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题组一:财政收入与支出
1.(2011·南京模拟)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35 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同时,财政收入6.8万亿,增长11.7%。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B.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
C.保持财政收支平衡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目的
D.财政是税收的主要来源
解析: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我国财政收入也不断增长,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2.(2011·郑州模拟)2009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全国财政收入66 230亿元,财政支出76 235亿元,收支差额10 005亿元,财政赤字上升。以下关于财政赤字的正确认识是( )
A.任何时候都不应出现财政赤字
B.不需要对财政赤字加以控制
C.发行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法
D.必须向中央银行透支来弥补财政赤字
解析:弥补财政赤字一般有两种方式,发行国债和增发货币。其中发行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较好的办法。故选C。
答案:C
题组二:财政的作用
3.(2011·济南模拟)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对“三农”财政投入首次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这表明( )
①国家把促进农业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②国家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注重社会公平 ③财政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④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①错误,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④错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答案:D
4.(2011·盐城模拟)财政投资乘数效应是指政府财政投资支出的每1元,通过市场可以形成大于1元的对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下图是财政投资乘数效应的过程示意图。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图中a、b、c处依次应该填入( )
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 ②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 ③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③→①
解析:根据图表显示的信息,顺序应该是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就业增加;增加收入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故应选B。
答案:B
5.(2011·连云港模拟)下列措施中可以有效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是( )
①实行差别化房贷政策→增加购房支出→减少投机性购房→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增加保障性住房→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③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居民收入→居民购买力增强→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④查处囤地炒地→增加住房用地供给→扩大住房供应量→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居民购买力增强会增加住房需求,刺激房价过快增长,应排除③。
答案:B
6.2010年国家安排社会保障投入3 185亿元,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重点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以上内容共同表明国家( )
①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②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③发挥财政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④提高职工工资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解析:②项错误,财政支出属于财政政策,不属于货币政策。④项错误,社会保障支出属于再分配而不是初次分配。
答案:B
7.(2011·吉林模拟)根据中国近十年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适宜增加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利率
B.b点适宜提高税率,降低银行利率
C.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提高税率
D.d点适宜压缩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利率
解析:a点CPI为负值,属于通货紧缩,应降低银行利率,刺激经济发展。b点CPI约为1%,经济略有回升,不宜提高税率。c点经济处于下降趋势,应增加财政支出,降低税率。d点物价偏高,应治理通货膨胀,措施得当。
答案:D
题组三:税收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8.(2011·苏州模拟)2009年我国财政安排了9 500亿元赤字,其中包括2 000亿元的地方债,地方债为期三年,个人购买可免利息税。发行政府债券和征缴税收的区别是( )
A.前者主体是政府,后者主体是企业
B.前者具有有偿性,后者具有无偿性
C.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不固定的
D.前者具有强制性,后者具有自愿性
解析:税收具有固定性、无偿性、强制性的基本特征,主体是国家征收,排除A、C、D三项。政府债券到期可获得利息和本金。
答案:B
9.(2011·福州模拟)现在,越来越多的个人在网上开店和购物,但是很少有人为网上交易缴税。按照税法规定,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只要发生交易行为就得缴税。税法规定的缴税条件表明税收( )
A.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具有用之于民的本质属性
C.具有强制性的基本特征
D.可以保证调控政策的实施
解析:本题考查税收的基本知识。题干中“只要发生交易行为就得缴税”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A不符合题意,B和D表述错误。
答案:C
10.(2011·蚌埠模拟)2009年我国实现结构性减税5 000多亿元,为我国迅速摆脱金融危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010年,我国将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实行结构性减税( )
①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 ②意味着我国的税收将大幅度下降 ③是运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济的重要体现 ④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内容之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②错误,结构性减税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税收大幅度下降。③错误,减税属于财政政策,是运用经济手段调控经济。
答案:B
11.漫画《房产税试点》国家开征房产税体现了( )
①运用税收杠杆,加强对经济的调节
②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③发挥税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④引导居民消费与其收入水平相适应
A.① B.①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解析:③错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题组四: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2.(2011·广州模拟)“民间查账人”李德涛依法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促成了广州市财政局“晒账本”,将114个部门的预算公开放到网上。这说明 ( )
①纳税人有权知道国家对税收的使用情况 ②公民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增强 ③政府要自觉履行政务公开职责 ④财政收入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强调财政信息公开,而没有强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排除④。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2011·合肥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和拉动作用(按可比价格计算)
最终消费
资本形成
净出口
贡献率
(%)
拉动
(百分点)
贡献率
(%)
拉动
(百分点)
贡献率
(%)
拉动
(百分点)
52.5
4.6
92.3
8.0
-44.8
-3.9
注: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中国政府启动实施了以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为主要特点的一揽子计划:包括两年4万亿的投资计划、刺激内需十条措施、汽车家电下乡及“以旧换新”等措施。
简述材料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根据2009年我国的经济形势说明国家应如何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解析:解答本题应根据设问的限制要求,抓住财政如何发挥作用进行回答。
答案:(1)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由于外需萎缩,我国采取了刺激消费、扩大投资的经济政策,消费、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提高,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下降。
(2)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国家必须运用财政政策加强宏观调控,避免出现大起大落。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趋缓,经济发展主要受到需求不足制约,政府主要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降低失业率,提高总需求,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14.(2011·潍坊模拟)住房关系民生,关系内需的扩大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2009年,全国很多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表1: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我国房价变化情况(%)
注:2010年4月11日北京市朝阳区两楼开盘前晚告知购房者,价格分别为均价2万和2.4万左右,可第二天却分别变成2.4万和2.8万。一个晚上突然涨4 000元/平米,购房者不能接受突如其来的变化,守着售楼大厅讨说法。
表2:2010年前后我国政府房地产市场政策的变化
时间与会议
政策内容
2009年12月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要求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购房需求
2009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
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免征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
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
提出增加供给、抑制投资投机、加强监管、推进保障房建设等四大举措,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2010年1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从“调结构、抑投机、控风险、明确责任”四个方面,正式确定了2010年中国房地产政策的基调和架构
(1)表1、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请将我国调控房地产市场举措的经济学依据填写在空格中。
时间与会议
调控内容
经济学依据
2009年12月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要求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购房需求
2009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
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免征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
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
提出要加强市场监管、推进保障房建设等
解析:本题以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为背景,考查经济生活相关的知识。第(1)问考查我国房价上涨对需求的影响以及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第(2)问考查税收的作用、宏观调控等知识。
答案:(1)表1表明我国房价呈现波浪式变化,2010年前后价格上涨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表2表明2010年前后我国加大了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力争促进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2)
时间与会议
调控内容
经济学依据
2009年12月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要求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购房需求
供求影响价格,通过增加商品房供给,平衡房产供求关系,调控房价
2009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
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免征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
国家利用税收手段加强宏观调控,抑制炒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
提出要加强市场监管、推进保障房建设等
单一市场调节有弊端,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