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检测与综合题练习 主备人: 李振博 审核人: 1.我国之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是因为(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C.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思想意识决定的 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 2011年1月,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互动百科发布互联网十大热词榜单,“给力”、“上海花祭”、“3Q战争”、“婴儿黑洞”、“中俄新蜜月”等词入选,涵盖时事、婚恋、娱乐、网络、灾难等各种社会热点。这说明 ( ) A.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的变化折射社会存在的变化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3、鲁迅先生说:“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深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这段话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是( ) 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③每个人的意识,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 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4、时下流行语“我爸是李刚”的背景——官二代校园醉驾撞飞两女生,事后一句“我爸是李刚”震惊网络。然而,在舆论的强烈关注下,目击现场的学生却陷入了“集体沉默”。有人认为这种“沉默”是保护自身安全的必须,有人认为这种“沉默”是公正和良知的“沉没”。这说明( )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是因人而异 ②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 ③危急中很难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受主观因素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09年10月24日,为抢救落水少年,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跳进湍急的长江中,孩子得救了,其中3名大学生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下列对这件事讨论,观点正确的是( ) A.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他的贡献,牺牲3个大学生只为救两个小孩子是不理智的 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他的社会价值,为救他人,3名大学生的行为是有价值的 C.人生价值首先应该是自我价值,牺牲自己挽救他人虽然是好的,但不应该提倡 D.价值判断是一个主观评价,没有一个标准,所以很难评判该3名大学生是否有价值 6、“智能能源网”是由我国著名能源专家武建东提出来的新概念,这是国际上首次对智能能源网作出的定义,武建东第一次提出并定义了“智能能源网”的概念,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 ) A.是一种创新的思想意识,将决定着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 B.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C.是从探索世界规律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的 D.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7、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是 ( ) A.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B.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造性思维 D.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8、右侧漫画《议论》告诉我们( ) ①人们的科学素养不同,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②人生价值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 ③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④对自我的满足程度才是评价人生价值大小的主要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9、塑料袋的发明在一百多年前被视为“一次革命性的解放运动”,但现在却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这表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 ) A.社会历史性特征 B.实践性特征 C.阶级性特征 D.稳定性特征 10、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教授,呕心沥血24个春秋,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精力献给了“国宝”大熊猫的保护和科研事业,获得了“熊猫爸爸”的美誉。张教授的事迹表明( ) A.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B.人生价值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得以实现和证明 C.正确的价值选择只能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 D.先进人物必须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和实现集体、他人利益 11、随着“中国丹霞”地貌成为中国的第40项世界自然遗产,一时间中国又掀起了“遗产热”。究竟申遗值不值,专家学者与社会公众各执一词。之所以各执一词是因为(?? ) ?①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②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不同 ③价值判断因人而异,没有标准 ④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②④ 12、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在线交流中多次谈到重视“道德力量”,重申“企业家的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强调诚信和道德是现代社会应该解决的紧迫问题。他在谈到青年人和医生群体时也分别发出了重视“道德力量”的号召。这从哲学上看符合( ) ①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促进作用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发挥价值观的促进作用 ③改造主观世界能够增强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④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的实践活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13、2010年,我国GDP已经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但一旦除以人口总量,人均GDP仍然排在靠后位次;而且一味追求GDP总量,容易导致“GDP崇拜”、甚至助长不科学发展。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③价值观对社会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④分析事物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4、国务院要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要以母亲河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打造环渤海地区具有高效生态经济特色高地,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体现了( ) ①要认识生态发展规律,创造新的经济规律 ②要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③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5、 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大学期间一直主动为同学服务,每天打扫宿舍卫生,为同学打水。十年后,俞敏洪寻找创办新东方的合作者,当年这些同学无条件地给予支持,理由是信任。从哲学角度看,俞敏洪的故事给我们的人生启迪是( ) ①当你把自己变成别人,别人也就会变成你自己 ②只有在奉献中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③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④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条件 A. ②③ B.①④ C. ①② D.②④ 16、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这有利于( ) A.发挥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B.中国共产党更好的坚持群众观点 C.发挥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D.更好的发挥先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促进作用 17、2011年10月25日,济南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发布2001年度济南市廉租房实物配租相关信息。通过审核,今年共有2866户家庭取得了实物配租,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房产调控的成果。从价值观角度看,上述措施的合理性在于( ) ①坚持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促进作用 ②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③自觉站在了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④尊重了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要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哲学综合题练习: 19、(2011枣庄)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国八条”提出,各地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抑制投机性购房,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大对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2)结合材料二,说明新建住房价格不同控制目标提出的哲学依据。(5分) 20、(2011德州 二模) 21、(2011德州一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年份 党的会议 背景 主要内容  1995 十四届五中全会 国际国内日益重视环境问题、提倡可持续发展 首次提出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005 十六届五中全会 我国生产力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 再次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涵有所拓展,提出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2007 十七大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内涵也从“一个转变”扩展为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三个转变”  2010 十七届五中全会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段 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认识的不断深化是如何实现理论创新的?(6分)(注意:本题从全本知识考虑,而不仅仅是创新。) 22、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改变过去的市场主导,强调要以政府主导,强化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倾向基层重点是农村和社区;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结合材料,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 答案:19、  20、  21、 (5)①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依据不断变化的实际, 不断丰富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若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角度做答也可)(2分) ②实践决定认识。中国共产党根据实践中国内形势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对经济发展方式 的认识。(若从真理具有具体性和条件性、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等角度回答也可。)(2分) ③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有继承有摒弃。(若从发展、辩证 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等角度也可。)(2分) 22、①事物的性质主要有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新医改”强调国家宏观调控为主,不能再以市场调节为主体现了这一点。(2分)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重点倾向基层、农村和社区正是抓住了主要矛盾。?? (2分)?? ③人民群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医改面向全体公民,表明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④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新医改”坚持全民医改方向,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坚持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4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