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
教政策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1年5月22日《人民日报》报道,西藏各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94.4%;自治区现职省级领导干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占70.42%;县、乡两级主要领导干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86%。这主要反映出 ( )。
①西藏各族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②西藏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 ③民族平
等原则在西藏得到贯彻落实
④西藏发展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保障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②④不是材料主要反映的内容。
答案 A
2.“十二五”规划强调,要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这一要求的政治意义在于 ( )。
①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②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实现广大人民的利益 ③加强
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④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②与题意不符。③是经济意义。
答案 C
3.2011年新春伊始,新一轮对口援疆正式拉开帷幕。在各省加大援疆工作力度的同时,中央投入资金规模将数倍于对口援疆资金规模。目标是通过十年时间,最大程度地缩小新疆与内地差距。上述材料体现了 ( )。
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 ④政府在促进社会经
济发展中负有重要的职能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 对口援疆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②③与材料无关。
答案 C
4.藏族共产党员龚曲此里像爱护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他向群众讲得最多的一条道理就是:“一滴水只有汇入江河才不会干枯,藏族只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才不会贫弱。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珍惜民族团结就是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 )。
A.必须十分珍惜和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B.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
C.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性义务
D.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要求我国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了搞好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答案 A
5.近年来,我国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以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 )。
①是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需要 ②是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需要 ③
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④是促进共同繁荣、实现同步富裕的需要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 ④错在“同步富裕”。
答案 D
6.民族和谐始终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促进民族和谐,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因为,这一制度 ( )。
①是实现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保障
③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③排除。
答案 B
7.富裕,是各族人民群众共同的心愿。南疆三地州人多、地少、收入低,帮助南疆地区各族农牧民脱贫成为“十二五”期间新疆要啃下的“硬骨头”。啃下这块“硬骨头” ( )。
①能为巩固南疆地区民族团结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②能为南疆地区民族平等、民族团
结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③才能在南疆地区确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④
有利于维护新疆的稳定和提高新疆的综合竞争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解析 南疆地区的富裕,尤其是经济繁荣,能够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提供雄厚的物质
基础,提升新疆的综合实力,故选C。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故①说法不妥;
我国已经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故③说法有误。
答案 C
8.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的民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以团结促发展、以发展促团结。之所以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是因为 ( )。
①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②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
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之一
③我国各民族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实现民
族团结提供了物质基础
A.①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①谈的是民族团结对一国综合国力的意义,可选;②谈的是民族团结对推动各民
族共同繁荣的作用,可选;③强调的是民族平等,与设问构不成因果联系;④谈的是各
民族共同繁荣对民族团结的重要作用,不是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因。故答案为B。
答案 B
9.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这表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 )。
①享有变通执行权 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③是该地方的最高行政机
关 ④是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材料中“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
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说明②可选;“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
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说明①可选。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包括自治
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故③④的表述都是不正确的。
答案 A
10.2011年5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甘肃是一个多宗教的省份,信教人口较多。近年来,该省深入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和“农家书屋”进宗教活动场所试点活动,受到了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开展上述活动 ( )。
①是保持宗教关系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②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
荣的政治基础 ③有利于发挥宗教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④有利于宗教界
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②观点错误,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④错在“放
弃”。
答案 C
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深入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回答11~12题。
11.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深入落实《宗教事务条例》,是为了 ( )。
①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 ②使宗教信徒树立唯物主义思想 ③全面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④使宗教本质发生彻底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解析 ②④观点错误。
答案 B
12.切实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切实做好宗教工作,需要 ( )。
①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②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③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④大力发展宗教事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④做法错误。
答案 A
13.6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中国宗教界始终坚持爱国爱教方向,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与时俱进、团结进步,取得了令人欣喜的丰硕成果。由此可见 ( )。
①我国信教群众的世界观发生了改变 ②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③正常的宗
教活动可以为社会和谐作贡献 ④宗教信仰自由是尊重人权的重要体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宗教政策的知识。宗教思想是唯心主义世界观,信教群众的世界观
不会发生变化,排除①;④表述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排除;材料主要阐述
的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能为社会和谐作出贡献,故②③符合题意,选B。
答案 B
14.2011年11月1日,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布的《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办法》规定,寺庙事务不受境外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涉和支配。这说明 ( )。
A.我国允许和鼓励公民信仰宗教
B.国家支持宗教界对外友好往来
C.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D.国家保护正常宗教活动
答案 C
15.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中央专门制定了多项政策,促进西藏宗教事业稳定发展。目前,西藏共有寺庙等宗教场所1 700多所,僧尼等宗教教职人员4.6万人。这说明我国 ( )。
A.支持和鼓励西藏人民群众信仰宗教
B.充分保障西藏各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
C.中央保护西藏的一切宗教活动
D.西藏的宗教活动中央予以特殊保护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两小题共40分)
16.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我国每一个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我国每一个民族都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每一个民族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只有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中华民族才能拥有强大民族凝聚力,才能不断创造历史伟业,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才能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全,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我国实际说明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10分)
(2)指出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党、国家和公民应该怎样做。(12分)
答案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在我们这样的国家里:①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只有坚持民族团结,才能维
护国家统一。没有民族团结,必然是民族矛盾、冲突不断,导致国家四分五裂、一盘散
沙。②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只有坚持民族团结,社会才能安定和谐,人民
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③民族团结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各民
族只有团结一心,才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经济社会取得长足进步、
各族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
(2)①党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领导,不断提高驾驭和解决新形势下
民族问题的能力,推进民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②国家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进一步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
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显著加快民族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进程,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
发展成果。③公民要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使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
17.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于2011年5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新疆实际的发展路子,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民族团结明显加强,社会稳定明显巩固;到2020年促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人民富裕、生态良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巩固、文明进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实现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目标任务?(18
分)
答案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使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不
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巩固和发展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4)完善和落实扶持、支援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
的力度。民族地区人民发扬自力更生、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精神,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5)认真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团结信教群众,维护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新型
民族关系。
(6)每个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义务,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
族关系作出贡献。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