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下列内容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我国的园林艺术在世界上无与伦比 ②我国的文学艺术历史辉煌悠久、内容丰富绚烂、风格鲜明独特 ③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描绘了魏、蜀、吴三国大约半个世纪的纷争和兴衰过程 ④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06年7月20日,深港澳台少儿文化艺术夏令营正式开营,140名来自深港澳台的中小学生在深圳进行为期六天的文化之旅。孩子们分别到中华民俗文化村、深圳博物馆、南山书城等地参观交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之所以开展上述活动是因为() A.文化艺术素质是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的前提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C.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D.丰富学生暑期生活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3.下列对中国文学艺术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中华文学艺术历史悠久B.中华文学艺术内涵丰富。形式绚烂多彩 C.中华文学艺术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D.中华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中独树一帜,占居首位 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重要性的看法正确的是() A.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B.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体现了我国科技处于世界前列 c.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 D.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5.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的原因是 A.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博大精深B.封建统治者在科技发展上身先士卒 C.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D.我国劳动人民具有热爱科学的优良传统 6.下列能够体现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的是 ①古代中国的蚕丝织物为当时的欧洲人所钟爱,带来了“丝绸之路”的长期繁荣 ②中国的瓷器名扬四海,在中世纪的西方比黄金还贵 ③中国的农学著作发表之早、数量之多为世界之最 ④中国医学自成一家,为世界瞩目 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最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它的主体工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综合发挥了分水、导水、蓄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这说明() A.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B.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C.中国的文学艺术在古代就大放异采D.中国的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8.下列对“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理解正确的有() A.这是由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造成的 B.这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博大、多彩、精深 C.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寨文化特征 D.不同区域文化保持各自的特色,不相融合 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流动性和开放性强,“水性使人通”。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内敛性强,“山性使人塞”。回答以下9-11题: 9.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差异性的表现有 ①吴越文化开放,滇黔文化内敛 ②吴越文化精致淡雅,滇黔文化热情奔放 ③滇黔文化更具有多样性 ④吴越文化文明,滇黔文化野蛮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10.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这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中华文化是各地区文化的松散集合D.我国各地区文化各具特色,互不相容 11.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形成这种地区文化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是 A.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影响B.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C.外来文化的影响D.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纷纷外出旅游,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人们或去参观古代艺术建筑,感叹它的神奇;或去参加革命老区接受红色教育;或去南方感受水乡文化;或去民族地区体验民俗生活。回答7-8题 12.下列选项可以证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是() ①文学艺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②科技成就始终处于世界前列③地方文化各具风采④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得区域特征,这是因为() ①自然条件不同②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③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同④受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的不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应用,其特点是() A.实用性与整体性B.区域性和民族性C.理论性和实用性D.尖端性和整体性 15.下列能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征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独特性②中华文化的传承性③中华文化的民族性④中华文化的地域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6.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流动性和开放性强,“水性使人通”。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内敛性强,“山性使人塞”。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差异性的表现有() ①吴越文化开放,滇黔文化内敛 ②吴越文化精致淡雅,滇黔文化热情奔放  ③滇黔文化更具有多样性 ④吴越文化文明,滇黔文化野蛮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 17.根据初步调查统计,目前美国已经有2500所小学提出开设中文课程,要设立AP中文项目(该项目是美国大学理事会为该国高中学校开发的一种供美国高中学校选修大学预科的课程)。这说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C.中华文化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D.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18.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将达到1亿。全球学习汉语热反映出() A.中国文化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 B.汉字要代替其他民族语言,成为全球通用的语言文化 C.中华文化有巨大的包容性D.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 19..2005年4月27日,4000多片和田美玉连缀而成的金缕玉衣,武则天时期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秦始皇陵的最新发现……全国15个省,50余家博物馆藏的213件国宝级文物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集体亮相,上述文物() ①说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较大的包容性 ③有利于我们了解古代中华文化的辉煌④书写了新时期中华文化更加壮丽的篇章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20.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并称为三大英雄史诗,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创造的优秀民族文学。三大英雄史 A.体现着不同民族文化的冲突和斗争B.体现着不同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 C.说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英雄标准D.说明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21.“56个星座56枝花,56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56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从文化上看,“56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体现了 A.我国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B.我国各民族人民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C.我国的汉族文化取代了少数民族文化D.中华文化比少数民族文化优越性 22.长期以来,台湾地区在海外的华文学校中使用的是繁体字、注音符号,而大陆使用简体字、汉语拼音。目前,台湾与大陆达成一致——提倡使用简体字,但也不反对使用繁体字。台湾与大陆所达成的共识说明() A.汉字是连接两岸的精神的纽带B.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C.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D.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 23.2006年“五一”前夕,青海省民俗博物馆正式开业。民俗展馆设有藏族、土族、回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展厅,游客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文化、家居生活。这反映了() A.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干差万别B.我国各民族文化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C.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D.各地区的文化不可能存在共性 24.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首先应表现为各民族文化上的互相吸收、水乳交融,这一点,一部中国民族史就能准确告诉我们。这表明() A.中华文化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B.中华文化是由中国各民族的文化相加形成的 C.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D.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25.2006年4月16日,由全国青联和香港青年协会联合主办的“龙耀浦江”青年大型交流活动进入高潮。上午,三千多名来自两岸四地的青年相聚在上海浦东,出席“我们共同迈向世界”青年论坛;傍晚,两岸四地的青年参加“龙耀浦江”主题活动,在黄浦江畔共舞长达468米的“中华龙”。举办这样的文化活动,目的是() ①培养青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②弱化各民族文化的特性,增强中华文化的共性③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④彰显中华文化的底蕴,弘扬中华文化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6.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出自维吾尔族人民,是一部著名套曲。二十四史中的《辽史》、《金史》和《宋史》是许多少数民族史学家参加编写的。杰出的满族大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孜族的《玛纳斯》被誉为气势磅礴的三大英雄史诗。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和彝族的《阿诗玛》也是誉满中外的叙事诗。同时,早在唐朝,白族张胜温绘出的梵画长卷,长达十丈,共有628个菩萨像,工细生动,辉煌精致,光彩夺目,是我国古代绘画精品。 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发展的什么特点或道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