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某经济学家在北京大学召开的中国经济展望论坛圆桌会议上指出,中国经济陷入“投资增长过快导致产能过剩”的怪圈,而收入分配不均是形成“经济怪圈”的根源。这说明
( )。
A.分配政策影响财政收入
B.要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C.分配方式对生产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D.我国应实行按劳分配方式
解析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分配不均,特别是收入差距拉大,
影响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制约了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所以国家有时会增加
投资以拉动经济增长,但“投资增长过快导致产能过剩”,这说明分配方式对生产的发
展有重要影响,故答案选C。
答案 C
2.2011年以来,贵州省沿河自治县在各地开设“土地银行”,在征得村民同意的情况下,让其将手中的闲置土地存入“土地银行”,再由当地政府采取招租的方式,把土地按每亩200元的价格承包给种(养)殖大户或前来投资的客商,然后政府把承包费付给存入土地的农民。同时,村民们还可以受雇于承包土地的业主,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得到双倍收入。农民们获得的双倍收入属于 ( )。
A.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批
D.按劳分配
解析 村民们把土地承包给种(养)殖大户或前来投资的客商所获收入为按土地要素分
配,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所得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故选B。
答案 B
3.小陈是某上市公司股票的持有人,他收到了该公司的现金分红通知,“税前每10股现金派发红利5.30元”。关于这笔收入,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属于小陈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②体现了小陈作为债权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③
是与小陈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④体现了小陈作为股东依法享有的
权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股票是所有权凭证,股东是股票持有者,②认识错误。
答案 D
4.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首次独立成章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大幕拉起。下列有利于“把财富蛋糕更合理地分配到群众手中”的举措是 ( )。
①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 ②合理调整个人所得税税基和税率结构 ③建立公开透
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④取消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④做法会导致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更低。
答案 A
5.下图所示为消费、投资、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两种不同状态。下列做法有利于由状态a向状态b转变的是 ( )。
加大投资比重,扩大生产规模 ②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居民收入 ③增加出口总额,
优化出口结构 ④改革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材料主旨是增大居民消费的措施。②④的做法有利于提高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率。①与图中投资贡献率下降不相符,③与图中出口贡献率不变不符合。
答案 C
6.目前,我国农村还有2 000多万人尚未脱贫。要提高他们的收入,就要增强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他们自我发展能力。对城镇低收入者,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低保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另一方面,要加强技术和职业培训,提高其劳动技能和职业素质,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是因为 ( )。
①人们的消费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②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
殊 ③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④人类不能把效率作为经济活动
追求的基本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①与材料不符。④表述错误。
答案 C
7.“做蛋糕”与“分蛋糕”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问题之一。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分得不合理,会影响人们把“蛋糕”做大的积极性。上述材料要求我们必须 ( )。
A.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B.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C.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D.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障基本生活的关系
答案 C
8.2011年8月17日,财政部2011年在港发行200亿人民币国债正式启动。这是财政部第三次在港发行人民币国债,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超过前两次总和),并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居民投资债券获得的收入属于 ( )。
①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 ②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 ③合法的劳动收入 ④合法的非劳
动收入 ⑤财产性收入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解析 投资债券属于按资本要素获得的收入,故排除①③。
答案 D
9.下面对漫画所反映的现象及给我们的启示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工不同酬应不同,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 ②容易导致职工收入差距扩大 ③影响人民
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④初次分配也应注重公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漫画所反映的现象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容易导致收入差距加大,不利于人民
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启示我们应该在初次分配中注重公平,所以②③④符合题意,
选D。
答案 D
10.社会公平,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吹响了我国维护社会公平的号角,加快了维护社会公平的步伐。从根本上说,社会公平的实现应建立在 ( )。
①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 ②提高经济效率的基础上 ③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 ④加强
收入分配调节的基础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注意“根本上”的限定词。
答案 A
11.漫画表明 ( )。
①国家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②国家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③合理的
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④我国实行按劳
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①④均与漫画主旨不符。
答案 B
12.近五年来,某私营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下表:
产值年均增长
利润年均增长
职工工资年均增长
11%
20%
5%
该企业在分配方面应做出的调整是 ( )。
A.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制度
B.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C.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D.职工之间的收入保持合理的差距
解析 表格反映了该私营企业的利润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职工工资的增长速度,没有建立
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没有理顺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应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
中的比重,故选C。
答案 C
13.“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两个同步增长” ( )。
①意味着国家富强了,百姓可以拥有更多财富,分享发展成果 ②意味着经济建设发展
了,居民收入就能增长,就能促进同步富裕 ③将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居民收入
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④将有利于完善分配格局,保证落实“效率优先,兼顾
公平”方针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两个同步增长”主要强调,一方面,要增加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另
一方面,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进而实现分配公平,全面提高人民
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故选①③组合。②说法中的“同步富裕”与④说法中的“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都是错误的,故②④不选。
答案 C
14.(2012·深圳二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创造了“增长奇迹”,经济总量不断增大;但劳动者的报酬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目前,中国的劳动收入所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仅在40%左右,发达国家的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65%~70%。要提高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必须 ( )。
①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②依法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③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
入 ④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初次分配相关知识的理解。初次分配是指在物质生产部门进行的
分配,③④都不属于这个范畴,故排除。
答案 A
15.解决漫画中的问题,需要 ( )。
①通过分配政策和税收政策,调节收入差距 ②取缔过高收入 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④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通过税收政策和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能有效解决公平问题,过高收入只能
调节不能取缔,①当选,②不选。解决城乡差距问题还应该努力发展农村经济,统筹城
乡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③④也正确。选C。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两小题,共40分)
16.小吴的爸爸是一家国有企业的总工程师,月月有工资,年终有奖金;妈妈在一家外资企业做财务工作,去年增加了工资;姑姑是农民,除了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外,兼营蔬菜收购和运输。收入也有所增长;二叔开了家个体杂货店,虽然忙些累些,可收入不少;三叔与他人合办了一家服装厂,自己直接经营,去年税后收入比小吴爸爸妈妈的收入总和还高出一倍。
(1)小吴的爸爸、妈妈、姑姑和叔叔主要按什么方式取得收入?(10分)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方式的什么特点?(5分)
答案 (1)小吴爸爸的收入是工资和奖金,是国有企业中的分配,所以是按劳分配。其妈
妈是在外资企业打工,属于按生产要素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其姑姑的收入形式有按劳
分配和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农民种田是集体经济的范畴,而运输和收购是个
体经济的范围;其二叔是个体经济,他的收入是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其三叔
的企业是私营企业,他是出资人之一,所以其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资本要素分
配。
(2)反映了我国目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题中材料体
现了我国目前分配方式具有多样性,但占主体地位的是按劳分配。
17.2011年9月8日,中国人权研究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在北京召开“2011年《人权蓝皮书》发布会”,与此同时,中国第一本人权蓝皮书《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N0.1(2011)》也随即面世。蓝皮书明确指出,尽管30多年来,中国在减缓农村贫困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相对贫困问题仍日益严重。蓝皮书还明确指出中国农村的最大人权问题是大量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运用公平与效率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25分)
答案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
富,为缩小人们之间收入差距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
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
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③在收入分配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公
平,为此,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
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④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
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
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⑤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
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又要将收入差距
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
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