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升级训练卷(九)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浙江台州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五次统练试题,27)张艺谋导演创作的印象系列第六部作品《印象普陀》在浙江普陀掀开全球首映的帷幕。《印象普陀》最打动人的是它的主题——“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世界就是美丽的”。这一主题体现了(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客观存在与主观思维相互依赖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人的认识活动受主观因素限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012·浙江绍兴二模,27)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朱熹则认为“理生万物,理主动静”。两者的共同点是(  ) A.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 B.把世界视为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C.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3.(2012·浙江杭州二测,29)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下列四个选项均是黑格尔的名言,与之蕴含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 A.运伟大之思者,必行伟大之迷途 B.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意识的进展 C.绝对的光明,如同绝对的黑暗 D.凡是存在的事物就天然具有合理性 4.(2012·河南洛阳高二期末,4)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二者的区别有很多方面,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世界统一于物质 B.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C.世界是永恒变化的 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5.(2012·江苏南师大附中三模,7)2012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稳中求进,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稳中求进”主要体现了(  ) A.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 C.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D.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6.(2012·河南南阳秋末统考,21)漫画《月亮代表我的心》主要反映了(  )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②意识起源于物质 ③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④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7.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想法,清末的梁启超、吴趼人、陆士谔等名人在作品中就提出过。最绝的大概要数1910年32岁的沪上小说家陆士谔在他的幻想作品《新中国》里虚构了在100年后的上海浦东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具体情形,甚至对黄浦江大桥也赋予了具体形象。百年之前的“预言”,竟如此神奇、精准地应验了,着实让人拍案称奇。这说明(  ) A.梦想源于客观现实,现实是梦想的能动反映 B.超越现实的预言能精准应验不断发展的现实 C.符合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预言可以推测未来 D.相对独立的社会预言促进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8.荒漠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有专家根据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对于人力治理效果不佳的地区,可以采用“人退”的方法,创造条件让自然界自我修复,实现“沙退”的目的。这种治理荒漠化的新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和认识客观规律为前提 ②适当放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体现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③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 ④人的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2012·江苏四市3月联考,25)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卫生状况已成为公众日益关注的问题。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固然和厂商一味逐利、信息不对称、市场缺陷等因素直接相关,但行业无序、标准失范、监管不力更是公认的深层次原因。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而监管思维却裹足不前,表明社会管理领域均需主动“升级”与社会需求“对接”。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中,必须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②社会监管意识的发展必将推动社会管理工作进步 ③社会管理领域的问题来源于实践并决定着社会管理工作的水平 ④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2012·河南洛阳高二期末,8)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注:从,顺从、听命。孰与,哪里比得上。制,控制、掌握)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 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   B.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而且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服务 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 11.(2012·浙江宁波二模,29)科幻小说《神秘岛》中预言,水将成为未来人类的能源,水会变成未来的“煤”。百年后,日本科学家朝实现这个预言迈出了第一步,他们用一种名为二氧化钛的物质和几缕阳光,首次将水分离成氢和氧。百年之前的“预言”果然成真。这表明了(  ) A.符合规律的预言源于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B.超越现实的预言能精准应验发展的现实 C.思维的眼睛能够主动创造出幻想的世界 D.相对独立的社会预言促进实现社会存在 12.(2012·浙江杭州二模,27)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牛,角似鹿,眼似虾,腹似蛇,鳞似鱼……现实中虽然没有真实的龙,但我们却有对龙的认识。这表明(  ) A.龙的形象是创新意识的产物 B.对龙的认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人脑不是仓库而是加工车间 D.意识可改变物质的具体形态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的消费率、储蓄率状况图  注:2011年我国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为51.6%,而美国等发达国家超过70%。 材料二 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78%,同期美国文化产业占GDP比重为25%,日本为20%。 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的家庭文化支出一般占到家庭总收入的15%~18%。2010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 500美元,文化市场约有5万亿元左右的潜在需求。 材料三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总量不大,区域发展不均衡,缺乏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配套法规政策不够完善,对外贸易逆差依然较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依据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学知识,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应采取的举措。(8分) (2)结合材料三,分析我们应如何按规律办事加快发展文化产业。(12分) 14.〔2012·浙江宁波二模,41(3)〕材料 为解决我国农业科技与农业发展“两张皮”的现象,党中央和国务院针对我国广大农村不同的生产方式提出不同的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有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业及家庭式农业三种模式。对于前两种农业生产而言,让企业通过自身技术与资本获取、转化与推广农业科技,但是,由于家庭式农业仍然是当前我国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零散、独立的农户使得由企业提供农业科技转化、推广与服务的成本很高。因此,对我国现阶段农村而言,由政府主导为主面向广大个体农户供给农业科技更为有效。 解决我国农业科技与农业发展“两张皮”的举措,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进行决策的思想方法。简要分析这一思想方法的哲学依据。(20分) 参考答案 1.B 解析:题干中“用美丽的眼睛”指的是思维,体现了思维的特点,即自觉选择性,而思维是主观性的因素,故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与题意无关;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项。 2.C 解析:王阳明的主张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世界的本原;朱熹的“理”是一种客观精神,他把世界看作是客观精神的外化。王阳明和朱熹都是唯心主义者,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故选C项。A、B两项是两者的特性,不是共性。D项体现的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3.B 解析:黑格尔的理念是一种客观精神的体现,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美是意识的反映。这句话体现的是黑格尔对世界本原的认识。B项正确且符合题意。 4.A 解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物质,是否承认物质是世界的唯一本原。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意不符。 5.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稳中求进”中的“稳”是指相对静止的存在,“求进”是指绝对运动,“稳中求进”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项说法符合题意,B、C、D三项都未在题干中体现。 6.A 解析:漫画批评了物价上涨的现实,是唯物主义而不是唯心主义,故④说法错误。②与题意无关。漫画用拟人的手法批评了物价上涨,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以及意识能动反映现实的道理,故①③符合题意。 7.C 解析:A项中“现实是梦想的能动反映”不够恰当,现实是客观存在的;B项错在“精准”上;D项中只有正确的预言才有可能促进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故本题选C项。 8.C 解析:材料中的“人退”治理荒漠化,说明人的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④正确。这是尊重规律的表现,①正确。这一做法并不是放弃发挥主观能动性,相反是在正确发挥,②错误。人的活动与自然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③错误。 9.C 解析:材料强调社会管理领域均需主动“升级”与社会需求“对接”,这说明了①;材料中的分析的原因说明了④;②说法太绝对;③中“决定”是错误的,排除。此题选C项。 10.B 解析:此题考查认识利用规律,B项符合题意;人要尊重自然,顺从自然,与自然界和睦相处,故A、D两项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改变规律发生的条件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故C项错误。 11.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世界的本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理解。A、B、D三项说法错误;C项的表述说明的是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人在实践的基础上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能够创造出超越现实的世界,正确且符合题意。 12.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意识本质的理解。现实中没有真实的龙,但我们通过对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具体形象的组合,形成了对龙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建立在客观现实基础上的,同时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对现实进行了加工。A项的表述错误,龙的形象是意识对客观现实的加工,而不是由意识产生的;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物质,但不能改变物质的具体形态,所以D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而不是其相对独立性,所以排除B项。 13.答案:(1)①材料一显示,近十多年我国居民消费率呈下降、储蓄率呈上涨趋势,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材料二说明,我国文化产业总量小,但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我国消费率低与储蓄率高、文化产业不发达有关联性。②科学处理投资、储蓄与消费的关系,扩大内需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引导居民加大文化消费,优化消费结构。 (2)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②文化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商品和意识形态双重属性。发展文化产业,既要尊重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性。③应将市场的积极作用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14.答案:(1)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由于我国目前客观存在三种农业生产方式,特别是家庭式农业生产是当前我国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党中央和国务院分别提出通过自身和政府主导为主获取、转化与推广农业科技,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3)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通过不同的措施,实现农业科技的转化、推广与服务,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尊重了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规律客观性原理。 (4)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党中央和国务院根据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三种模式的具体特点,针对性地做出决策,体现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