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对哲学的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他的研究产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之所以要重视哲学的研究,是因为( )
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B.凡是哲学都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C.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它( )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③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 ④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和创造性的壮丽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据此回答3~4题。
3.“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这是因为( )
①人类进行活动需要精神文化资源,需要真正的哲学思想
②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思想文化
③坚强精神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④反映自己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伟大的事业产生崇高的精神,这说明( )
A.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B.一定形态的思想文化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C.精神因素都是人们对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正确反映
D.只要具有崇高的精神,就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5.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哲学作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观念形态的重要内容( )
A.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
D.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写照
6.下列关于哲学对社会变革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预见和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
②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
③能够动员和掌握广大人民群众,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④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提供社会变革的政治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在各级、各部门广泛开展。之所以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因为科学发展观( )
①在一定的经济、政治基础上产生 ②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④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8.材料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社会变革导致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产生;部分奴隶成为农民;部分奴隶主贵族经济政治实力日趋衰落。各学派对上述变化,有不同的政治主张和哲学看法,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2:14~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人文主义者提倡人权反对神权。他们的这些思想和行为都在当时的历史时期里冲击了宗教和封建文化,开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1)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2)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答案:1.C
解析:A、B两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说法虽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与题干构成因果关系,正确。
答案:2.D
解析:①②③④从不同角度正确地说明了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原因,故应选D项。
答案:3.C
解析:题干强调哲学思想反作用于时代发展,②与题意相反。③“决定”表述错误。故选C项。
答案:4.A
解析:B项与题干不符合,C项“正确反映”的说法片面,D项将必要条件当作充分条件,错误。故选A项。
答案:5.B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分析能力。哲学来源于现实生活,C项是错误的;哲学并不都是“科学”和“正确”的,A、D两项是片面的;只有B才是正确的。故选B项。
答案:6.B
解析: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但哲学并不是直接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不能直接引起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的变化,因此②④错误。
答案:7.C
解析:材料主要强调了科学发展观作为哲学的地位和作用,①②只是说明哲学的本身,不符合题意,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8.(1)材料1侧重说明社会存在对哲学思想的决定作用,材料2侧重说明哲学思想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
(2)两则材料共同说明哲学思想与时代内容的不可分割关系。
解析:本题从两个方面考查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在回答本题时一定要仔细阅读材料,并从中找出二者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