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十年来,党和政府在农村采取的全面取消农业税、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措施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以上举措体现了( )
A.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C.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党和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因小失大
2.右面漫画《因小失大》告诫我们应当( )
A.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
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
D.正确处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转变。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可以( )
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增加商品价值量 ②有利于企业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使企业获得较高利润 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④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1·威海质检)漫画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需要( )
富也思变
A.完善党和政府支农惠农的各项基本政策
B.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C.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的对接
D.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广使用农业科技
5.××县党委宣传部准备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主要街道悬挂一些宣传标语,下列宣传标语中与该主题不符的是( )
A.践行科学发展观 我为××县作贡献
B.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以提高速度为目标
C.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县
D.明确新思路,树立新标杆,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读漫画,回答6~7题。
布局
6.漫画《布局》反映的现象可能产生的经济社会问题有( )
①经济发展受资源环境制约,缺乏可持续性 ②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 ③吸收就业能力弱,影响社会稳定 ④工业用地挤占耕地,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解决漫画反映的问题需要( )
①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②禁止传统工业的发展 ③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应坚持科学发展观 ②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应坚持可持续发展 ④应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各国把目标转向了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能源产业( )
A.必须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发展
B.只能依靠国家的鼓励政策
C.唯有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D.要依靠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
10.(2011·深圳模拟)2010年8月26日,在深圳经济特区30岁生日当天,国务院批复同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把前海建设成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 )
①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科学发展 ②发挥三大产业对经济的协调拉动作用 ③加快当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④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消除失业现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率先突破三万亿元的同时,单位能耗、排污等环保指标则继续下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指标一增一减,彰显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广东现象”告诉我们,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就必须( )
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②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降低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2011·文登模拟)2010年8月24日文登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文登市委、文登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意见》,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强化措施,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 )
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②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③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④面向市场调整产业结构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某省省长提出要做好民营企业“加减乘除”四篇文章。其中的“除”就是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淘汰落后产能(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低水平企业)。这启示政府必须( )
①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加强对企业的微观管理 ③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做到扩大内需和节能减排有机结合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4.2010年7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党全国一定要从大局出发,深刻认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奋力将西部大开发推向深入,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要实现这一目标,西部地区必须( )
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④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某镇政府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口号的引导下,提出建设全市“第一个别墅式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所有村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积极实现跨越式发展。很多农民对这种“形象工程”抱怨说:盖了楼房,穷得丁当,扛着锄头进洋房,小康让我们遭殃。上述材料中该镇政府的做法( )
①曲解了小康社会的本质 ②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③没有认识到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④追求速度和效益的统一,符合科学发展观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20分)(2011·南京模拟)为了了解上海世博会对我国社会生活、城市发展等产生的广泛影响,同学们参与了某机构组织的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
从《经济生活》角度,探索上述调查结果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启示?
17.(20分)2010年1月31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了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中央“一号文件”。该文件强调,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要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结合材料,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答案及解析
1.【解析】 此题考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A错误。B、C与题意无关。本题选D。
【答案】 D
2.【解析】 此题考查如何科学发展,漫画反映的是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生态效益损失更大,因此应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二者统一。
【答案】 B
3.【解析】 此题考查自主创新的意义,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降低,排除①,②③④均与题意相符。
【答案】 D
4.【解析】 漫画中的农民购买电脑和科技书籍体现了提高农民素质的要求。
【答案】 D
5.【解析】 本题考查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实践科学发展观,不能把速度放在首要位置,B的说法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入选。
【答案】 B
6.【解析】 漫画没有体现第三产业和就业问题,故排除②③。
【答案】 D
7.【解析】 传统工业并没有都过时,有些传统产业还无法替代,故②观点错误。
【答案】 B
8.解析】 漫画旨在说明不要片面强调发展经济,因此①②③均是漫画给我们的启示。应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答案】 A
9.【解析】 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发展不是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措施,A排除;只靠国家或者只靠市场都不是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可行措施,要把二者结合起来,B、C排除。本题选D。发展能源产业应坚持自主创新。
【答案】 D
10.【解析】 ④夸大了第三产业对解决就业问题的作用。
【答案】 A
11.【解析】 要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就要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①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不转变发展观,降低发展速度仍解决不了环境问题,④不正确,应选B。
【答案】 B
12.【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转方式、调结构的措施,①②④符合要求;③本身不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应选B。
【答案】 B
13.【解析】 该题实际上是考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①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说明了题意;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把扩大内需与节能减排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④正确。②③本身说法错误。
【答案】 D
14.【解析】 ③材料中未体现,①②④都是西部地区实现新的经济增长极目标所应该做的,应选B。
【答案】 B
15.【解析】 本题利用“形象工程”这一社会现象,考查考生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根据该镇政府的做法及农民的抱怨可以判断出,该镇政府的做法是错误的,对小康社会的认识存在误区,①③正确,本题选D。
【答案】 D
16.【答案】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旅游业发展。
(4)坚持以人为本,增加就业,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5)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6)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7.【解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从农业、农民、农村等不同方面着手,因此提出的建议要多方面、多角度。
【答案】 (1)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
(2)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3)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4)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5)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6)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
(7)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农村的根本动力
(8)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回答4~5条即可)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