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走近国际社会 35.H1[2012·全国卷] 2010年12月23日,商务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的规定,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进口相纸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有关规定,中国政府作出决定,自2012年3月23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进口相纸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 ①竞争、合作和冲突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中国与西方国家既有合作,又存在竞争与冲突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出发点 ④贸易冲突的实质是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综合国力较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5.B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竞争的实质等有关知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当代国际关系的主要形式而不是时代的主题,因此①错误,②正确。我国政府的上述措施是维护国家利益的表现,③正确。贸易冲突的实质是国家利益的分歧,因此④错误。 29.H1[2012·广东卷] 在2011年世贸组织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上,各成员普遍认同应加强世贸组织的作用,呼吁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但在多边贸易机制未来方向性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据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①各成员的地位是平等的,权利是对称的 ②世贸组织推动国际分工和资源的全球配置 ③各成员间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 ④多边贸易机制的发展能消除竞争和冲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9.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际组织的作用和国家利益的决定因素。在国际上,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权利和义务常出现不对称现象,故①不符合实际。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和冲突,多边贸易机制的发展不能消除竞争和冲突,故④表述错误。世贸组织各成员在多边贸易机制未来方向性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但普遍认同加强世贸组织的作用,呼吁抵制贸易保护主义。这体现各国国家利益存在冲突,但又有共同的利益,故②③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 19.H1[2012·江苏卷] 南海和平与稳定符合南海周边各国的利益。我国明确表示,在有关南海的领土划界、油气开发、渔业需求等问题中,领土划界是我国在南海的核心利益。这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捍卫的最高利益是(  ) A.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B.我国的发展和繁荣 C.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D.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19.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权国家的权利。我国外交政策捍卫的最高利益是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故选D。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国家间的共同利益以及我国的发展和繁荣,不是外交政策的最高利益,A、B、C不选。 32.H1[2012·浙江卷] 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菲律宾政府无视历史事实,一再制造事端,企图侵占黄岩岛。对此,中国政府作出了强烈反应。上述事实表明(  )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领土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③利益对立是国家冲突的根源 ④干涉别国内政是非正义的、错误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政府对菲律宾企图侵占黄岩岛作出了强烈反应,体现了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利益对立是国家冲突的根源,①③应选。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②错误。题干体现的是菲律宾侵犯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没有涉及干涉我国内政,④不选。 [2012·交大附中、师大附中、西安中学二模] 2012年2月14日中午,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按商定,中美双方发布了《关于加强中美经济关系的联合情况说明》。该《说明》的发布表明(  ) A.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B.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国家间的利益,以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C.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D.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C [解析] 题中强调的是中美合作,故体现的是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其他三个选项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合。 [2012·威海一模] 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法、英、德及有关阿拉伯国家等共同起草的涉及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由于该草案的一些内容有违《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不利于叙利亚局势走向缓和。因此,中国投了反对票。中国投反对票的行为表明(  ) ①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中国是联合国五个安理会成员国之一 ③中国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④中国和法国、英国不存在共同的国家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D [解析] 中国投反对票是因为该草案不利于叙利亚局势走向缓和,由此可见,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②与题意不符合。④错误。 [2012·宁波八校期末] 近年来亚洲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全球经济的温和复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亚洲经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球经济增长引擎,其中又以中国的发展最为突出。为保持在亚洲的领导地位,美国利用周边国家对中国的防范心态开始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如:高调介入南海问题,宣布向澳大利亚正式派驻美军,不断施压叙利亚。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将对亚太地区的政治、安全领域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可能会导致中国周边环境出现一个震荡期。 请运用国际关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进行点评。 [答案] ①世界出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美国的战略调整是在亚洲的发展和中国的崛起背景下进行的,正是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反映。②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是制定和调整对外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亚洲和中国的发展,世界格局的变化,会引起美国在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利益的变化,促使美国进行战略调整。③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美国谋求在亚洲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利益,与亚洲各国特别是与中国之间的较量都说明了这一点。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美国战略东移,可能给亚洲发展带来一定机会,但我们必须警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解析] 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任何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美国的这一做法,要分析为什么、还要分析其带来的影响,并指出应怎么办。 H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6.H1、H2[2012·安徽卷] 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这说明(  ) ①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正在从冲突对立走向趋同一致 ②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 ③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推动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我国始终不渝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关系、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知识。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故①错误。材料中的“和平”、“合作”、“发展”等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故②正确。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故③错误。和平发展道路的鲜明特征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故④正确。 27.H1、H2[2012·福建卷] 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加上极端气候及病虫害所带来的粮食减产,目前全球有约10亿人在挨饿,数以百万计的人陷入更深的贫困,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可见(  ) A.世界各国面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 C.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D.全球发展最突出问题是粮食安全问题 27.C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等知识。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发展面临巨大困难,体现了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故选C项。不同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不同的, 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全球化,B项与题意无关。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D项错误。 18.H2[2012·课标全国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据外交部统计,2006年我国出境人员逾3 452万人次,2010年突破6 000万人次,驻海外企业超过1.6万家。2011年外交部开通中国领事服务网,为出境中国公民和机构提供海外安全信息和领事服务,这一年外交部门共处理各类领事保护案件约3万起。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 ①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 ②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③我国坚定维护本国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 ④我国与其他国家具有不同的国际法律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B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民和机构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我国政府加强相关服务的现象说明国家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①符合题意。我国政府相关活动也维护了我国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③符合题意。从材料中不能得出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和我国的国际法律地位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结论,②④与材料无关。 32.H2[2012·四川卷] 与各国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体现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文化主张的是(  ) A.“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B.“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C.“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2.B [解析] 我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文化主张是“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这一主张强调相互尊重,促进共同发展。A是战争策略,C是与人交往的原则,D强调顺应民意才能政通人和。只有B项与我国的文化主张相符,故选B。 [2012·湖北八校重点中学联考] 2012年1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主持例行记者会,针对美国最近开始实施针对伊朗的新制裁,中方认为对话和谈判才是正确途径,中国同伊朗开展的经贸和能源合作是正常、公开和透明的,不违反安理会有关决议,不影响中方在防扩散问题上的立场。这表明(  ) A.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是时代发展的主题 C.联合国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D.维护国家间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 [解析] 材料表明的是我国在伊朗问题上的态度,B、C与题意不符合。D错误,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2·武汉调研] 2011年11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东亚领导人系列峰会上就南海问题阐明中方立场时强调,南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外部势力不应以任何借口介入。这表明(  )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目标 ④我国切实维护亚太各国国家利益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B [解析] 温家宝总理强调外部势力不应以任何借口介入南海问题,体现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所以①入选。将南海问题上升到我国的核心利益,教材上并没有讲,这要求学生了解一些相关时政知识,树立国际视野,②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入选。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以③不选。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我国切实维护与他国的共同利益,但没有义务也不可能不加区别地维护亚太各国国家利益,所以④不选。 [2012·安庆市二模] 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由法国、英国、德国及有关阿拉伯国家共同起草、摩洛哥代表阿拉伯国家联盟提交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和中国投了反对票,决议未获通过。这表明(  ) A.多极化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 B.中俄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定力量 C.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D.战争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C [解析] A错误,当今世界呈现出多极化趋势,但多极化的国际格局还没形成。B在材料中得不到体现,材料主要体现我国根据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身的立场。D错误,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家关系的基本形式。 13.H1 H2[2012·天津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日本福岛核泄露事故等使国际社会对核安全更加关注。核材料流失和扩散、核恐怖主义威胁、核能开发利用中的风险控制等核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核能全面和平利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 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积极对外提供核安全援助。主张强化核安全能力建设,承担核安全国家责任;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全球核安全水平;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消除核扩散及核恐怖主义根源。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阐明,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的依据。 13.[答案] ①实现核能全面和平利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积极对外提供核安全援助,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 ③强化核安全能力建设,承担核安全国家责任,符合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④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消除核恐怖主义根源,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解析] 本题是以国际核安全为背景,考查《政治生活》方面的相关知识。本题要求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阐明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的依据,可以结合国家利益是决定性因素、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建立国际新秩序等几个方面回答,注意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38.[2012·重庆卷]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高贵与力量,彰显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中文译为“龙”)是罪和异教的象征。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包括国防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西方某些人常用Dragon歪曲地指代中国龙,用Dragon的庞大身躯和残暴特性来暗示中国的强大和对别国的威胁,鼓吹“中国威胁论”。 H2(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对外政策的相关知识,反驳“中国威胁论”。 [答案] (2)①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着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和平发展道路。③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决定了中国国防力的增强,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强大后也绝不侵略他国。 [解析] 本题是一道限制型试题,限定的知识范围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可以结合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外交政策的有关内容等来反驳“中国威胁论”是错误的。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