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走近国际社会
第1课时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任何其他国家单方面对南沙群岛采取的行动都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是非法和无效的。这体现了( )
A.主权是构成国家的唯一要素
B.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C.主权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D.主权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
2.在国际社会中,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各国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这体现了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 )
A.独立权 B.平等权
C.自卫权 D.管辖权
3.2012年 8月27日,美国财政部国际事务次长布雷纳德表示,美国将继续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朝着一个更多由市场决定的汇率体系方向行进。美国将继续就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向中国施压的做法侵犯了我国的( )
A.独立权 B.平等权
C.自卫权 D.管辖权
4.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执意推行所谓“购买”钓鱼岛的行为,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这说明( )
①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②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③任何国家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④领土是构成主权国家最重要的要素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2012年9月5日,外交部长杨洁篪在会见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时表示,叙利亚问题的解决方案应来自于叙利亚人民,而不是由外界所强加。这表明( )
A.我国政府支持和保障叙利亚人民的自卫权
B.我国政府履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
C.中国和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已经达成共识
D.中国和美国应该加强合作,促进叙利亚问题的解决
6.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国际组织,多目繁多,规模不一。下列选项中均属于非政府的国际组织的是( )
A.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与国际红十字会
B.欧盟与世界卫生组织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世界银行
D.联合国与世界银行
7.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0年间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是因为它摒弃了过时的冷战思维,建立了新的安全观,体现了“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这说明国际组织是( )
A.缓解国家间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力量
B.发展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合作的纽带
C.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
D.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
8.新华网布鲁塞尔2012年10月3日电: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日前呼吁欧盟各界大力支持“连接欧洲”计划,强调这一连接欧洲交通、能源和通信的计划对促进增长、增加就业非常重要。这表明( )
A.欧盟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主权的国际组织
B.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国际组织是当今世界的主导者
D.欧盟已成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
9.2012年7月9日,第45届东盟外长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开幕。与会各方就东盟政治和安全合作、东南亚地区无核化、东盟与主要对话伙伴之间的合作等一系列议题展开深入讨论。这主要表明( )
①东盟是一个区域性的、非政府的国际组织 ②国际组织具有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作用 ③国际组织对调节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作用 ④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2012年9月17日新浪网载文指出,近期云南彝良地区遭受5.7级地震,已造成81人死亡,800多人受伤。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目前正与当地政府机构紧密合作,开始实施妇幼卫生和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综合扶贫项目。这体现了( )
A.联合国在促进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联合国是最具代表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C.解决世界和平、发展问题,只能靠国际组织
D.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11.新华网联合国2012年10月3日电: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媒体声明,以最强烈的方式谴责联合国和非洲联盟驻达尔富尔联合特派团(联非达团)维和人员遭袭事件,并呼吁苏丹政府迅速就事件进行调查,将凶手绳之以法。这体现了( )
A.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B.联合国是最具代表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C.国际组织总是发挥着积极作用
D.联合国的宗旨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
12.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不懈努力,在实现自身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与联合国合作解决粮食问题取得显著成效。中国与联合国合作解决粮食问题表明( )
①中国履行国际责任的能力不断提高 ②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③联合国力促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 ④中国特别重视发展与联合国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3.针对美国军方关于“美方会密切关注南中国海地区的自由航行问题”,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表示,中国对南中国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南中国海地区的自由航行从来就不是一个问题,中国与周边国家有能力、有智慧妥善处理南中国海问题,美国不用操心,更不用担心。
请运用主权国家的相关知识分析以上材料。
14.2012年8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国代表在曼谷正式进行新一轮关于气候变化的谈判边会。根据会议资料显示,本次会议各国代表将分成三个不同工作小组进行谈判,讨论重点为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KP)第一期承诺期到期之后下一阶段的减排承诺、如何提高减排的雄心和愿景、资金转移以及如何加强努力、弥合分歧、使各国能够在2015年之前达成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协议。但各国的“拉锯”却并未终结,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下一阶段的减排承诺及其量化指标以及减排资金的提供上,没达成谈判目标。
结合材料,评析联合国在解决人类气候变化问题上所起的作用。
第2课时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一、单项选择题
1.2012年9月7日,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落幕。本届博览会共签订投资合同项目170个,总金额2068.53亿元人民币。这说明( )
A.经济关系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之一
B.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之一
C.国际关系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D.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2.目前,发展经济是中国和东盟各国最为关心的问题。由于地域和经济关系等因素,双方日益形成一种命运共同体,中国和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得到巩固。这说明( )
A.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B.竞争、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C.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D.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3.2012年4月27日,由于各方存在分歧,联合国安理会未能就叙利亚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这表明,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 )
A.合作的基础
B.必须履行的国际义务
C.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D.最重要的要素
4.2012年2月22日,来自全球29国的代表在莫斯科发表联合宣言,提出了反对欧盟单方面向他国航空公司征收“碳排放税”的具体措施。这表明( )
A.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
B.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C.国家间的不同利益总是大于共同利益
D.存在利益对立的国家不可能存在合作
5.2012年6月8日,巴西众议长马亚表示,目前发达国家保护主义趋势有所抬头,金砖国家不能允许这种趋势继续蔓延,应加强金砖框架下的各国合作。这表明( )
A.共同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B.贸易保护主义是国家冲突的根源
C.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
D.国际间的冲突代替了合作
6.普京再一次上任俄罗斯总统伊始,没有接受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访问邀请,而选择德国、法国和中国作为其上任总统后首批进行国事访问的非独联体国家。其根本原因是( )
A.俄罗斯与德国、法国、中国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
B.俄罗斯十分重视同德国、法国、中国的战略关系
C.维护俄罗斯本国的国家利益的需要
D.德国、法国、中国三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增强
7.面对欧洲债务危机风波迭起的情况,欧元区成员国内掀起了“该不该继续使用欧元”的争论。为此,英国、德国和法国不想尽全力去援助欧元区,希腊和意大利也都出现退出欧元区的想法。欧元区是否分裂取决于( )
A.主导整个欧元区的成员国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B.成员国是否享有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管辖权
C.欧元区国家的共同利益及协调矛盾的效果
D.国际社会处理欧元区国家之间矛盾的能力
2012年6月7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在中国北京举行。中国、哈萨克斯坦等国领导人出席会议。与会领导人就深化成员国友好合作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对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作出规划,达成新的重要共识。据此回答8~9题。
8.上海合作组织是( )
A.参加国家和数量最多的国际组织
B.区域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C.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D.最具代表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9.促成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对话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B.世界多极化已成定局
C.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
D.各成员国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
10.近十年来,中非经贸合作不断加强,这不仅促进了双方的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给非洲国家带去了适用技术,培养了大批非洲人才,提高了非洲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这表明( )
A.中国把促进非洲的发展作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B.我国积极履行国家义务,尊重非洲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C.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同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D.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11.2012年以来,在人民币汇率、应对外国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等问题上,我国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我国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的正当性在于( )
A.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B.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C.国家间的利益对立是冲突的根源
D.我国国家实力的提高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了基础
12.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我们不愿意与任何国家为敌。但是,谁无视我们的严正立场,无视我国的核心利益,依然我行我素,我们也绝不惧怕。面对一些国家对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挑衅性行为,我们应当( )
A.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B.坚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
C.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D.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二、非选择题
13.近年来,中美两国“致力于共同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但中美关系却并非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用坐过山车来形容恐怕一点也不为过。国家主席胡锦涛曾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中美两国人民应加强合作,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分享机遇、应对挑战,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用国家利益的相关知识,分析中美两国为什么要“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14.步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亚洲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天的亚洲,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进步,人民信心更加坚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亚洲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发展不平衡性突出,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大量存在。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依然是摆在亚洲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这是时代赋予亚洲人民的共同使命。
运用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亚洲各国应如何为共建和谐亚洲而努力。
第八课 走近国际社会
第1课时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1.B 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最重要的基本要素,但不是唯一的要素,还包括人口、领土、政权,A项说法错误。主权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C、D两项说法错误。故选B。
2.B 题干强调任何国家不得强迫他国,表明各国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故选B。
3.A 独立权是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美国干涉我国的人民币汇率,是对我国独立权的侵犯。故选A。
4.B ②说法与题意无关。日本政府的非法“购岛”行为侵犯了我国的主权,说明主权的重要性,故①应选。作为主权国家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应履行不侵犯别国的义务,故③应选。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最重要的要素,④说法错误。故选B。
5.B 叙利亚的问题属于叙利亚的内政,应该由叙利亚人民解决,其他国家不应干涉是主权国家应履行的义务之一,B项符合题意,A、D两项和题意无关。C项说法错误,中国和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存在分歧。
6.A B、C、D三项都属于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只有A项属于非政府的国际组织。故选A。
7.B 依据题干中“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可以判断正确答案为B。对每个国际组织的作用要进行具体分析,A、D两项说法错误。C项错在“最基本”,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
8.B 主权只属于主权国家,排除A项。当今世界各国一律平等,欧盟由于自身实力,不可能主导世界,排除C项。联合国是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排除D项。
9.B 东盟是区域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故排除①。题干强调的是东盟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故②③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
10.A 材料主体是联合国,联合国积极帮助中国灾区开展灾后重建工作,表明联合国在促进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故选A。
11.A 联合国安理会强烈谴责联合国维和人员在达尔富尔遇袭事件,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体现,A项符合题意。B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项中的“总是”说法错误。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D项说法也错误。故选A。
12.B ②夸大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④和材料无关。中国和联合国积极解决国际粮食问题,表明中国在积极履行国际责任,也表明联合国的作用。故选B。
13.[解析]注意设问限定的范围是“主权国家的相关知识”,应围绕主权的重要性、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展开分析。“中国对南中国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强调了主权的重要性,“中国有能力妥善处理”表明主权国家具有管辖权和独立权,美国过多关注南中国海问题违背了“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
[答案]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中国坚决维护南中国海的主权,决不允许任何国家侵犯。②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中国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南中国海问题,这是独立权的表现。南中国海地区的自由航行问题属于中国管辖范围,美国无权干涉。③主权国家应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等义务。如何处理南中国海问题,“美国不用操心,更不用担心”,体现了这一点。
14.[解析]本题考查联合国的作用。材料说明了联合国积极推动气候变化谈判,体现了其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谈判始终难以达成目标,说明了联合国也具有局限性。据此展开分析即可。
[答案]①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联合国在积极推动气候变化谈判的过程中发挥了组织和协调作用。②但是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所以,在减排承诺及其量化指标以及减排资金的提供上,各国依然维护自身的利益,没达成谈判目标。
第2课时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1.B 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和冲突,所以A项说法错误,B项正确且符合题意。C、D两项均与材料无关。
2.A 中国和东盟的伙伴关系是建立在命运共同体基础上的,即是由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决定的。故选A。
3.C 合作的基础是共同利益,A项说法错误。B项错在“国际义务”。D项说法错误,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权。
4.B 全球29国的做法主要是为了利益,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说法明显错误。
5.C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A项说法错误。利益对立是国家冲突的根源,B项说法也错误。冲突和合作是共存的,D项说法错误。
6.C 注意设问中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维护本国利益的需要。故选C。
7.C 欧元区是否分裂取决于欧元区各国共同的利益及协调矛盾的效果,所以C项是正确答案。
8.B 上海合作组织是区域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B项符合题意。
9.D 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所以D项正确且符合题意。
10.C 中国和非洲的关系表明了C项。A项说法错误,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B项与题干无关。D项中的“完全”说法错误。
11.B 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所以具有正当性。
12.C 面对其他国家的挑衅行为,我们应该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13.[解析]题目的限定范围是用“国家利益”的相关知识分析,该知识点主要包括“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这两个方面。中美两国加强合作首先是为了本国的利益,但在国际合作中要合作就是共同利益在起作用。据此展开分析即可。
[答案]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美两国作为主权国家,都有维护各自国家利益的需要,这是中美两国“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的根本动力。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美两国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这是中美两国合作的基础。通过“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满足中美双方的利益需要,达到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目的。
14.[解析]本题要求运用“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的有关知识”来回答,具有一定综合性。设问的知识包括了“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联合国”、“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等知识点。从构建和谐亚洲来看,则应该从主权国家的具体做法的角度来分析,从要正确履行义务,要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原则,要维护他国合法利益等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①亚洲各国在行使主权国家权利的同时,应自觉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国际义务。②亚洲各国在处理国际关系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在维护亚洲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解决亚洲热点问题等方面应加强合作与交流。③亚洲各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要自觉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亚洲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做到互利共赢。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