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在2011年5月,某高职学生被外资超市聘为面包师,月薪3 600元,他的收入是( )
A.按劳分配 B.按劳动成果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 D.按技术要素分配
2.九三学社提交的关于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提案指出,目前我国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达0.46,远远超过警戒线,10%左右的家庭占有了45%的城镇居民总财产。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 )
①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②加大财政、税收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③整顿分配秩序,取缔非法收入,实现平均分配 ④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下列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做法有( )
①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 ②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 ③对垄断行业过高的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进行调控 ④增加居民消费信心,降低居民储蓄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我们国家收入差距的扩大,就是因为在收入分配中资产收入、经营性收入比重太大,劳动报酬收入比重太小,所以差距在扩大”。 分配不公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一大障碍,“分好蛋糕促和谐”势在必行。为此必须做到( )
①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②取缔非劳动收入
③调节过高收入 ④整顿不合理收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新华社2010年11月5日报道, 人保部表示,对高管年薪以及垄断行业职工工资过高问题,人保部拟会同财政部、审计署等有关部门加强监管规范,在工作取得一定经验后,适时提出立法建议。限制高管和垄断企业薪酬的依据在于( )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B.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C.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D.“限薪”是解决社会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办法
6.某位国有独资企业技术骨干的年收入,由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等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B.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C.工资属于按劳分配,奖金、股票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D.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股票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7.2010年国家公务员竞争激烈,1.5万个职位,135万人报名争夺,甚至出现了几千人争抢一个热门岗位的现象。究其原因,稳定的工资收入无疑是吸引众多报考者的因素之一。公务员的工薪收入属于( )
A.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取得的收入
B.按劳分配所取得的收入
C.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取得的收入
D.按管理要素分配所取得的收入
8.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已在不少省市付诸实践。目前,各地教师绩效工资存在一定的差异,就江苏来说,苏州、无锡、南京等几个城市标准相对较高,其他地方的标准则相去甚远。为此必须( )
①将不同地区标准调整一致,保证公平 ②规范分配秩序,理顺分配关系,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③在考核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和透明 ④合理统筹,向农村学校特别是条件艰苦的学校适当倾斜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读漫画《分蛋糕》。要解决天价薪酬,应该( )
分蛋糕
①发挥市场自发调节的作用 ②加强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
③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④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2011·常州模拟)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关系是与我国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我国的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关系与所有制结构相适应表明( )
A.决定分配关系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
B.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C.没有分配就没有生产
D.个人收入高低与生产力发展无关
11.某私营企业出口的DVD机的成本与利润表(单位:美元)
产品
售价
制造成本
员工工资
其他费用
外国专
利费
纯利润
DVD(台)
32
3
10
18
1
上表中员工工资与外国专利费分别是按什么生产要素分配得到的收益( )
A.劳动、资本 B.资本、技术
C.管理、技术 D.劳动、技术
12.我国现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这一制度适应了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特点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之一是实现共同富裕
13.2010年我国认真落实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工作意见,加快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意义是( )
①有利于贯彻落实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有利于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同步富裕 ④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维护社会的稳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为了提高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分配环节应该( )
①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②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③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④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跟以往的其他分配方式相比,按劳分配是迄今所存在的最公平的方式。这是因为按劳分配( )
①是对收入差距的根本否定 ②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 ③是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 ④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20分)材料一 2010年7月16日,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 85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 733元,实际增长8.1%。城乡收入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材料二 在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上,我国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二是“最患寡,不患不均”;三是“不再寡,应力求均”。而我国当前影响社会安全与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城乡居民收入一定程度上仍存在“马太效应”。所谓“马太效应”,简单地说,就是穷人愈穷,富人愈富。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对材料二中的三种观点分别加以评析。
(2)从分配制度的角度,就解决我国目前城乡存在的“马太效应”提出合理的建议。
17.(20分)(2010·广东高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颁行为契机,广东省政府2009年以来相继编制了促进粤东、粤西、粤北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整个规划、指导意见体系的推行,体现出广东省政府的施政更注重于地区差异的缩小,更注重于加强财政投放以促进民生的改善,更注重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更注重于发挥好政府在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中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公平和财政职能等知识,说明广东省政府施政内容的理论依据。
答案及解析
1.【解析】 此题考查对分配方式的区分。在“外资超市”被聘为面包师获得的薪金属非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劳动所得,是按劳动要素分配。A、B、D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2.【解析】 此题考查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的“实现平均分配”的说法不正确,正确的说法是“实现公平分配”。①②④都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措施,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 D
3.【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如何理顺分配关系,实现公平分配。增加居民消费信心,降低居民储蓄率是扩大内需的措施,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无直接关系,故④排除,①②③正确,选A。
【答案】 A
4.【解析】 此题考查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国家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②观点错误。
【答案】 C
5.【解析】 此题考查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对央企高管实施“限薪”,目的是解决国企高管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从而提高普通员工的劳动积极性,这表明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故C正确;A不符合题意;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故B错误;D夸大了“限薪”的作用,排除。
【答案】 C
6.【解析】 此题考查对不同分配方式的区分。材料讲的是国有企业,工资、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股票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A、B、C的认识都不准确,只能选D。
【答案】 D
7.【解析】 此题考查对按劳分配的理解,公务员的工薪收入属于公有制范围内的按劳分配所取得的收入,因而选B。A、C、D排除。
【答案】 B
8.【解析】 此题考查如何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各地教师绩效工资存在一定差异。这一标准与所在地的物价水平等因素有关,①“一致”说法不正确。③中“在考核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和透明”是针对学校内部进行考核而提出的建议,与题意不符,题中材料陈述的是绩效工资的地区差异问题。②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措施。
【答案】 C
9.【解析】 漫画体现了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加强宏观调控,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④正确。仅靠市场自发调节只会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故①排除;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不是解决收入分配悬殊的措施,故③排除。
【答案】 D
10.【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产关系方面的知识,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A、D均不符合题意,C错误。
【答案】 B
11.【解析】 私营企业中员工的工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企业支付的外国专利费是用来购买技术,对国外的出售者来说,属于按技术要素获得的收入。应选D。
【答案】 D
12.【解析】 此题考查决定我国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所有制是分配制度的前提,A不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错误。D说法正确但不是决定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根本原因,答案为B。
【答案】 B
13.【解析】 此题考查促进社会公平的经济意义,①②④分别从分配制度、社会制度和社会稳定的角度谈认识都符合题意。而③中实现同步富裕是错误的。
【答案】 C
14.【解析】 此题考查公平收入分配的措施,①②③均符合题意,④不属于分配环节应排除,故选A。
【答案】 A
15.【解析】 此题考查按劳分配的意义,②③④都是正确的。按劳分配不能排除收入差距,所以,①是错误的。
【答案】 B
16【解析】 解答第(1)问要注意把握好这三种观点的内涵。第(2)问要注意从分配制度的角度解答。切忌偏离题意。
【答案】 (1)①“不患寡,而患不均”强调了财富分配时应平均、公平,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绝对平均的分配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绝对平均必然会导致平均主义。②“最患寡,不患不均”体现了效率优先原则,但忽视了财富分配的公平性。这样势必会导致贫富两极分化。③“不再寡,应力求均”强调了人们基本生活得到满足后,应努力追求财富分配的公平、合理。这一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目前我国财富分配的方向。
(2)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②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7.【解析】 本题为经济生活部分有关社会公平和财政的作用的考查题。解答本题,首先要掌握社会公平与收入分配、财政与宏观调控等一些知识;其次要由此引申出社会主义本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等知识;再次要结合材料中政府注重财政投放改善民生、缩小地区差异、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收入分配公平等具体措施,分析其对应的有关理论知识即可。
【答案】 广东省政府编制和推行的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注重于财政投放改善民生、地区差异缩小、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收入分配公平。这符合:①社会公平需要合理的收入分配。政府对收入分配要进行调节。②市场经济需要发挥财政的调控职能。财政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导致的收入差距拉大。③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共同富裕的目标。④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形成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⑤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的要求。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