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5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张红从某高校毕业以后,应聘到一国有企业上班,月薪2000元。后来,张红从该国有企业辞职后,自己筹资开了一家水果超市,自己从事水果经营,月收入可达到3000元。在这期间,张红用赚来的钱购买了某基金公司的基金,获利5000元。张红获得收入的分配方式分别属于(  ) A.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B.按劳分配、管理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C.劳动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按劳分配、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D.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分配、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2.下面是我国某城市一居民家庭2011年上半年收入构成一览表,图表表明(  ) 内容 工资、薪 金收入 经营书 店收入 出租房 屋收入 股票、利 息收益 其他收入  比例(%) 20 36 25 10 9  注: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①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投资方式多样化带来收入来源多样化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分配方式 ④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各地“两会”的共识。北京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广东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生活更幸福,国家就必须(  ) ①确立按劳分配,提供制度保障 ②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 ③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 ④提高保障水平,让百姓安居乐业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首次独立成章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大幕拉起。下列有利于“把财富蛋糕更合理地分配到群众手中”的举措是(  ) ①加大财政社会保障支出 ②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 ③建立合理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 ④取消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近年来国企高管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加大了人们对于部分国企,尤其  是垄断行业高管“高薪”的质疑和不满。为此,财政部对央企发出高管“限薪令”。这一举措的依据在于(  )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C.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D.“限薪”是解决社会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办法 6.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兹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就越大。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洛伦茨曲线弧度变小的是(  )  A.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B.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 C.加大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范围 D.反对平均主义,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7.2008年至2010年国家共投入文化场所免费开放专项补助资金52亿元,文化惠民措施得到有力保障和落实。这表明,财政能够(  ) A.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B.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C.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 D.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保障人民生活 8.财政投资乘数效应是指政府财政投资支出的每1元,通过市场可以形成大于1元的对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下图是财政投资乘数效应的过程示意图。根据所学经济常识,图中a、b、c处依次应该填入(  )  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 ②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 ③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③→① 9.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总额预计将超过10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财政收入经济体。我国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有利于(  ) ①企业生产的扩大 ②个人购买力的增强 ③财政作用的充分发挥 ④增强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10.中央财政2011年用于节能减排资金将达1395亿元,奖励企业节能减排项目达700个。财政用于节能减排的支出属于(  ) A.经济建设支出 B.社会保障支出 C.债务支出 D.科教文卫支出 11.2011年9月,乌鲁木齐出口退税额单月过亿元,创历年来退税单月新高。由于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农业深加工、机电、鞋帽、玻璃制品、钢铁制品等不同类型加工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增长30%。这说明(  ) ①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②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③税收是增加出口的根本措施 ④税收可以优化经济和产品结构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2.2011年4月17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宣布,我国将加强对高收入者个税的征管,股权转让、房屋转让、利息股息红利成重点。上述做法有利于(  ) ①增加财政收入 ②抑制居民投资的多样化发展 ③缩小收入差距 ④保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3.《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明确规定:个人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不按规定自行申报的行为属于(  ) A.偷税 B.欠税 C.骗税 D.抗税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8分) 14.(24分)材料一 图 2008—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和社保支出情况  表 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较表 国家 教育事业 卫生事业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中国 4.6% 3.7% 6.5% 2.4%  发达国家 14.2% 11.3% 10.1% 6%  材料二 稳定的财政收入是国家改善民生的物质保障,不断出台保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更能彰显民本思想。2011年下半年以来,国家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出台多项惠民政策:上调扶贫标准,对人均年收入1067元以下的农村人口实施帮扶政策,国务院提高居民基本养老标准和农村最低保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现“新农保”等。 (1)结合材料二,分析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10分) (2)运用财政有关知识,请你为实现分配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提出合理化建议。(14分) 15.(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广东省公布的《幸福广东指标体系框架(征集意见稿)》中的客观指标: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幸福 广东 评价 指标 就业 和 收入 教育 和 文化 医疗 卫生 和 健康 社会 保障 消费 和 住房 公用 设施 社会 安全 社会 服务 权益 保障 人居 环境  权重 (%) 14 10 10 12 12 7 10 7 8 10    材料二 2011年1月份起,广东省启动了幸福广东指标体系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幸福广东指标体系框架。为增强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民主性,使指标体系更加贴近群众,反映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经省政府同意,从2011年3月31日开始面向社会公众征求对幸福广东指标体系框架的意见。指标体系将根据社会公众意见修改完善,经进一步论证后公布实施。 (1)要实现材料一中的客观指标,你认为广东省财政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经济措施?(14分) (2)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在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中,哪一项权重最大?要实现这项指标,你有哪些好的建议?(10分) 单元能力训练卷(三) 1.A [解析] 国有企业发放的薪水属于按劳分配;经营水果超市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买卖基金所得属于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2.B [解析] ③观点错误,我国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3.D [解析] 我国已经实行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排除①。让人民生活幸福必须增加居民收入,所以在国民收入总量既定的情况下,要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支出,排除②。 4.A [解析] 取消最低工资标准不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而加剧分配不公平,故排除④。 5.B [解析] “限薪令”有利于调节过高收入,维护社会公平,从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发展,可见材料强调公平的作用,故答案为B。 6.C [解析] A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没有体现公平问题,排除。B属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主要针对经济发展而言,排除。C有利于缩小社会整体收入差距,故答案为C。D强调对效率的维护,没有涉及公平,故排除。 7.D [解析] 材料强调通过财政支出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主要立足资源的配置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故答案为D。文化惠民与优化经济结构无关,排除A。此题没有表述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排除B。此题也没有体现城乡教育的不公平,排除C。 8.A [解析] 政府投资形成新的需求→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企业利润和劳动者收入增加→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生产、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政府投资增加,形成新的需求,故答案为A。 9.B [解析] 在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增长,意味着企业收入减少、个人收入降低,不利于扩大再生产,不利于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故排除①②。 10.A [解析] 促进节能减排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属于经济建设支出,故答案为A。 11.A [解析] 此题强调税收对我国产品出口的促进作用,可见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故①正确。通过增加对相应产品出口退税,有利于引导出口企业生产,从而优化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故④正确。此题没有涉及税收和财政的关系,排除②。增加出口从根本上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坚持名牌战略,故排除③。 12.A [解析] 此题强调对高收入者个税征管,有利于调节过高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故③正确。加强税收的征管,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故①正确。对生产要素所得征收个税,不会抑制居民投资行为,排除②。此题与按劳分配无关,排除④。 13.A  14.[答案] (1)①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及相关惠民政策的出台,2008—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和社保支出逐年增加,增长速度加快。②但中国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低于发达国家,中国社会事业水平还比较落后。 (2)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不断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增加财政收入,为实现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举措。要加快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和有效手段。要通过财政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解析] 第(1)问,属于图表类试题,图表明我国财政支出的逐年增加,表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的比较。第(2)问,属于措施类试题,此题聚焦于财政与公平的关系。财政属于国民收入的来源,所以财政自身涉及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可以通过财政调节社会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但是要想发挥财政的作用,必须适当增加财政收入。 15.[答案] (1)①广东省财政可以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卫生医疗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幸福广东。②发挥财政在稳定物价、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③国家要制定合理的财政分配政策,保证广东财政收入与人民生活水平同步协调增长。④在落实上述指标体系中,要加大财政对上述有关行业的支出。 (2)在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中,就业和收入权重最大。建议:①政府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积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②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③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和保障制度,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④拓宽投资渠道,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财产,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解析] 第(1)问,主要考查了财政的作用以及财政支出的范围。对于上述指标,我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水平,二是经济稳定发展,三是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这三个范围对应了财政的三项作用。第(2)问,属于开放性试题,通过幸福指标比重可知就业和收入比重最大。促进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必须从政府、劳动者两个角度分析促进就业,从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分析提高居民收入。

【点此下载】