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来:]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
A.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
B.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增加税收
C. 减少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
D. 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
2. (2011·沈阳模拟)《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各地根据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发展情况,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资助的资金属于( )
A. 科教文卫事业支出 B. 财政收入
C. 社会保障支出 D. 经济建设支出
3. 在中央财政收支形势紧张的情况下,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等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安排高达7 284.63亿元,增加1 653.34亿元,增长了29.4%。这反映出 ( )
A. 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越多越好
B. 经济发展是增加财政收入的基础
C. 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D. 保持财政收支平衡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目的
(2011·潍坊模拟)2010年10月1日,我国“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据此回答4~5题。
4. “嫦娥二号”任务总经费国家投入约9亿元人民币,我国经济发展为“探月工程”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说明( )
A. 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B. 财政是科技发展的物质保证
C. 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D. 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5. 下列观点与右面漫画《中国腾飞,坚强保证》的寓意一致的是( )
A. 有国就有税、有税必有法
B. 税收为国家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C. 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
D. 依法纳税是我国税收的基本特征
6. 2010年10月16日,财政部公布“2010年9月份财政收支情况”,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63 039.51亿元,同比增加11 520.64亿元,增长22.4%。我国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的根本原因是( )
A. 经济较快回升
B. 税收征管部门严格执法,加大征税力度
C. 全社会依法纳税的意识明显增强
D. 物价水平上涨,使以现价计算的税收收入相应增加
7. (2011·西安模拟)请你根据我国近十年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图(如下),选择正确的选项( )
A. a点适宜增加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利率
B. b点适宜提高税率,降低银行利率
C. 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提高税率
D. d点适宜压缩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利率
8. (2011·广州模拟)2010年1~6月我国财政支出部分项目与2009年同比一览表
项 目
教育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和就业
同比增加
(单位:亿元)
1 005.8
475.85
810.24
增长率
16.6%
26.8%
16.5%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A.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B. 财政支出的增加会导致财政赤字的增加
C.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D.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9. 2010年中国年度国家财政赤字将达到10 500亿元,比去年增加了1 000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对赤字的正确认识是 ( )
A. 出现赤字是财政收支平衡的常态
B. 赤字是指中央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情况
C. 适度赤字有利于经济发展
D. 赤字大小以国债的多少衡量
10. 读下图可见( )
A. 税收是国家实行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B.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 税收增长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原因
D. 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11.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9月29日联合发布通知调整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自2010年10月1日起,个人购买首套普通住房契税将下调,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1年内重新购房的纳税人不再减免个人所得税。这表明( )
A. 税收具有固定性,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可以随意调整
B. 税收具有无偿性,国家机关必须强制征收
C. 税收具有固定性,但我国财政部等国家机关有权依法调整
D. 税收具有强制性,我国财政部等国家机关依法强制征收
12. 经国务院批准,《2011关税实施方案》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对部分进出口关税税目税率进行了调整。这是中央调结构的政策之一。对国家调整进出口关税税目税率的认识正确的有( )
A. 这是国家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
B. 这违背了税收的固定性特征
C. 表明税收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
D. 表明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13. 税务部门向开小卖部的小王征税,小王拒绝纳税,理由是:“我是个体户,小本经营,还要纳税吗?”你如何看待小王的行为 ( )
①小王拒绝纳税的行为涉嫌违法,但与道德无关 ②小王拒绝纳税的行为既涉嫌违法,又是不道德的 ③小王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④小王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14.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是因为( )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②税收是国家财政支出的基础
③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④税收具有无偿性、固定性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5. (2011·苏州模拟)公民要有纳税人意识,应该( )
①诚信纳税,自觉履行纳税义务 ②将自觉纳税作为纳税人应承担的责任 ③关心税收的使用,监督税务执法行为
④努力提高自己征管税收的能力和水平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 (2011·烟台模拟)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形势的晴雨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材料二 2010年1~5月,我国的财政收入是 3.5万亿元人民币,预计2010全年将会突破8万亿元,即将成为世界第二大财政收入经济体。这表明中国不仅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且在后危机时代取得了先发优势。然而,8万亿让国民为之骄傲的同时,民众也希望带来更多实惠。
(1)试描述图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指出信息说明的经济问题。(8分)
(2)结合图表和材料二,运用财政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让8万亿元给民众带来更多实惠。(12分)
17. 由中国能源协会、北京远洋腾达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2010中国(北京)国际低碳与生态经济技术展览会”,于2010年9月19~21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召开。 本届展览会以“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生态”为主题。我国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任务,目前各地在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有效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
分别从价格和税收两个方面,各举出有利于发展生态经济的一个事例,并说明体现的经济学道理。(20分)
具体事例
体现的经济学道理
价格
杠杆
税收
杠杆
第八课
8. D 【解析】财政对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支出,可见财政对社会公平以及人民生活的保障,故答案为D。
9. C 【解析】略有赤字是财政收支平衡,赤字过大不属于财政收支平衡,A不选。财政收入大于支出是财政盈余,B不选。发行国债只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措施,D不选。
10. B 【解析】根据图表中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出税收收入占94.8%,说明在中央财政收入结构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11. C 【解析】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对税率进行调整,而不是随意调整,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A说法错误,B、D不符合题意。
12. 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国家利用税收杠杆对经济进行调节,D项正确。调整出口退税率,客观上有利于增加出口,而非扩大内需,A错误;该做法并不违背税收的固定性特征,B错误;C项与题意不符。
13. 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税收和公民的纳税意识等知识,考核学生的理解能力。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拒绝纳税既违反了国家的有关法律,也不符合公民的基本道德行为准则,因此应选②,舍弃①。小王是个体户,根据税法的规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属于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因此应选④,排除③。
14. A 【解析】此题考查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②说法不正确,④不符合题意。
15. B 【解析】纳税人不但要有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的意识,还要有监督税务执法行为的权利意识,①②③符合要求。④的主体是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选。
16.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对图表信息的获取能力,首先应该合理断定GDP、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的整体变化态势。其次要分析GDP、财政收入与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第(2)问,主要强调如何发挥财政作用,更好地发挥财政在保证人民生活方面的作用。此题主要立足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二是优化财政收入结构。
【答案】(1)①“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在2008、2009年增幅略有回落,但总体呈现较快增长态势,说明我国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4分)②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增长大大高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GDP的增长,说明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不合理。(4分)
(2)①合理调节财政支出方向。一是合理加大经济建设支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及时调整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为民众获得实惠奠定坚实经济基础。(3分)二是合理加大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事业支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从而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让民众获得更多直接实惠。(3分)②合理调节财政收入结构。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当前实际看可以适当减免税收,让利于民,实现藏富于民,国富民强。(6分)
17. 【解析】本题从价格和税收方面分析对节能的作用,要联系价格影响供求、税收调节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知识分析。
【答案】
具体事例
体现的经济学道理
价
格
杠
杆
实施差别电价、阶梯水价、天然气超额加价;实施地铁、公交的低票价等。(4分)
价格影响需求,通过提高资源性产品价格,发挥价格杠杆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中的宏观调控作用。(6分)
税
收
杠
杆
对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产品实施较高税率,而对绿色、生态、环保产品减免税等。(4分)
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调节手段之一,通过对征税对象、税率的确定和征管,起到调节经济、调节消费行为、节约资源的作用。(6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