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升级训练卷(十二) 历史唯物主义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 A.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B.人的意识能改造自然环境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楼市限购,车市限号,车辆限行,电视限广、限播、限娱……“限”被选为2011年度汉字。这表明(  ) A.物质与意识是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意识总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D.先进文化源于社会实践 3.(2012·广东茂名一模,35)改革开放30多年来,作为经济潮流引导者的顺德,也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指向标——1992年成为广东省“综合改革试验县”,将56个党政机构精简为28个;2009年实施大部门制改革,精简成16个“大部门”;2011年,提出城区开展城市基层管理扁平化改革,建立“一级政府、两级管理、三级服务、社会参与”的“扁平化”行政管理模式和协同共治格局。顺德的行政体制改革过程表明(  ) A.人类社会是客观的物质世界 B.辩证否定就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 C.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 D.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渐进的 4.(2012·广东肇庆一模,34)在热播的电视剧《三国》中,司马徽对刘备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看,这里的“时务”喻指(  ) A.经济基础决定于上层建筑    B.生产力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 C.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D.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5.(2012·广东深圳二模,35)“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同志的精辟论断启迪我们(  ) A.生产关系总是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B.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C.只要解放思想,就能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 D.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6.(2012·广东实验中学三模,12)“对新时期的改革,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进一步推进改革,从“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角度看,可以作为其理论支撑的有(  ) 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②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④生产力必须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7.(2012·广东广州二模,35)河北产科医生余文丽在援疆期间,其丈夫突发脑溢血致身体偏瘫。她毅然带着偏瘫的丈夫继续完成援疆任务。作为妻子,她每天为丈夫做按摩帮助康复;作为医生,她医术精湛,对产妇体贴入微,被人们称为“最美女医生”。余文丽的事迹体现了(  ) 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是幸福的 ②奉献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彰显自我价值 ③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人生价值的主要表现在于精神贡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12·广东汕头高三教学质量测评试题1,35)“灵魂在耕耘中净化,信念在耕耘中升腾。转首回望,耕耘后是一片清新的天地,一个绚丽的人生。”以此比喻人生,可见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必须(  ) ①利用社会帮助 ②得到别人认可 ③提高自身素质 ④投身社会实践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9.近年来,政务微博成为官民互动的载体,发挥了其“畅达性、高效性、亲和性”的优势,解决了许多民生问题。政府推行政务微博(  ) ①符合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符合价值判断的最高标准 ③维护了群众的一切利益 ④维护了公民的主人翁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12·广东河源一模,35)幸福,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有诸神之赐、来世之享、天赋权利等解读。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幸福是金钱的占有、幸福是奉献的喜悦等观点。分析这些幸福观,正确的理论出发点是(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 ③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 ④正确的幸福观才是美好生活的航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最美妈妈”吴菊萍面对突然从天而降的坠楼女童,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这一彰显人性大爱的有力托举,不仅给坠楼女童带来了生的希望,也激发着全社会的向善力量。这说明(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③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重要 ④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2.(2012·广东汕头高三教学质量测评试题2,33)漫画《为经济发展服务》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为经济发展服务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要坚持党的群众观点 ③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④不想为社会奉献的人不可能拥有幸福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2012·广东湛江二模,3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当前,广东经济面临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导致外需不足、国内生产企业综合成本上升约束经济增速等新问题,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增多。2012年我省将牢牢把握“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坚持稳中求进,在稳定全省经济发展中促进转型升级,不断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知识,分析我省确立“坚持稳中求进,在稳定全省经济发展中促进转型升级,不断增进社会民生福祉”发展战略的合理性。(20分) 14.(2012·河南洛阳高二期末,29)数万名志愿者——“小蜜蜂”是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蜜蜂寓意勤劳、善良,寓意着世园志愿者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良好品质。他们被所有人需要,被频繁求助,被要求“万能”和“全才”,有些岗位平均每10秒回答一个问题,同一个问题要重复说上几千次。志愿者杨同学说,报名当志愿者很容易,要坚持下来却需要投入和付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是我们的服务理念;朝气蓬勃、乐于奉献、勇于担当是我们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 结合志愿者精神,谈谈你对实现人生价值的认识。(20分) 参考答案 1.C 解析: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题干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 2.B 解析:此题A项中“不可分割”错误,因为物质是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的,不选;C项中“总是”太绝对,不选;D项不符合题意,不选;“限”是在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故B项正确且符合题意,选B项。 3.C 解析:行政体制改革属于调整上层建筑,行政体制改革是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A、B两项不符合题意,不选;D项说法未在题干中体现。故选C项。 4.C 5.B 解析:邓小平的论断强调改革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选B项。 6.B 7.A 解析:②④说法错误,排除。 8.C 9.A 解析:政府推行政务微博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体现,是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符合价值判断的最高标准,①②符合题意。维护了群众的一切利益说法错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而不是公民,③④错误。 10.B 解析:在阶级社会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②说法不科学;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才属于人民群众,在阶级社会,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属于统治阶级,故③不科学。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此题选B项。 11.B 解析:材料强调“最美妈妈”为社会作出了贡献,这说明她受正确价值观的影响,她的人生价值在于贡献和创造。①未在题干材料中体现,不选;贡献包括精神贡献和物质贡献,不能说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重要,故③说法错误,排除;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项。 12.C 13.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我省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战略,属于先进的社会意识,对我省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人类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我省确立这一发展战略符合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发展战略以人为本,在实践中做到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4.答案:(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投身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志愿者无私奉献值得社会大力提倡。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提高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志愿者不畏艰辛、默默耕耘,他们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坚韧的意志和踏实的行动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解析:本题考查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实现人生价值首先要明白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其次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劳动与奉献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