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二十) [语文基础知识+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暴晒/一曝十寒 攒集/人头攒动  屏障/屏气凝神 B.轴心/压轴大戏 塞车/敷衍塞责 隽秀/隽语箴言 C.闪烁/流金铄石 佳肴/混淆是非 逡巡/怙恶不悛 D.贻误/春风骀荡 龃龉/踽踽独行 砥柱/抵掌而谈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A.标杆  翻两番  趁心如意  叫苦不叠 B.葱茏 金钢钻 伏首帖耳 貌合神离 C.扫瞄 流线型 林林种种 胁从不问 D.帽檐 一摊血 画地为牢 命途多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无论怎样的学生,王老师始终能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他们,注重情感投入,对学生循循善诱,对自己的私事却常常无人问津。 B.电器卖场掀起了新一轮降价狂潮,继家电“价格屠夫”苏宁登陆星城后,电脑“价格杀手”宏图也粉墨登场了。 C.4月5日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清明节,台湾各地民众慎终追远,忙着扫墓,祭拜先人。 D.投资达6亿元,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大片《金陵十三钗》期望火爆中国电影市场,没想到投入后不瘟不火,反响不大。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铁道部自2012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火车票实名制”明确规定,旅客须持车票与票面所载身份信息相符的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进站上车。 B.在两会的遏制态度、刚性需求几乎消耗殆尽以及投资需求的观望气氛等因素的影响下,高房价如何调整备受关注,楼市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拐点。 C.中国电信关于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垃圾短信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对涉及的违反集团相关规定的基层企业进行了调查处理,以此表明治理的决心。 D.新成立的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将为我国航空的发展制定总体战略和阶段性规划,为航空领域重大工程项目提供战略咨询和决策依据。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倩女离魂》。 B.“南戏中兴之祖”是人们对南戏优秀作品《琵琶记》的誉称,该剧为元末高明所作。 C.“临川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四部剧作的合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因作家是江西临川人,且四部作品皆以神灵梦感来启开情节,故得此名。 D.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散曲作家中成就最高者。其中《天净沙·秋思》及《夜行船·秋思》尤为著名。 二、 名篇名句默写(5分)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臣生当陨首,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3)____________________,少长咸集。(王羲之《兰亭集序》) (4) ____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5)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7)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8)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三、语言文字运用(4分) 7.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其中“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引发了社会热议,某班级为此举行了一场“孩子该不该拥有自己的隐私”的辩论赛,正方有以下看法: ①未成年人也有人格和尊严,有权拥有自己的秘密,家长应充分地信任和尊重。 ②家长了解孩子的所思所为,应通过合适的渠道,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征,民主平等地和孩子对话,不应采取侵犯孩子隐私的做法。 请站在反方的立场上,针对上述看法分别进行反驳。要求:语言表达准确、鲜明、得体。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岭南文化 冯立鳌 作为中华民族一项优秀的文化财富,岭南文化遭遇过多年的误识。其实,只有将岭南文化放置在中华文化的广大视域中来认识,才能对它的特质及价值作出全面的评判。 从自然生态及其文化衍生特征上作最基本的属性归类,可以将自古以来的中华文化分为草原文化、江河文化和海洋文化三大类型。其中,草原文化在中华疆域的北部和西部催生了古老的畜牧文明,但由于其承载主体早期的迁徙多变,承传不足,致使这一起步不迟的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以黄河、长江萌发的中华江河文化因为起步早,延续性强,积累充分,浇灌生成了延绵数千年的中华农耕文明,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标志。 中国的海洋文化产生于中华疆域的南部和东部,岭南是其最重要的所属地。岭南与其他临海地区不同,它背靠大陆,面向大海,与中原较为隔远而与海外交往频密。因而岭南文化是相对充分发展了的海洋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质。 毗邻大海的岭南处在江河的下游,但海纳百川,汇集众流。在传统文化的低洼之地,中原文化、湖湘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以及域外文化,如流水般涓涓汇入其本土,既改变了地区文化的特征,又形成了文化的兼容性。由于经久积累,形成了文化的多元性、和谐性与开放性。 在辽阔的中华疆域内,岭南之地的商业文化可以说是根深叶茂。由于商业文化的普及与积累,岭南社会的个体意识、平等意识、诚信意识、拓新意识、冒险意识,以及制作物化产品的精致意识、装饰意识等,在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 古代先民由于所获剩余产品不多,他们时刻要顾及自己与家庭的生存问题。特定的生活环境养成了岭南人务实性的思维方式:面对一项事情,人们习惯于从主体实用的价值评判上去选择。重现实、重生活、重消费、重娱乐,是岭南文化价值体系的自然延伸。 在数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岭南文化是受鄙薄的文化。因为从农耕文明的角度看,荒远的岭南之地缺乏威严的皇权、纲常的教化。中国历史上,只有犯罪受贬者才来到五岭之南,居处岭南被视作一种贬斥惩罚,这正体现着某种深刻的文化地理歧视。 然而,中国的历史并没有永久地停滞在以农耕文明为支撑的古代社会。19世纪40年代,工业文明、商品经济以及与之相应的生产方式就自外汹涌登陆中国,并立刻显示了它们的先进性。岭南由于其文化本有的兼容性、商业性和务实性等品质,自然成了新式文明的感应地和生长地。在由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新的过渡时代,岭南文化就由中华先进文化的下游立刻转变为上游,由中国主体文化的末端移到了首端。这不是岭南文化的特质有了突变,而是时代的突变在转化中国古老的社会结构,打破了千年一系的文化价值评判系统,颠覆了中原文化的中心地位,使近代岭南文化成为民族的时尚文化。 岭南文化对外来的文化因子兼收并蓄,并能以为我所用的创新方式孕育出新的文化形态。在近代中国,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康梁的维新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都毫无例外地生成于岭南之地,这绝非偶然。它是岭南文化兼容性创新性的必然产物,是中国海洋文化开始超越江河文化的重要标志。 在全球一体化的世界格局中,海洋文化无疑处在江河文化的上游,由此,岭南文化在中华文化的总体格局中显示出了它的高度优越。中国近代资本产业首先萌发于岭南,民族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形成于岭南,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最精彩活剧上演于岭南,这些均是岭南文化在中华文化圣殿中跃居上游、品质优越的明证。 (选自《广州日报》,2012年2月13日,有删改) 8.下列关于“岭南文化”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岭南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中华疆域的南部和东部,是中华民族一项优秀的文化财富。 B.岭南文化是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质的中华文化。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中原较为隔远而与海外交往频密,相对于中原文化它得到更加充分地发展。 C.岭南文化具有兼容性,这一特质的形成是与岭南地处江河下游的低洼之地,流水汇集涌入这里的自然地理优势分不开的。 D.岭南文化具有商业性和务实性的特质,岭南之地的商业文化根深叶茂,岭南人重现实、重生活、重消费、重娱乐。 9.下列不属于“使近代岭南文化成为民族的时尚文化”原因的一项是(3分)(  ) A.国外工业文明、商品经济以及与之相应的生产方式汹涌登陆中国,岭南成了这些新式文明的生长地。 B.在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的新时代,岭南文化由中华先进文化的下游转变为上游,由中国主体文化的末端移到了首端。 C.时代的突变转化了中国的社会结构,打破了过去的文化价值评判系统,颠覆了中原文化的中心地位,改变了岭南文化传统的个性特质。 D.岭南文化对外来的文化因子能够兼收并蓄,并且能够以为我所用的创新方式孕育出新的文化形态。 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 A.岭南文化遭遇过多年的误识,是因为人们没有将岭南文化放在中华文化的广大视域中来认识,没有认识到岭南文化的特质及价值。 B.草原文化催生了古老的畜牧文明,但由于其迁徙多变,承传不足,致使这一文化最终消亡了,江河文化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C.在以农耕文明为支撑的古代社会,岭南文化在中国受到鄙薄,犯罪者贬谪岭南体现着某种深刻的文化地理歧视。 D.中国海洋文化正在超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和标志的江河文化,岭南文化在世界海洋文化格局中跃居上游。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