弈在加剧,三是多项改革并举继续深化有期待。
②在乱象纷呈的当今世界,亚太地区保持了总体稳定的良好________,本地区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成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
③中国城市网盟各成员单位深入挖掘并展示各地______的先进人物,在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爱心浪潮,让爱心温暖了中国大地。
A. 看点 姿态 感同身受
B. 焦点 态势 感同身受
C. 看点 态势 感人至深
D. 焦点 姿态 感人至深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位资深作家说:“要写出好作品,一定要头顶有天,脚下有地,眼中有人。”在座的文学爱好者们听后拍手称快。其实,不仅写作如此,要真正做好一件事,无不如此。
B.这次活动承蒙贵公司慷慨解囊,热情相助,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他日有托,本人定当投桃报李,鼎力相助。
C.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那么你还要继续去寻找,千万不要安之若素。只要你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D.近年来,“红色”旅游、农业旅游、科技旅游、探险旅游等特色旅游方兴未艾,甚至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名片。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由于建设规模大,建设经验缺乏,目前不少在建公租房项目存在设计不合理、成本控制难、后期维护不便等问题。
B.“量化比选”要求选拔任用干部在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用人原则和任职条件前提下,将影响和决定干部选拔任用的评价要素统筹考虑。
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D.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挖掘和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湖南特色的文化产品。
二、名篇名句默写(5分)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
(1)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兰亭集序》)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__________,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4)__________________,亦崎岖而经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____________________,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6)____________________,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8)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王烈:甘做乡野一画贤
罗先哲
王烈学画之初,就对竹兰情有独钟。四十余年来,他对宋代文同至清郑燮、蒲华等一百五十余位兰竹大家的作品,逐一反复研究,探索其神韵,得其精髓,力创新意,建造着属于自己的艺术殿堂。20 世纪70 年代中期,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烈得知山东艺术学院院长于希宁教授家中有一部日文版的《支那书画大成兰竹集》。这部书在山东已是孤本,于先生视为家宝,从不外借。一个深秋飘雨的季节,王烈从淄博赴济南于先生家登门求借。他首先做了自我介绍,又当场作画。于先生被王烈的真诚和执著所感动,破例将画集借给王烈,但与其约法三章:一是只能自己看;二是必须亲自送还,不准邮寄,不准托人捎送;三是限期七天。王烈抱起画集,如获至宝地急速赶回淄博。他买了几大包饼干,提了几暖瓶开水,把自己反锁在屋里。整整五天六夜,他未走出房门,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看,又临摹了二百八十六张兰竹画。第七天中午,王烈赶往济南,推开于先生的家门。当于老得知他在五六天内竟然临摹了那么多兰竹画时,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王烈异常疲惫地赶回淄博,回到宿舍怎么也脱不下鞋子——脚背肿得撑破了皮,小腿肿得像牛腿。正是凭着这种执著精神,他的绘画技法越来越精。
“师从古人,师从造化,师从我心”是王烈从事国画创作以来坚定不移的信念。20 世纪70 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王烈九下江南写生。其间,同去的画友都忙里偷闲逛城市,买东西,他则一头扎进竹林里,细细观察体会,找素材、写生,一画就是几个小时。风雨雾露、春夏秋冬,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季节竹子的变化,历历在目,颇有心得。每次从江南返回淄博后,几百张写生素材摆满了床上地下,王烈一张一张地回想着翠竹的长势与变化。一时兴起,挥毫即作,江南幽篁,亭亭立于纸上。每一张画中,都融入了他的心血和才智,韵味无穷。
在传承与变革的问题上,王烈经过多年的思索,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坚定不移地实践着。一是探索画竹的构图,大胆创新,不拘泥于古人,亦不蹈今人,精、简、奇、崛;二是在题款上,善于用简洁的文字,通俗易懂的词语,使题款与画作和谐一体,珠联璧合。东营市作家协会主席在一篇散文里写道:“王烈先生的兰竹,按其功力来说,已经可以进入大师之境界,但先生的闲云野鹤孤傲不群却影响了作品的传播。”
“闲云野鹤,孤傲不群”。王烈的身上始终保持着传统文化人的这种品格。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已届不惑之年的王烈,远离闹市,在颜山城南山顶一间小屋里住了下来——那原是看林人的山房,这座小山房,不足二十平方米,四周无路,全是碎石,路滑难行。他在这里一住就是三年。除非有紧急的事情他才下山到单位去,平常就在此专心致志地创作,生活非常艰苦,他却十分舒心。
1993 年内退后,王烈毅然离开城市,回到老家利津县台子庄的老宅子里。干干净净的农家院落,低矮的院墙,简陋的木门,门上方镶着“兰竹苑”的牌匾,院里栽种着翠竹和兰草,满院滴翠。屋前有供来访朋友喝茶、聊天、下棋用的石桌石鼓。堂屋门口贴着他书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泥舍久居心自乐。下联为:篱院长守身更舒。横批:老屋隐士。
有媒体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何避居乡间,王烈坦诚地说:“我作为一个画家,在什么情况下才觉得遗憾和愧疚?绝不是因为没有得到地位、金钱和荣誉,而是作品缺少激情和灵感,没有把内在的感情倾泻出来。艺术需要孤独,艺术家需要静心。”
王烈对自己的绘画要求非常严格。每次画好一幅画,总是要挂在画室的墙上自己先看。看上几天后觉得不足,心中萌生出新的章法和构思,就铺纸挥墨另画。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每作一幅画他都认为不完美。“画,愈画愈难。”这是王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时常对人们说:“我画画永远从零开始,永远在起跑线上。”
王烈在艺术创造上一贯主张求真,鄙视哗众取宠,不愿包装与炒作, 始终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进行国画艺术的探索。不逐名利,务实自励,默默耕耘。“退掉官方协会茧,甘做乡野一画贤。写兰写竹写自我,自由自在天地间。”
(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
7.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传记开头详细记述王烈向于希宁教授真诚求借孤本的情形,突出了王烈对绘画艺术的真诚热爱和执著追求。
B.在传承与变革的问题上,王烈认为艺术家应更多地师从古人,但不能拘泥于古人,更不必借鉴今人。
C.王烈远离闹市、避居乡间的主要原因是要避开官场俗务,获得自由的创作空间,找到创作激情和灵感。
D.“画,愈画愈难”在文中的意思是当画艺达到极高境界后,再想有所突破、提升是十分困难的。
E.王烈认为画家不应因为没有得到地位、金钱和荣誉而遗憾和愧疚,而应因作品缺少激情和灵感而感到遗憾和愧疚。
8.王烈“师从古人,师从造化,师从我心”的具体表现分别有哪些?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展现王烈的大师风范?结合文本任选两种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王烈“闲云野鹤,孤傲不群”的文化品格,得到了人们的尊重,但也“影响了作品的传播”,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