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七) [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镌刻 余音绕粱
牵掣(zhì) 揆情度(duó)理
B.观瞻 激浊扬清
商贾(ɡǔ) 良莠(yǒu)不齐
C.棉薄 两袖清风
迄(qì)今 矫(jiāo)揉造作
D.斧正 闻过饰非
聒(ɡuā)噪 若即(jí)若离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天的颐和园,小草带着泥土的芳香钻了出来,柳枝在昆明湖畔轻轻摇曳,桃花在枝头尽情绽放,真是秀色可餐。
B.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积淀和不绝如缕的文化传统,是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的起点,是我们民族振兴的基石。
C.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一个经济体爆发经济危机,就会冲击到其他经济体,任何开放的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
D. 福岛核事故发生一周年之际,日本政府首次组织记者进入核电站采访,让他们按照规定的路线走马观花地转了一遭。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虽然中国公民在苏丹遭劫持是一起偶发事件,但中国公民出国要清楚地了解海外的安全形势,防止各类安全风险,采取有效措施。
B. 男子网坛两大巨头的决战持续近6小时,成为史上最长的大满贯决赛展现在球迷面前,这场决战开启了世界男子网球赛的新时代。
C. 文物局提出,针对当前首都城市的发展与古都名城保护,相关单位应加强文物安全保护力度,落实各项监管责任。
D. 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销售过期食品,国家食品安全监管司要求其立即进行整改,以防止此类问题再次出现。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天津杨柳青年画采用的是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人们称之为“半印半画”。它的制作方法是先________,然后________,再________,最后________。每一幅画都是由画师手工制作的,它们将版画中的刀法版味和手画的笔触感觉融合在一起,具有独特的风格。
①印出图画 ②装裱成画 ③用手工将纸上的轮廓描绘涂彩 ④刻出木刻图案版样
A.①③④② B. ③④②①
C.④①③② D.①④②③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后人称赞它“不虚美,不隐恶”,具有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
B. 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分别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忠、孝传统,这两篇文章言辞恳切,感人至深。
C.巴金的《家》描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分化与没落,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它奠定了巴金在中国文坛上的巨匠地位。
D.莎士比亚的《高老头》是一部现实主义杰作,它是《人间喜剧》的序幕,年轻的大学生拉斯蒂涅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二、名句名篇默写(8分)
6.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
(1)公曰:“__________,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__________,神弗福也。”(《左传·曹刿论战》)
(2)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______________;背负青天,__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3)令初下,群臣进谏,__________;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__________,虽欲言,无可进者。(《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4)__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四十三年,__________,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____________________。天地也!________________,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关汉卿《窦娥冤》)
三、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丁酉丙午,武帝殂。时皇子昌在长安,内无嫡嗣,外有强敌,宿将皆将兵在外,朝无重臣,唯中领军杜棱典宿卫兵在建康。章皇后召棱及中书侍郎蔡景历入禁中定议,秘不发丧,急召临川王①于南皖。
侯安都军还,适至南皖,与临川王俱还朝。安都与群臣定议,奉王嗣位,王谦让不敢当。皇后以昌故,未肯下令,群臣犹豫不能决。安都曰:“今四方未定,何暇及远!临川王有大功于天下,须共立之。今日之事,后应者斩!”即按剑上殿,白皇后出玺,又手解蒨发,推就丧次,迁殡大行于太极西阶。皇后乃下令,以蒨纂承大统。是日,即皇帝位,大赦。
侯安都恃功骄横,数聚文武之士骑射赋诗,斋中宾客,动至千人。部下将帅,多不遵法度,检问收摄,辄奔归安都。上性严整,内衔之,安都弗之觉。每有表启,封讫,有事未尽,开封自书之云:“又启某事。”及侍宴,酒酣,或箕踞倾倚。尝陪乐游园禊饮,谓上曰:“何如作临川王时?”上不应。安都再三言之。上曰:“此虽天命,抑亦明公之力。”宴讫,启借供帐水饰,欲载妻妾于御堂宴饮。上虽许之,意甚不怿。明日,安都坐于御座,宾客居群臣位,称觞上寿。会重云殿灾,安都帅将士带甲入殿,上甚恶之,阴为之备。
及周迪反,朝议谓当使安都讨之,而上更使吴明彻。又数遣台使按问安都部下,检括亡叛。安都遣其别驾周弘实自托于舍人蔡景历,并问省中事。景历录其状,具奏之,因希旨②称安都谋反。上虑其不受召,故用为江州。
五月,安都自京口还建康,部伍入于石头。六月,帝引安都宴于嘉德殿,又集其部下将帅会于尚书朝堂,于坐收安都,囚于嘉德西省,又收其将帅,尽夺马仗而释之。因出蔡景历表,以示于朝,乃下诏暴其罪恶,明日,赐死,宥其妻子,资给其丧。
(节选自《资治通鉴·陈纪》,有删改)
【注】 ①临川王:陈蒨,武帝侄子,武帝死后继承大统,史称文帝。②希旨:符合尊长的旨意。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唯中领军杜棱典宿卫兵在建康 典:掌管
B.安都与群臣定议,奉王嗣位 嗣:继承
C.检问收摄,辄奔归安都 摄:管理
D.上甚恶之,阴为之备 备:准备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B.
C.
D.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侯安都“恃功骄横”的一组是(3分)( )
①今日之事,后应者斩
②数聚文武之士骑射赋诗
③尝陪乐游园禊饮,谓上曰:“何如作临川王时?”
④安都坐于御座,宾客居群臣位,称觞上寿
⑤上虽许之,意甚不怿
⑥因希旨称安都谋反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陈武帝驾崩,国家内忧外患,章皇后召集杜棱、蔡景历等人商议,秘不发丧并急召临川王陈蒨回朝,以抵御外侮。
B.侯安都与临川王一起回朝,侯安都与章皇后商议由临川王继承大统但被临川王陈蒨严词拒绝,侯安都逼迫群臣拥立临川王即位。
C.侯安都骄横狂妄,其部下将领也有很多人不遵守法令制度,并曾向皇帝借帷帐和彩船,载妻妾去皇帝的宫室摆宴饮酒。
D.文帝多次派御史台的官员审讯侯安都的部下,清查他们逃亡叛乱的事情,而蔡景历将其举动记录下并向文帝告发。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陕 西 因 洪 水 下 大 石 塞 山 涧 中 水 遂 横 流 为 害 石 之 大 有 如 屋 者 人 力 不 能 去 州 县 患 之 雷 简 夫 为 县 令 乃 使 人 各 于 石 下 穿 一 穴 度 如 石 大 挽 石 入 穴 窖 之 水 患 遂 息 也。
(取材于沈括《梦溪笔谈》)
专项训练(七)
1. B [解析] A项,余音绕梁,牵掣(chè); C项,绵薄,矫(jiǎo)揉造作;D项,文过饰非,聒(ɡuō)噪。
2.B [解析] B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A项,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C项,独善其身: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在污浊的环境中能不受干扰地坚持自己的美好品格,也喻只顾自身而不管他人。D项,走马观花: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情愉快,后多指粗略地观察一下事物。
3.D [解析] A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应为“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各类安全风险”;B项,句式杂糅,应为“成为史上最长的大满贯决赛”或“——史上最长的大满贯决赛展现在球迷面前”;C项,成分残缺,缺少“针对”的宾语,应为“针对……名城保护的现实情况”。
4. C [解析] 开头的“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结尾的“版画中的刀法版味和手画的笔触感觉”都说明中间部分语序应先木刻再绘画,故④在前,而且木刻是为印画做准备,按工序也该在前。
5. D [解析] “莎士比亚”应为“巴尔扎克”。
6.(1)牺牲玉帛 小信未孚
(2)而后乃今培风 而莫之夭阏者
(3)门庭若市 期年之后
(4)间关莺语花底滑 别有幽愁暗恨生
(5)赢得仓皇北顾 望中犹记
(6)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做得个怕硬欺软
7.C [解析] 摄:捉拿。
8.D [解析] A项“何”分别为副词,用在句首表反问,哪有,怎么;疑问代词,为什么。B项“于”分别为介词,表处所,在;介词,表对象,对于;C项“之”分别为代词,做“觉”的宾语;动词,到……去。D项“而”均为连词,表顺承,可不译。
9.C [解析] ①是侯安都拥立临川王时恐吓群臣之言;⑤是说皇帝对侯安都的过分要求非常生气;⑥乃蔡景历所为。
10.B [解析] “侯安都与章皇后商议由临川王继承大统但被临川王陈蒨严词拒绝”错,原文为“安都与群臣定议,奉王嗣位,王谦让不敢当”。
[参考译文]
丁酉丙午,陈武帝病逝。当时皇子陈昌被俘在长安,陈朝国内没有嫡亲的皇位继承人;国外又有强大的敌人,有经验的老将都带兵在外头;朝廷里也没有重臣,只有中领军杜棱掌管宫廷宿卫军还在建康。章皇后召集杜棱和中书侍郎蔡景历进入宫禁之中商量主意,决定秘不发丧,紧急从南皖召回临川王陈蒨。
侯安都的军队回朝,正好到达南皖,听到消息,就和临川王陈蒨一起回到朝廷。侯安都与各位大臣商量,决定拥戴临川王继承皇帝位,临川王表示谦让不敢接受。皇后因为皇子陈昌的缘故,也不肯下这个命令,大臣们犹豫着不能做出决定。侯安都说:“现在四方都不安定,哪有工夫想那么远!临川王为国家立有大功,我们必须共同拥立他为国主。今天之事,迟疑而不立即答应的人一律斩首!”于是手握剑柄走上宫殿,要求皇后拿出玉玺,又亲手解开陈蒨的头发,推他站到了丧事中(皇位继承人应该站)的位置上,并把棺材迁到太极殿西阶,隆重地为陈武帝发丧。皇后这才下了命令,让陈蒨继承皇帝位;当天陈蒨就即位,颁布了大赦天下令。
司空侯安都自恃有功骄傲蛮横,屡次纠集文人武士骑射赋诗,家里的宾客,往往多到上千人。部下将帅,大都不遵纪守法,遇到被检举搜捕捉拿,常常投奔侯安都。陈文帝性格严厉,对他含恨在心,而侯安都却毫无觉察。每逢向皇帝上表启事,信已经封好,想到有些事还没有写完,又拆开封口补写:“又启奏某某事。”在侍候皇帝宴会时,酒喝得痛快时,有时就伸腿而坐歪斜着身子。他常陪文帝到乐游园举行修禊宴饮,饮酒时对文帝说:“现在比做临川王时如何?”文帝不理他。侯安都却再三提这件事。文帝说:“这虽然是天命,却也是靠您的力量。”宴饮结束,侯安都向文帝借帷帐和彩船,要载上妻妾去皇帝的宫室摆宴饮酒。文帝虽然允准了他的要求,心里却很不高兴。第二天,侯安都坐在皇帝的座位上,宾客们坐在大臣的位子上,举杯向他敬酒。恰巧重云殿发生火灾,侯安都率领将士携带兵器来到重云殿,文帝非常恨他,私下做了准备。
到了周迪造反时,朝中议论说应该派侯安都去讨伐,但文帝另派了吴明彻。文帝还屡次派御史台的官员审讯侯安都的部下,清查他们逃亡叛乱的事情。侯安都派别驾周弘实投身到中书舍人蔡景历那里,探听中书省的机密。蔡景历把他的行动一一记录下来,报告了文帝,迎合文帝的旨意说侯安都要谋反。文帝考虑到侯安都不会接受召命,所以任命他去江州当刺史。
五月,侯安都从京口回建康,部下的军队开进石头城。六月,文帝招侯安都到嘉德殿宴饮,又召集侯安都部下的将帅到尚书省的大厅见面,在座上逮捕了侯安都,把他囚禁在嘉德西省,又逮捕了侯安都的将帅,没收了他们的马匹兵器后又予以释放。还拿出蔡景历所上的奏报,向朝中的官员们出示,随即下诏公布了侯安都的罪恶;第二天赐他自尽,宽恕了他的妻儿,并资助他们办丧事。
11.陕西因洪水下/大石塞山涧中/水遂横流为害/石之大有如屋者/人力不能去/州县患之/雷简夫为县令/乃使人各于石下穿一穴/度如石大/挽石入穴窖之/水患遂息也。
[断句译文]
(宋朝时)陕西有一次山洪暴发,有一块巨石落到山涧当中,涧水四处流溢,造成灾害。但巨石太大,有如一幢房舍,人力根本无法搬动,州县深感困扰。当时的县令雷简夫命人在巨石的下方挖洞,洞的大小和巨石一般,再顺着水势将巨石堆入洞中,水患也就平息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