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设计】2012高考政治 第4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单元强化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康师傅矿物质水在其新推出的广告中声称“选取了优质水源”,其实却是自来水,这在客观上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众多网友纷纷指责康师傅涉嫌虚假宣传。据此回答1、2题。
1.康师傅的虚假宣传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这种行为( )
A.有利于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
B.是扰乱市场正常秩序的犯罪行为
C.体现了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D.损害了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解析】康师傅的虚假宣传,最主要的是误导了消费者,同时对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故选D项。
【答案】D
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市场经济中,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 )
A.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B.凡不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企业、商品均不允许进入市场
C.国家运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
D.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非法垄断及其他非法竞争行为
【答案】A
近几年,某县农民看到樱桃西红柿的价格很高,有利可图,于是纷纷种植。当地县政府在进行充分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果断采取措施:一方面命令农民不要盲目种植,另一方面了解市场信息,建议农民改种粮食作物,并对种植粮食作物的农民予以经济方面的支持(如每亩地补贴50元)。结果,大多数改种粮食作物的农民因粮价上涨及政府补贴获利颇丰。据此回答3、4题。
3.“农民纷纷种植樱桃西红柿”这一行为反映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
①这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盲目性弊端的表现
②是市场调节滞后性弊端的表现
③说明了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④有利于实现农民增收和当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农民没有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就纷纷种植樱桃西红柿,体现了①;对此种情况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防止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体现了③。
【答案】C
4.下列对当地政府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①当地政府运用了经济手段来调控当地经济
②当地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来调节地区经济[来源:学。科。网]
③其行为是加强宏观调控的表现,有利于当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效益的提高、农民增收,能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④是违反市场规则的行为,不利于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5.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最少的政府干预,最大化的市场竞争,金融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新自由主义模式成为美国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全球推行金融自由化的工具。这种新自由主义的模式导致金融监管严重缺失的弊端日益显现,以致爆发次贷危机并进而引发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上述现象给我们的经济启示是( )
A.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
B.发展民族经济应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C.发挥市场作用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
D.国家应实行紧缩性的金融货币政策[来源:学科网]
6.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们仍然需要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主要是因为( )
A.全面小康的目标还没有实现
B.社会成员之间的差距还较大
C.一国的消费水平要与国情相适应
D.人们的精神生活还不富有
【解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为一种消费方式,与题干构成因果关系的只能是C。
【答案】C
7.右面漫画《县长颁奖》启示我们( )
①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③企业生产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④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从漫画中我们可以看出该纳税大户是污染企业,给我们的启示是①②;③错误,④材料没体现。
【答案】A
8.(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1届高三月考)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经济学角度看,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
①有利于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②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③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④有利于提高商品价值,取得超额利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解析】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生产者不一定会扩大生产规模,故②表述不正确;④表述错误。
【答案】B
一段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等4家协会联手打造的商业广告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热播:结合美国科技的运动鞋、融合欧洲风尚的冰箱,采用硅谷软件的随身听、联合法国设计师设计的时装以及集合全球各地工程师制造的大型客机,都是在中国生产出来的。据此回答9、10题。
9.如果你欲为这则广告概括一个理念,下列适合的是( )
A.世界多极化改革开放 成果共享
B.区域一体化对外开放 国际协作
C.经济全球化中国制造世界合作
D.生产全球化中国创造世界分工
【答案】C
10.以广告方式宣传国家形象,对中国来说尚属首次。这则30秒广告用时尚、流行的元素演绎了新时期中国的自信和包容,其引发的关注和反响正持续发酵。这说明( )
A.积极履行政府职能有利于宣传维护国家形象
B.坚持自力更生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优化利用外资结构能减少经济全球化的弊端
D.电视广告可以成为宣传国家开放政策的新手段
【答案】D
11.丢块石头到水里,水波是逐步递减的,越向外冲击力越小,这就是“涟漪效应”。现代国际社会中,一般来说,市场开放程度小、处于全球化边缘的国家,受到危机的影响也小。“涟漪效应”揭示的经济学道理是( )
A.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和贸易的国际化
B.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开放程度国家的影响不同
C.主权国家要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D.经济落后的国家不宜走对外开放之路
【答案】B[
12.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泛滥,中国经济再度面临严峻挑战。对此我国企业应该( )
①加强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②努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自身的生产体系和营销体系
③全面提高关税,实施贸易报复策略
④具有规则意识,学会利用世贸组织规则解决贸易争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13.胡锦涛同志在60周年国庆大典上讲话时指出,在新形势下,我国将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鼓励和支持有实力、有信誉、有竞争力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去”。这( )
①是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根本性措施
②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具体表现
③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来发展自己
④可以节约社会劳动、迅速提高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14.我国出口的产品大都为资源、能源、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深加工产品比例较小。据统计,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万分之三左右,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有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鉴于此,我国企业要( )
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②加大资产重组的力度,扩大经营规模
③强化知识产权意识
④努力构建核心技术的研发与激励机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5.(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浙江多山靠海,可耕地少,人均耕地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40%,铁、煤、油等大宗工业原材料紧缺。浙江经济发展被称为“零资源经济”。嘉善不产木材,却建成了经营规模庞大的木韭市场;海宁没有毛皮,却拥有全国最大的皮革市场;嵊州不生产布,却成了“领带王国”……浙江目前拥有这样年产值亿元以上的“零资源”区域块状特色经济306个,年产值达到4500多亿元。
材料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发展为“零资源经济”强省,与政府的开明政策分不开:一是对经济发展进行科学的战略规划,提出了允许小商品生产贸易的政策和“八八战略”等;二是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三是营造有利于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法制环境,规范了市场的发展;四是率先提出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战略,建立起了覆盖全省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浙江发展为“零资源经济”强省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明确答题范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答题方向是发展为“零资源经济”强省的原因。
【答案】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②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制定适应经济发展的科学规划,营造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③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16.(16分)某校高三(10)班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以“中国的人均占有资源率及资源利用情况”为题,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走访相关部门等途径,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 我国人均占有资源及预计资源短缺情况
煤炭
原油
电力
天然气
相当于世界
平均水平
60%
10%
5%
2005年短缺
8000万吨
1.4亿吨(进口)[来
2500万千瓦时
80~100亿立方米
注:据估计,到2020年,在45种重要战略性资源中,我国将有9种严重短缺,有10种短缺。所谓短缺,是指资源的外贸依存度(即依赖进口)在40%~70%之间,超过70%的为严重短缺。
材料二 我国资源利用情况
能源综合
利用率
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
矿产资源回收率
单位产值能耗
机动车油耗
工业用水重复
利用率
比发达国家低10%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比欧洲高25%,
比日本高20%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 15%-25%
材料三 在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中,中国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位居第133位。评价指出:低产量、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将造成国家未富而资源、环境先衰。
(1)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什么问题?(4分)
(2)你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有哪些?(12分)
【答案】(1)材料共同反映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2)①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以及市场机制,鼓励各行各业节约资源、降低污染排放,限制和淘汰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
④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⑤企业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并自觉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