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1·浙江杭州高中联考)某市城郊结合部民营企业职工凌民2010年终获得老板给的1万元的全勤年终奖和9万元土地入股的分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这10万元都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②都是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③9万元是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得的收入
④都属于非按劳分配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1万元属于合法劳动收入,为按劳动力生产要素分配,②错误。9万元为凭借土地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但并不是凭借土地所有权,应该为凭借土地使用权,③错误,故选C项。
答案:C
2.(2011·浙江五校联考)“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将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两个同步增长”( )
①意味着国家富强了,百姓拥有更多财富,分享发展成果 ②意味着经济建设发展了,居民收入就能增长,促进同步富裕 ③将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 ④将有利于完善分配格局,保证落实“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方针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两个同步增长”强调既要促进经济发展,又要增加居民收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故②不正确。“两个同步增长”要求完善分配格局,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分配原则,排除④。①③说明了实现“两个同步增长”的意义。
答案:C
3.(2011·山东枣庄一模)2011年3月1日起,山东省政府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各地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分为1100元、950元、800元三类,平均增幅26%。这有利于( )
①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②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③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 ④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不是调节过高收入,而是提高低收入水平。这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选①②,排除③。④与题意不符。
答案:A
4.通货膨胀是2011年全球经济的最大风险,而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冲击将明显超过发达经济体。如何应对“通胀”成为我国2011年经济工作的最大挑战。下列有助于解决通胀问题的有( )
①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②严历打击乱涨价,由政府主导价格 ③千方百计稳定物价 ④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货币投放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积极的财政政策用于解决经济滞缓问题,不用于治理通货膨胀,排除①;价格由市场主导,排除②。
答案:D
5.(2011·山东烟台3月诊断)我国近三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和社保支出情况如下
内容
年份
安排金额
同比增长
2008年
2761.61亿元
24.2%
2009年
3296.66亿元
20.2%
2010年
3582.25亿元
8.7%
上述数据表明我国政府( )
①运用货币手段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②加大财政支出以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③通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④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需要国民收入再分配,排除③。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和社保支出是利用财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①与题意不符。
答案:C
建立合理收入分配格局,让广大人民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党和国家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思想。据此完成6~7题。
6.(2010·云南昆明模拟)针对我国收入分配现状,解决图中问题的根本要求是( )
A.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B.注重公平,实现共同富裕
C.坚持平均分配,统筹兼顾
D.注重效率,拉大收入差距
解析:漫画通过“我们抗议”,说明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状况。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坚持公平的分配原则,完善分配制度。故选B项。C、D两项错误。A项与题旨无关。
答案:B
7.(2011·云南昆明模拟)现阶段,国家为落实上题要求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②保障资本要素参与分配的合法权益 ③对中小企业实行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④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扣除标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②利于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提高效率。③属于减轻企业负担的举措,排除②③。①④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答案:C
8.(2011·北京海淀月考)近年来,我国GDP一直保持着10%左右的增长率,但居民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比重不断下降。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应该( )
①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 ②降低贷款利率→鼓励贷款消费→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 ③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消费水平 ④完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者工资→提高消费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要发挥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一是要增加居民收入,二是要缩小收入差距,故①③入选。④不属于国家举措。②环节不正确,贷款消费与增加居民收入没有直接关系。
答案:B
9.(2011·北京海淀一模)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在水利建设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这主要是因为( )
①单纯由市场配置资源具有局限性 ②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④经济发展使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公共财政投入水利,利于弥补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故选A项。③④与题意无关。
答案:A
10.(2011·上海徐汇模拟)在税收体制及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会随着经济繁荣、税收增加而增加,随着经济衰退、税收减少而减少。这说明( )
①经济发展是源,财政收入是流 ②我国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③国家货币政策直接影响财政收入 ④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考查税收和财政关系的理解。经济发展水平是财政收入的基础,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选出B项。②与题意无关,③错误,货币政策间接影响财政收入。
答案:B
11.(2011·广东广州一模)“民间查账人”李德涛依法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促成了广州市财政局“晒账本”,将114个部门的预算公开放到网上。这说明( )
①纳税人有权知道国家对税收的使用情况 ②公民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增强 ③政府要自觉履行政务公开职责 ④财政收入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强调财政信息公开,而没有强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排除④。
答案:C
12.(2011·浙江杭州二模)2011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的交流中明确表示今年要上调个税起征点,并将此作为给老百姓办的一件实事。上调个税起征点( )
①能减轻工薪阶层税负 ②使各阶层的生活福利都得到改善 ③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④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消除收入差距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上调个税起征点利于缩小个人收入差距,减轻工薪阶层税负,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实现社会公平,但不是消除收入差距,不选④,选A项。②说法绝对化。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010·山东济南12月月考)
材料一
注:①2006~2009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1.4%,2010年上半年增长11.1%。②2010年财政收入为预期值,各项支出为预算支出。
(1)分别描述图1、图2(含注)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揭示两图之间的内在联系。(12分)
材料二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力度逐年增大,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突出的亮点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的倾斜力度。
(2)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我国加大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的重要意义。(14分)
解析:以“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背景,考查调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第(1)问要细心观察两图表的曲线走势,用经济学知识准确阐述,并依据注释概括两图关系。第(2)问从财政的作用角度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答案:(1)图1反映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不断增长,财政收入逐年增多;图2反映了“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两图表明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增长的基础。(12分)
(2)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加大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4分)
14.(2011·北京东城模拟)“十二五”规划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受到各界关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材料一 中国居民消费率与OECD平均消费率对比情况
注:①居民消费率是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②OECD即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包括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
材料二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也不断提高,但在收入分配中出现一些问题。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之差是2.57倍,到2009年达到3.33倍;2000年,我国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行业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2.63倍,到2005年已增至4.88倍,而国际上公认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合理水平在3倍左右;2008年西部的贵州与东部的浙江人均GDP之比为13.3。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8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内在经济联系?并说明如何利用财政、税收来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18分)
解析:第(1)问,图表强调了“消费率”,可围绕这一关键词描述两条曲线的走势。第(2)问,材料二说明了收入差距拉大的经济信息。把材料一、二的信息综合考虑,概括出收入差距和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关系,并用财政、税收的作用说明如何解决收入差距过大。
答案:(1)我国居民消费率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自2000年以来持续下降。(8分)
(2)①收入差距和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着密切关系。我国居民收入存在城乡、行业和区域等差距,并有扩大趋势,使得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6分)
②财政可以在社会保障支出和转移支出方面,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6分)
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逐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调节居民和行业差距,从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6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