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检测评估七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1年4月5日,菲律宾常驻联合国大使向纽约联合国总部递交了抗议书,称南沙群岛中的卡拉延群岛(Kalayaan)是菲律宾的领土。菲律宾的做法侵犯了我国的主权。各国都要尊重彼此主权是因为( )
A.主权决定了国家的性质
B.国家具有政治统治的职能
C.国家具有社会管理的职能
D.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解析:本题考查主权的重要性。A项观点错误,B、C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正确说明了主权的地位,主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答案:D
2.外交部发言人洪磊2011年4月14日重申,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对菲律宾就中国南海主张的质疑不能接受。菲律宾的做法侵犯了我国的哪些基本权利( )
①独立权 ②平等权
③自卫权 ④管辖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解析: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菲律宾的做法侵犯了我国的独立权和管辖权,中国对其领域内的物有管辖的权利,其他国家无权干涉。
答案:C
3.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下列属于国际义务的是( )
①不干涉他国内政
②独立权
③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④不侵犯别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②是权利而非义务。
答案:C
4.“今天中国所焕发的巨大活力,是中国人民拥有广泛自由、民主的写照。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这两者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这段论述表明( )
①保护和促进人权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的首要目标与职责
②一个国家如果不能维护主权就不能保护人民的人权
③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即使牺牲人权我们也在所不惜
④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
解析:一个主权国家的首要目标与职责应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故①说法错误;把维护主权与牺牲人权完全对立起来的说法是错误的,故排除③。
答案:D
5.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它是很多高精尖产业必不可少的原料。我国稀土储量占全球30%,贸易量占90%。出于对环境和成本的考虑,我国加强对稀土出口管理。对稀土出口加强管制,这是基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 )
①独立权 ②自卫权
③管辖权 ④平等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对稀土出口的加强管制属于我国内政,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故选独立权、管辖权。
答案:C
6.2011年4月10日,国新办发布2010年美国人权纪录一文,用大量无可辩驳的证据揭露了美国所谓“互联网自由”的真实面目。自由,以不侵犯他人自由为界。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所谓民主自由国家,却时常打着“自由”的旗号,行侵犯他国对互联网合法管理的自由。美国的做法( )
①维护了中国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
②干涉了中国内政,是霸权主义行径
③实行国内国际双重标准,表现了其民主的虚伪性
④将引领网络发展方向,促进人权事业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美国的做法是践踏中国公民权利,是干涉他国内政,体现了其民主的虚伪性,是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答案:D
7.
2011年4月4日,联合国西撒特派团在西撒首府阿尤恩总部举行仪式,欢送中国首任维和部队司令赵京民少将结束其在西撒长达三年零七个月的维和使命。迄今为止,中国共参与22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上万人次,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这表明( )
①中国是国际上负责任的大国
②我国是联合国的最重要成员
③我国政府遵循联合国的宗旨,积极履行国际责任
④组织国际维和行动是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中国的做法体现了我国积极履行主权国家的义务,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④表述有误,②违背了国际法的平等原则,故选①③。
答案:C
8.2011年4月17日,印度尼西亚国会议长马祖基率印度尼西亚国会代表团对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两国在能源、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执法安全、教育、文化和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持续深化,双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上也保持着密切沟通和协调。此次中国与印尼加强交流与合作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尼两国共谋世界和平发展
B.中尼两国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中尼两国有着共同利益
D.中尼两国有着相同的战略目标
解析: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故两国合作的根本原因是存在共同利益,选C。B项观点错误,其他选项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C
9.
30多年来,中美保持了领导人互访和高级官员的磋商,两国在经贸、科技、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不断取得进展。但中美关系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曲折中前进的。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表明( )
A.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
C.中美两国存在复杂的利益关系
D.中美两国不存在根本利益冲突
解析:中美间既有分歧也有合作,这体现了中美间利益关系的复杂性。
答案:C
10.朝鲜的核试验,引发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美日韩反映强烈、联合国安理会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和谴责”、中俄反对的态度强硬。上述材料表明( )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②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③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为威胁各国安全的主要因素
④各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截然不同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③错误,非传统安全指毒品、恐怖主义等;④与题意无关;①②符合题意。
答案:B
11.当前全球共同繁荣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 )
A.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问题
C.发展中国家合作问题
D.落后、贫困、危机和债务问题
解析:“共同繁荣”讲的是发展问题,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故选A而舍B、C、D三项。
答案:A
12.中国国防的一批批国产新武器、新装备,见证了新中国自主创新的突出成就。国家之所以强调自主创新是因为( )
①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是时代的主题
②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③它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保障
④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④是国家之所以强调自主创新的政治生活理论根据,③是国家之所以强调自主创新的现实依据。①②不符合题意。
答案:C
13.
2011年3月22日,法美英多国部队第四次向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发动空袭,这是对________构成威胁( )
A.经济全球化
B.区域与全球的和平与稳定
C.世界多极化
D.国际关系民主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世界和平因素的理解。法美英多国部队空袭利比亚对该国和全球的和平造成了破坏,因此选B。A、C、D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4.2011年4月,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说,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之所以呼吁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帮助,是因为( )
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②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地存在贫穷和饥饿现象
③南北发展依然不平衡
④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以发展问题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的认识能力。扣题分析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④所述为和平问题,不选。故答案选A。
答案:A
15.
2011年5月1日,美国宣布本·拉登被击毙后,许多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纷纷发表声明或讲话,认为本·拉登之死是国际反恐斗争的重要成果,并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实现国际和平与发展,必须( )
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②坚持对外开放
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④坚持独立自主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解析: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所以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可见,①③符合要求,②④明显与题干不符,故选A项。
答案:A
16.拉登的死亡并没有消除恐怖主义,河北廊坊武警学院的孙宝财认为,要打击恐怖主义,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建立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 )
①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③世界各国都应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应正确处理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如何建立国际新秩序。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起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所以①②④均正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的外交政策,不能要求其他国家也都奉行,故③不正确。
答案:C
《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系列报告中说,我国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国的深空探测能力不断进步。预计2030年前后,中国实现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2050年前后,载人飞船从月球基地飞向更远的行星,具备载人登火星能力。回答17~18题。
17.我国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基于( )
①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
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需要
③建设惠及全体中国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
④实现外太空军事化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航天事业属于科技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反对实行外太空军事化,因此④错误。
答案:A
18.下图漫画《放飞和平》说明( )
放飞和平
A.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我国走和平发展之路,和平利用外太空
D.综合国力越强,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解析:《放飞和平》的寓意表明我国坚持和平开发利用外太空,这体现了我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答案:C
19.2011年4月30日,中国总理温家宝说,中国欢迎一切有利于促进地区稳定与发展的主张,但是,无论是谁都必须尊重东亚的自主性和多样性。中国同东盟建成了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大的自贸区。这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趋势,符合东盟各国的利益,也符合中国的利益。材料表明( )
①一国的对外政策是不受外部影响的
②任何国家制定外交政策都是以本国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的
③世界政治一体化趋势加强
④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从材料看,中国一方面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另一方面又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主权,由此可知,②④符合题意。①表述错误,外交政策的制定也会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③观点错误,多极化趋势加强。
答案:D
20.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努力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全面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大力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
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解析: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故C项正确。
答案:C
21.中国坚决捍卫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这主要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 )
A.维护世界和平
B.坚持独立自主
C.要与发展中国家结盟
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理解。结合教材中我国独立自主的内涵及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主要表现,可以选出B项。
答案:B
22.近年来,一些大国与我国建立了各种“伙伴关系”,如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等。这表明( )
A.我国调整了不与任何大国建立战略关系的不结盟政策
B.我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中确立了自己应有的地位
C.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对立逐步消失
D.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解析:我国外交政策是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上述伙伴关系并非结盟关系,A项错误;C项“对立逐步消失”错误;D项错误,国际新秩序正在建立,并没有建立,没有紧扣题意,排除。
答案:B
23.中国已定下目标,要在2005年至2020年期间,将单位GDP的碳排放减少40%至45%,其中“十二五”期间要减少17%。这将是对保护全球气候作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扬。我国政府的做法,体现了一个大国(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C.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D.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所作的贡献
解析:我国政府的举措是对构建和谐世界的重大贡献,D项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答案:D
24.近年来,通过倡导“上海合作组织”、构建“10+1”“10+3”、宣传“新安全观”“新睦邻观”等一系列“新外交”努力,中国比较成功地化解了周边国家尤其是中亚、东盟国家对中国崛起的疑虑。这说明(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②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③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
④“中国威胁论”已完全为“中国机遇论”所取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④表述绝对化,因而错误,排除含④的B、C、D三项。
答案:A
25.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致力于实现“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下列表述与这一思路相符合的是( )
①同世界各国广泛开展交流合作
②主要依靠自身实现发展
③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④利用国际有利环境发展自己,同时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的关键点在于“开放”和“合作”这两个限定词,②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材料一 菲律宾常驻联合国大使2011年4月5日向纽约联合国总部递交了抗议书,称南沙群岛中的卡拉延群岛是菲律宾的领土。
材料二 2011年4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记者会,针对南海再次声明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同时,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中国政府已经将发展包括海洋油气在内的海洋经济纳入“十二五”规划,中国开发南海这个“第二波斯湾”有望提速。
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如何认识菲律宾的行为?
(2)我国政府为什么在南沙群岛问题上不可妥协?
解析:材料考查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主权等相关知识,根据课本内容答出即可。
答案:(1)菲律宾国家的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独立权和管辖权,没有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他们的做法也违背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是错误的、非正义的。
(2)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②南沙群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我国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在涉及主权、统一及领土完整的问题上,中国决不妥协。
27.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4月27日至30日对马来西亚和印尼两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温家宝总理同马来西亚和印尼领导人举行会谈,就发展双边关系、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温家宝总理此次访问进一步深化了中马、中印尼关系,密切了中国与两国的关系,推动中国——东盟关系发展,促进本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
用国家利益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积极发展与马来西亚和印尼的关系?
解析:此题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即国家利益,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答案:(1)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与马来西亚和印尼三国作为主权国家,都有维持和发展各自国家利益的需要。这是中马、中印尼深化友好关系的内在原因。
(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与马来西亚和印尼在安全、经济、社会、能源、环境等方面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这是中国与马来西亚和印尼合作的基础。通过加强合作,推动中国——东盟关系发展,以实现共同繁荣。
28.2011年4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印度尼西亚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温家宝总理首次正式访问印尼,也是中国总理时隔10年再次访问印尼。此访是中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着眼于促进睦邻友好合作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访问重申了中国政府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周边外交方针以及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的政策理念,增进了中印尼政治和战略互信,促进了中国同印尼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有利于为中国和平发展进一步营造和谐、稳定、合作的周边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国际关系角度说明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尼的主要目的。
(2)从外交政策角度说明应如何将中印尼友好事业发扬光大。
解析:本题以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尼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主要考查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第(2)问,考查学生对我国外交政策的理解和运用,从我国外交政策的角度看应涉及其宗旨、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和基本准则等。
答案:(1)在影响国际关系的各种因素中,国家利益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冲突的根源。中印尼两国在一些问题上可能存在利益冲突,但两国又存在着共同利益。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尼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扩大共识,增进政治互信,全面加强合作。
(2)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通过加强战略协作,维护国际战略平衡和稳定;通过深化务实合作,合力应对金融危机,夯实中印尼关系的物质基础;通过扩大人文合作与交流努力使中印尼友好事业发扬光大。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