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 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
专题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
难度
灿烂的中华文化
1、2、3
中、易、中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5、6、16
易、易、易、中
走进文化生活
7、8、9
易、中、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10、11
易、中
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
12、13、14、15、17
中、易、易、中、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60分)
1.(2012年广州一模)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许多城市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远景,提炼和培育出了自己的城市精神,如北京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精神,上海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精神等。可见,城市精神( )
A.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B.决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未来
C.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时代性
D.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解析:C 城市精神是各城市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远景提炼和培育出来的,说明其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时代性,C正确。
2.专家说,对比我国发行的五代人民币图案,以古代元素为背景的并不多见。第五代百元人民币上出现战国漆器图案等古元素,反映了国家对我国灿烂辉煌的古文化的重视。我国灿烂辉煌的古文化( )
①独具特色,博大精深,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雏形 ③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④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B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①②③都是关于我国古代辉煌文化的正确说法,故选B项。④说法不妥,正确说法是“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
3.木卡姆艺术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创作的,是集说、唱、乐、舞为一体的音乐经典套曲,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最具代表性的是十二木卡姆,它融合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有着“东方音乐明珠”之誉称。这一艺术形式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它( )
①薪火相传,博大精深 ②尊重差异,兼收并蓄 ③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④沿袭传统,古为今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A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及其原因。从木卡姆的悠久历史和旺盛的生命力,可以看出①符合题意;从其形成过程中对多种艺术的融合,可以看出②③正确;④中“沿袭传统”观点错误,没有做到辩证继承。
4.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C 本题以五公祠的一副对联为载体,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解。“只知有国,不知有身”“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体现民族精神中爱国主义这一核心,①符合题意;“千般折磨,益坚其志”“群才奋起,莫负斯楼”体现民族精神的自强不息,④符合题意。②③材料中未能反映。
5.2012年5月15日,中国雷锋网在湖南长沙正式开通,湖南省委书记周强称雷锋精神永不过时。近半个世纪以来,雷锋同志爱国爱党爱人民的坚定信念,奉献、敬业、创新、创业的崇高精神,影响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干部群众奋勇前行。如今,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华夏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雷锋精神( )
①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②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中起着“主心骨”作用 ③蕴涵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族精神。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时期的突出表现,①③④均符合题意。“主心骨”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说法错误。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振奋民族精神。振奋民族精神,就是( )
①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②提高青少年的精神状态 ③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④抵制西方文化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C 本题考查民族精神。②缩小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范围,不选;④错误,对西方文化不能一味抵制。①③正确表达了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7.2012年1月3日,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称,全国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2012年元旦起推出了改版后的新编排,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倾向得到明显遏制。相比去年,七类娱乐性较强节目减少了三分之二,《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等栏目仍然保留。此外,新闻类节目增加了三分之一。遏制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倾向有利于( )
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②为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营造良好环境 ③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④用严肃高雅文化取代通俗娱乐文化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C 本题考查大众文化。如果用严肃高雅文化取代了通俗娱乐文化,就不能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特点,故④说法错误。①②③都是关于题干内容的正确说法。
8.漫画《众口难调》表明( )
①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②要博采众长,生产适合所有人的文化需求的产品 ③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④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A 本题考查现代人们文化需求的特点及解决措施。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因此会出现同一场春节晚会众口难调的结果,反映出文化的建设必须多样化,适合不同需求,故①④正确。②“适合所有人”的观点违背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③不是漫画的中心主旨,故不选。
9.(2012年安庆二模)2012年广电总局将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取消电视剧中间插播广告这一举措长期有效执行。同时针对电影票价偏高的现象,出台了建议性指导票价和最高限价。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应该独立于经济发展 ②文化市场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③文化发展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④扶持公益性文化是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B 本题考查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广电总局取消电视剧中间插播广告、对电影票价出台建议性指导票价和最高限价,是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和引导的表现,这说明发展文化产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②③正确。①错误,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④错误,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10.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
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 ②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④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共同核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C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②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因。①颠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系。④错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11.武汉市关工委公布的调研报告显示,中小学生崇拜的偶像,排名第一位的是演艺明星,而军人、教师、劳模、科学家等均排名其后。针对这种情况,你认为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 )
①尊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支持人们的自主选择 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们的思想 ④提倡多元化的指导思想,尊重人们价值选择的差异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B 本题考查先进文化。中小学生崇拜演艺明星的较多,而崇拜军人、教师、劳模、科学家的则较少,这表明文化建设要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而这也正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目标,故②符合题意。中小学生崇拜偶像的情况也表明,这些学生的思想需要正确的引导,即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他们的思想,故③符合题意。并非人们的所有选择都应支持,故①排除。尊重人们价值选择的差异性是对的,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不能提倡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故④排除。
12.《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力争到2015年,地级以上市创建省文明城市全部达标,文明村镇创建覆盖面达到80%以上,到2020年覆盖面达到95%以上;文明窗口行业创建覆盖面到2015年达到90%左右,到2020年基本全覆盖。强调上述文明创建活动的意义在于( )
①只有城市的文明,才能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②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明社会风尚 ③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解析:B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①观点绝对化,不选;④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涉及意识形态问题。②③是关于题干内容的正确说法。
广东佛山发生的18名路人对被碾压女童的冷漠令人“触目惊心”,这一事件表明,挽救社会伦理已经迫在眉睫。据此回答13~14题:
13.漫画《冷漠的路人》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公民有无爱心无客观标准
B.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
C.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具有广泛性
D.必须加强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
解析:D 本题考查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漫画中人物违反了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起码道德规范,是道德缺失的表现,故需加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D项与题意相符。A项错误,公民有无爱心是有标准的;B、C两项都不是从“启示”角度讲的,与设问角度不符。
14.假如让你做一次“拒绝冷漠 唤醒真爱”的演讲,你的演讲应包括( )
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众道德水准 ②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③思想道德建设搞好了,就能实现全面小康 ④倡导志愿服务,关注回报社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C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①②④都是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正确做法。③片面,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
15.(2013届广州摸底)“托举哥”“凌志哥”“夺刀哥”……2012年夏日广东,寻常巷陌,你我身边,一个个最美“哥”的接力出现,成为新时期广东精神的生动注解,提升着广东发展的“精、气、神”。最美“哥”身上的美德( )
①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保证 ②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 ③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奉行的道德规范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解析:A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①错误;这些好人身上的美德并没有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奉行的道德规范,④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40分)
16.材料一 “我从王先生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爱国。他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新中国成立前他毅然回到祖国,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发展奉献了一生,他所做的工作为我们国家争得了荣誉。”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洁在回忆与“两弹一星”元勋、著名光学科学家王大珩院士的交往时说。
材料二 在青年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青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推动国家进步的一面精神旗帜。古人云:“守志如行路,有行十里者,有行百里者,有行终生者。行十里者众,行百里者寡,行终生者鲜。”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受社会复杂现实的影响,少数青年盲目崇拜金钱,炫耀财富,导致自身的良知被金钱侵蚀,理想信念被金钱扭曲。个别人甚至把利己主义日常化,享乐主义合理化。这是十分危险的。一个青年如果没有爱国主义情怀,就会在混沌的生存状态中失去自我;一个没有爱国主义精神作支撑的国家,就会失去凝聚力和向心力,就无法实现真正的民族复兴。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王大珩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谈谈弘扬这种精神的重要性。(10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明在青年中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10分)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第(1)问考查爱国主义。解答时应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爱国”,这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可以联系起来,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主要应从爱国主义的作用角度回答。第(2)问考查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主要应从文化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等角度回答。
答案:(1)①王大珩身上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当代中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共同奋斗。(10分)
(2)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要求。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客观要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爱国主义不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弘扬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10分)
17.(2012年深圳一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精粹、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然而,近年频频爆出的关于“扶不起”(面对摔倒的路人,不肯、不敢上前搀扶等现象)种种负面新闻,人们开始怀疑我们这个社会是否正遭遇“道德寒冬”。面对这一窘境,深圳市的做法是:大力宣传中华传统美德,加强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深入挖掘人们内心深处向善的因素,树立助人为乐的道德典范;率先制定《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让那些主动去“扶”去“助”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使“扶得起”变成人人欲为的德行,实现由“不扶”到“扶”的变化。2011年12月20日,年近七旬的范伯伯晨练摔倒受伤,众路人接力救援令其热泪盈眶,感叹说“深圳不缺好心人”。
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深圳市是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20分)
解析:本题考查思想道德建设。做本题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甚至材料中的信息就是现成的答案。深圳市的做法:一是大力宣传中华传统美德,这是现成的答案;二是树立助人为乐的道德典范,也即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作用;三是制定相关法规,对应教材知识是使道德建设与法律法规相协调;还要从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和加强舆论的正面引导等角度分析。
答案:(1)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2)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
(3)制定救助行为保护法规,保护救助人的合法权益,使道德建设与法律法规相协调。
(4)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5)树立助人为乐的道德典范,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6)加强舆论的正面引导。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每点4分,5点即可得20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